第344章 矯正(下)

宋九徐徐說道:“同時要努力,若是臣不努力,謙遜,兢兢業業,就是陛下包庇臣,其他人不認同,紛紛彈劾,陛下也不得不將臣的官職拿掉。

趙匡義額首。

“但不能忽視智慧,臣年少時不知事理,一心想考取進士,然詩賦非臣之所長,屢屢落第,若是臣不改變方向,從此定會泯然衆人矣,甚至此時會十分落魄。然而臣改變了方向,發揮臣之所長,漸漸進入先帝與陛下法眼,這就是智慧。”

“決策也需要智慧,臣首先說節度使由來,唐朝實行的是府兵制,前期唐朝強大無比,往往多次以少勝多,傷亡也不大,因此每次出征所獲足以彌補軍費賞賜撫卹費用,將士積極性高,又有充足的耕地安置府兵家屬,故造就了一支強大的府兵。後來唐朝自高宗晚年,武則天漸漸掌權薛仁貴兵敗於大非川起,傷亡越來越大,縱觀武則天掌權時起,在她手中唐軍就被契丹與吐蕃傷亡了近五十萬之衆。”

前世宋九對武則天褒大於貶的。

這一世看了更多史書,認真反思,卻是貶大於褒,雖然在內治上武則天還可以,但在軍事上太差了,誅殺諸多名將後,每戰每敗,大非川之戰,青海之戰,寅識迦河之戰,羅汗山之戰,黃獐谷之戰,東硤石谷之戰,往往一敗就傷亡多達十萬軍隊,若放在三川口之戰,僅傷亡數千軍隊就震動朝野的宋朝。簡直不可想像。

不能因爲武則天是一個女人做皇帝很了不起,就將武則天無限地誇大。

“傷亡巨大。賞賜不足,耕地緊張,產生惡性循環,再加上府兵徵調速度的緩慢,由是府兵制度崩潰,唐朝這才設置節度使制度。纔開始是比較好的,對外數次戰役,勝多敗少。國家也漸漸強盛起來。但因爲唐朝武將也入相,李林甫爲了專權,剝奪漢人爲節度使領兵作戰的機會,多任胡人爲節度使掌兵。不一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例如党進將軍,唐朝的黑齒常之。哥舒翰,高仙芝等人。然而唐明皇越來越昏庸,無限放大節度使之權,安祿山一人兼帶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有行政權,有兵權。有財權,還允許他鑄錢幣,其管轄面積勝過了北漢數倍,幾乎囊括了河東河北大部分地區,比吳越面積還要更大。由是尾大不掉,這才產生了反心。若是他僅有一鎮節度。敢不敢謀反?”

“未必……”盧多遜想打斷宋九的話。

“盧公,我知道,唐朝後來許多藩鎮管轄面積不大,可也不聽朝廷調動,五代時更糟糕,但那是國家衰微的產物。我也非是反對朝廷此舉,僅是說節度使的由來,以便決策。”

“有兩點,這些年邊防軍對契丹始終佔據着上風,有諸將的功勞,也有政策上的便利,他們可以獨立調動地方賦稅,可以多商盈利,也有了錢帛招募勇士,收買密探,獎勵將士,若是全部收回去,那會造成什麼後果?”

不但如此,趙匡胤還善待這些大佬,郭進修的豪宅超過皇家規模,大臣彈劾,趙匡胤反而大罵,讓郭進有事急速造來,無使復言。

所以馬仁瑀敢孤軍深入,將幽州西北數州搶之一空,再加上田欽祚三千打六萬,契丹人才寒了心。

不然契丹豈能坐視宋朝平安的將南唐收回去?

這個就不能說了,趙匡義會很不快的。

“其次一旦全部取消節度使,將不知兵,兵不知將,大戰來臨,如何保證勝利?”

“那你認爲如何?”趙匡義眼中略略閃過冷意,沉聲問道。

“節度使制度危害嚴重,此時取消,上下贊同,這是天運,也是天時。但臣以爲還需要智慧,與努力。”

“何爲努力與智慧?”

“努力與智慧就是聰明的定位,吸其長,去其短,以便正確的決策。這些天臣一直在考慮其優弊,始終還沒有完全想明白。但臣以爲可以取消,也要保留部分。首先是中原與南方危害不大,這些節度使可以取消,讓官員正常治理,以便政權集中,利於國家統治與安寧。但西北與北方的邊區卻要甄別出來,未必設節度使,但可以設置一些觀察使與團練使,而且這些邊區百姓耕地少,多是兵士屯田,朝廷可以將財政稅權繼續下放給諸將士,以便他們靈活機動的對付來犯敵人。不過管轄範圍要進一步縮小,好使一些將領不會產生野心。”

