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退市潮

如果說從2019年二月份開始全息設備正在席捲全世界。

那麼2019年二月份,也是一個東唐企業從米粒家股市退市的開端。

一大批國內互聯網企業,紛紛主動向米股三大股市提出退市申請。

目前東唐赴米上市的企業有223家(不包含已經退市的企業),一共發行了227支股票。美國上市公司有7000家左右。

那麼米粒家的上市公司有多少?

紐約證券交易,所紐交所有近3000家上市公司,一般在紐交所上市的企業纔可以認爲是比較不錯的上市企業。

而我們經常聽到的納斯達克,這個股市相當於國內的中小板和創業板,上面的企業有將近有4000家。

不過每天都有新公司上市,每天都有被退市的,所以數量不是很確切。

所以米粒家的上市公司大概在7000家左右。

而國內在米粒家上市的企業之中,互聯網企業佔據最多。

像阿里、千度、新浪、360、網易、搜狗、盛大、晶東這些都是在米粒家上市的。

那爲什麼國內企業熱衷於到米粒家股市上市?

企業在國內上市,估值是在米粒家上市的好幾倍,能融到的資金當然也是國外的幾倍,企業上市不就是爲了融資嗎?

在國內能融到這麼多資金爲什麼沒有國外企業在國內上市,反而國內企業還有不少跑到米粒家上市的?

還真不是國外企業不想來,而是達不到要求,達到了也熬不起時間,說起來有點扎心啊!

在米股上市和國內上市的區別:

