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5章

七月的第二個週末,凌晨零點剛過,《Nevermind》專輯的“搶先版”準時掛上了各大音樂平臺。

說是搶先版,其實就和傳統唱片時代的先發EP是一回事。

不過,由於如今實體唱片市場的萎靡,發行實體版本的先導EP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

和專輯不同的是,一張專輯的先導EP,銷量是很難估算的。

別說準確地預測,就連估算出一個大概都很困難。

而願意去購買先導EP的往往都是最死忠的粉絲,若是備貨少了,有人買不到,難免引發抱怨。

若是備貨太多,賣不掉,又要虧一筆錢。

出於種種考慮,除了一些特殊的專輯之外,這幾年裡,已經很少再有歌手或者樂隊,在發行專輯之前,還要先發行實體版本的先導單曲、先導EP。

當然,不發行實體版本,並不代表不發行,只是將發行的渠道放到了網絡平臺上,發行數字版本的先導單曲或者EP。

通常來說,在比較普遍的做法中,這些先發的單曲和EP都是免費的版本。

而等到完整專輯推出的時候,若是消費者囊中羞澀,就可以不去購買這些“重複”的作品。

當然,按照單曲付費購買,這是Tunes等平臺的主流做法。

而在推動了改革之後,Spotify平臺已經極少再有單曲付費的方式,而是改爲包月會員制度。

作爲Spotify平臺的股東之一,樂隊的作品理所當然地與Spotify簽訂了授權協議。

除了Tunes這種以買斷爲主的平臺以外,在所有的包月制流媒體平臺當中,Spotify是唯一一家得到《Nevermind》專輯版權授權的平臺。

這份授權協議爲期十年,Spotify平臺將爲此一次性支付兩千六百萬美元,相當於每首歌二百萬美元。

除了基礎的授權費用之外,按照“會員有效播放次數”,Spotify還要向樂隊支付額外的版權分成,具體的分成數字爲每個有效播放次數三美分。

當然,免費版本的“搶先版”不算在內。

這個價格實際上是要略高於音樂版權市場的“均價”的,但若是以【Darkness】樂隊的人氣和商業號召力而言,卻又顯得有些便宜了。

這個便宜倒不是體現在一次性支付的基礎費用方面。

每首歌兩百萬美元,哪怕考慮到這是十年的長約,也算得上是昂貴了。

事實上,若是隻看單純的價格,每首歌,每個有效播放次數三美分,這個價格還要高出Spotify的“標準分成”大約五倍左右。

但若是再加上備註條款中,關於“有效播放次數”的計算方式,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依照這份合約,Spotify平臺上的每個包月付費會員的賬戶,在一個會員週期(30天)內,無論聽了一首歌多少次,都只算一次的“有效播放”。

也就是說,以現在Spotify平臺大約三千多萬的付費會員總數,假如說有十分之一的人將《Nevermind》專輯添加進歌單裡,十三首歌加起來,在一個月內最多可以得到不到四千萬的“有效播放次數”。

依照這份協議上的價格,樂隊能夠得到的版權分成就是一百萬美元出頭。

一個月一百多萬美元,一年一千多萬美元,看上去似乎很美好,但這卻是根本不可能達成的數據。

在如今這個選擇範圍足夠廣的年代,哪怕是再大牌的明星,也不可能讓Spotify這個量級的平臺,超過十分之一的客戶都喜歡,並且經常收聽自己的作品。

別說十分之一,能有個百分之二三,就已經是影響力極爲驚人的頂級明星了。

要知道,Spotify的用戶可不僅僅只是來自英語區國家,而是全球各地。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語言的國度,對於音樂上的審美自然也是完全不同的。

