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顏秀既然舉薦王翥,作爲同一陣營,朱恪豈能不極力附議。
“王翥……”他裝模作樣地沉吟一聲,然後連連點頭道:“此人是朱某的老下屬,其能力品性,朱某自是再清楚不過,的確是頗有過人之處,新官署評測百官,掌印者務必要公允無私,由王翥來擔任,確實再合適不過。”
劉雍豈能看不出顏秀和朱恪,是在爭相討好陸沉?
他與陸沉交好,更願意聽從陸沉意見,那是因爲他相信陸沉的爲人以及能力,但這並不代表他會因爲陸沉,對陸沉門下也同樣信任。
王翥……
劉雍又唸叨一聲,說道:“這個王翥,劉某亦有所耳聞,在臺諫乾的不錯,由他來負責評測百官,也不是不可以,但……他資歷太淺,而整頓吏治,勢必會有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只怕他即便有心,怕也是無力啊。”
顏秀和朱恪沉默下來,劉雍說的不錯,整頓吏治,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就能完成的,就算王翥敢幹,可畢竟品級擺在那裡,遇到蠻橫不講理的上官,只怕王翥也是無可奈何,三言兩句,就給弄個下不來臺,還如何能夠進行下去。
陸沉這時一笑道:“新官署,負責對百官進行評測,可整頓吏治,卻還要有一個能鎮得住之人領銜才成。”
劉雍奇道:“煥章心裡想必已經有了人選?”
陸沉點頭,說道:“正是嶽光邈。”
劉雍恍然,怪不得陸沉要推薦嶽光邈入閣,原來是想要嶽光邈負責整頓吏治!
陸沉道:“這位嶽大人,纔是真正的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嫉惡如仇,且脾氣火爆,只要認爲對的事情,就算是天王老子,也敢幹上一仗,最重要的是,這位嶽大人在朝中素有名望,且出身於氏族,與本朝各方顯貴皆有千絲萬縷的關係,由他來出面負責整頓吏治,想必定能馬到功成,本侯相信,嶽大人定能抗住壓力。”
劉雍不假思索,表示同意道:“煥章考慮的周全。”
他隨即看向顏秀和朱恪,問道:“二位以爲呢?”
顏秀和朱恪同時點頭道:“我二人沒有意見。”
劉雍當即拍板道:“好,就由嶽光邈負責,不過,此事還得詢問嶽大人的意見,若他不願,總不能趕鴨子上架,恐誤了整頓吏治的大事。”
陸沉說道:“其實負責整頓吏治的人選倒是有很多,真正需要費心計較的,是評測的細則,如何確保被評測官員能力、品行的真實性,以什麼爲評測標準,評測的等級如何劃分,按照各人的能力不同,怎麼提拔,怎麼貶謫,這些都需要仔細商議,一定要確保此次整頓吏治的公正,如此方能使得朝野上下,心服口服。”
劉雍說道:“待明日,內閣便召集六部九卿,對整頓吏治一事進行商討,集思廣益,拿出一個具體有效的章程來,同時也可以放出風聲,讓朝中上下,有個思想準備。”
顏秀贊同道:“召集各部,共同商討,最爲公正,其實整頓吏治最艱難的,就是怕有人趁機攻訐誣陷,說整頓吏治,實則不過是找個由子黨同伐異,而將此事公開,徵詢大家的意見,便足以證明,這件事是完全公正、不摻雜任何私心的,諒那些自忖一旦整頓吏治、便無法在朝廷立足的無能之輩,也無話可說。”
“既然諸位達成共識,那這件事就這麼辦。”劉雍看向朱恪,說道:“朱閣老,通知商議整頓吏治的事情,就交給你了。”
朱恪拱手道:“是。”
劉雍又看向顏秀,說道:“顏閣老,嶽大人那裡,就由你來說吧。”
顏秀拱手道:“是。”
“三日後,內閣,各部,對整頓吏治一事,進行商討。”劉雍最後看向陸沉,說道:“煥章,新官署的籌建,人選,還得……”
陸沉連忙擺手,搖頭道:“本侯還是不參與了,本侯承蒙陛下信任,代朝理政,本就惹得朝野頗有微詞,唯恐本侯有圖謀不軌之心,若再插手新官署,只怕更不知道要被人如何噁心揣度,新官署的籌建,人選,首輔大人還是交給別人吧。”
劉雍思量片刻,說道:“那就讓王翥儘快走馬上任吧,讓這位御史大夫先將新官署坐穩了,等評測的細則一出來,嶽大人帶頭整頓吏治,效率也會大大加快。”
陸沉說道:“整頓吏治的建議,既然是本侯提出來的,本侯自然也不能什麼都不做,本侯這就去督監院,將督監院對大齊上下百官的評測全都找出來,等新官署的班子一搭好,就立刻派人送過去,作爲日後評測百官的參考。”
督監院監察大齊百官,大齊百官是什麼德行,督監院最是清楚不過,雖然未必全都屬實,但對於日後評測百官的開展,卻也能省卻許多不必要的功夫。
陸沉隨後又淡然道:“還有,這等得罪人的差事,本侯總不能置身事外,就以本侯的名義開展吧,若遇到阻力,儘管都推到本侯的身上,誰若不服,就讓他來找本侯。”
朱恪笑道:“整頓吏治,乃是朝廷大事,怎能讓侯爺一人獨攬。”
“就這麼定了。”陸沉沒有多說廢話。
劉雍本來也想說些什麼,但見陸沉語氣堅定,只能拱了拱手,以表敬意。
衆人隨即各自忙活過去了。
朝廷將要整頓吏治的風聲,一經蔓延開來,官場上下,意料之中地涌起軒然大波!
當得知整頓吏治,正是陸沉的主意,且由他主領,許多人皆是不由恨得咬牙切齒,自忖利益將要受到侵害,暗自開始商量應對之策。
負責評測百官的新官署,經過內閣商議,被命名爲“吏評司”,由御史大夫王翥,擔任掌印使,以下之人,皆爲各部抽調,無論官職大小,朝中風評,皆是甚好。
而作爲內閣欽定,此次整頓吏治的實際操刀人,嶽光邈對於這份差事並無排斥心理,欣然應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