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暫時撤防

軍營中,秦鐵樹立刻組織大軍。擂響戰鼓,帶着大軍朝北面擁去。

乾泰在軍營中觀看大軍遠去,袁紹不在軍中,依靠秦鐵樹的才能完全可以帶領大軍戰勝對方剩下的軍隊。乾泰只需坐鎮軍中即可。

“沒想到無暇那丫頭也在西方,倒是好險,不然就無法與其父交代了。”乾泰在營帳外,遠觀着大軍遠去和軍中相隨的修士公孫霸等一干人,心中暗道。在乾泰手中,拿着一份摺子,是剛剛傳令官留下的情報。在乾泰周圍,一些金甲軍騎士在周圍坐在馬上,呆在乾泰身旁。

乾泰揹負雙手,面朝北方,視線越過了軍營朝戰場觀去。

第二元神分身就站在乾泰身後虛空中,常人難以看到。此時乾泰分身趁着大戰之便,快速牽引戰場上的亡魂收入右手中的地獄之中,並收聚空中瀰漫的殺伐之氣,慢慢修煉。

而乾泰也一呼一吸間,吸收一些空中的血氣,在自己腹中練成‘鐵血精氣’又經過手指被乾泰封印起來。

每一次大戰雖然慘烈,可對於乾泰來說,同樣是一次難得的修煉機會。

卻見,大軍奔出軍營幾十裡,已到了袁紹軍營外。主將秦鐵樹下令讓士卒防禦,與軍中擺開一百多架投石機,快速朝敵軍軍營中轟炸起來。

轟轟~!好似流星落下,砸在對方軍營中,不斷有大地塌陷聲和慘叫聲。顯然敵對的這片軍營中也有佈置。在那軍營中有許多溝壑,士兵躲在其中躲過了投石轟砸。

早於幾日前,乾泰就已秘密籌集了一筆這種攻城器械,此時用於攻打軍營,倒是牛刀小用。

“殺~!”秦鐵樹大喊一聲,帶着兩萬信仰武卒、三萬金甲軍直接朝軍營中衝去。

“殺啊!”敵方的大軍也從軍營中衝出,與秦鐵樹所帶領的大軍撞在了一起。

更有身影飛動,公孫霸等人飛到軍中,與一幫僧人大戰在一起,雙方都借調各自軍中的氣勢與對方比拼法力。

乾泰在後方几十里外的軍營中觀望大戰,卻見上空分屬兩方的殺氣相互衝殺碾壓,在乾泰眼中,這兩軍的氣運殺氣聚集成一蛟龍、一龍龜相互廝殺起來,而龜龍處於下風。

袁紹不在自己軍中,而北方軍隊本就戰力本就弱於乾泰的士兵,由秦鐵樹等人帶領,完全可以完敗對方。

大戰到黎明,煙火焚燒,死傷慘重,勝負已經分曉,袁紹五萬大軍再次慘敗,許多士兵被殺死倒在血波中,一些人化作散兵逃走,遠處的軍營也點燃起了煙火被燒起。

清晨,大軍收集,乾泰這一夜殺敗了對面的五萬大軍,可自己經過這一夜硬拼,也死傷過了一萬軍士,可謂損失慘重。

而袁紹一夜間也被殺死了有三萬人,加上接連三天大戰,袁紹所帶來的五萬大軍基本上都折在這片戰場上,只有後來調來的補充軍隊有一部分敗成了散軍逃散。

早晨,乾泰帶着軍隊開始撤防,往邊界退去。

待得中午,乾泰撤回的僅剩的三萬多大軍重新在涿郡邊界駐防,與後方的雍奴縣遙遙呼應,對進入郡裡的袁紹騎軍成夾擊之勢。

下午,乾泰在軍中翻看文書,坐等袁紹退出了涿郡。

此時此刻,乾泰已經帶兵回來,袁紹不敢在留在郡中。

而分身閻都,此時還留在北面的軍營遺址,收集戰場留下的士卒亡魂、殺伐之氣、血肉精華,一場大戰,足以讓乾泰收穫不小。

很快,就有斥候傳來消息,雍奴縣之危已解,袁紹已經遁走。而郡中兵曹乾銘帶着五千虎賁騎到了雍奴縣。

乾泰放下心來,就又帶着施琅、秦鐵樹去慰問軍中的傷員。

在軍中,乾泰軍中的軍醫醫術還是十分高明的,大多都是‘地府廟’的廟祝,都能用一兩手神術。所以只要士兵不是斷肢殘疾,大多都能醫治康復。也許這也是乾泰可以保證軍隊數量,實行精兵政策的底氣之一。