不過若是長遠來看,這份合約,還是能夠給樂隊帶來很大的利益的。

在羅傑的記憶裡,前世的Spotify,付費用戶數量幾乎是以每年一千萬的速度高速增長,一直保持了十幾年的時間。

隨着Spotify用戶羣體的擴大,樂隊自然而然地能夠在Spotify平臺得到更多的分成收入。

並且,簽下這份“看上去有些不划算”的合約,一方面是因爲樂隊本身就是Spotify的大股東,勉強也可以算作是左手倒右手,沒有必要糾結那麼多。

另一方面,也是因爲在這份授權協議中有明確的規定,Spotify必須分出相當的資源,用於推廣《Nevermind》這張專輯。

不要小看這些音樂平臺推廣的能力,在羅傑的前世,有很多歌都是先在音樂平臺上火起來,然後才傳到了其它圈子裡。

其中的典型,就是“網抑雲”中的那些“代表性”作品。

具體的歌名就不說了,怕捱打……

咳咳。

與Spotify平臺簽訂下這份排他性授權協議,也意味着樂隊的重心,已經完全從傳統的實體CD專輯,轉移到了網絡數字音樂上面。

雖然說論“賺快錢”這一點,哪怕數字音樂再發展上五十年,也不可能和實體專輯相媲美。

每賣出一張CD,唱片公司和歌手拿到的錢,就相當於賣出數百首數字音樂,這還是按照Tunes的買斷制。

若是依照Spotify的付費包月制度,相差只會更大。

但若是在跨度爲五到十年的週期來看,實體唱片和數字唱片在營收方面的潛力幾乎旗鼓相當。

畢竟,實體專輯銷售的黃金期就只有專輯剛剛發行的那幾個月,並且隨着如今營銷節奏的加快,這個時間還在以驚人的速度縮短。

雖然說依然有不少年輕的歌迷,出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去購買一些幾十年前的專輯,但這種銷量增長基本上是處於可以忽略的程度。

而數字音樂,卻可以在漫長的時間裡帶來源源不斷的分成收入。

若是將時間跨度拉長到二十年以上,數字音樂的營收能力則會完全碾壓實體唱片。

當然,重心轉移,並不意味着樂隊就完全放棄了實體唱片的市場。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錢,當然是兩頭都要賺。

不過,和過去的《搖滾聖經》系列相比起來,《Nevermind》的實體專輯備貨量就要少了許多,各種不同的版本相加,全球也只准備了首批一千五百萬張的唱片。

以樂隊如今的商業號召力而言,這個數字多半是不夠賣的。

但應付過專輯剛剛發行的那幾天,絕對是足夠了。

反正太平洋對岸在這種輕工業產品生產方面,無論是價格還是效率,都完全領先於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

若是庫存不足,哪怕是臨時下單補貨,也是完全來得及的。

反而首批備貨量少一點,可以更加靈活地根據發行之初的銷售情況來調整之後的營銷策略,不至於將大筆的資金壓在這上面。

因爲“時代已經變了”的緣故,《Nevermind》專輯的宣傳節奏較之以往也加快了許多。

從七月初的第一輪打榜單曲《少年心氣(Smells.Like.Teen.Spirit)》推出,再到包含六首歌的“搶先版”EP在Spotify平臺上架,最後再到《Nevermind》專輯的全球同步發行,整個過程都被壓縮在了短短的一個月之內。

第一輪打榜的歌曲排名剛剛衝進前五,第二輪打榜就已經啓動。

而到了第四輪,也是最後一輪打榜開始的時候,《少年心氣》依然停留在公告牌單曲榜的第八位。

在單曲榜前十當中,來自《Nevermind》這張專輯的,就佔了四首。

也有歌迷調侃稱,【Darkness】樂隊這是在“自己跟自己PK”。

之所以加快節奏,也是爲了保證整張專輯的熱度一直維持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

隨着互聯網的發展,無論是任何一個行業,乃至於整個社會,“快餐化”的現象都越來越明顯。

前一刻還被無數人津津樂道的事情,下一刻,可能很快就被人們所遺忘。

若是再像以前那樣,慢吞吞地發行新歌,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推出一首打榜單曲,專輯的熱度早就維持不住了。

——這一點,也是在《血腥統治》這張專輯上總結出來的“教訓”。

雖然這張專輯的銷量低迷,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於歌曲的類型和受衆上,但採用了不符合現狀的營銷策略,也是對專輯的銷量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已經犯過的錯誤絕對不能再犯第二次,無論是對個人,還是對一家公司來說,想要取得成功,這都是最基本的守則。

犯錯本身並不可怕,每個人、每家公司都會犯錯。

只要能夠及時糾正錯誤,損失往往都會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

怕就怕,在犯了錯之後不長記性,下一次還在同樣的地方再摔一次。

……

專輯的宣發節奏被加快,有一個很明顯的好處在於,在這段短暫的時間裡,《Nevermind》這張專輯,成爲了幾乎每一個喜歡搖滾音樂的歌迷最爲關注的話題。

至少也是最爲關注的話題之一。

哪怕是沒有注意到【量子音樂】打出的廣告的那些歌迷,在周圍人的帶動之下,也參與到了對這張專輯的討論之中。

人總是有從衆效應的。

當身邊有着共同愛好的人都在關注着同樣一件事的時候,很少有人能夠無動於衷,大多數人都會加入到討論當中去。

而這種關注,往往能夠帶動很強的消費力。

七月的最後一天,恰好是一個週五。

《Nevermind》專輯在經歷了“漫長”的一個月之後,終於正式發售。

由於“營業時間”的關係,最先開始爆發的是網絡。

無論是網購的實體唱片,還是數字平臺上的下載量、播放量,都不約而同地開始了飛快的增長。

尤其是【量子音樂】在亞馬遜和E-Bay上的旗艦店,午夜零點,專輯準時上架,僅僅只是過了不到兩個小時,銷量就突破了一百萬大關!

