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現在很多人不敢相信12世紀的英格蘭貴族上層通用的語言竟然是法語,而且當時英格蘭國王在法蘭西領有的土地居然比法國本土大好幾倍,英格蘭的國王大多數時間都待在法國。英格蘭文化儼然變成了法蘭西文化的海島部分,而這一切的緣由還要從1066年的諾曼征服說起。
(一)懺悔者“愛德華”與諾曼底公爵
在搶掠英格蘭的同時,維京人還於9世紀初入侵法蘭西,845年攻佔巴黎,搶劫了亞眠、波爾多、馬賽、盧昂、波爾多等城市。911年,諾曼人羅洛率軍佔據了法蘭西西北部的一大片地區,稱其爲“諾曼底”北方人的土地)他自稱“諾曼底公爵”作爲法蘭克的附庸,諾曼人拋棄了原來的語言習俗,改語,大量吸收法蘭西文化並且信奉基督教,同時他們還和隔海相望的英格蘭保持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1042年登上英格蘭王位的“懺悔者”愛德華(EdwrdtheConfessor)是原來威塞克斯國王埃塞列德的長子,他的母親是諾曼底公爵羅伯特的女兒埃瑪,後來征服英格蘭的諾曼伯爵威廉是其表弟。愛德華自幼就在諾曼底的宮廷裡過着流亡生活,因其對基督教的信仰極爲虔誠而被後人稱爲“懺悔者”他即位後仍然難以割捨與諾曼底的感情,在朝中任命了大量諾曼人爲官,這激起了當地英格蘭貴族的不滿。愛德華在位期間爲爭奪權力,和他的岳父高德溫展開了激烈的鬥爭。高德溫是當地望族的族長,家族擁有的領地佔全國土地的2/3,1045年他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愛德華做王后後,更是權傾朝野,對王權造成極大的威脅。愛德華利用高德溫與北方麥西亞和諾森伯里亞兩伯爵的矛盾,在1051年把高德溫全家逐出國外,沒收其土地分配給諾曼人,並邀請諾曼底威廉公爵訪問英國。可第二年高德溫與其子哈羅德在英格蘭民衆的支持下捲土重來,佔領了英格蘭大部分土地,並把愛德華圍困在城堡裡。這樣,愛德華只好把土地和官職財產重新發還給高德溫。1053年高德溫病死後,哈羅德繼承了伯爵爵位,家族勢力超過以往。1063年他和兄弟征服了威爾士,更是威風八面、不可一世。1066年,愛德華國王死後,哈羅德被賢人會議推舉爲英格蘭國王。
威廉是諾曼底羅伯特公爵和皮匠之女阿萊特的私生子,因其是獨生子,羅伯特公爵費勁周折,終於說服貴族承認了他的繼承權。不久羅伯特公爵英年早逝,亡故於赴耶路撒冷朝聖的途中,7歲的威廉便即位爲公爵。從1047年起,威廉在法蘭克國王的支持下,運用戰爭、外交與殘酷懲罰的方式,打敗了一個個政敵,最終成爲諾曼底至高無上的統治者。
(二)黑斯廷斯之戰
哈羅德的王權並不穩固,很快出現了兩個王位競爭者,一個是挪威國王哈德拉達,另一個是自稱愛德華曾承諾傳位於他的諾曼底公爵威廉。首先是哈德拉達發難,他在英格蘭叛逃貴族的慫恿和支持下,於1066年夏天入侵英格蘭北部,佔領了約克城。哈羅德爲解燃眉之急,被迫從不列顛東南海岸抽調專爲抵禦諾曼底軍隊而佈置的兵力,北上應戰。9月28日,英格蘭與挪威軍隊在約克城外的斯坦福橋畔展開激戰,哈羅德率領的軍隊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哈德拉達的軍隊被殲滅,哈德拉達本人也在戰場上陣亡。但還沒等哈羅德喝完慶功酒,南方就傳來消息:諾曼底公國的威廉公爵率大軍藉助有利的西南風已經在南部的帕文西(Pevensey)登陸了。哈羅德得到消息後只得帶領在斯坦福橋戰役中傷亡慘重、疲憊不堪的軍隊,日夜兼程趕回倫敦。
到達倫敦後,哈羅德錯誤地決定以疲憊之師與威廉交戰於蘇塞克斯南端臨海的黑斯廷斯山。這時,哈羅德有7000兵馬,但大多是匆忙徵集、未經訓練的民兵,威廉只有5000兵馬,卻是裝備精良的騎兵,有良好的殺傷力。雙方士兵身着鎖子甲,頭戴錐形盔,一手持盾,一手握着長矛或利劍,對峙於黑斯廷斯山上。
英軍搶先佔領克拉克丘崗,借陡峭地勢擺開隊列。諾曼底軍隊由弩手、步兵和重甲騎兵三種部隊配合作戰。在兩軍相距100米處,諾曼底弩手首先射擊,然後步兵、騎兵迎坡仰攻,但遭到居高臨下的英軍猛烈攻擊,諾曼底軍隊一次又一次的衝鋒都被打退。直到夕陽西下之時,威廉命令軍隊佯裝敗退,哈羅德的軍隊一見此情,立刻排山倒海似的衝下山崗追擊,隊形大亂。埋伏在山腰的諾曼底人突然四起,諾曼底弩手射出致命的箭矢,騎兵肆意衝殺踐踏,步兵壓縮包圍圈,把英軍打得七零八落。惡戰至夕陽西照,英軍漸漸招架不住,哈羅德身旁只剩下不多的幾個親信隨從。黑暗中,威廉命令對天空放箭,箭矢越過後牆飛向英軍,正好有一支射中哈羅德的右眼。哈羅德應聲落馬,被諾曼底人趕上,結果了性命。經過一天的廝殺,哈羅德及其軍隊全部戰死,民軍潰敗,諾曼軍大獲全勝。
