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隔行如隔山

(回來晚了,更新有點晚,抱歉。)

“收購轉賣,確實可以賺不少錢。哪怕保守一點算,如果這個計劃成功,我們至少也有一百億美元以上的預期利潤。”

勞爾德-貝蘭克梵在“預期利潤”幾個字上加重了語氣。

緊接着,話題一轉,又說道:“但是,和每年穩定數十億美元的利潤比起來,一百億美元的‘預期利潤’又算得了什麼?如果能夠穩定經營一家傳媒集團,以新聞集團在北美的資產,每年少說也能爲我們帶來三十到四十億美元的利潤。一百億美元?三四年就可以賺到了。”

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這番說法,只不過是最簡單的“數學”。

哪怕西方人不擅長算術,這也是一個小學生都會算的題目。

一次性的百億美元收入雖然高,但在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之下,卻也算不上什麼。

正如勞爾德-貝蘭克梵所說的。

若是高盛能夠在接手新聞集團的資產之後,將其良好地運營下去,只需要三四年,就可以賺到百億美元的利潤。

高盛集團手中的現金流非常的充沛,沒有回報週期上的壓力,自然是要選擇回報更高的方案。

不過,問題在於……

每年三四十億美元的預期利潤,是建立在能夠完整地繼承下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產業,並且將其有效地經營起來的前提之下的。

哪怕是一個對商業一無所知的人,也不會不知道,同一家企業,哪怕是其它一切都不變的情況下,換一個領導人,也會變得完全不同。

一個優秀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企業起死回生。

比如說,將史蒂夫-喬布斯迎回之後,蘋果公司在短短几年之內,就從一家快要倒閉的企業,變成現在炙手可熱的大公司。

而一個失敗的領導者,可以讓一家風光無限的巨頭,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從巔峰走向破產。

這同樣有一個全北美人都耳熟能詳的例子,通用汽車。

費迪南德糾結了片刻,還是猶豫着說道:“可是,老闆,您認爲,我們具備經營一家傳媒集團的能力嗎?這可是完全不同的行業……”

高盛的主要業務有很多,包括風險投資、債權、銀行業、資產管理等等。

但無論怎麼分類,都屬於“金融行業”的領域。

雖然說,高盛在金融行業當中已經做到了這個行業所能達到的極限。

但這並不意味着,換一個行業,高盛同樣可以做得好。

隔行如隔山,北美雖然沒有這句俗語,但道理卻是一樣的。

高盛並非沒有對其它行業的投資,但都恪守着一個原則,那就是隻投資,不干涉,或者至少是少干涉。

對於高盛來說,只要投資的公司股價能夠上漲、能夠拿出穩定的大筆分紅,他們就完全不會在乎,投資的那家公司,領導人會做出什麼樣的決策。

然而,真正要去經營一家完全不同行業的公司,高盛是沒有這方面的經驗的。

“我明白你的意思。”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不過你倒是誤會了我的意思。我們確實沒必要親自去經營新聞集團,我們也沒這個行業的經驗和人脈。不過,我們完全可以效仿其它投資的慣例,只控股,不干涉。”

“您是說……聘請一位職業經理人?”

費迪南德思考了片刻,說道:“假如幾乎所有的股份都握在我們手中,一個職業經理人,恐怕很難壓得住場子。”

這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爲什麼,幾乎所有大公司的職業經理人,最起碼是站在決策層的那些職業經理人。

比如說CEO,比如說COO等等,都要求擁有股份?

這不僅僅只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也不是“給別人打工還是給自己打工”的問題。

而是,沒有足夠的股份、沒有足夠的話語權,職業經理人就很難壓得住場子,讓下邊的人乖乖按照自己的吩咐辦事。

若是這樣的話,公司註定會處於漫長不斷的內鬥,對於一家公司的發展,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事實上,在整個北美,都極少有那種,一個大股東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股份,然後撒手什麼都不管,將一切交給職業經理人的公司。

至少,在市值數十億美元以上的“大公司”當中,是絕對沒有這種例子的。

即便是有,公司也會陷入巨大的麻煩和危機當中。

若只是一筆幾億,甚至幾十億美元的“小投資”也就罷了。

雖然還沒有做出詳細的評估,但憑藉着對金錢和數字的敏感性,費迪南德在羅傑提出合作計劃的時候,已經得出了一個數字,若是按照這個計劃,高盛想要得到新聞集團在北美地區的傳媒資產,至少要花費三百億美元的成本。

即便是高盛,也不可能拿三百億美元的巨大代價,去做一個看上去就不太可行的“實驗”。

尤其是,當這場實驗一旦出現壞消息的情況下,就會讓勞爾德-貝蘭克梵在公司內的反對者蠢蠢欲動。

作爲勞爾德-貝蘭克梵的鐵桿親信,費迪南德可以一定程度上不在乎高盛的利益,但卻不能不考慮勞爾德-貝蘭克梵的利益。

原因很簡單,在很大程度上,兩者的利益,是結合在一起的。

“爲什麼要找職業經理人?我們不是已經有了現成的合作者嗎?”

