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震怒

文帝冷冷道:“樑琛,收起那副可憐兮兮的模樣,以爲如此就能讓朕一再心慈手軟?對你不可饒恕的罪過視而不見?”

說着厲聲喝道:“朕對你們太仁慈了!”

他這突然的暴怒,滿殿朝臣俱是愕然,更加惶恐不安。

文帝怒聲道:“朕自登基以來,從未對爾等過於苛責,爾等犯下錯事,朕也只是小懲大誡,可現在看來,朕對你們太縱容了,讓你們忘記了身爲臣子的本分,致使區區倭人,都敢打到朕的家門口來了!如果朕繼續對爾等寬容放縱,是不是用不了多久,朕的性命都要堪憂啊!”

百官還是頭次見文帝發這麼大的火,愕然的同時,俱是心驚膽顫,埋首不敢直視文帝目光。

見文帝如此,陸沉不由暗笑,這是在借題發揮啊。

壓抑許久的怒火,終於有機會並想要發泄出來了。

“京兆府,主管京畿重地一切事宜,結果府尹竟然是這等無能之輩!這是誰的失職?是誰將這等人扶植上去的!”

文帝自始至終都未往楊文昭那裡瞟上一眼,可話裡話外,卻明顯是在針對這位當朝的內閣首輔!

樑琛是誰扶植上去的?

如此重要位置,除了文帝之外,還有誰能夠決定大齊京都府尹之任用?

百官聽到這裡,終於駭然醒悟,原來陛下發這麼大的火,明面上是在斥責樑琛無能,可實際上卻是指桑罵槐,針對的是首輔大人!

自文帝登基以來,便隱隱罷黜百家,獨尊儒家,而對身爲內閣首輔的儒家掌門人楊文昭,更是無比信賴倚重,甚至時常對其以學生自居。

百官還從未見過,文帝對楊文昭有過半句苛責,甚至連君臣常有的紅臉爭辯都不曾有過。

連立儲大事,文帝都對楊文昭妥協,聽其建議,決定挑選有能力的皇室擔當儲君,可爲何眼前樑琛犯下罪責,文帝竟似對首輔大人如此惱怒呢?

有些官員已經隱隱猜到了什麼。

而更多的官員卻仍舊雲裡霧裡,躬着身子戰戰兢兢。

見文帝毫不留情的對楊文昭明譏暗諷,陸沉就知道自己的猜測果然沒有錯,這位皇帝陛下,可能真的要對儒家下手了。

將痛斥儒家專政的顧岫澤派到督監院做署尊就是一個訊號,可惜儒家貌似毫無察覺,或許根本就不以爲意。

然後就是自己被派到督監院做副院長,曾經儒家一手導演打壓下去的督監院,藉着重啓在列國諜報網的幌子,又要死灰復燃,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文帝定是對儒家、對這位首輔大人有了嫌隙,否則焉能讓督監院重見天日?

此上種種,只要心思敏銳者,應該都能瞧得出來,文帝對儒家的忍耐怕是已瀕臨極限。

而此刻在朝堂上指桑罵槐,便是突然的爆發。

文帝已經不想再隱忍了。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奪回屬於自己的權利!

而倭人闖宮這件事,正好給了他發揮的餘地。

明裡是在怒斥樑琛無能,實則卻是在質問內閣首輔——

連樑琛這等無能之輩,都能被你扶植坐上京兆府尹,你的權利未免也太大可!

這大齊,到底是你楊文昭的,還是我李元亓的!

“革去樑琛的官職,打入天牢,聽候發落!”

文帝一揮手,坐上龍椅。

樑琛被金甲衛士拽了出去,他也是倒黴,如若是以往,文帝和儒家關係融洽,他頂多也就是被革職了事,可如今被借題發揮,被打入天牢,再想出來,恐怕就難了。

殿中一時鴉雀無聲,落針可聞。

百官無不低首,忐忑不已。

許久後,楊文昭緩緩說道:“讓樑琛擔任京兆府尹,是老臣和內閣的決議,當時陛下您也是點頭同意的,但主要還是臣等舉賢不力,老臣慚愧,亦自知年老糊塗,怕已再難忝居於內閣首輔之位,還請陛下允臣告老還鄉,另擇賢明,統領內閣。”

這話一出,滿殿譁然。

唯有陸沉看出幾分端倪,這位楊閣老,是想要以退爲進啊。

可此時試探文帝的底線,恐非明智之舉。

楊文昭提出辭官,顯然打了文帝一個措手不及。

文帝默然許久,才似笑非笑道:“閣老乃我大齊擎天一柱,你若是卸任首輔,我大齊豈非不是要天塌了麼。”

楊文昭面無顏色,躬身拱手道:“陛下折煞老臣了,大齊只有一個天,那就是陛下,老臣不過是仰仗陛下的一介微末臣子,大齊無老臣,不過只是失去一個年老匹夫,朝堂人才濟濟,有的是賢能可補首輔空缺。”

文帝眉頭一皺,短暫無語。

聞聽楊文昭此言,陸沉不由暗暗搖頭,這位首輔大人還真是有恃無恐啊。

朝堂人才濟濟?

