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千夫所指

這條三丈六尺長的航船尾高頭低,兩支長櫓和一雙木漿飛快划動,在河流中激涌逆行,天悶熱陰沉,兩岸草木都蔫蔫的沒有生氣,金山衛秀才陸調陽立在船頭,望着不遠處浮雲籠罩下的華亭縣城,整座城池曬蔫了一般昏昏沉沉,與傳言中“若要柴米強,先殺董其昌”的滿城吶喊、羣情激憤似乎不甚相符——

“轟隆隆”霹靂滾過,大雨灑落,雨點打在船篷上“噼啪”直響,陸調陽坐回艙室,與幾個生員好友商議,若傳言是假,並無數千民衆圍堵董府的事,那他們也不敢貿然對董氏發難,只能在華亭轉一圈原路回去,若傳言是真,那陸調元就要向理刑廳控告董祖常侵佔園林和誣衊通寇,牆倒衆人推,這時候豈能不加一把力,踩上一腳?

航船繞過一個河灣,陡聽船頭的船伕大叫起來,陸調陽忙探頭看時,卻見大雨中,兩條三櫓浪船一前一後,從上游順流直下,藉着水流的速度,又且櫓槳齊搖,行駛奇快,而他們這條船剛繞過河灣,正橫過船身,前面那條船就撞過來,船頭堪堪錯過,撞在了他們這條船的船尾上,如魚尾一般翹起的船尾“咔嚓”一聲,被撞裂半截,船身猛地向一邊傾側,所幸隨即穩住,沒有翻船——

陸那撞上來的浪船正是董其昌的座船,董其昌跌倒在地,董祖源趕緊攙扶,董祖常走出艙門。見兩船緊貼,浪船的船頭撞陷進對方航船翹尾,一時擺脫不開,便破口大罵:“瞎了狗眼的,不看看這是誰的船,家父董玄宰——”

“砰”的一聲,董祖常正站在艙門罵人,這船又被撞了一下。船身欹側,董祖常一個踉蹌,先撞上一側的艙板,門牙撞得鬆動,雙手想扳船舷。下雨溼滑,沒有抓住,一頭栽下,身邊的僕人伸手急抓,抓了個空,董祖常摔到河裡去了,艙裡的董其昌剛站起來,又再次跌倒。船身往右欹側得厲害,董氏女眷一片尖叫聲——

卻原來後面那條船見遠遠的有大批民衆從左岸大步追來,就想把船駛快點,只要轉過這個河灣,河面開闊就不怕岸上的人了,不料前船相撞,橫在河中央,後面這條船跟得緊。又是順流而下,想要轉向已經來不及,船頭攔腰撞上前船,舷板破裂,這種內河航船都未採用密封艙技術,船板破裂就要進水。

那僕人大叫:“二公子落水了,趕快救人。”

董祖常是不辨黍麥的紈絝子弟。雖在華亭水鄉,也不識水性,一落水就慌了神,嗆了兩口水,四肢亂撲騰。連喊:“救我,救我——咕嘟——”

董其昌這條船本來與陸調陽的船撞陷在一起,一時分不開,被後船一撞,倒是分開了,陸調陽這條船船尾斷裂,董其昌座船舷板破裂,都已進水,必須靠岸,陸調陽方纔看到董祖常一句“家父董玄宰”還沒說完就栽下水去,又驚又喜,沒想到撞上的是董氏的船,這時見董祖常腦袋伸在水面喊“救命”,大雨下得急,耳目迷濛,不辨方向,兩手亂抓,抓到陸調陽這邊船頭來了——

陸調陽是金山衛軍戶子弟,補生員之前也習弓馬,不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看董祖常一手攀上船舷,他就一腳踢過去,正跌中董祖常指骨,董祖常慘叫一聲,趕緊撤了手,陸調陽急尋棍棒,想趁這大雨混亂之時當頭給董祖常一棍打暈董祖常,在水裡昏迷那還不是一個死,剛尋到棍在手,卻見有兩個董氏奴僕已經跳下河中救董祖常,陸調陽暗叫一聲:“可惜,不然今天就可除掉這惡孽。