諾曼軍隊乘勝追擊,擴大戰果,深入英格蘭內地,攻佔丹佛爾港和坎特伯雷,再沿着泰晤士河西進。威廉恩威並用,先在倫敦周圍殘殺反抗者,製造了滿目瘡痍的荒涼地帶,後又允許盎格魯—撒克遜人保持他們舊有習慣和權利,迫使倫敦不戰而降。1066年的聖誕節,威廉公爵在倫敦威斯敏斯特教堂被英國人擁立爲新的國王,加冕爲英王威廉一世。
1068~1070年,威廉一世繼續率兵北上,實行焦土政策,打敗了頑固抵抗的麥西亞與諾森伯里亞地區領主軍隊。到1070年,威廉一世完全控制了英格蘭。
威廉由此建立了諾曼王朝(1066~1135)這次事件在歷史上被稱爲“諾曼征服”威廉也被稱爲“征服者”這是英國曆史上一看,我的主啊!憑着上帝的榮耀,我已經用我的雙手握住英格蘭了,英格蘭是我的了。凡是我的東西,也就是你們的東西。
——威廉一世登陸英格蘭時的演說
威廉逸事
諾曼軍在英格蘭南部成功登陸,威廉心中暗喜,他高興地踏出了在英格蘭的第一步。沒想到,走了沒兩步,他一腳沒踩穩,摔倒在沙灘上。周圍的騎士慌了神,紛紛過來攙扶。威廉順勢雙手捧起沙子,仰天大喊道:
“我現在擁有英格蘭的土地了!士兵們都以爲公爵是爲了捧沙才伏下身子,個個歡欣鼓舞。威廉暗自慶幸,總算沒在士兵面前丟人現眼。”
次里程碑式的事件,隨着諾曼征服和諾曼王朝的建立,已在盎格魯—撒克遜時代開始的英國封建化進程迅速完成。正統的史家往往將這一年視爲英國正統歷史的開端。
傲慢的諾曼人佔領不列顛後,不屑於接受戰敗者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反過來影響英格蘭人的文化取向。法蘭西文化漸漸得到上層撒克遜人的認可,他們把兒子送到法國修道院接受教育,學習法語。一直到1259年亨利三世在位期間,英語纔在上層政治領域有了一席之地。
(三)封建化措施
威廉一世把在歐洲大陸盛行的封君封臣的社會制度引入歐洲,重用諾曼底貴族。在羅馬教皇的支持下,威廉還將英國教會進行了徹底改造。五個英國主教的職務全被免除,由諾曼底教士取而代之,並授予諾曼人教會高級教職,使當地教會成爲政府的統治工具之一。此外,威廉一世大量沒收英格蘭貴族、英國教會和自由農民的土地,把全國耕地的七分之一和大部分森林據爲己有,其餘的土地則分封給諾曼貴族,他要求各級受封土地的封臣都必須向國王宣誓效忠,加強了國王對貴族的控制。
爲抵禦丹麥人的入侵,保證軍隊有足夠的給養,威廉於1086年下令對全國的土地、人口和財產進行全面的調查。他派出了許多專員,走訪一個又一個郡,詢問當地的經濟生活狀況,有多少土地?誰是土地的所有者?有多少佃戶?有多少牲畜?調查極爲細緻,村村戶戶,無一不包,最後把結果彙集成一部調查檔案,稱之爲《土地賦役調查書》此次調查過程之煩瑣,項目之細緻,追查之嚴格,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讓人聯想起基督教中的“末日審判”教義,因此,這部檔案又被稱爲《末日審判書》
威廉一世死後,王位僅傳三代,因亨利一世去世後無男性直系繼承人,諾曼底王朝到1054年即告終結,取而代之的是安茹王朝。
1066年,諾曼征服後不久,威廉一世即下令在倫敦城東部建造一座要塞,以控制當地的商業社區,並扼守通往倫敦的大道。1078年,威廉一世又命人在要塞中央興建一座白塔,建塔的磚石有不少是威廉一世派人從法國諾曼底運來的。這座白塔高90英尺,是一座諾曼底式的三層建築,四角建有塔樓,除了東北角塔樓呈圓形以外,其他三個塔樓都是正方形。威廉一世此後又下令將白塔修繕加固,這便是日後倫敦塔的雛形,到1097年又在白塔周圍構築了近20個塔樓,倫敦塔正式建成。
倫敦塔佔地18英畝,建成後曾作爲要塞、皇宮、監獄、天文臺、動物園及國家的軍火庫和檔案儲藏室等。在中世紀還變成了國家監獄,不少王宮貴族被害於此,英國曆史學家麥考萊曾說“這是世界上最悲慘的一塊地方”現在這裡已成爲兵器庫和博物館,展出各種王冠,在威克菲德塔中還能看見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加冕時戴的王冠,冠上的王冠寶石稱“非洲之星”重達109克拉,爲稀世珍寶。
爲什麼亨利二世又被稱爲“短斗篷王”
這是國王的綽號,一般是這個國王的某個外形或者性格的特徵。亨利二世一生大部分時間都穿比較實用方便的短披風,所以人們稱其爲“短斗篷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