當晚,乾銘帶兵來到了邊界軍中,同時來的還有逃到雍奴縣的無暇。

這次大戰,主要是袁紹要以計謀偷襲乾泰的糧草重地雍奴縣,先是讓修士遮蔽了天機,掉了五萬大軍在居庸縣牽制乾泰的大軍故佈疑陣,後又帶領自己的一萬騎軍偷襲了西面邊界的難民營,抓走了劉伯溪,卻讓在難民營的無暇逃走。據說,在難民營的襲擊中袁紹差一點就親手當面抓走了無暇,可卻小看了無暇有修爲在身,又有黑山妖兵誓死阻攔,方讓無暇得以逃脫。

後來袁紹連夜奔襲了乾泰軍營後方的雍奴縣,要一舉燒掉乾泰前線的糧草重地,讓乾泰被迫撤回郡裡不能大戰。可不想乾泰軍隊戰力無敵,最終還是快了一籌先行返回邊界,逼得袁紹不得不退出涿郡。

夜晚,涿郡邊界處,經過三日的大戰,乾泰大軍也十分疲憊,在安札的軍營中暗暗舔血修養。軍營已完全交給了剛剛趕到的‘虎賁騎’五千力士看守。

這次大戰後,上谷郡的袁紹軍隊也損失慘重,雙方怕又要停滯一段時間,方可能再次開啓大戰。而劉伯溪也被袁紹擒走,乾泰還要派人到袁紹那裡威逼要人,這就代表着雙方要口水談判一些時日。

所以乾泰讓大軍重新在這邊界處建立營寨,準備長居這裡一段時間。

在軍中營帳,乾泰身居座位上,乾銘就在一旁,兩人聽着‘泥犁庭’的校尉乾止戈一點點稟告此時南方的戰爭。

此時,已經是三月下旬。據乾止戈稟告,南方董必武已經在上京稱帝,住入了大晉皇宮。

這一點乾泰完全可從星空天象上看出一些,紫微星暗淡,星光被賊星遮蔽,就是代表着朝廷已經被人篡奪登基。

並且,南方的大司馬袁家,派了兵部尚書袁崇煥帶領五萬大軍,又有司馬家、周家支持,已經在司隸與董必武大戰。還有劉姓劉季派其子劉如意,由郭家郭茂功、晏家宴慈支持同樣待了三萬大軍。曹家自青州派了五萬軍隊,軍中由曹丕爲帥,謀士有徐潛、張裱,豫州陸家也出了兩萬水軍,諸君一共十七萬與董必武的關外軍隊在司隸南江夏郡打了上十場,互有損傷。

天下大戰,出了許多英雄人物,絕世武將。除了南方各地世家的領軍人物、謀士外,董必武一方也有十八騎太保所向八方,義子慕容丹單挑無敵的人物。真可謂時事造英雄,英雄造時事。可惜,此時乾泰在北方與袁紹大戰,並木能南下,而幽州相對於上京城的大戰也並不能讓太多人議論。

爲此而今已經脫胎換骨的乾銘還大是不服,早就想南下與那慕容丹較一較武力,看看誰纔是天下第一武將,讓天下人見識一下太祖所傳的皇家絕學‘北斗神拳’之危。

乾止戈說完就再次出了軍營,隱藏在黑暗中消失。這時他們‘泥犁庭’的特點,除了有情報彙報時可以出現在乾泰身旁,其他時間見不得光。

深夜,乾泰又與乾銘交談了一會,說了些接下來營救劉伯溪的事情就各自退去,而乾止戈在營帳中一個人渡過整個深夜慢慢修煉。

翌日清晨,無暇來營帳中看望乾泰。

營帳外士兵結過無暇的東西看了看,就請無暇進入。

無暇進去營帳,卻見乾泰剛在一旁正在洗漱,無暇站在營帳門口問乾泰道:“候爺,你還安好?”