那兩個董氏僕人拖死狗一般把董祖常拖上船,董祖常灌了半肚子河水,指骨被踢斷了幾根,委頓在地,呻吟叫痛。

這船上一片混亂,董祖源見救上了二弟,大聲叫船工趕緊將船駛離,怕被那些刁民追上,船工道:“大公子,舷板破裂了,要靠岸修補才行。”

董祖源不認爲這麼撞一下有多嚴重,怒道:“這都什麼時候了,趕緊開船,駛到大河甩開那些刁民再靠岸修理不遲,這大船一下子沉不了的。”

那船工不敢怠慢,趕緊搖櫓划槳,要繞過陸調陽的船,陸調陽這邊船工不依,叫道:“撞壞了我的船就想逃嗎!”兩個船工用長櫓使勁抵撐董氏浪船,不讓其順直船頭駛去。

陸調陽聽到董祖源着急的喊叫,心下大喜,傳言沒錯,果然有百姓圍攻董府,董氏父子這是被逼出逃啊,有民衆正追來嗎?雨大看不清,想必隔得還遠。

陸調陽當即讓船家攔住這兩條船,他賞五兩銀子,兩個健壯的金山衛軍戶船工更是拼命用長櫓頂住董其昌的座船,後面那條船也走不了,三條船橫在河面打漂,慢慢順流飄蕩。

董祖源都已經能聽到那些刁民的叫喊了,心下大急,這時也霸道不起來,急摸出一錠銀子,丟到陸調陽這邊船頭,喝道:“趕緊讓開!”

陸調陽一把拾起那銀子,說道:“是假銀,灌鉛的,攔住,攔住!”

董祖源大怒,卻又無可奈何,喝道:“打,打爛這破船。”幾個家奴執棍棒亂打,陸調陽這邊的船工櫓長,董氏家奴棍短莫及。

這麼一耽擱,能柱、馮虎領着一羣跑得快的華亭民衆冒雨趕到,站在左岸大叫:“奉松江府劉同知、蔣通判之命,捉拿董祖常,捉拿董祖常。”

董其昌方纔連跌兩跤,年老骨脆,左股骨似乎跌斷了,疼痛難忍,無法站立,聽得岸上一片“捉拿董祖常”聲。氣急敗壞,叫道:“讓劉同知、蔣通判來見我——”

這時船工發現浪船正在下沉,驚叫道:“趕緊靠岸,趕緊靠岸,這船進水了。”便想往無人的右岸靠去。

陸調陽早有防備,讓船工先把船劃去,攔住董氏的船,迫使他們只有往左靠岸。但左岸能柱等人口裡叫着“奉劉同知之命”,卻拾起石塊朝董氏兩條船亂砸,董祖源正在船頭準備向劉同知喊話,一塊鵝卵石飛來,砸中額角。頭一暈,差點栽倒,一摸額角,鮮血淋漓,趕緊縮回艙中,對董其昌叫道:“父親,這些刁民是要置我們於死地啊,父親。怎麼辦!”

董其昌手腳發抖,連聲道:“叫劉同知來,豈容這些刁民辱我!”

董祖源道:“這些刁民假借官府名義,劉同知根本不在這裡。”

船工大叫:“靠岸啊,再不靠岸,漂到大河去船就沉了,董老爺——董老爺——”

船工也不敢站在船頭,岸上石塊雨點般砸來。船板被砸得“砰砰”響,船正慢慢下沉,船工水性好,見平日威風凜凜的董氏父子這時坐困漏船,束手無策,這幾個船工乾脆就跳水遊走了,這艘沒人撐持的浪船一邊飄蕩、一邊慢慢沉落。船上董氏女眷尖叫聲不絕於耳——