勞爾德-貝蘭克梵提起筆,寫下兩個名字。

康卡斯特、【量子娛樂】。

然後對着這兩個名字思考了許久,對費迪南德問道:“依你的判斷,如果我們提出更進一步的合作,比如說,三家公司各自剝離出部分資產,合併爲一家超級傳媒巨頭,共同經營。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是否會同意?”

“您是說……”

費迪南德先是納悶了片刻,忽然眼睛一亮,說道:“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確實是在這個行業具備豐富的經驗。如果能夠將經營交給他們,我們只控股,確實是一筆超值的投資!”

不過,興奮過後,費迪南德很快冷靜了下來,說道:“老闆,這件事還有一個問題。您可能不太清楚,康卡斯特正在與通用電氣進行談判,計劃收購NBC環球集團,而且這筆收購已經無限接近於成功。一旦這筆交易成功,NBC環球旗下的NBC電視網,就會成爲康卡斯特的資產。

在康卡斯特已經擁有了NBC電視網的情況下,若是與我們合作經營福克斯電視網,無論他們是否將NBC電視網納入到合併範疇之內,這筆交易都很難通過相關部門的批准。

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合併,涉及的東西太多了,又是一個十分敏感的行業,華盛頓是不會允許在這個行業裡出現一個壟斷者的。”

費迪南德很盡心地爲自己的上司分析了一番。

不要以爲,西方人整天喊着言論自由的口號,就真的對這些東西就什麼都不管了。

事實上,在幾十年前,號稱“自由領土”的美利堅,卻恰恰是對言論管制最爲嚴格的國度之一,僅次於金胖子所領導的北棒子國。

在北美的法律當中,對於傳媒行業的管制,也是有着很多卡得很死的“門檻”的。

比如說,在北美經營一家傳媒公司,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公司的控股方必須是美國公司或者美國人,外國人原則上不允許對傳媒公司進行實際的控股。

同樣的,若是兩家傳媒巨頭想要合併,就更加容易引起華盛頓當局的警惕。

比如說,在九十年代,迪士尼曾經考慮過將旗下的ABC電視網出售給維亞康姆,讓其與CBS電視網合併。

但最終,這筆交易被喊停,理由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可能成爲一個壟斷集團。

當然,這是“官方的說法”。

實際上,還是擔心兩大電視網合併之後,會誕生出一個不受控制的超級巨頭出來。

而放到現在,NBC電視網和福克斯電視網的合併,同樣存在這樣的問題。

假如康卡斯特在擁有NBC電視網的情況下,又參股福克斯電視網,依然是有很大的可能,會被相關部門否決。

“正常情況下,確實是存在這個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點了點頭,又說道:“但是你別忘了我們是幹什麼的。”

頓了頓,勞爾德-貝蘭克梵又說道:“在現在北美五大電視網當中,NBC排名第三,福克斯排名第四,前邊還有兩大巨頭。即使是兩大電視網合併,也只是比第一略強,遠遠達不到壟斷的程度。以我們在華盛頓的關係,完全是可以運作這件事的。”

勞爾德-貝蘭克梵沒有把話說得很透徹,但已經足夠讓人明白他的意思了。

作爲華爾街的巨頭之一,高盛每年花費在華盛頓的錢,都不是一個小數目。

尤其是大選年的時候,高盛都要投入巨資,來確保未來的白房子當中,有“自己人”的一席之地。

在這個國度,金錢的力量,是相當恐怖的。

而高盛,恰恰就屬於那種,擁有鉅額金錢的一方。

很多對其它巨頭來說無能爲力的事情,高盛卻是有能力去運作,甚至說,是有很大把握成功的。

“若是這樣的話,確實是可行的。”

費迪南德點了點頭,沒有去問“這是否值得”的問題。

高盛對華盛頓、對白房子有很強的影響力沒錯,但卻也不代表能夠控制這些地方。

哪怕就連高盛背後的財團,都做不到這一點。

事實上,每一次動用這種影響力,高盛都是要付出不菲的代價的。

不過,這筆代價付出的是否值得,並非是費迪南德需要去考慮的問題。

勞爾德-貝蘭克梵做出決定,然後自己照做,就行了。

思索了片刻之後,費迪南德開口說道:“具體的合作方式需要仔細研究一番,拿出一個三家都可以接受的方案來。就我個人的提議,如果確定三方合作的話,新聞集團的資產最好就不要進行拆分,保留完整,然後折算成相應的股份分配給我們三方。”

