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出兵成都

文武百官擔憂的“牝雞司晨”局面並沒有出現

太后巧妙佈局,計殺“二王”之後,並沒有像大臣們想像的那樣,臨朝聽政,而是下了懿旨,宣佈皇帝親政,並任命了四位輔政大臣: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范文程。

此舉非常高明,徹底廢除了親王、貝勒以及王公貴族共同議政制度,鞏固了皇權,迅速穩定了朝中局勢。

文武百官在太后這系列的操作之後,才發現太后雖深居後宮,卻對朝中局勢瞭如指掌,不但出手狠辣,而且佈局非常高明和長遠,讓大清這艘航船迅速走上了正軌。

只是這艘船能行多久,他們都沒數。

因爲決定這艘船能否航行的因素,除了內部安定之外,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外部因素,那就是永曆皇帝朱由榔會不會答應。

……

相對於北京的腥風血雨,遠在四川的朱由榔,卻是一直春風得意。

朱由榔是在重慶過的年。

除了批閱奏章,這個年他只幹了一件事,那就是推行火鍋。

讓軍中工匠另造了幾十只銅火鍋,分別賜給秦良玉、李眉、李因篤、秦翼明兄弟、譚文兄弟等四川官員,同時將底料和湯料的配方也賜給了他們。

而他自已,也是上頓火鍋,下頓火鍋,把他補得直流鼻血。嬪妃一個都沒帶,身邊又有個國色天香的楊愛,一到夜裡把個永曆爺給煎熬得像烙燒餅。

好在他雖然喜歡辣,但卻不敢多吃辣,因爲他怕自己成爲“有痔青年”。

不知是“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還是川人骨子裡就對火鍋情有獨鍾,等過完年,朱由榔再去街上看,竟然已經有了好幾家火鍋店,而且生意特別紅火。

朱由榔樂了,讓火鍋進入尋常百姓家纔是他的心願。

至於這些店的招牌上寫着的“御賜”、“御製”、“御座”等字樣,他也無心去糾正。

反正都是商家招徠顧客的手段,他以堂堂一國之尊,怎能跟這些商人一般見識?

正月十六,朱由榔召集隨行的文武官員商議進軍成都事宜,包括忠州、夔州的譚氏兄弟、楊展、劉惟明等,也都從駐地趕了過來。

衆文武見禮畢,朱由榔一打量譚氏兄弟和楊展、劉惟明等人,嚇了一跳:“嚯,原來五人跟叫花子似的,現在一個個怎麼跟小財主似的了?又白又胖,穿得也光鮮了,哪有半點叫花子樣?”

“譚文,你們幾個最近日子過的不錯啊。”朱由榔笑道。

“回陛下,自從陛下來到四川,我們天天跟過年似的,尤其是御賜的火鍋,真是太好吃了,臣幾乎是天天吃,能不吃胖嗎?”譚文笑着答道。

譚弘聽哥哥答的驢脣不對馬嘴,連忙躬身道:“陛下,不只是臣等,手下的士兵也是如此,雖然吃不上火鍋,但也是米飯管夠,隔三岔五還有頓肉菜。”

“就是,陛下,自從陛下給足了給養,我們這些苦哈哈可不天天跟過年一樣?我大哥愛吃火鍋,把我兄弟倆的俸祿銀子給要去不少呢。”譚詣也趕緊在旁邊拾遺補缺。

朱由榔一樂,心道:“這三兄弟還真是配合默契啊。”

“楊愛卿,你呢?”朱由榔又問楊展。

“回陛下,臣過慣了苦日子,知曉珍惜。只不過,皇上賜的火鍋太好吃了,所以臣有些貪嘴。不過,皇上,臣可不敢喝兵血,全是用自己的俸祿買的羊肉啊。”楊展忙道。

“嗯。”朱由榔點點頭道:“朕最恨的就是貪官污吏,無論是文官還是武官,誰要是敢貪污受賄,朕是決不會看往日情面的,也不管你有多大功勞。只要讓朕查到,那是決不輕饒的。”

“臣等謹遵聖諭!”衆文武聞旨心中凜然,連忙躬身答應。

“當然,朕也不會虧待臣子們,斷不會讓臣子餓着肚子辦差。將來國家安定了,物質豐富了,朕會考慮提高大家的俸祿。若是實在家裡人口多,有困難的,朝廷也不會不管。”

“好了,朕是信得過你們的,朕說這些,無非就是提個醒而已。”

譚文等喏喏連聲,退回班中。

“朕意三日後對成都用兵,仍是水陸並進。仲武率水師沿岷江逆流而上,瑞庭率禁軍、山地軍、白桿兵從陸路出發,別山率工程兵負責輜重,與瑞庭一同出發。二月二之前,於成都會師。”

“臣遵旨!”陳仲武、焦璉、張同敞出列領旨。

“重慶乃戰略要地,朕特設重慶將軍一職,總兵銜,負責重慶衛戍。秦詐明!”

