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孫可望的野心

廣寧守軍不戰而降,周圍十幾個縣城聞訊後也都紛紛響應,殺死張獻忠派來的官員,義旗高舉,紛紛歡迎王師到來。

甚至還有很多百姓自願加入軍隊,爲官軍擔任嚮導或者是運送輜重後勤彈藥。

很多人一見到官軍,都是嚎啕大哭不已,哭訴大西軍的種種暴行。

對於這種情形,狄青也頗爲意外,雖然之前有些瞭解,但是等到真的見到的時候還是感覺到震驚。

不過他很快意識到民心可用,在廣寧城留下了少量軍隊負責糧草後勤轉運,又任命梅沙甲繼續作爲廣寧守將,黨智勇擔任副將。

對於他們之前投降張獻忠的行爲,狄青明確表示,只要真心重歸朝廷的,攝政王殿下都是既往不咎。

若是他們還有好友袍澤在其他城池之中的,都可以寫信勸降,事後給他們記功。

梅沙甲兩人大喜過望,本以爲朝廷能不追究他們事賊之罪已經是天大的恩惠了,沒想到不僅免罪,而且還繼續擔任原職,這讓二人都感激不盡,都紛紛立誓絕對不辜負攝政王大恩和狄青元帥的信任。

狄青也給了他們就地招募軍隊的權力,讓留守的官軍幫他們訓練,二人更是激動不已。

有了這些反正的軍隊,狄青就不用留下大量軍隊駐守後方了。

在廣寧城略作休整之後,狄青又兵分兩路繼續進攻。一路由自己帶領向巴中城進發,另一路由副將帶領向達州城進發。

巴中城的守軍剛看到官軍的大旗時,就已經大開城門出城投降,巴中兵不血刃光復,重歸朝廷治下。

達州則是稍微費了一些波折,大概是因爲位置偏遠些,所以守將不太明白官軍的厲害,還做出了一副誓死抵抗的樣子。

當然,關健是達州的守將被張獻忠派來的監軍用刀架在脖子上,不抵抗也不行啊。

在官軍架起大炮對着達州城示威性的發射了一輪炮彈之後,達州守軍很快膽氣崩潰,立刻打出了白旗。

半個時辰不到,城門大開,守將主動負荊請罪,出來投降。

裡面有個小插曲,就是一發炮彈落在了張獻忠派來的監軍身後,爆炸的氣浪將其一下子掀翻在地暈了過去。

守將平安無事,回過神來後第一件事就是一刀割下了監軍的腦袋,然後立刻打出白旗。

廣寧,巴州,達州三座城池順利的拿下,周邊幾十座大大小小的城池也都相繼光復。

一個月不到的時間,整個蜀州北部都已經全部光復。

這樣的速度還是大部分時間都在趕路上了,畢竟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對於官軍們來說,最擔心的問題不是如何攻城,而是如何安全的行軍。

