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調停仲裁者(中)

當初,阿萊克修斯在和諾曼人領袖圭斯卡特(博希蒙德的父親)作戰時,爲了贏取威尼斯的海上支持曾與其簽署過一項合約,合約內容大致是承認威尼斯在達爾馬提亞地區的權力,封其總督爲大貴族,授予其邦內十位實權者貴族頭銜(並每年償付薪資,因爲拜占庭貴族官員是有薪水的),並許諾給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捐納一筆龐大的金錢,同時向威尼斯開放都拉佐等海港城市。

公允地說,這一次合約的締結對東羅馬帝國造成的損失不大,畢竟就只是送出去頭銜和金錢而已,外加實際承認威尼斯在亞得里亞海的權益範圍,而後者本即是對既成事實的追認。

也正是在這項合約的推動下,威尼斯的艦隊在抵禦圭斯卡特第一次入侵和保衛都拉佐城的戰鬥裡都揮了巨大作用。後來圭斯卡特得了病死去,退回意大利的諸諾曼貴族開始在內部爭鬥起來,皇帝阿萊克修斯暫時得以喘息,可是他在帝國西部疆域的暫時勝利是以幾乎完全喪失北部和東部的代價的——北部草原的諸蠻族(佩徹涅格、庫曼和羅斯等)勾結保加利亞和色雷斯地區的保羅派異端,開始入侵君士坦丁堡;而東方的羅姆蘇丹國已推進到了馬裡馬拉海邊緣,除去少數幾座城市外,整個安納托利亞已然淪喪於彼。

故而圭斯卡特死後七年,當皇帝起兵抵禦佩徹涅格人的大舉侵犯時,威尼斯城邦則派來使者,要求皇帝“補償他們在兩次對諾曼戰爭(1o81年和1o84年)裡蒙受的巨大損失”。

損失是這樣造成的,圭斯卡特第二次入侵於伊庇魯斯海岸爆的第三次海戰(之前已連續作戰兩次)裡,因皇帝的艦隊可恥地臨陣脫逃,導致勇敢奮戰的威尼斯人最後被諾曼人擊沉七艘大船,被俘兩艘,兩千五百人喪失性命。消息傳回去後,當年的總督被憤怒的民衆廢黜,繼任的總督則對東羅馬失望透頂,很快就脫離了戰爭,而安娜.科穆寧(史實位面的公主)在其著作《親爹傳》裡還繪聲繪色描繪了帝國和威尼斯“聯合艦隊”對諾曼人第四次海戰的勝利,其實這第四次勝利可能只存在於泛黃的紙面上(因爲可能就不存在)——因爲不久後諾曼人的艦隊就開始圍攻東羅馬的門戶島嶼凱羅法尼亞,而威尼斯再也沒有心氣和力量來給皇帝擋箭了。

這也是七年後,威尼斯人理直氣壯要求皇帝“補償我邦”的緣故所在。

可這時候阿萊克修斯說“扎心了老鐵——我沒錢”。

這時候帝國可能確實沒錢:東部小亞的疆土喪失了九成,北方又遭到蠻族入侵,西部幾個省份吧在先前諾曼人入侵裡也是損失巨大沒緩過勁來。

所以沒錢的皇帝也只能出賣貿易特權,來維繫與威尼斯的和平,這也是他和威尼斯的第二項合約。

但這個貿易特權賣得有點狠,這也是阿萊克修斯後世被人詬病的重要原因所在。合約大致是這樣的,威尼斯人在皇都內擁有居住權和三個浮動碼頭,不久他們即在佩拉地區建起個龐大的商埠區,並且從維戈拉門(希臘的一個地區)直到奇裡乞亞門(即猶大門)的帝國疆域,所有經營活動免除一切船塢費、港口費、貨物稅和通行稅。

