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和平

和平並不僅僅意味着沒有可見的衝突,只有基於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權利和尊嚴正義的和平纔是真正的持久和平。————巴拉克-奧巴馬《諾貝爾和平獎頒獎典禮上的致辭》。

雅爾穆克扶着坦克炮塔,慢慢的坐了下來。不遠處戰車的發動機聲音仍然在響着,但那聲音已經少了一份暴烈,多了一分活潑和喜悅。

猶太人戰敗了!

以色列人的內部發生了變亂,左翼和右翼勢力之間動用了暴力來解決分歧!這個消息已經傳遍了世界,這個民族的團結和信念在頃刻間分崩離析。他們再也沒有力量打下去了————前線此時已經全線停火,頑固的以色列人派遣談判代表團前往約旦祈求和平……

面對着即將到來的勝利,他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股奇特的感覺,既沉重而又輕鬆,既失落而又興奮。百感交集,難以平復。他坐在坦克上擡頭看天,天空如此蔚藍純淨,春日的晚霞絢麗奪目。

沒有槍炮聲的世界,天地之間那麼平靜安寧。雅爾穆克能看到遠處的沙丘被夕陽鍍上了金光,樹木開始發芽,勃勃生機的綠色出現在了廣闊的田野上。一座座火柴盒一樣的小房子中偶爾冒出了陣陣的炊煙,在陽光下顯得如此柔和而溫馨,就像溫暖而平靜的家鄉。

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幾十萬大軍同時停止了進軍的腳步。呼嘯天空的戰機,震撼大地的炮聲和橫行千里的戰車集羣突然間安靜了下來,這只是因爲一個詞啊————和平!

和平,如此沉重,卻又如此的讓人期待!

約旦河滾滾南下,蔚藍的天空倒影在水中,一羣軍人肅立在安吉渡口,等待着來自西方的使團。

劉明站在軍伍的最前方,他的腳下就是約旦河聳起的堤岸,以色列人曾經在這裡構築了防線,幾十年來無數阿拉伯兒女將鮮血灑在了這道堤岸之前,滾滾的約旦河成爲阿拉伯人心中的夢魘。就在十幾天前,這裡還進行過激烈的戰鬥,伊拉克軍人爲了民族的氣運長存奮力一戰,血染山河。

但是此時此刻,這道堤岸防線正踩在他的腳下!

曾經驕橫的敵人,正派出他們的最高代表團談判,將爲他們的暴虐而付出代價!

呼呼的風聲中,劉明彷彿聽到了這片土地和這條河流的嗚咽,冥冥中彷彿無數英烈正在天上看着他,看着他帶領着這個苦難的民族艱難的,但是勇敢的跨過這條河流,洗刷持續了半個世界的恥辱。阿拉伯世界的歷史,將由今天而翻開嶄新的一頁!

“阿卜杜拉,有人現在對你不太滿意啊!以色列人內亂,正是大軍直搗特拉維夫和耶路撒冷,收復聖城的好機會。你竟然答應和他們談判,就不怕那些猶太人再上演一次48年的事件?”站在劉明身邊的蘇爾坦親王低聲說道。

1948年的時候,戰場形勢惡劣的以色列曾經利用聯合國劃定的停戰時間擴軍備戰,喘息修整,進而一舉掀翻了局面,取得了戰爭勝利。

“應該不會了,他們沒有力量再打下去!”劉明說:“目前的局面對我們很有利,應該嘗試一下和平解決。殿下,這場仗已經打了四十多年,沒有必要再打幾十年,血流多了對雙方都不利!”

“至少應該打幾個勝仗再和談,那樣就是談判的時候我們也更主動!”蘇爾坦親王說道。

“和平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至少我們應該表現出一點誠意!”劉明微笑了一下,堅持自己的看法。他用手一指前方,說:“看,他們來了!”

從前方的公路上開來了一支車隊,車上掛着以色列國旗和聯合國旗幟,這正是以色列派來的談判代表團。隨同代表團前來的,還有來自美國、蘇聯、中國等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的官員。他們將在談判中擔任斡旋工作,制止這場戰爭向殘酷方向發展,恢復和平。

“現在————”劉明回頭環顧了一下來自阿拉伯各國的代表,大聲說道:“讓阿拉伯人去接受敵人的投降吧!同時也讓我們獲得期盼已久的東西,這場戰爭證明,我們有資格獲得它————獲得正義與和平!”

車隊與人羣越來越近,歷史定格在這個瞬間,四十餘年的仇殺與戰爭,恩仇與怨恨,期望與和平,都來到了這個時刻上!

