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朗大兵壓境,伊拉克軍心不穩的關頭,薩達姆做出了一個極其錯誤的決定,他派烏代和他的秘書阿比德?提克里蒂前往南方軍區督戰。
烏代也知道南方軍區有部分軍官和官員對他不滿,對於這個庫賽發跡的地方,他也有着切齒的痛恨。因此一到南方軍區,他不問前方戰局,而是先會合了早前自己派往那裡的官員,商討下一步的行動。
這些官員被那些不滿烏代暴行的南方官員歧視已久,個個內心憤懣不已,見到給自己撐腰的靠山來了,怎能不想借機出出惡氣?於是一個討論會開成了訴苦會,一個個官員聲淚俱下,哭訴自己受到虐待,揭露南方軍區的黑暗和對烏代的仇視。那架勢簡直把南方軍區說的比河對岸的波斯人還要邪惡三分。烏代聽了勃然大怒,下決心懲治這些“伊拉克叛徒和下賤東西!” www ●ttκǎ n ●c○
此時伊拉克南方軍區的部隊正在司令官易卜拉欣中將的指揮下抵抗伊朗渡河部隊,仗打的十分激烈。但烏代不顧易卜拉欣的勸阻,和阿比德?提克里蒂一起在南方軍區掀起了大規模的清洗運動,一時間整個南方戰線人心惶惶,亂成一團。很多軍官被從戰火紛飛的前線召回,一回來就立刻被關進監獄。就連上次“蘇桑吉爾德大捷”的塔哈?加納姆少將也未能倖免於難,被扣上一個叛徒的稱號關進了大牢。面對這一幕,軍區參謀長、原第九人民步兵師師長巴赫爾將軍一怒之下,將辭職書摔在易卜拉欣的辦公桌上,帶着一衆幾十名司令部軍官回到了第九人民師督戰。
但並不是每一支部隊都有巴赫爾將軍這種定海神針來穩定軍心,塔哈?加納姆少將被捕後,第三軍在指揮上發生了混亂,軍心動搖,伊朗革命衛隊士兵在坦克的支援下終於突破了他們的側翼防線,兵臨巴士拉城下……側翼被突破的第三軍也面臨着被圍殲的嚴峻考驗。第三軍是整個南方戰線的核心部隊之一,如果他們被全殲,那麼整個巴士拉省包括巴士拉城和重要的法奧地區則可能全部落入伊朗人的手中。伊拉克的海運將被全面切斷。
面對這種危急的局面,薩達姆開始反省自己的決定,他決定撤回烏代和阿比德的督戰團,由在南方軍區有着廣大號召力的易卜拉欣中將全權指揮戰事。但就在此時,傳來了易卜拉欣受傷的消息……
對於烏代的暴虐,易卜拉欣很有些看不慣,這使得他在不久前的巴格達風波中選擇了隱形的支持庫賽。這讓烏代十分不滿,這次烏代的大清洗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向易卜拉欣叫板。大清洗已經遭成了極爲嚴重的後果,面對岌岌可危、有可能全線崩潰的戰局,易卜拉欣憂心如焚,多次找烏代要求他停止行動,但烏代卻始終置若罔聞。
爲了讓烏代停止這種致命地清洗活動,易卜拉欣邀請烏代共進晚餐,想在這個比較私人的場合中勸勸烏代。但烏代的表現卻讓他非常失望,烏代除了對身穿軍服的女勤務兵感興趣外,對易卜拉欣的話不置可否,甚至非常無禮的打斷易卜拉欣的話去挑逗女勤務兵。
易卜拉欣終於按奈不住,開始敲打烏代,而烏代自然不甘示弱,雙方發生了口角。易卜拉欣認爲自己作爲烏代的叔叔,同時也是南方軍區的最高指揮官,有義務也有資格教訓一下烏代,讓他收斂收斂自己的行爲。但烏代卻始終認爲南方軍區是庫賽反對他的大本營,作爲司令官,易卜拉欣難辭其咎,甚至有可能就是庫賽一黨。
兩人初時還是辯論軍區的清洗問題和戰局,但後來越說越激動,氣氛越來越緊張。烏代惱怒之下,喝着酒開始破口大罵起來。易卜拉欣也站起來厲聲指責烏代。此時烏代已經喝的酩酊大醉,在易卜拉欣的指責下,他蠻性上來,立刻發飆了。大怒的烏代抽出自己的金手槍咣咣衝着易卜拉欣就是幾槍。旁邊的阿比德?提克里蒂和保鏢們見狀大驚,連忙衝上去抱住烏代。易卜拉欣這才逃過一命,但他的肩和右臂都被子彈擊中,隨即被送往醫院。
這個消息傳出,軍心大譁,整個南方戰線的伊拉克軍隊幾乎要放下武器,反戈相擊了。伊朗人勢如破竹,很快又從另一側突破第三軍防線,構成了對第三軍的包圍態勢。