稍微合計合計,阿萊克修斯等於一下子把三十多個港口給打包賣出給威尼斯,以至於有人批評他此舉爲“癲狂”之行爲。

不管當時阿萊克修斯是如何想的,或者當時局勢如何迫不得已,但要說他這個行爲對帝國無害那絕非客觀。我們可以簡單地做個推演,威尼斯人享有這些權益等於什麼?等於他們可以以君士坦丁堡爲據點,所有的商船也能自由往來於亞得里亞海、愛琴海,他們將來自全世界的商品在帝國各地販售,並且還是免稅的。打個比方,如果說塞爾柱的入侵打垮了帝國的軍事力量,那麼威尼斯人就等於是徹底毀滅了帝國的海洋商業活動,先前帝國的商貿船隻是非常活躍強大的,可以說足跡遍佈黎凡特、攸克興海、多瑙河、愛琴海和亞得里亞海(認爲東羅馬不重視商貿的觀點不知從何而來),但現在拿什麼和威尼斯競爭?故而帝國的海洋商業從此一蹶不振,商船事業也等於蕩然無存,而一旦沒有了商船事業,建立強大的武裝艦隊的念頭也等於是鏡花水月——相較於土地稅和人頭稅來說,貿易稅收可算是最經濟的國家收入——土地你不但投資巨大,還不一定能有可觀的回報;而人頭稅一旦繁重,農民大量逃亡拋荒,許多勞作和服役的人口託庇於貴族帳下幾乎是必然出現的現象。但海洋貿易呢?根本不需要什麼成本好吧,只要有個不被泥沙淤塞的能停靠大船的港口地帶,處在合宜的貿易路線上,哪怕你自己不搞商船隊伍(維持船隻的花費也很巨大),只要頒佈個貿易特許狀,海洋和季風自然會將世界各地的商人送到你這裡,他們會在你這裡建起大片大片的商埠,帶來許多商船,然後你只需要閉着眼睛徵收他們的通行稅和港口捐費即可,還幾乎全是火熱熱的現款。有史料記錄過,中世紀西西里的巴勒莫一座港口的收入就等於英王全年的收入,而後者的收入據十五世紀的統計資料,大約相當於19世紀末的25萬美金,把這樣豐厚的收入舍棄掉,怎麼也不算是明智的行爲,算是“其情可憫、其過昭昭”。

問題現在應該清楚了,不是阿萊克修斯給威尼斯人貿易特權有問題,而是給他們完全免稅和定居的兩項權益大大貽害了帝國。到了曼努埃爾一世時,君士坦丁堡裡定居的威尼斯人有多少?光是能打仗的成年男子就有一萬四千人,再加上他們身後的婦女、兒童等家人,和商業經營完全免稅的特權,說是寄存在帝國肌體裡一顆巨大的毒瘤也不爲過,就算這數萬威尼斯人表面上促進了繁榮,那也是畸形的,和帝國財政本身沒半個索立德的關係,帝國財政放棄了貿易稅金,代價就是讓土地和人頭稅格外沉重(畢竟有轉嫁一說),不然後來西西里諾曼王國進攻帝國的科孚島時,也不會出現當地居民“簞食壺漿以迎王師”(王師卻是諾曼人)的可悲場面了——後來曼努埃爾忍無可忍,對君士坦丁堡內的威尼斯人進行大清洗,也是這種矛盾積累的最終結局。

第52章 琺琅盒第44章 縱火第5章 梅里克最後的選擇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5章 鮮花與盟約第39章 喬治.帕拉羅古斯第104章 無蹤之矛第16章 尼布甲尼撒王將毀壞推羅(下)第25章 新的選舉第39章 大溪第90章 貓和隼第2章 捐納錢箱第24章 第九杯酒第40章 被殺的獅子第70章 費爾納的吉利基第62章 少年狂想曲第12章 困殺第38章 新阿寇尼斯第40章 各人的心思第22章 大牧首被俘第44章“教宗使者”第71章 控鶴虎翼第89章 典禮(下)第17章 赫利斯托弗第25章 和喬瑟蘭的談話(上)第36章 皇帝重振雄風第79章 幕牆第86章 澤菲利姆之戰(中)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20章 六司和自新會第46章 虛妄安慰第24章 第九杯酒第57章 斷金三兄弟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83章 交涉第83章 回憶與現實第48章 埃德薩屠場第78章 鷹與蛇第81章 《都拉佐條約》與威尼斯監察官第31章 互突第48章 燒信第41章 強硬第43章 莫利亞新軍第17章 喬瑟蘭第4章 歸國之人第25章 神鷹第97章 黛朵的悲劇第5章 戰不戰?第76章 公主禁臠第90章 各方的算盤第64章 猛獸之眼第2章 紅黨第17章 集火第55章 蛇第82章 大衛塔(上)第7章 小翻車魚的仇焰第108章 米利奧塞法隆野營第6章 羣氓第79章 回返第84章 射表與活字第78章 暴怒第35章 風車.水輪(上)第24章 金德施瓦特的女兒第130章 休的驚恐第33章 好轉第60章 風雲逆轉第86章 安德奧達特的春季攻勢第90章 貓和隼第69章 華萊士第102章 別營覆滅第2章 發酵第92章 臨行第69章 死屍之樹冠第52章 入城的召喚第29章 進擊時刻第58章 宗主教的愉悅旅程第54章 戰時小憩第84章 大石的“憐憫”第53章 皇帝現身第13章 坦克雷德之怒第97章 耿直的司長第43章 處刑第10章 安條克門戶第40章 博希蒙德被俘第32章 勝利後的懲戒第2章 費拉雷多斯之國第76章 Blet and Road第15章 博希蒙德與高文的互答第59章 阿克塞頗考斯第70章 老將軍的決斷第59章 方策第7章 掌控第101章 抗命第80章 方寸不退第70章 湖上新亭好第54章 神啓第45章 巴勒莫的陰謀第74章 初戰威力第38章 木杆木臼第89章 鐵刺木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