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

高文便親自主持計劃。

他遵循先前於塔爾蘇斯的經驗,將全國道路分爲三個級別(更多不現實,畢竟高文變不出高速公路來,真的是穿越者之恥呢),即“京道”(希臘文爲‘車軸而過的’)、“驛道”(希臘文爲‘風雨無阻’的)和“鄉道”(希臘文爲‘連接’)三類,來形成敷設國家的道路網,滿足軍隊行軍和商隊貿易所需。

所謂的京道當然是重中之重,其餘的驛道和鄉道都是以它爲軸線發散出去的。

舊的京道確認爲三條,即帝國連通巴爾幹地區最著名的艾格南迪亞大道,連通到安條克的“塔爾蘇斯大道”和連通特拉布宗的“攸克興海濱道”,這是帝國最根本的命脈,交匯的核心點都在君士坦丁堡。並且都是順着海洋邊,可配合船隊迅速機動的。現在高文爲增加對北方摩西亞及東方安納托利亞的控制,決定在未來五年內新設兩條“京道”,都是同樣自皇都出發,前一條命名爲“多努維烏斯大道”,經維澤、維克隆、德爾圖維斯、特爾沃諾、大普雷斯拉夫(西美昂的都城)、普利斯卡(古保加利亞舊都),最終直到多瑙河南岸的錫利斯特拉(當然這座堡壘尚未奪取);而後一條則是在曾經的“伊科尼烏姆商道”的基礎上再加以翻修擴展,橫越安納托利亞高原,自伊科尼烏姆城爲起點,經多利拉愛姆、普魯薩和察爾西頓,經由海路和皇都連接起來。

五條新舊京道的工程,需要耗費很多人力和錢財,爲此高文將整個財政收入分爲了十份,並宣佈“只一份用於國庫貯藏”、“四份用於軍隊”(畢竟合法性最根本來源)、“一份用於會堂和希臘語學校”、“二份用於官員俸祿”、“二份用於道路、橋樑和水利建設”,臨時有大工程、大戰爭還可以發行國債革幣或者臨時徵收特別稅的途徑來補闕。皇帝陛下認爲這樣是較爲合理的政策,在先前地中海世界裡最爲合理科學的財政審覈是西班牙的科爾多瓦哈里發曼蘇爾的,他把財政分爲三份,一份用於軍隊,一份用於工程建設,一份儲藏國庫內,現在高文認爲自己的劃分則超越了那位西班牙的哈里發。

戰俘、駐屯地和京道安排妥當後,正當皇帝準備自薩爾迪卡城進發時,發生了件悲慘的事:

長期雄踞薩瓦、扎塔和達爾馬提亞地區的君士坦丁.伯丁,和他的兒子拉利奇,其兩顆血淋淋的頭顱被尼什城的大公塔潘割下,裝在個粗木托盤當中,送到薩爾迪卡的皇帝眼前。

看着這個和自己糾纏十餘年,一頭一尾兩次戰役即敗亡的“大土王”,高文心中涌起了異常的感覺,他看着血泊裡伯丁的頭顱,當着滿堂將官和侍從的面,用衣袖微微擋住自己顏面,並把頭顱轉向座椅旁側燭火昏暗點的地方。

忍不住嗤笑起來。

原來不過是和魯本王子、建造者大衛一流的鬣狗貨色。

和自己的敵手阿萊克修斯皇帝、吉利基蘇丹哪怕梅里克埃米爾比起來,都差得遠。

“汝的頭顱啊,根本無法承受冠冕之重。”皇帝最終對伯丁的首級下達瞭如此評判。

原來,伯丁逃往到薩爾迪卡北方的交通要地尼什時,身邊只剩下百餘騎兵,當他進入尼什堡壘後,便要求入浴洗澡。

至於尼什大公塔潘,先前在基督教第一次東征時也被高文擊敗後,棄城而逃(見前卷)。所以他在之前一面巴結伯丁,一面暗中觀察,並不斷派人和高文皇帝保持密切聯絡,要爲自己準備後路。

而伯丁在萊斯沃諾的慘敗,毫不費力地讓塔潘確定了選擇。

塔潘糾集了整個部族的精銳親兵,趁伯丁父子疲憊驚恐的時機,殺入到浴室當中,將其和扈從們全都殺害,並把頭顱割下送往薩爾迪卡。

“讓塔潘再交出尼什城,朕不會虧待他。”

三日後,當布蘭姆森分遣軍抵達尼什城下後,塔潘果然誠惶誠恐地交出了城堡,而布蘭姆森的機要官帶來皇帝的詔書,宣佈授予他“傑出者”裡第一貴族的品階,子嗣全部選拔入內宮侍從隊裡,下半輩子便在大宮城的宅邸裡養尊處優好了。