劉同知、蔣通判二人在張原一衆生員簇擁下氣喘吁吁趕到,見董氏浪船要沉沒,急命人相救,陸調陽的船這時已經泊在岸邊,另一艘董氏浪船見岸上已經沒人砸石頭。趕緊靠過去,用鐵鉤鉤住那艘船,慢慢拖到左岸,靠岸時這船船艙就已經進水了,董其昌由一個健僕揹着上岸,衣物全溼,狼狽不堪,董祖源、董祖常兄弟也上岸了,一個頭破血流、一個死樣活氣,全無平日囂張跋扈——

這艘船上的董其昌父子的姬妾三十多人這時也都哭哭啼啼上岸,無處避雨,裙襦被雨水淋得溼透,綢衫輕薄,粘在身體上呈半透明狀,擁擠在岸邊的華亭民衆這時不丟石頭了,你一言、我一語,又是罵董氏父子,又是戲謔董氏父子的姬妾,劉同知、蔣通判也喝止不住,董其昌拍着那個揹他的僕人腦袋大叫:“董某何罪,卒罹此殃!董某何罪,卒罹此殃!”

劉同知命十二名差役攔住民衆,隔開與董氏父子和女眷的距離,然後走到董其昌面前,拱手道:“玄宰公受驚了。”

董其昌只是憤激大叫:“董某何罪,竟罹經殃!”

卻聽劉同知身邊一人說道:“董翰林真以爲自己沒有罪過嗎,請董翰林睜大眼睛看看,這些淋着雨的都是華亭百姓,是你董翰林的鄉梓,他們在叫喊什麼,他們爲什麼這般痛恨董翰林父子,董翰林真以爲自己沒有罪過嗎?”

董其昌不再怒叫,三角眼盯着劉同知身邊這位少年儒生,問:“你是何人?”

這少年儒生略略一揖:“在下山陰張原,久聞董翰林大名,今日一見,三生有幸。”

董其昌戴的華陽巾跌掉了,髮髻散亂,左股斷折,由一個僕人揹着,渾身溼透,臉色白裡泛青,表情也是乖戾多疑,哪裡有海內文宗、書畫雙絕的儒雅氣度——

董其昌聽這少年儒生自報姓名是張原,語氣更是極盡譏諷,氣得呼吸急促,一時說不出話來,只是“嗬嗬”連聲。

劉同知忙對張原道:“張生,莫再多言,趕緊送董翰林回府。”

張原大聲道:“劉大人,學生這幾句話必須說,這是爲華亭百姓說的,董翰林爲華亭大鄉紳,本應造福鄉梓,卻爲何惹來如此浩大的民憤,董翰林難道就不會捫心自問?難道只以爲這數千民衆都是不明真相被少數別有用心者煽動起來的愚民?長生橋畔被強拆的民戶、被董氏以子母錢逼得變賣田產的百姓,被董氏欺凌無處申告的民衆,他們都在這裡,他們是來申冤的,生員竟被逼死、打行青手橫行,這都是誰的罪過?”

董其昌渾身發抖,嘴脣哆嗦着,說不出半句話,他的兩個兒子董祖源和董祖常這時也都瑟縮着,方纔飛砸的亂石和此時岸邊黑壓壓的百姓已經讓他們心驚膽戰,生怕這些民衆憤怒起來把他們父子擠下河去活活淹死,若不是劉同知、蔣通判趕到,他們這時已經淹死了——

張原高聲道:“董翰林,在下最後說一句,公道自在人心,豈不聞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岸邊數千民衆紛紛叫道:“千夫所指無疾而死——千夫所指無疾而死——”

那董其昌憤怒、惶恐、焦躁、羞惱,種種不平情緒在胸中激盪,突然“哇”的一聲,噴出一口血來,噴得揹他的那個僕人一頭一脖子都是血。

站在後面的張萼拍手大叫:“罵得好,罵得好,這叫作諸葛亮罵死王朗。”

董其昌倒沒被罵死,臉色慘白,身子痿軟,雙手已勾不住僕人的脖子,慢慢滑下,另一名董氏僕人趕緊上前攙住。

張原這時已經退後,與張岱、張萼、翁元升等人站在一起,卻見一個儒生擠過來向張原深深一揖:“張公子,在下金山衛陸調陽,方纔張公子一番話真是大快人心。”