“是無暇姑娘,可有什麼事,你昨日可見到公孫先生?”乾泰回頭,驚訝問道。

無暇姑娘微笑的仰了仰手中的飯盒,走到桌案前放在桌上。

乾泰擦了手打開飯盒,關懷問道:“無暇昨夜在軍中過的可好?”無暇答道:“昨夜與父親在一起,多謝候爺關心。”

打開飯盒,裡面放着一些小菜、米粥,雖然簡單卻看着就很有食慾。乾泰也不推脫就坐下吃了起來,邊吃邊對無暇道:“今日邊界緊張,你就不要再管那些難民了,待在軍營中與老妖在一起,或者回府城也行。”

說完乾泰又快速吃了幾口,放下碗筷,道:“好了,多謝無暇姑娘的早飯,本郡還要召乾銘他們來,你先去你父親那吧。”乾泰吃了些許,放下一切對無暇囑咐,早飯算是已經結束。

無暇躬身收起碗筷,柔聲道:“候爺也不用太累了在,無暇告退。”說完,公孫無暇帶着東西離去。

獨留下自己的乾泰回味着嘴中味道,這些飯菜確實可口。大早晨就來看自己,倒是難爲了這人道演化的紅塵劫。

第202章 秦牧多計第385章 魔島詭秘,新舊主神第136章 爭龍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198章 情形又難定第125章 樂見其成第393章 人皇神邸第134章 天傾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108章 懸官做餌(下)第198章 情形又難定第103章 袁紹的鬱悶第318章 各憑手段第125章 樂見其成第80章 殺上谷第301章 人道帝位第43章 奠基古神路,傳經懲善惡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367章 時空比以‘水’第231章 一家之主第228章 仙人的威懾第148章 晉陽 巫神觀第371章 天問老仙第336章 乾王的法術第170章 辟邪神雷破邪氣(下)第114章 求旨意第22章 船到翼州下鄴城,求得聖旨誅邪魔第345章 益州世家諸姓第175章 幽州第一第151章 北方大戰第273章 蛇妖的神術第306章 南北門戶第359章 神見帝王第339章 刺殺,刺殺第345章 益州世家諸姓第360章 真龍入仙山,神火、純陽封派第280章 五爪黑龍命格第44章 下鄴亡魂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249章 劉季第357章 斬魔第200章 太一宗祖師仙人第213章 度牒,神國小世界第306章 南北門戶第197章 常山博陵戰場競賽第280章 五爪黑龍命格第66章 兇馬渡山川第262章 乾王御駕,百萬大軍盤青州第301章 人道帝位第34章 英雄末路,幷州董必武第61章 笑和尚追來第244章 轉世真相第357章 斬魔第396章 三元神道世界第87章 袁紹來遲第167章 與民同樂第46章 福禍無門,唯有自招第271章 收疆土,太一宗再現第336章 乾王的法術第164章 純陽仙人第106章 土地可種第100章 碧霞元君第443章 信仰滋長第150章 代郡的妖魔第335章 趙括之勝機第313章 上古人皇八卦陣第74章 三日後出城第325章 廣種信仰第137章 居庸縣求糧第194章 烈火侵襲,信仰奪城第94章 涿郡施琅第123章 封‘土地神’了第370章 李家、孟家第221章 龍遊民間第7章 方仙道各派第272章 收復平陽郡第273章 蛇妖的神術第330章 曹丕投海第126章 深夜來鬼第36章 山頂話人道第362章 仙人入地第44章 下鄴亡魂第367章 時空比以‘水’298 瘟疫嚴重南方衆仙老祖第315章 相請能人第47章 上京遭猜忌第332章 潁川美男子趙括第70章 劉伯溪藏下鄴第283章 王府事第227章 乾王第152章 戰場鬥法第7章 方仙道各派第80章 殺上谷第1章 大晉皇朝第145章 開運朝格局第225章 特別的一簾幽夢第224章 家有齊人之福第287章 民氣如雲第383章 ‘鬼子’歸來第155章 奸詐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