得到鎖鑰尼什城後,布蘭姆森在北路的迂迴行動異常順利而迅速,先後奪取拉斯等地,很快逼近了扎塔和拉古薩地區。

而中路的皇帝軍團途徑斯科普里城,和南線的阿克羅鮑利忒斯軍團,返身合圍住了弗拉基米爾大公的瑪戈隆堡。

弗拉基米爾麾下的七八千塞爾維亞士兵已明確知道末路的來臨,在突圍無望後,只能向皇帝盡數降服。

高文毫不猶豫地下令一隊侍從,在城中的修道院裡將弗拉基米爾殺死,屍體扔入井中填埋,和其一起遇害的還有許多祖潘大貴族。

同時投降的伯丁妻子吉婭昆塔,也被皇帝冠以“帝國仇敵諾曼匪徒”的名義,在薩爾迪卡被趕赴來的宮廷女官們摁入到浴池裡溺殺而死,至此伯丁的“杜克里亞王族”血脈全部斷絕。後世四十年,新羅馬帝國“克里特畫派”宗師弗蘭哥普洛斯創作了幅震撼的現實主義畫作《杜克里亞之悲劇》,這是副三聯畫,分別描摹了伯丁父子、吉婭昆塔和弗拉基米爾被害的圖景。

其中伯丁父子赤身裸體,在保持入浴姿態邁進大浴桶後,被門閽裡闖入的叛徒用長矛穿刺殺害,鮮血淋漓;

而吉婭昆塔臉色發青披散頭髮,癱倒在一個座椅上,旁邊是浴池和宮廷女官,她剛剛被摁在水裡窒息昏厥,又被拉出來,坐在椅子上嚥下最後一口氣;

弗拉基米爾勇敢地和羣祖潘們,跪在水井邊合掌向上主乞求火獄的試煉和最後的懺悔,旁邊站滿握着劍的劊子手。

三聯畫上頭描畫着排宮廷的廊柱,無所不能的帝王斯蒂芬.高文坐在黃金椅子上,手裡握着十字架和權杖,陰鷙兇狠的眼神好像在俯瞰着下面,這表明絕滅杜克里亞王族的行徑皆由他所指示。

很顯然,當時還割據海外的克里特島小朝廷,仍然攻訐着過世多年的高文。

創作完這幅畫後,傑出的現實主義畫師遭到剛剛平定克里特島的瓦良格王朝第三代皇帝的流放,但皇帝沒有過分爲難他,在數年後將其召到皇都宮廷侍奉,此後帝國宏大的文藝復興浪潮繼續滾滾向前。

第16章 三十鞭打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64章 切肉時的信諾第93章 赦免第110章 契丹突火管(下)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87章 奧古斯都第11章 鞭刑第79章 御旗的丟失第48章 屈辱就擒第27章 油膏第72章 雪色的金第30章 調停仲裁者(上)第67章 青牛白馬第85章 退城第83章 伽爾伽努斯兄弟會第97章 踢湯鍋第97章 塞琉西亞的社會調查(一)第42章 加利波利人的申訴第13章 屹立不倒第69章 四線出擊第42章 皇子新政第26章 海難第14章 排水第1章 馬拉什的策略第28章 熟絲薔薇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65章 父子爭執第1章 子城第88章 奧興采邑第14章 門禁第85章 鐵牆(上)第3章 耀武第43章 處刑第61章 新徵討第54章 復活第26章 海難第53章 《杜克里亞之悲劇》第32章 人血麪包第74章 信徒和磨難,誰成就了誰第56章 馬格倫迪烏斯之策第57章 五方陣第63章 新政第97章 踢湯鍋第3章 此消彼漲第37章 印度藥劑第55章 誓章第28章 熟絲薔薇第70章 勞迪西亞鷹塔第13章 博希蒙德第38章 木杆木臼第82章 大衛塔(上)第73章 saqaliba第43章 內外交絕第63章 競逐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2章 御苑第54章 舟橋第82章 和威尼斯人的談判第14章 烏勒瑪大會第24章 第九杯酒第67章 犒賞第68章 斯蒂芬投降第8章 牧羊皇帝第42章 信德的敗亡第71章 控訴第112章 聖餐禮第127章 兼程倍道第70章 殘軀的價值第94章 海與陸的捐贈第32章 人血麪包第61章 共浴第88章 “三角宏圖”第25章 魯莽的羅伯特第88章 教唆第9章 費萊耶出手第5章 大霧第75章 戰端第82章 僵持第26章 尼沙普爾(上)第62章 送冠第68章 猜疑第35章 皇親第52章 琺琅盒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65章 第三封國書第41章 阿婕赫提督第42章 撕第62章 孤懸第16章 奪佔教堂第43章 梅登斯計劃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37章 立足第30章 杜洛汗之旗第3章 新路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3章 魯本王子第36章 風車.水輪(下)第1章 國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