且不說張原在這邊結識朋友,那劉同知看着董其昌這般模樣,半是憐憫半是鄙夷地搖了搖頭,讓差役開道,護送董氏父子及其家眷家人回府,但岸邊百姓不肯讓道,叫着要把董氏父子捆起來——

劉同知、蔣通判手下只有十二個差役,如何開得了道,劉同知也很緊張,擔心這些民衆憤怒情緒突然爆發,一擁過來會把他們都推到河裡去了,急叫張原等人過來幫助曉諭百姓,說官府會爲民衆伸冤,現在大雨滂沱,要先回府衙。

張原道:“董翰林乃海內名宿,又且年老,豈能捆綁,百姓這是無理要求,不能聽從。”

劉同知連聲稱是,卻聽張原道:“但董祖源、董祖常二人民憤極大,若不捆綁,恐怕會釀成大禍,這數千民衆齊集左岸,人情洶洶,一旦發生擁擠踐踏,不知要死多少人命——事情危急,請劉大人、蔣大人早作決斷。”

董其昌嘶聲道:“劉大人,劉大人——”想要爲子求情。

劉同知與蔣通判對視一眼,二人一齊點頭,劉同知向董其昌拱手道:“玄宰公,下官情非得以,只有得罪兩位令郎了,先押回府衙。”一揮手,四個差役上前揪住董祖源和董祖常。

董祖源、董祖常身邊有十幾個董氏健僕和吳龍等打行青手,這時沒一個敢上前,眼睜睜看着面如土色的董大、董二被捆綁起來。

第140章 眉月第4章 兔亭第381章 空惹一身羶第253章 周瑜打黃蓋第245章 子不語第279章 李白杜甫都誇我第37章 二顧茅廬第119章 龍門解衣第74章 六寸金蓮嚇死人第355章 皇帝憋屈第70章 臨死抱佛腳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79章 秘密與挽留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386章 好漢不吃眼前虧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490章 過家門而不入第106章 隔屏密語第311章 遊園驚別第242章 並蒂蓮第143章 清風明月本無價第507章 蝴蝶的翅膀第504章 薩爾滸!薩爾滸!第456章 山海關第173章 磨鏡焚香說楊妃第418章 翻雲覆雨第123章 杏花寺觀音會第339章 解元第第65章 看騾吃草第385章 驚馬第71章 嬰姿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367章 貢院失火書友弄清寒評雅騷和八股第323章 一劍西來千崖拱列第266章 寧吃眼前虧第193章 長袖善舞第274章 打破狗頭第495章 帝都之秋第30章 草繩少女第446章 無言的交鋒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146章 敢有儒童操選政第210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書友曉月燦聽崑曲讀雅騷第370章 君子遠庖廚第356章 點石成金第145章 張鬆戲曹瞞第269章 玄武湖禁地第435章 先知的篤定第417章 大明特色第265章 射圃第308章 女人心第23章 山陰縣衙第250章 官高即是仙第460章 勇氣第460章 勇氣第466章 端陽雨第292章 驚才絕豔第380章 疑雲第447章 除夕煙火第375章 狀元與榜眼書友蚊子mm論張原青浦之行伏筆第332章 自投羅網第224章 頂缸第365章 風暴前的春光第409章 甘露餅第328章 誰冠龍虎榜?第117章 何等人最作孽?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8章 宿慧第337章 澹然的病第487章 在廣寧第483章 追語第306章 醜不醜問介子第86章 冷豬肉第188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222章 吳龍惡手第286章 童年的承諾第402章 非禮勿多視第115章 利見大人第416章 白浪子第258章 從貢院到舊院第215章 草包第203章 航船夜雨一夕燈第385章 驚馬第166章 騷賦體八股第347章 騎驢找驢第221章 惡紳猛於虎第470章 私約第168章 桃樹下青蓮第36章 後臺第107章 又見同船渡第455章 誓言與喜事第163章 蓮花原屬似花人第136章 夜半鐘聲到客船第211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4章 兔亭第40章 絕不饒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