趙匡義臉上陰冷終於去除,出現猶豫之色。

“再者,人有所短,也有所長,文人長於治理,武將長於領兵作戰,固臣以爲這些觀察使與團練使必須由武將來擔任,文官莫要干涉。最後就是輪戍制度化,諸將士輪戍三年一換,分成三班,以便讓各個團練使與觀察使瞭解大部分下屬,彌補輪戍制度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一些缺陷。”

“諸卿,你們意下如何?”趙匡義看着薛居正、沈義倫、盧多遜、曹彬、楚昭輔、潘美與王仁鎬問道。

薛居正與沈義倫沉思,曹彬習慣性的沉默,潘美與王仁鎬權利稍小,這是很大政策的變動,不好插言,並且潘美還需要避諱,倒是楚昭輔說了一句:“若是這樣,臣以爲可以。不但揚長避短,而且避免了矯枉過正。”

“那就這樣吧,盧卿,你來草詔。”趙匡義道。

不能再拖下去了,必須雷霆般地通過執行,以免產生意外。

盧多遜寫草詔,還不能稱爲詔書,必須由知制誥再謄抄後,才能稱爲真正的詔書。

宋九又道:“臣剛纔說的是將,還有兵問題同樣未解決。”

“說來聽聽。”

“先帝有懲唐朝府兵制度與藩鎮制度的弊端。固將禁兵養於京城之中,然而這個弊端更嚴重。”

“繼續說。”

“若陛下想聽。可否讓臣出宮,帶一個百姓進宮。”

“這不妥當吧。”薛居正道。

“無妨,宋卿,你帶他進宮來吧。”趙匡義道。

如果說趙匡胤英明神武,或者說皇上,你在軍事上遠不及你大哥,那叫不識相。

但說補充修正趙匡胤的政策,趙匡義會十分喜歡。

宋九心中哭笑不得。離開政事堂,許久,帶了一個長相秀麗的婦人進來。

婦人嚇壞了,都不知道怎麼行禮。

宋九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民女叫何四娘,”婦人哆嗦地答道。

“你夫君是誰,從事什麼行當?”

“夫君名叫李瑞,是天武軍兵士。”

“他是禁軍兵士。爲何你要做軍妓?”

“易安,你將一個軍妓帶到皇宮來,未免……”沈義倫說道。

“沈公,問題嚴重啊,請允許我失一回禮度。何氏,你回答本官。”

“民女家中貧寒。又有兩個孩子,夫君薪酬不足以養家餬口,民女只好做軍妓……”

宋九點點頭,讓太監將她帶下去,然後看着趙匡義說道:“陛下。這就是大問題所在。朝廷雖是好心,然而包括廂兵在內。軍士數量多達三十餘萬,一旦與北方有戰事,兵士數量會更多。特別是禁兵,多在京城,京城物價昂貴,又有一些不好的中低層將領剋扣下層兵士的薪酬,大多數兵士不能養家餬口。以前先帝時,徵荊湖,南唐,巴蜀與南漢,哪裡各州各縣皆有些財富,通過擄掠財富,可以彌補一些收入上的不足。但中原即將一統了,大敵是北方。試問出兵北兵,能擄掠到什麼財富?”

“或者朝廷提高兵士薪酬,使他們養家餬口,可臣計算了一下,一家打算四到五口人,想要在京城能勉強溫飽,再加上將士剋扣的部分,將領的酬勞,武器盔甲的製造保養費用,養一個軍士最少得花費一百多緡錢。那麼三十多萬兵士最少需四千萬緡。國家一年的總收入全部花在將士身上,還會不足。但若保持原貌,就會出現這樣讓妻子去做軍妓的悽慘狀況,連家人溫飽都不能解決,試問他們作戰會不會積極?”

這同樣也是大問題了。

“而且京城是繁華之地,這是好事,可是禁軍久在京城,難免會沾染一些浮華,浮華不怕,但放在軍隊上就會可怕,這批將士南征北戰,是悍卒,但到了他們老去的時候,下一批將士如何得用?封常清兵敗洛陽,難道封常清不是名將?非是他不會領兵作戰,而是所徵用的兵卒皆是東都洛陽紈絝子弟,怎能是安祿山手下將士的對手?”

“你認爲該當如何?”