公元1993年2月5日,以西蒙-佩雷斯爲首的以色列全權代表團與以庫賽-阿卜杜拉等阿拉伯領導人爲首的阿拉伯最高代表團進行了停戰談判。談判持續了一天,雙方進行坦誠而富有成果的交流,於當夜22:00時達成協議,史稱《安吉協議》。

雙方協議規定:自協議簽署之日起,阿以雙方停止一切軍事行動,由聯合國派遣維和部隊及軍事觀察員進行監督;

以色列承認巴勒斯坦國,阿拉伯國家承認以色列國的合法存在權;

以聯合國第181號決議爲基礎,重新劃分巴勒斯坦土地,以色列佔有57%,巴勒斯坦佔有43%,以色列軍隊及官員立即撤出該地區佔領的土地。

以色列撤出戈蘭高地,西奈半島的佔領土地,分界線恢復到1948年戰爭前;

以色列支付37億美元,用於被其摧毀的巴勒斯坦及約旦地區的重建工作;

阿拉伯國家停止反以行動,不得以任何形勢支持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

…… ……

這份協議的簽署引起了整個世界的關注和議論,它也引起了很多極端阿拉伯人的不滿,他們認爲在當時的軍事形勢下,伊拉克和阿拉伯能夠取得更多的利益,甚至屠滅以色列人,庫賽-阿卜杜拉的堅持和讓步令人失望。

還有一個插曲就是以色列總理沙米爾在協議簽署的第二天,在辦公室內留下遺書,表示自己承擔戰爭失敗的一切責任,然後開槍自殺身亡。

但一切都沒有阻止協議發揮它的作用,也許這片土地上的仇殺時間太長,也許大家都已經疲勞,協議得到了各方的認真執行。這份協議的簽署,使得戰爭結束,和平到來!

對於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普通百姓來說,有了和平,能夠好好的生活,就已經足夠了,不是嗎?

第18章 夢想第58章 風靜第42章 箭落旌頭第59章 巴格達之夜第23章 A. M(下)第28章 一鞭直渡(四)第98章 戰略緩衝第25章 寒光照雪第39章 新山頭第74章 波拉德末日第58章 誰能擋我第93章 南亞戰雲稠(中)第57章 反擊(三)第43章 決定(上)第77章 密雲暗天第14章 CIA第35章 黃金峽谷(下)第70章 勿爲戎首第63章 閃電第4章 憤怒第30章 選擇第42章 綁架者第7章 公主的心事第62章 雲波水魅第93章 以色列反擊第22章 鴻門宴(二)第15章 交代第79章 多哈驚雲第42章 金色霸王鯊(上)第8章 密雨第13章 共同理想第70章 勿爲戎首第49章 撕裂與合圍第46章 紅袖議政第17章 紫羅蘭第143章 戰爭的目的第22章 軍事奇才第52章 阿塞拜疆(五)第51章 阿塞拜疆(四)第40章 圍點打援(中)第20章 鐵甲演兵忙第22章 軍事奇才第70章 掙扎求存第62章 尼斯事件第47章 大進攻序曲第31章 變化第26章 騎士團第43章 守護神第86章 將軍之眼第24章 風雲激盪時第58章 風靜第10章 阿巴丹(一)第83章 首張骨牌第3章 王宮宴會第23章 神秘的會晤第26章 鳳凰第32章 彎弓向北望第4章 遊說者第7章 尷尬第57章 墓前第40章 說服第53章 飲鴆止渴第71章 伊蓮娜現身第106章 天隼的回憶第73章 法國總理第28章 螳螂捕蟬第112章 也門變亂第19章 機會第5章 烏代第72章 劍氣衝鬥(二)第17章 意外第81章 先期部署第31章 新就業方案第102章 春秋戰國第60章 金蟬脫殼第10章 衆志成城第42章 追戰第13章 將軍鬧禮堂第52章 山丘爭奪戰第109章 庫爾德問題第6章 極速飛車第59章 觀豹第47章 出賣靈魂第92章 前進的代價第42章 瑞瑪爾公主第51章 幽靈艦隊(下)第49章 登上頂峰第73章 無聲較量第18章 碧海硝煙(一)第5章 戰雲激盪第101章 沙漠盾牌第46章 暗雲飛渡第11章 草原烈火第4章 巧取豪奪第91章 南亞的形勢第35章 進攻第26章 傍晚第28章 螳螂捕蟬第60章 兩強峰會第47章 鞏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