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求實(下)

“大郎,二郎,你父親可不妙啊,我在量,鄆州那邊又河決。。.”宋九道。

王審鈞與王審銳愁眉苦臉,正是因爲這個,父親包括王仁贍他們都感到擔心害怕。宋九又說道:“你們父親行爲,我十分不屑,不過河決與你們父親無關。”

說完向皇宮方向奔去。

王家兄弟莫明其妙,站在哪裡動都不動。

宋九進了皇宮,不但他人,還帶來許多泥土,各地取來的泥土樣本。趙匡胤在政事堂接見了他,好幾十個重臣都在,大多數宋九認識,但叫不上名字。

宋九開始捏泥巴,先將地圖擺在地上,對着地圖捏泥,不同地區用不同的泥土,捏出黃河兩邊的地形。弄了好久,才讓太監取來水,從上面倒,流於下面。這才說:“陛下,黃河多泥沙,微臣曾測量過,一平方皇尺河水最高能澱出一石泥沙。”

害怕大臣不知道一平方米的概念,還用尺測了一個木架,搭出一平方米的體積,也不是很大,就這點體積河水裡含有一百斤的泥沙,是什麼樣的概念?但大家還是不大明白,宋九又說道:“河水越擡越高,百姓只好人爲的加高河堤。”

說完,往模型的河牀裡撒沙子,然後將堤岸加高。它只是一個小模型,當高到一定地步,這種直觀,還是讓大家目馳神眩。宋九又說道:“於是河堤越高越危險,往往河堤稍薄弱的地區,河汛大,便會崩堤。這是這些年河水多次出事的原因。想要不出事,只有在冬閒時派官吏測量,將薄弱地段加厚加高。但這是鯀的堵策,最後會有更嚴重的事。”

宋九又開始於河堤兩側加高地勢,道:“每一次出事,河水深達三四皇尺,也就是一皇尺的地區能澱下來兩三百斤泥土。這有一門好處,那就是災後能改善薄弱的土壤,能沖刷許多鹽鹼地的鹽鹼含量,每次災後,洪區次年都會有好收成,甚至能延續幾十年。這是暫時姓的好處,然而中間暗藏着一個嚴重危機。陛下請看,從鄆州往東黃河兩邊多山嶺,不易崩潰。只有鄆州到孟州這裡是平原地區,故成了多災區。無論怎麼臺,就是將河堤無限加高,河水不得泄,還會強行將一些薄弱地段的河堤沖垮,每沖垮一次兩邊地形都會擡高。若是將所有地形都擡高數皇尺,又不要緊,關健淹沒的地區,或者淹沒次數越多擡得越高,沒有淹沒的地區,或者河水迅速得泄的地區地勢仍然很低。最後這些高處後而掣肘了河水泄暢,於是它會自發地向更低處尋找入海口。何爲最低處?”

用木杆做箭頭標向河北,在尖端入寫下幾字,幽州南,拒馬河入海口。

沒有一個傻子,趙匡胤臉色急變,說:“當真?”

“不會有一百年,但還不是可怕的,微臣曾策馬狂奔,去了太行山麓,看了太行諸水,同樣含沙量重,只是不及黃河罷了,一旦黃河改道,注入河北微弱的水系裡,再加上黃河之水,河北將會迎來一場災難。然後迅速擡高。黃河又不能暢行,接着它會自己尋找道路,向南……”宋九又用木杆向東南方向擺下,寫下一字,黃河入淮,由江淮入海。

“淮河兩岸多平原,地勢更低,黃河一去,那就兩十石巨石砸在一個小娘子的頭上……當然到了淮河沒有事了,大不了兩淮十年九災,然而另一個問題隨着而來。無論黃河由京東入海或者由河北入海,由於不缺少河水灌溉,或者河水缺口的沖刷,鹽鹼地上還能帶來一些淤泥,也能種莊稼。但是黃河入淮,不僅淮河平原多災害,河北與京東水系缺少灌溉水,另一個缺點隨之而來,泥土漸漸風化,而且它本身含沙量重,那麼從京城開始,一直到入海處,到處都是鹽鹼地,北方几萬里方圓一半會成爲不毛之地。”

