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軒來到地圖之前,比劃着說道:“後續,我們先是要清理盤踞在玄菟郡和遼東郡的高句麗人,這是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重點建設項目,另外,清理之後還要向北把盤踞在大遼河兩岸的高句麗清掃乾淨。”
“那片地方已經賣給了琅邪王家,這是想必大家也知道了,沒辦法,世道艱難,王上手裡也沒有餘糧啊,是以,只能我們出來殺人賺錢了,好在,咱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了,唯一的問題就是人頭並不能用來還錢,所以,未來一段時間要在這裡邊耽擱不少時間。”
“接下來,分配任務,關羽,張飛,趙雲,甘寧,武安國帶三千人留下,配合伯圭兄由東向西清理境內烏桓人,直到與西路軍回合,隨後五位將軍返回河北各司其職。”
關羽趙雲四人起身抱拳應命,唯獨張飛眼睛一瞪嚷嚷道:“俺老張不回去,回去屁事沒有,人妻曹老實的很,整個河北連特麼個盜賊都沒有,你們又都不在,打架都找不到人,整日裡呆在軍營裡悶都悶死了!”
“你特麼……”對着鐵憨憨王軒也是服了,“你腦子有毛病吧,河北沒有上將駐守,那特麼能安全麼!”
“那換人,這麼多人那個不行,讓老典回去!”張飛氣鼓鼓地指着典韋。
典韋氣惱地一把將張飛的手臂打開,大聲嚷嚷道:“軍令如山倒,也是你個醜鬼能隨意違抗的,看看俺老典什麼時候違抗過軍令!”
典韋越說越來勁,“要我說啊,國師,這種違抗軍令的人就應該斬了,留在軍中就是個禍害啊!”
被叫成醜鬼也就算了,還能忍,可典韋竟然說自己沒違抗過軍令,險些把張飛鼻子都氣歪了。
“你們兩個憨貨都給老子閉嘴!”王軒一嗓子吼住兩人卻又不得不解釋道:“讓你滾回去自然有道理,王上哪裡另有安排……”
張飛聽到劉備有安排,立刻便不吵了,面露疑惑之色地問道:“有啥安排啊?”
王軒臉上露出一個詭異笑容,上下打量張飛一番,嘿嘿一笑道:“問那麼多幹什麼,回去就知道了,自然有你每天發**力的地方,就怕你自己受不了!”
張飛被王軒這詭異一笑弄的忍不住打了寒顫,卻又不甘示弱,耿耿個脖子說道:“回去就回去,俺老張還就不信了,啥是俺這體格受不了的!”
說着,把胸脯敲的鐺鐺作響。
切~王軒不屑一笑,這玩應誰說得準,大鯊魚強壯不強壯,史上第一中鋒,可到了牀上怎麼樣……只能滿足一些嬌小型的。
呂布黃忠幾個有老婆有孩子的,忍不住哈哈大笑出聲,見張飛看了過來,也不解釋,只是對着張飛擠眉弄眼,弄的張飛渾身都不自在。
目光看向關羽,關羽手捻長髯,笑而不語。
這些年張飛跟着劉備東奔西走,不是打仗就是跑路,一直沒個安慰,所以一直單身,還不理解女人的奧妙,不懂什麼叫‘二八佳人體似酥,腰間仗劍斬愚夫。雖然不見人頭落,暗裡教君骨髓枯’!
張飛與關羽不同,歷史上關羽當年逃亡之前就有老婆有兒子,而張飛這廝年輕的時候光特麼研究怎麼捅豬了,倒是練了一手好矛法,但是對女人完全沒興趣。
還是被曹操徹底打散,到200年當土匪山賊劫道的時候搶了夏侯淵的侄女,本來想用來給關羽出氣,後來……不知道怎麼就搞自己牀上去了。
反正在王軒看來,張飛這廝腦子比較清奇,未必知道少女的好,所以……有可能是被迫的?
笑鬧中,一場軍事會議就算完事了,事實上本也不算什麼大事。
在王軒眼裡,打高句麗真的不是什麼大事,軍事實力什麼的根本沒放在王軒眼中,畢竟,任誰身邊跟着二十個罡氣外放級別的彪形大漢都不會把高句麗人放在心裡的。
真正困擾王軒的是人口,劉備治下人口不足,根本不可能大規模遷徙人口到遼東半島上來,沒人口,前腳打跑了高句麗人,後面就有扶余人、鮮卑人騷擾過來,早晚是個麻煩。
不過,事已至此,有困難也要上啊。
第二日一早,吃過早飯,王軒便帶着呂布等十四個彪形大漢和剩餘七千精騎出發,這次不再走水路,而是帶三日口糧從昌黎城出發,一路橫着掃蕩到大遼河,再沿着大遼河朝下游掃蕩,直到出海口營口爲止。
之所以如此,就是要接應船隊,之前已經決定要在營口建立遼東灣內的第一個大型港口,王軒要先徹底掃蕩營口周邊兩百里範圍之內的所有異族。
當然,此次的掃蕩不是打殺了事,而是以抓捕爲主,所以並未讓商隊跟着,因營口港將建設成爲一個港口城市,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不可能單純的指望從河北調動了,就劉備治下那一千萬出頭的人口,未來還要分公孫瓚百萬填充侯國,分不少到填充到幷州去。
幷州那破地方胡患比幽州還要厲害的多,整個幷州只有太原郡和上黨郡人口還算湊合,其他北邊雁門郡、雲中郡、五原郡、朔方郡、河西郡、上郡,五倍於太原和上黨的地盤,現在乾脆成了南匈奴人的跑馬地,活着的漢人加起來有沒有百萬都不知道。
再說了,琅邪王家付出這麼大代價北上,肯定也要帶走不少人口,不然憑什麼讓人家付出那麼大的代價,更何況那些本就是王家的佃戶,上百年來都生活在王家庇護之下,牽扯頗深。
就像糜竺能給劉備武裝出來萬人部隊,其控制的人口必然不低於十萬戶,四五十萬人口才能有這麼大的動員能力,王家影響力更大。
當然,不會真讓王家帶走那麼多人就是了,三十萬是頂天了,再少,王家也立不住。
一路到達遼河出海口的時候,王軒已經攜裹二萬餘高句麗人了,牛羊馬匹更是無數,散在營口附近。
此時,王仁已經帶着一羣河北世家家主在營口等着了,說起來,老狐狸快六十歲的人了,還挺扛折騰,而那些家主爲了見識下到底如何幫王家建國,自然要跟在第一線。
……
(推一本書,真不是PY,是我自己沒事看了感覺不錯的,《我在三國加個點》不知道是誰的馬甲寫的,是個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