頓了頓,費迪南德又說道:“考慮到新聞集團現在的名聲並不好,我們可以將包括《世界新聞報》等幾個名聲很差的子公司出售或者關閉,另外,新聞集團這個名字也最好不要繼續使用。”

“這些都是小事,先談好三方合作再說。”

勞爾德-貝蘭克梵敲了敲桌子,吩咐道:“你親自去和康卡斯特還有【量子娛樂】去談,儘可能促成這件事。我的底線是,高盛至少要佔據百分之四十。”

“是,我現在就去做一份計劃出來。”

費迪南德沒有多說什麼,直接答應了下來。

事實上,談到這個地步,費迪南德也不需要再多提什麼建議了。

該說的都已經說過,勞爾德-貝蘭克梵也是明顯已經有了決定。

費迪南德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將這個大致的“思路”,轉變成一份切實可行的“計劃書”,然後貫徹執行下去。

這件事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卻是非常的複雜。

可以預見的是,費迪南德,以及他所帶領的核心團隊,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恐怕又要爆肝加班了。

不過,對於華爾街的人來說,從來都不害怕加班。

與其說害怕加班,倒不如說,他們更害怕沒有工作可做。

因爲那代表着不被公司需要。

而不被公司需要的人,永遠都只有一個下場,那就是失業。

在這個習慣於超前消費的國家,對於幾乎所有階層的人來說,失業,往往就意味着破產。

或者最起碼是站在了破產的邊緣。

沒有人想要成爲一個破產者。

尤其是,費迪南德已經抱上了一條粗壯無比的大腿,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情況下。

在這種滿懷期待的情緒之下,費迪南德帶着手下的團隊,連續爆肝了好幾個通宵。

一邊查證康卡斯特和【量子娛樂】的各種情報,一邊完善計劃。

終於,在不到一週的時間裡,就依照勞爾德-貝蘭克梵的思路,做出了一份在費迪南德看來,可行性極高的計劃出來。

在計劃出爐,並且得到了勞爾德-貝蘭克梵認可之後的第一時間,費迪南德就撥通了羅傑的電話,約羅傑見面。

第505章 兩份邀請第464章 “神殿”第607章 人員臃腫的百代第486章 狂暴之路 下第115章 龜殼撥片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567章 有錢真爽第787章 驚變第328章 不願透露姓名的羅傑先生第250章 “羅傑,有人罵你是傻缺”第596章 環球的重視第104章 銷量預估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297章 言出必行第616章 《一直以來》第518章 五百美元怎麼樣?第95章 年付租金第813章 屁股要坐正第622章 Spotify第640章 一分鐘就夠了第707章 不可調和第715章 假期第543章 玩一把大的第535章 魯迅說過……第837章 《講不出再見》第779章 兩個身份第629章 這章的標題被我吃了第806章 暗降票價第99章 假裝興奮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538章 你一個敲鼓的……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92章 新專輯的主打歌第28章 吉姆的道歉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129章 虧本做品牌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125章 沖銷量的歌第811章 《福布斯》的邀請第822章 母女平安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206章 昆士蘭州的農場第625章 隱形人賈森和理查森-Best第549章 意想不到的出色第96章 演出確定(第五更)第756章第59章 達成協議第392章 不能兩個都出嗎?第35章 樂評第823章 阿曼達-克里斯蒂安第227章 《搖滾聖經》之重金屬篇第108章 新專輯的計劃第698章 高盛的提議第272章 錯誤的指法第606章 繼承人的問題第25章 專輯立項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407章 《後天》第588章 最好的時代第372章 是時候啓動這個項目了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60章 現場第274章 不會輸的賭局第70章 法律諮詢第759章 接班人?第772章 2010第266章 友情價第168章 我們來玩個遊戲吧第142章 翻唱授權第166章 這是很重要的工作第378章 有沒有興趣再合作一次?第141章 【金屬猴子】第151章 讓聲音更立體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449章 《臥了個槽》第665章 致命一擊第183章 霸佔公告牌第442章 《後天》首映第490章 插個眼第274章 不會輸的賭局第671章 風險第545章 三句話離不開派對第782章 兩個辦法第152章 項目超期第195章 兩件禮物(第六更,2萬+)第673章 好消息第451章 流行音樂領域的極限第11章 達成共識第190章 巡演開幕場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871章 半年第501章 風波前兆第573章 到底該怎麼抉擇?第8章 簽約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第123章 口碑和市場第710章 兩個條件第624 當衆灑狗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