在行軍之中因爲各種原因跌落懸崖山谷的人員已經達到數百人,大大超過了進入蜀州以來的戰損人數。

尤其是官軍攜帶的大炮數量很多,這些火炮雖然比起之前的紅衣大炮輕便了許多,但是大炮畢竟是大炮,再輕便也算是一個龐然大物。

而蜀州山道崎嶇狹窄,再加上陰雨天氣導致的泥石流,山體滑坡之類的天災更是讓行路變得困難。

甚至在此期間,還遇上了一場小型的地震,雖然震級不高,但是也足以讓人膽戰心驚了。爲此,還驚走了幾十匹騾馬落入了山崖下面。

狄青對這種情況雖然頭疼,但是也準備了預案,挑選精銳人員,安步當車,組成先鋒,其他輜重後勤部隊跟隨當地嚮導隨後緩行。

當地百姓早已經適應了在這種環境下生活,很多山民在山地中行走如飛,狄青看見之後,意識到日後有必要組建這樣一支適合在山地之中行走作戰的軍隊。

正是狄青的這個想法,也爲日後國防軍序列中的第一支山地作戰部隊奠定了成立的基礎。

蜀州北部全部光復之後,攔在大西國的京城錦官城面前的重鎮就只剩下一座綿陽城了。

雖然綿陽後面還有一些城池,但是卻都無法跟綿陽相比。綿陽城城牆高大堅固,而且還有護城河衛護,兩面環山,易守難攻。

若是想從北向南去錦官城,綿陽則是必經之地。

因此,張獻忠在這裡派了一員心腹大將孫可望,也是他的義子,親自鎮守綿陽。

狄青帶着先鋒部隊來到綿陽城下後紮起營寨,並沒有立刻攻城,而是帶着人開始觀察綿陽附近的地形地貌,繪製地圖,回去之後製作沙盤。

這些資料不僅是對於這場戰爭有用,而且以後也有着深遠的意義。

在勘察了兩天之後,狄青發現,綿陽這一場仗必然是一場硬仗,沒有辦法投機取巧。

綿陽城兩側的山頭上都有大西軍駐守,就算真有什麼小道,也不可能過去的。

狄青深知,打仗不可能永遠寄希望於奇兵,以正合以奇勝,正面應敵永遠都是主流,奇兵只有在特定的時候纔會起到作用。

而且他這兩日登高遠望,看見那綿陽城頭旌旗招展,滾石檑木,金湯油鍋,弩車等守城器械一應俱全。

看着守軍防守的架勢有模有樣,狄青心中暗道那孫可望的確有點本事。

不過這點本事狄青也並不怎麼在意,等到火炮部隊到來,大炮架起來一轟,再堅固的城池也會被攻破的。

不過,顯然城中的孫可望並不打算讓狄青這麼安逸的慢慢攻城。

蜀州北部快速淪陷,讓已經開始腐化墮落的大西軍士兵也頗有些惶惶然。

再加上他們的長處便是流竄作戰,快馬如飛,將官軍吊在後面,用速度來拖垮擊敗他們。

現在他們在蜀州過了兩年逍遙日子,當年的本事保留了多少不知道,但是膽氣卻顯然是少了很多。

再加上官軍勢如破竹,所向披靡,炮火兇猛無敵,更是讓人人心惶惶。

孫可望很清楚目前軍隊中的這些浮動的暗流,深知要想讓大西軍重新鼓起勇氣,必須要有一場勝利來刺激。

他本來很擔心官軍一來就開始用大炮攻城,如果那樣的話,他也只能打算採取魚死網破,跟官軍打巷戰了。

可是沒想到官軍前鋒部隊來了之後竟然沒有立刻開始攻城,反而是好整以暇的安營紮寨,這讓他心生疑惑,多方打探之後基本確定官軍的火炮還沒到達。

所以他立刻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若是能一舉擊破官軍前鋒人馬,一定可以大振士氣,說不定還有機會大破官軍後續人馬。

張獻忠沒有子嗣,義子雖然不少,但是李定國等人也很不差,所以日後若是選擇繼承人的話定然要在他們這些人中選擇。

這對於野心勃勃的孫可望來說自然是不能放過的機會。

所以他需要用一場巨大輝煌的勝利來爲自己加上一個巨大的籌碼。

就在狄青前鋒大軍來到綿陽城下第二日的凌晨時分,萬籟俱靜,月黑風高,從綿陽城頭垂下了幾十條繩索,一個個身影悄無聲息的從城頭攀着繩索垂下。

這些人影落地之後,彙集起來,又悄悄觀察了片刻之後,才又繼續悄無聲息的向着遠處安安靜靜的官軍大營摸了過去。

第十一章 大決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戲精第六十章 海東青的致命弱點第八十三章 殺虎坡第四十五章第一百零九章 西南之亂第五十四章 山頂論道之考驗第一百二十六章 王府人事變動第一百四十八章 震驚的英國佬第四十五章 詭異而蛋疼的戰鬥結果第二百章 耿直的夏大炮第一百零三章 寒夜破衙擒知府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塊肥肉你敢不敢吃?第三十二章 兵敗如山倒第一百三十四章 韃子詭異的行跡第二百五十二章 孤注一擲第一百八十三章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第一百一十一章 難產第七十五章 敢爲天下先第一百九十三章 蘇秦斷人第一百零一章 獻俘儀式第二百二十八章 微服私訪第七十四章 破城第一百一十章 多鐸的毒計第九十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十五章 天下風雲出我輩第四十九章 水底石窟第四十一章 入轂第八十五章 振奮人心第五十六章 殺馬第三十三章 還算豐厚的戰利品(三更)第三十七章 再艱難的人生都要繼續往前第九十一章 滅頂之災第二十三章 大戰天津衛(一)第七十五章 敢爲天下先第六章 狼來了第二百四十六章 英勇的英國營長第二百零七章 真正的身世第一百五十五章 賢良祠三賢認主第二百三十三章 落井下石的下場第二百二十章 不忍斷了希望第四十八章 李巖的糾結第三十九章 高氏的抉擇第九十一章 滅頂之災第十章 成爲我的暗夜利劍第四十四章 江大人罵戰激禿狼第九十四章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第七十七章 先殺一殺他們的威風第三十一章 死戰(一更)第四十三章 戰場是最好的老師第九十九章 這簡直堪比神蹟第二十章 自己給自己挖的坑第八十七章 吃飽了再說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間地獄第七十二章 暴漲的聲望值第一百零三章 寒夜破衙擒知府第六十二章 漕幫的大靠山?第十九章 誤會第二百二十二章 近水樓臺先得月第二百一十八章 面授機宜第二十四章 屬下幸不辱命第四十八章 秘密銀窖第一百一十九章 火燒漢八旗第三十四章 生擒李巖(四更)第三十一章 銀甲鐵衛血洗錦衣衛(一)第四十章 攻心之計第六十一章 不尋常的安排第三十八章 人心惶惶第一百二十六章 海潮三波第五十一章 曹變蛟的抉擇第一百六十章 荒原會戰(之狄青發威)第二百五十章 盲目樂觀的英軍第八十六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第七十四章 將爲兵之魂第七十九章 超規格待遇第一百二十三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一百五十一章 首戰大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無可遁形第五十四章 再次擴軍第一百零一章 交鋒(一)第三十二章 該死的卻不死?第四十九章 明軍的噩夢第五章 內家高手第二百一十六章 國防軍和國民警備隊第一百二十八章 踏破上京,百倍討還!第一百零九章 紅衣大炮初逞威第二百一十一章 誓死追隨,死不旋踵!第九十四章 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第八十九章 狂妄的大名第七十四章 意外的春光第二百二十三章 恩科取士第一百零九章 超過想象的精良火器第一百六十八章 釣魚執法第十三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一百九十九章 戰前洗禮第一章 山海關風雲(一)第十四章 江流兒第一百七十九章 活着纔是最重要的第十七章 認親第六十六章 暗度陳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