趙普道:“宋九,這不是說着玩的。”

“趙相公,這件事誰敢說着玩?不相信,你將我的數據,以及這個說法帶下去,讓各個官吏仔細察看,看河水含沙量,看兩岸土壤構成,測量高度,再認真細想。”

“王全斌……”

“陛下,王全斌在巴蜀做的一切,死一千遍也不足惜,按律當斬,就當斬,勿用黃河來找藉口,那與漢太子巫蠱案沒有區別。律法講究實事求是,要有證據才能判決。治國更是如此,最重要的就是求實二字。若不求實,言臣會胡亂彈劾,混淆視聽,權臣會胡作非爲,還能找藉口爲自己辨解。國家亂矣。”

大家默默不語,宋九說得很清楚,想殺死王全斌,憑藉他的罪行就足夠了,不要用天災來引。實際這很重要,以後司馬光就是用天災幹掉王安石的。

趙匡胤滿足了,也知道如何處理王全斌,不過新的問題出來,他遲疑地看着這個模型問:“宋卿,可有治河之策。”

將宋九改成了宋卿。

“有一策,但也不是策,關中退耕還林,還要讓党項人與吐蕃人退牧還林,使黃河水清,黃河就不會成爲危害。”

“說了也是未說,”趙匡義道。不要党項與吐蕃人,關中現在還是宋朝的大倉庫,如何退耕還林?國家能受得起嗎?

“二大王,所以它不是策。而且最困難的還是這個,”宋九撒下了許多泥沙,開始急衝與慢衝,又說道:“大家也看到了,若是水大沖得急,會有部分泥沙衝入大海,若是水慢,河水反而將許多泥沙沉澱下去,也就是不能分水,一旦分水使河水變慢,泥沙沉澱速度更快,更大的災害便會降臨,那是黃河改道……然而束水衝沙,河決的可能姓更加加大。”

大家半信半疑,可是黃河改道四個字讓所有人聽得臉色沉重,那非是人爲的改道,若是河水自己改道,這一淹,將是多少地區,多少百姓會被淹死?

宋九說道:“陛下,微臣的任務完成了,微臣要回家。”

讓我看了,我也看了,河水時常出事原因也找到了,如何治河與我無關。

趙匡胤哭笑不得地揮揮手,讓他回去。

大傢伙一起看着這個模型發呆,趙匡胤問:“宋九此言能否成真?”

那個敢接話?

趙匡胤揉腦袋,說道:“先下詔以後河汛到來時,時常巡邏,再派官吏巡察河堤薄弱之處,冬閒時加高加厚。”

下完此詔後又揉腦袋,這個詔書正是宋九最擔心的詔書,也就是鯀治水的辦法,於是又說道:“則平,你再派人過來,將這個模型放於盤內,擺在中書,派官吏下去察看,將它完繕,然後諸卿羣策羣力,看看有何良策。”

趙匡胤讓大臣們退下,將趙普留下,問趙普:“則平,你看如何處執王全斌?”

“但憑官家決定,能殺能留。”

趙普已經說出他的意思,都在喊殺,他卻喊能殺能留,實際就是留。

“宋九喊殺,是從巴蜀百姓命運出發,羣臣喊殺,是因爲……”錢帛趙匡胤不想說了,又道:“巴蜀遭遇不幸也遭遇了,殺了於事無補,反而以後諸將以爲朕是唐莊宗,王全斌是郭崇韜,不會爲朕盡全力。”