第一時間成本上面。

米粒家上市是註冊制,一套流程走下來不到10個月左右,快的4個月左右就可以。

而在國內,以前基本上平均30個月,運氣背點的,等個三到五年也有可能。

要知道一家企業處在高速發展期的時間也就前幾年,這時企業的財務數據,可能每年都會大變樣。

在國內上市,拖個二三年,很可能就要重新修改上市數據,這又需要時間去找審計。是降低發展速度迎合數據,還是找審計修改數據,二者都對企業不利。

另外,一個企業的高速發展期最需要資金支持,顯然在這方面米粒家股市比國內做的好太多了。

第二是上市門檻方面。

米粒家股市上市側重點是未來,而在國內是過去。

制約國內很多公司跑去米粒家上市,很重要的一點就在這,在國內上市要求最近三年持續盈利,而在米粒家沒有這一要求,只要未來能盈利就行。

像千度、晶東、企鵝、愛奇藝等都是這種情況,前期只注重佔有市場,不在意盈利情況,這就卡在了大A的大門之外,而這個時期往往最需要資金的支持。

第三是股市制度方面。

米粒家允許同股不同權(阿里因此去美國上市,小麥在港股制度改變後去香江上市),禁售期沒有法律規定,只是類似於約定一樣的規定,一般爲半年。

不像國內有明文規定,一般爲三年,而且上市裡發行的流通股比例也有明文規定。

這一類規定還有很多,對企業的限制很大,米粒家相對寬鬆很多。

第四是監管制度方面。

與國內相比,米粒家的監管層只履行監管的責任,而且國外的股東都可以起到檢查的作用,只要公司有問題,一個小股東就可以起訴上市公司。

而且很多律師都喜歡免費接這一類的官司,公司名聲越大,律師越喜歡,前提是你有證據。

勝訴了有酬勞,還有名聲,客觀上起到督促的作用。

第五是股民結構、交易制度不同。

米粒家股市有200年的歷史,股民結構更合理,有70%以上是機構在操作,更注重基本面研究,價值投資爲主。

就是散戶也是以長期投資爲主,做短期投機交易的很少。

交易制度方面,大家都知道了,米股是多空雙向機制,T+0沒有漲跌幅限制。

在這種環境下,股價能很快找到合理的估值區間,有利於企業穩定的發展。

第六是開放度和影響力方面。

米粒家股市是一個國際市場,各國企業都可以去上市,自由資金都可以去投資。

在米粒家上市後相對國內來說,能獲得更高的知名度。

而且米粒家股市由於體量大,制度完善,經濟穩定,股市環境相對穩定,能保持長期處於牛市格局,這對上市企業融資來說無疑是個致命的利好。

這也是爲什麼國內互聯網企業很多選擇去米粒家上市的原因,國內A股上面的問題不說也罷。

但是這一次東唐互聯網企業選擇退市,並不是爲了到A股上市,而是爲了私有化。

事實上一部分國內在米股上市的企業,已經到了不得不退市的地步了。

例如阿里集團,目前天漢集團的持股比例已經上漲到33.7%,加上其他大股東持有的股份,大股東持股比例已經快觸發米股的退市機制了。

阿里、三鑫、臺基電三家在二月底宣佈在米股私有化退市。

儘管米股的管理層再三挽留,但是三家依舊是吃了秤砣鐵了心,宣佈了退市計劃。

而這件事頓時成爲一個導火索,一大批和銀河財團關係密切的企業,紛紛選擇私有化退市。

之所以會引發連鎖反應,主要是這兩年米股是一片紅彤彤的,作爲米股之中市值超過千億級別的亞馬遜、微硬、谷哥、英特爾等科技股,市值幾乎被腰斬。

除了被收購的雪梨起死回生了,其他股票現在是跌跌不休,其中以半導體和互聯網最嚴重。

現在米股市值第一是亞馬遜,第二是雪梨,其他一些科技公司的股票是半死不活的狀態。

考慮到未來的情況,國內很多在嗎股上市的企業,紛紛選擇回購股份或者私有化退市。

只能說阿里、三鑫、臺基電的退市,更加堅定了很多人的心思。

……

杭城西湖,阿里總部。

“傑克,A股證監會的管理層昨天和我見面,在試探我們有沒有在A股上市的想法。”張逍遙苦笑着說道。

馬傑克挑了挑眉頭:“暫時不考慮在A股上市。”

畢竟阿里的股權結構,註定了在A股難以上市,畢竟A股是要求同股同權的,一旦在國內上市,阿里管理層可能喪失阿里集團的控制權,這個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儘管天漢集團控制了阿里超過三分之一的股份,但是天漢集團並沒有能力控制阿里,只有財務監督權之類的。

就算是重新上市,阿里也可能選擇香江股市,不過最近香江局勢動盪,阿里暫時不考慮重新上市的事情。

第十章 蓬勃發展第二百八十章 雄風萬里(五)第一百五十五章 寶藏第九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一十一章 封殺大網第七百零五章 過去的答案第五百三十五章 禦敵於國門之外第二百一十三章 生命基金第七十四章 背後之人第七百一十四章 五級文明第二百五十三章 合作第四百九十二章 軒然大波第五百四十二章 萬物=?第一百一十二章 見面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發現第三百二十四章 樂極生悲第二百三十二章 各方反應第三百八十三章 弱核力籠第二百五十一章 沙之都(三)第五百一十九章 雷場第六百九十二章 神秘側第二百一十五章 威脅與妥協第六百三十四章 各自的選擇第六百一十六章 黑燈瞎火第四百一十六章 原子粉碎機第一百三十章 升級第三百八十五章 凝聚態護盾第六百四十八章 確認與決定第三百五十九章 參觀第五百二十七章 硬撼巨獸第三百零六章 N60第三百零三章 陰差陽錯第五百六十八章 聯盟的決定第八十四章 垂直農業第六百一十一章 尋找暗物質X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三百五十二章 國際局勢第一百五十一章 橫空出世第二百四十八章 渦輪增壓第二百六十三章 制卡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孤軍深入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空第五百六十九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六章 澎湃電機第四百章 磁流體與成本第二百九十四章 6G狂潮(五)第四百零八章 微重力實驗室第六百零五章 百年孤獨(一)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相第七十四章 背後之人第五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九十八章 邀請第五百七十六章 銀河霸主的反應第三十九章 電池格局第四百二十八章 帶薪產假第一百二十一章 產業轉移第二百二十三章 真空第七百一十五章 雲夢澤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夕第一百一十七章 試機第二百三十七章 商議第五百九十六章 覲見第四百五十一章 克隆器官(二)第二百零二章 軟銀困境第四百零七章 空間站上第三十九章 電池格局第四十五章 手機廠商的關注第二百一十五章 威脅與妥協第一百二十七章 促膝長談第六百九十四章 紫羅蘭城第一百八十二章 臨時會議第七十三章 電池新格局第三百二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三百一十一章 向左向右第六百一十三章 失算第七百二十章 路遇與暫緩第四百八十六章 基因藥劑(六)第二百零二章 軟銀困境第五百七十六章 銀河霸主的反應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來襲第二百五十八章 退市潮第四百八十九章 星空對嶼(爲風道一二三加更)第七章 銀河科技第七十五章 影響力第二百八十一章 雄風萬里(六)第一百八十一章 貪狼鐵壁第二百二十六章 狂想第五百四十七章 不期而遇第一百六十五章 跟風第三百五十六章 新發現第四百三十五章 月球手札(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弱核力籠第八十三章 社研所的報告第三百五十三章 邀請與拒絕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亞風雲(二)第一百八十四章 選擇原諒第五百三十八章 璀璨星空第六十三章 國電來訪第六百八十九章 宇宙之外第二百一十九章 全息手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