可卻大都是儒家門人!

內閣!

三府!

六部!

九卿!

哪個位置不是由儒家門人牢牢把控!

誰敢頂你儒家掌門人楊文昭的缺?

就算是頂上了,怕是也得聽你號令,你人雖告老,但卻依舊能左右大齊朝堂!

這話無外乎是在告訴文帝,你不能動我,動我也沒用!

果不其然,同爲儒家陣營,衆臣豈能看着掌門人唱獨角戲?一時紛紛挽留道:

“不可呀閣老!”

“閣老何以竟心灰意冷?閣老若離閣告老,豈非不負責任!”

“閣老您執掌朝堂這麼多年,政通人和,功績儼然,倘若告老,置陛下於何地?置大齊於何地!”

……

有情急者甚至越衆而出,對文帝拱手道:“陛下!切不可允閣老所請啊!”

隨即文官集團近乎大半數官員齊齊躬身拱手,說道:“請陛下駁回首輔大人告老之請!”

坐在龍椅上的文帝,就像是孤家寡人,一人面對所有朝臣。

他面色逐漸陰沉下來。

眼看儒家集體發難,葉寰站不住了,冷冷說道:“爾等這是想要逼宮嗎?”

這話一出,儒家官員無不變色。

有想要反駁的,卻是不敢怵這位當朝第一國公的黴頭。

有資格同葉寰針鋒相對的,也就是內閣首輔楊文昭了。

楊文昭淡然道:“百官也是不想本官離閣,情急挽留,怎的在老國公看來,竟是成逼宮了?”

說着對文帝拱手道:“若百官冒犯了陛下,全因老臣一人之罪,請陛下責罰!”

第八百三十六章 害怕第一百七十七章 逼問第三百三十七章 絕殺第六百八十一章 憤恨第八百二十七章 脈脈不得語第九百零四章 掌握第五百七十一章 戰爭器械第九百六十章 張武第九百四十五章 平息第七百四十三章 誰敢得罪他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陀寺主持第九百三十三章 附議第三百零九章 砸飯碗第三百四十三章 震怒第七百零二章 破城第七百二十章 一腳第五百五十六章 殺器第一百六十七章 這個大齊江山到底誰做主?第七十九章 白馬非馬第八百三十七章 狼牙第五百四十三章 常瘍山第二百三十八章 鉅額財富第六百三十一章 木匠第一百二十章 推心置腹第八百一十八章 登徒子第七百六十章 歸案第三百零七章 歪瓜裂棗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根源第一百三十九章 打臉來的如此之快第四百五十三章 祭祀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輔政第七百零六章 強迫第八百四十五章 龍遊淺灘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誘供第九十四章 新家第五百零七章 老相第七百五十四章 心虛第三百二十六章 隱殺流第九十四章 新家第二百三十三章 麻煩第一千零四章 平定第三百九十八章 洞悉人心第一百六十三章 訓斥第八百二十二章 不敗之地第八百零八章 瓜分第九百五十四章 折磨第九百九十五章 去世第八百一十五章 起火第九百五十七章 寒冰真氣第五章 滕王閣序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溼潤第五百二十七章 老陀寺主持第一百二十七章 指桑罵槐第二百四十章 滿載而歸第四百九十三章 文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悽苦第九百三十六章 棒打第八百六十八章 申屠寒江第三十一章 放開界限、自由發揮第一百八十二章 功勞來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與我何干第二百一十一章 昏聵第九百八十一章 不永第一百九十三章 如法炮製第三百八十二章 目中無人第九百九十八章 決絕第六百二十六章 意外第九百七十二章 伐強第五百二十二章 賄賂第六百五十八章 栽贓第三十九章 太簡單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總舵第二百七十四章 精明強幹第三十七章 老神仙?第九百六十章 張武第五百五十四章 亙古少有第六百一十九章 軟禁第七百三十一章 布政使司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國氣度第二百零八章 追尋第三百零二章 雄心壯志第五百八十七章 魔頭第四百一十九章 歸心第三十八章 文婆節第二百八十四章 暴怒第六百四十二章 怠工第五百零七章 老相第三十章 竹筒倒豆子似的作詩第五百二十章 敗局第九百二十八章 換血第二百八十章 招攬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發第五百八十九章 兩敗俱傷第八百七十三章 伐強第九百五十七章 寒冰真氣第一千零七章 江山第一百八十一章 耐心等待第六百六十五章 臣不願第一百五十章 打通任督二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