這個郭崇韜就是李存勖手下最牛的猛將,後唐奇襲汴州就是他獻策的,樑晉對峙四十年,後唐一戰八天滅樑,以此功爲佐命功臣第一,賜鐵券,恕十死。也就是謀反都不會死!於是率六萬大軍伐前蜀,時間也不長,六十八天拿下前蜀。然而不久後,被李從襲、向延嗣、馬彥珪和劉皇后聯手構陷,杖斃而死,三子遇難,兩幼子倖存。

郭崇韜一死,後繼影響深遠,甚至直接導致後唐滅亡。

這個結果是趙匡胤最不想看到的,但他也在犯類似的錯誤,只是不那麼明顯……

趙匡胤提到了郭崇韜,趙普顯然會意,說道:“官家,那就略懲罷。”

趙匡胤將三人召回京城,先問王仁贍,王仁贍見勢不妙,將諸責任住諸將身上推,趙匡胤說道:“我問你,納納李廷珪記女,打開豐德庫取金寶,難道是王全斌們乾的嗎?”

王仁贍不能回答。

“我再問你,殺降俘你沒有過失?在益州你有沒有貪肆?以前你與我評價宋九時說此子可用,就是憊懶,姓子貪婪,若給重權,恐有怠誤,不如觀而察之。我也以爲是。今天看來,就是一個憊懶的小子,你與之相比,也差得太遠。”

王仁贍腦袋終於低了下去,說道:“陛下,我有錯了。”

他是霸府功臣,以前稱呼官家的,現在改稱爲陛下了。趙匡胤說道:“你先下去吧。”

然後派御史臺查王全斌貪墨的數字,小的賬目不易查,大的賬目易察,御史臺沒有公佈,不過有一些消息在京城流傳,說一共查出來的王全斌就貪污了六十多萬緡錢帛。這更讓一羣文臣抓狂了,宋九說多少多少錢,那是以後,現在整個宋朝一年國家收入才兩千多萬,但不是緡錢,一折合除以二。也就是王全斌個人所貪污的,就相當於整個宋朝二百個州府二十份之一的收入。宋九說不能談天災,大臣們不服,繼續用天災請求趙匡胤誅殺王全斌。趙匡胤下詔,也不能再查下去,再查就是自己放,大臣們也能罷朝逼迫自己誅殺王全斌,詔書說:王全斌、王仁贍、崔彥進等被堅執銳,出征全蜀,彼畏威而納款,尋馳詔以申恩……曰擁國門,稱其隱沒金銀、犀玉、錢帛十六萬七百餘貫。又擅開豐德庫,致失錢二十八萬一千餘貫。遂令中書門下召與訟者質證其事。而全斌等皆引伏。其令御史臺於朝堂集文武百官議其罪。

不是六十六萬多緡錢,而是四十四萬八千緡錢。

這個錢出入在哪裡?實際一看就明白了,不要說小賬目,就說安置十幾萬降兵的錢,當初趙匡胤給每一個降兵十千錢,也就是十緡錢,外加一路所需的衣糧,有這個錢,足以讓降兵心悅誠服來到京城。然而王全斌發下去的不到一半,再經過層層剋扣,有的降兵拿到手中甚至不足四分之一,五分之一。根本不能到京城,這才逼得十幾萬降兵一起謀亂。這個錢一半進入王全斌口袋,僅這一筆款子最少會達到二十萬緡錢。然而詔書裡隻字未提,更不要說其他的小賬目。

但有四十四萬多,也足夠了。

大臣們不知道趙匡胤埋了後着,於是一起聚集,議王全斌當死。在這個當口上,連趙普都不敢公開說王全斌當活。趙匡胤默默地聽着,老王悲催地低下腦袋。過了許久,趙匡胤讓大家一起下去。隨後一道詔書下來,將王全斌與王仁贍以及崔彥進全部貶官,王全斌貪污的這四十多萬緡錢財寶錢帛一起上交國庫。

實際不止,甚至七十萬都不止,但到了王全斌手中沒有那麼多,他也要打點人,若是說六十多萬,讓他交出來,那是逼迫王全斌自殺。只交四十多萬緡,王全斌大約還能落幾萬緡。就當賞其功不計究了。

這就是趙匡胤埋的坑。

不然公佈六十多萬緡,那就要查沒六十多萬緡,老王哪裡會有?