“臣在。”

“朕加封你爲重慶將軍,給兵一鎮,望你好自爲之。”

朱由榔觀察了這麼長時間,對秦詐明印象頗深。這傢伙話很少,但心眼不少,而且做事很穩,所以,就把防衛重慶的重任交給他。

“臣遵旨!請陛下放心,臣一定好好把守重慶,只要有臣在,重慶就固若金湯。”秦詐明伏在地上激動地說道。

能不激動嗎?原來跟山大王一樣的武官,一躍成爲總兵,那可是一省武官中最高的官職了。哦,是總兵銜,那也不錯了。

“嗯,知道怎麼做嗎?”朱由榔又問了一句。

“回陛下,臣這幾日跟着山地軍和禁軍沒少學了東西。第一自然是練好兵,提高軍隊的戰鬥力;第二就是加強軍紀,決不允許不良習氣帶入軍隊;第三就是加強思想教育,多爲百姓做好事,愛民助民而不害民。”秦詐明答的很有條理,看來這些日子沒少做了功課。

“嗯,就是這樣。另外,不要插手政事,做好份內事就可以了。”朱由榔滿意地點點頭,又吩咐了一句。

“臣遵旨。”秦詐明應道。

“子德,除了戰爭、平亂這等事,但凡發生災害或者關乎千家萬戶的事,官府人手不夠時,可向詐明借兵,不用請旨,但之後要請旨報備。”朱由榔又對李因篤說道。

在朱由榔的記憶裡,四川可是災害很多,水災、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時常發生。

只是不知道這一世,這些可惡的自然災害還會禍害四川百姓嗎?

……

第二百三十三章 皇上開的就是有理的店第四十章 攻守大戰(五)第七十三章 君臣爭執第二百四十四章 準老丈人受刑第三十九章 攻守大戰(四)第二百九十三章 烏石山大戰(十四)第三十六章 又一個巾幗英豪第二百九十一章 烏石山大戰(十二)第五十三章 民心猶似草從風第二百四十七章 軍器營炸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洪承疇的冒險計劃第二十八章 偷聽秦良玉訓話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丈人還是出氣筒?第一百四十七章 腥風血雨因儂起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報乘着春風來第一百八十二章 咱不做荒淫無道的皇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埋雷第三十四章 一死百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脫險第四十章 眼前無路想回頭第七十一章 孟文傑發瘋了第一百九十章 打臉,毫不客氣第二百九十五章 反差太大必有緣故第二百六十七章 定計梧州(二)第六十章 強軍思路第一百七十八章 送行第二百三十七章 出使清營第二百零八章 當頭棒喝第一百八十章 養氣功夫不到家第三百章 被囚第一百一十八章 脫險第一百五十六章 話說的太難聽了第五十八章 二王之爭第九十一章 冊封風波(八)第二章 生猛小姨子第二十九章 牛頓來了嗎?第六章 非常厲害的老太太第一百四十章 海戰(三)第一百七十章 盤他第七十七章 戰後談心各人不同第八十九章 只管死活不論喜悲第一百五十二章 貪財君遇到上打劫臣第五章 “乞丐五人組”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女人不尋常第一百零五章 俺也詐一回降第五十章 危險悄然而至第一百九十七章 常德大戰(四)第二百三十二章 假談真打第四章 細數“金陵四公子”第三百零五章 危機第六十七章 母子治氣第二百四十章 當兵的好找媳婦第十一章 九江歷險(一)(爲簽約成功加更)第一百四十六章 鮮花插上大牛糞第二百二十九章 傅山大戰鰲拜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患在內不在外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肉之痛第二百二十三章 裝聾作啞真本事第一百四十九章 傷口撒鹽第十章 詐降(二)第二百七十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四十九章 回寨子顯擺第一百九十九章 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第二十七章 暫不立太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爺就愛打抱不平第一百五十三章 “窩裡鬥”還是“勾結外敵”?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九十五章 冊封風波(十二)第九十二章 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第二百二十九章 薄情第三百一十七章 割肉之痛第三百二十四章 喜報乘着春風來第八十九章 折服全憑一句詩第九十一章 冊封風波(八)第二百零九章 多鐸偷渡第五十五章 這不是閃人麼第一百七十章 盤他第二百三十章 鰲拜被打慘了第七十四章 莽漢氣壞智多星第一百二十七章 中路文章從邊路做起第二百零八章 楊愛並不服氣第一百五十八章 知府宋應升第六十九章 “威壓”之功第二百五十八章 原來是誤會一場第一章 悲摧的穿越第一百二十九章 夜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急則生變第一百四十章 夢醒時分淚已殘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十四章 “吃貨”大會第五十六章 勁敵?他也配!第二十四章 自取其辱第一百四十八章 牢騷太盛第八十三章 行長人選第四十六章 嫁給姐夫?第五十九章 軍國大事小兒決第一百四十九章 傷口撒鹽第十九章 代善的囑咐第二百六十二章 大患在內不在外第二十二章 富有深意的人事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