“禁兵拱衛京城用意是好的,有了龐大禁兵在京城附近駐紮,各地就不敢大肆謀反叛亂,然而不一定非要全部在城中。朝廷可以將大部分禁兵放於京城周邊郊區,如今人煙還不算密集,有許多曠土可以開墾,那麼可以劃出許多耕地作爲禁兵的永久性屯田,抽空耕種,部分上交軍營,作爲後勤供給,部分規禁兵自己所得。再於其間劃出一些桑林之地,讓其女眷植桑載麻,增加其收入。同時生活在郊外,生活成本也會下降。一家人溫飽了,兵士纔會有作戰的信心。”

眼下實現這一條不是很難,難就難在大部分兵士未必樂意放下身體去耕種,但可以做微調處理,慢慢地推廣。往後去,人煙密集了,耕地緊張了,想執行都不可能了。

“所謂兵者,乃是用來作戰的,而非是一個昂貴的玩具。因此務必將軍營裡的老弱病殘羸弱者全部淘汰掉。制訂嚴格的退伍制度。除將領外,兵士達到五十,氣血已衰,上戰場作戰戰鬥力下降了,因此五十歲後全部要退伍。但朝廷必須拿出兩百緡錢,用於他們安養晚年,或買地,或經營,或購宅,或生活,讓他們老有所養。”

“這會花去不少錢帛。”薛居正道。

“是如此,但薛公,你可曾從另一面計算過,將兵士放在郊外,無論用什麼形式屯田,朝廷都不需要負擔他們的糧食布帛了。即便負擔,數量也會減少,這一年會花去多少錢帛?並且還有一個隱形的,這些糧食布帛不能用市價來計算,它們都是從各地運來,沿途需要多少勞役?將這些節約的費用計算下來,幾十年會節約多少,豈止是兩百緡錢。同時又減少了多少百姓的勞役?而且放於郊外,讓兵士遠離浮華之地,也會提高軍隊的總體素質。”

戚家軍之所以強大,不僅是訓練有素,戚繼光的指揮能力,還有關健的一條,戚繼光全部用農民爲子弟兵。

不用戚繼光舉例,只要宋九提起了,大家也能想到。

“最後就是將撫卹制度也要制訂下來,一旦有了豐厚的戰功賞賜與撫卹,那麼將士作戰時不但有積極性,也減少後顧之憂。這樣的軍隊,纔是長久之計。”

若這些舉措通過了,將是一場大折騰。

但無論怎麼折騰,會使宋朝黜武重文的弊病削弱。

而且宋九也想了許久,之所以一反他以前的做法,來這場折騰,還是有內在基礎的。

現在宋朝仍在草創階段,就象一張空白紙一樣,想構畫比較容易,最少比王安石變法時阻力要小得多。

其次趙匡義內心深處只是對大多數將領不放心,想打壓的是他們,而非輕視武功,儘管他的做法最後導致了宋朝徹底的輕武。

再者,趙匡義雄心壯志,喜歡折騰,不怕折騰,這一條與後來的宋神宗差不多。

宋九將他的想法說完了,但他說的不能算,薛居正說不算,盧多遜也不行,實際到了他這一步,不得不佩服趙普這些權相,想讓皇帝言聽計從,何其困難,那是對心理、時勢、言語、政務無比了解,才能實現。

自己不要說對國家不好的提案,就是好的提案,也未必能讓趙匡義言聽計從。

兩相比較,自己離趙普,差得太遠了。

不過現在還好,趙普沒有話語權,否則自己也學曹彬?

宋九收回心思,看着趙匡義。

第516章 持中與未來第7章 要錢不要命第308章 碩麥(上)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500章 破騎軍第366章 幕後者第62章 我的地盤第216章 懲戒第270章 危機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506章 殘忍的計劃第110章 新任務(下)第302章 高下(下)第147章 迷茫第477章 幾千年的話題第407章 鐵血之路(七)第287章 春行(上)第138章 草芥第388章 新人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481章 等的人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159章 核心第405章 鐵血之路(五)第234章 快樂島第264章 人才第398章 自作聰明(下)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451章 亂戰第216章 夜宴(一)第256章 兩知州(下)第393章 持續性的打臉(上)第324章 棋子第426章 上位(中)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492章 疏忽一百零五章 秋實第150章 花蕊夫人(上)第35章 第一張畫(下)第245章 獻酒(下)第471章 驅(上)第204章 老韓第491章 狼來了第483章 奇葩(上)第284章 春闈(下)第446章 野望(上)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431章 四人幫(下)第491章 狼來了二百四十九章 暖冬上第163章 想不通第511章 四面楚歌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12章 哥哥第464章 前戲(下)第14章 陌生的小蘋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19章 分岐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34章 神的黃昏(三)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367章 相才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95章 國舅(上)第278章 公主(下)第270章 危機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267章 海貨第112章 心照不宣第169章 寒瓜第184章 求實(下)第166章 鏡子(上)第287章 春行(上)第522章 第三十七計(上)第64章 糊塗第423章 定(中)第404章 鐵血之路(四)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391章 打臉(上)第389章 封禪(上)第318章 搖擺第254章 妹妹找哥淚花流第140章 奸細第353章 莫明的處罰第470章 將功折罪第237章 宋無敵(上)第439章 神的黃昏(八)第235章 比較第434章 神的黃昏(二)第333章 入相(下)第386章 禮物第56章 可憐的老師(上)第2章 人心第230章 王者之城(上)第55章 爹爹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338章 坦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