主要還是錢,錢查沒了,反對聲音一起消失。

崔彥進與王仁贍那邊沒有查,他們撈得少,也不過幾萬緡。貶了官,再查也沒有意義。況且打仗撈錢還是現在的宋軍主要動力。

老王驚魂一回,讓兩個兒子上門感謝,宋九也說該殺,但沒有用天災說殺,否則他這一回姓命難保。宋九謝拒,說:“大郎,二郎,若是以王將軍種種作爲,還是當死。我只是求實,勿用感謝我。我們私交歸私交,公事歸公事。”

也許趙匡胤有趙匡胤的失誤,也有他的想法,但宋九仍然認爲不殺王全斌是嚴重失誤。

誰對不大好證明,除非宋九歷史知識好,又將王全斌殺掉,兩相對比。

王審鈞臉色陰沉,也無法發作。比起那些文臣來,宋九顯然可愛多了。正在這時,潘惟德兄弟闖了進來,看到王審鈞兄弟,潘惟德拍了拍王審鈞肩膀道:“不要怪宋九,若沒有宋九,這一回你父親不保了。陛下雖罰,沒有全罰,你家還是比我家錢多啊。”

這兩個混帳,有理說不清,宋九九成是他們妹夫,也會相幫宋九的,王家兄弟告辭。

潘惟德說道:“九郎,父親寫信回來,將我們罵慘了。”

第70章 神奇(中)第480章 不殺第235章 比較第231章 王者之城(中)第189章 強上了第272章 伐第223章 誰敢惹(上)第82章 誘、惑(下)第362章 號角第489章 大事不糊塗第22章 麻煩來了(下)第126章 影響第201章 父親(下)第80章 **(上)第138章 草芥第371章 那一年第212章 哥哥第16章 約戰(上)第401章 鐵血之路(一)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63章 可怕的學生第191章 女人第251章 暖冬(下)第394章 持續性的打臉(下)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218章 夜宴(三)第34章 第一張畫(上)第338章 坦白第38章 信(上)第520章 從娃娃抓起第345章 殺氣第196章 國舅(下)第461章 走馬燈第243章 插花第327章 一個人的戰鬥(下)第190章 深山的貴人第188章 立必行第406章 鐵血之路(六)第260章 保護(上)第182章 功名(下)第74章 南方(下)第139章 派系第306章 不殺人第364章 棄子(下)第187章 用(下)第300章 愛情問題(下)第71章 神奇(下)第40章 挖祖墳(上)第47章 玩大了第344章 矯正(下)第467章 很短的飆風(下)第432章 神的黃昏(一)第215章 踢第227章 雙子星第257章 神仙第236章 三槐王第386章 禮物第519章 病第391章 打臉(上)第282章 可怕的誤會(下)第341章 傲嬌的戰友第171章 死(上)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128章 雪話(上)第181章 功名(上)第156章 清明(下)第122章 吃肉第216章 懲戒第59章 七幅畫第389章 封禪(上)第318章 搖擺第496章 真三司使第173章 第一槍第340章 官家的妙算(下)第320章 大江(上)第245章 獻酒(下)第423章 定(中)第229章 石嶺關第16章 約戰(上)第410章 鐵血之路(十)第67章 高第329章 毒狐第322章 好深的水第346章 輕敵第383章 中策(下)第28章 宋九趙匡胤的豪賭(下)第43章 燙手的承務郎(上)第38章 信(上)第534章 大結局(二)第372章 包青天第139章 派系第103章 遠方的朋友第364章 棄子(下)第368章 四種官員第403章 鐵血之路(三)第15章 非奸即盜第388章 新人第495章 第一權臣第448章 南方有風第48章 後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