此時戰局已經非常危險,伊朗軍隊只要攻下巴士拉,那麼伊拉克第三軍就將全部覆沒。在巴士拉省內再也沒有足夠強大的力量抵抗伊朗人的進攻,整個巴士拉省都可能淪陷。如果伊朗軍隊繼續向北攻克阿馬拉、納西里耶的話,整個伊拉克的南部就落入了他們手中……
在這個危急時刻,薩達姆知道,只有自己出馬才能穩定軍心民心,否則他的伊拉克政權極有可能被徹底顛覆。但他身在巴格達,面對着各方面的政治勢力,不能有一刻分心離開,親自出馬指揮巴士拉戰局是絕對不現實的。此時的薩達姆?侯塞因顯示了一個梟雄政治家的本色,他雷厲風行的下了幾道命令:
第一、立刻召回烏代和阿比德?提克里蒂,平反被關押的伊拉克軍官,允許他們“戴罪立功”。
第二、任命庫賽?阿卜杜拉?本?侯塞因爲少將,代理南方軍區司令官,並任南方戰線總指揮,指揮南方一切作戰部隊,調用一切資源和力量保衛巴士拉。
第三、在庫賽?阿卜杜拉到任前,由原軍區參謀長巴赫爾將軍暫時代理司令官一職,務必守住巴士拉城。
…………
當劉明趕回多特蒙德時,薩達姆?侯塞因的命令已經發到了他的手中。此時,他面臨着選擇,第一個選擇是繼續留在歐洲,直到薩達姆開出令他心動的條件,比如確立他繼承人的地位,給他在復興黨內足夠高的職位……然後再回國收拾亂局,那時薩達姆在前線戰事的失利下必然聲望下跌,正是自己趁亂崛起的好機會。
第二個選擇是放下一切,立刻回國。但這樣會馬上面臨殘酷的巴士拉保衛戰。生死存亡,在此一戰!如果這一仗打敗了,那麼自己先前的一切勝利和政治聲望都會全部失去。因爲一個丟失全國第二大城市巴士拉的將軍是不會受人歡迎的。
應該如何抉擇呢?
劉明皺起了眉頭,看着電文久久無語。一個是伊拉克國家民族的危難;一個是自己的前程和政治生涯;他一時難以選擇。劉明一直以來都認爲穿越者的生活應該是非常輕鬆的,因爲以前的自己並不屬於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他可以享受這個國家的一切而不用爲它擔負什麼責任。
可是……他來到這個時代呆的時間越長,他的這種想法就越發生着變化。出現在他面前的是一幕幕或美好、或悽慘、或悲壯的場景。每當他閉上眼睛,他都不會忘記那些臉帶着年輕的笑容、頂着風沙和自己一起行走在大漠上的戰友的身影;他不會忘記那些開着卡車,衝向伊朗人油庫時的悲壯而決絕的影象;也不會忘記巴勒斯坦難民營中象南京大屠殺一樣遍地屍殍的慘劇……
如果我是真正的伊拉克軍人,我會怎麼做呢?劉明問着自己。
他想起了自己前生的那個偉大的民族中流傳的面對這樣情況時的感言:
司馬遷說過: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
中國人的大書禮記裡也擲地有聲的說過:苟利國家,不求富貴。
當面對國家與民族爲難的時候,個人的利益又算的了什麼呢?一個時時爲自己的私慾而放棄國家利益的人,又有什麼資格領導伊拉克走向強大而光明的未來呢?劉明握緊了拳頭,想到了歷史上那個國家破碎、民不聊生的伊拉克。
他身邊的軍官們站在周圍,靜靜地等待着。沙維爾、薩哈里、哈瓦爾、海吉德、米尼姆姐妹……大家都在用一種期待的眼光看着,等他作出決定。劉明突然想起了在化裝突襲失敗的逃亡過程中的那個手握手雷,從卡車上毅然跳下掩護自己撤退的士兵的名字——穆海亞。
“穆海亞和真主一起看着我!”劉明輕輕的說,他轉過頭來,對着身邊人們大聲說:“收拾行李,我們去巴士拉!”
“我們去巴士拉——”在薩哈里大吼和身邊軍官們的高呼聲中,劉明的腦海中不由的浮現出中國詩人曹植的詩句:
棄身鋒刃端,性命安可懷?
父母且不顧,何言子與妻?
名編壯士籍,不得中顧私。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劉明重複了一遍最後一句:“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他突然笑了,他在心中對自己說:“我是一名伊拉克軍人,我的名字是庫賽?阿卜杜拉?本?侯塞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