當然,是兩邊相加之後的數字。

負責《Nevermind》項目的迭戈,興奮地直接在辦公室裡跳起了舞。

“追加!立刻追加訂單!”

迭戈手舞足蹈地大喊着:“給太平洋對岸的廠商打電話,我要追加五百萬……不,八百萬張CD!”

現在北美時間是凌晨,爲了第一時間得到《Nevermind》的銷售數據,迭戈才帶着幾個助手留在了公司里加班。

不過因爲時差的關係,太平洋對岸倒是白天,正好是下午時分。

助手生怕迭戈興奮過頭,再三確認之後,才匆匆忙忙地跑出去打了一通電話,向太平洋對岸的廠商追加了唱片訂單。

無論太平洋對岸的那個國度在其它領域如何,至少在CD唱片這種輕工業產品方面,無論是價格、質量,亦或是生產效率,都完全領先於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

最早【量子音樂】還叫MAD唱片公司的時候,公司上下,對於羅傑要求將“生產基地”從傳統的南美搬到太平洋對岸(其實只是換了個廠商下訂單)還有所顧慮。

畢竟,鑑於兩岸的關係,互相摸黑,在自己的地盤上對對方做妖魔化宣傳什麼的,這種事從二戰結束之後就沒有停止過。

但真正與對岸的生產廠商合作過之後,公司上下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認,比起人工成本高昂的北美,以及在質量和效率上總會仍然感到頭痛的南美,太平洋對岸在這類產品的生產和加工方面,確實是一個非常理想的合作伙伴。

而且由於某些不可描述的原因,在合約中確認了以“美元”爲結算貨幣的時候,【量子音樂】的合作伙伴甚至主動在原本就已經非常低廉的價格上再讓一步,並且還願意爲【量子音樂】開通“後門”,也就是在【量子音樂】需要的情況下,某些時間緊迫的訂單完全可以跳過簽約的手續,直接先進行生產,合約隨後再補上。

助理撥通電話的時候,太平洋對岸已經過了下班時間。

但那位與【量子音樂】有過多番合作的工廠老闆一聽這邊的要求,二話不說,當場表示今晚就可以開工,甚至不需要【量子音樂】這邊預先支付定金,只要隨着上一批的尾款一同支付即可。

【量子音樂】當然不會這麼沒品,在簽訂合約時要求更長的賬期是一回事,這是追求自己的“合法利益”。

但在確定了合作之後,找各種各樣的理由去拖欠款項,那又是另一回事了。

當一家企業的生意做到一定程度,經營的不僅僅是面向“消費者”的品牌,同時,面對上下游渠道合作者的“品牌”也是相當重要的。

甚至於,比前者更加的重要。

在公司高層三令五申的強調之下,迭戈的助理自然是不敢在這件事上犯錯,連忙說道:“這怎麼行!哪能讓合作伙伴替我們墊付資金?這絕對不行!麻煩您覈對一下收款賬戶信息,我們這邊立刻給貴公司把訂金轉過去。”

第614章 愛情的墳墓第765章 安妮的反常第144章 三個電話號碼第700章 割肉還是賣血?第687章 抽時間出張新專輯第230章 沒有派對就會死星人第61章 後臺和前臺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269章 《天佑女王》第836章 向過去道別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442章 《後天》首映第449章 生存問題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323章 不知道怎麼起標題系列第541章 我們不該錯過這個機會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731章 名字第356章 這是誤會第526章 五毒:吃喝PD胖第525章 甜黨逆賊第850章 大手筆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490章 插個眼第251章 一場災難第529章 她長大了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726章 西海岸第一張《Nevermind》第777章第380章 收視人數:3380萬第308章 我們必須要快!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696章 泰勒登頂福布斯?第233章 犯衆怒的安妮第747章 提議第65章 緊張第301章 最佳金屬樂演奏獎第561章 天價預算第181章 美國夢都是騙人的第221章 鬼知道什麼原因第342章 巡演開始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165章 48分鐘的超長專輯第574章 小心背後第141章 【金屬猴子】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第399章 銷量口碑雙爆第747章 提議第681 只要鋤頭揮得好第141章 【金屬猴子】第582章 機會?第58章 一個小條件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481章 從無到有的重大突破第213章 槍手,瞭解一下?第833章 心照不宣第407章 《後天》第186章 頒獎季的選擇第859章 美麗新世界第241章 爬得越高,摔得越狠第753章 我們不會輸第95章 年付租金第381章 《搖滾聖經:重金屬篇》第127章 兩兄弟的家庭倫理劇第651章 收購盧卡斯影業?第368章 2.15億第853章 聲望第234章 混亂的午後第576章 新專輯計劃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611章 還是一對A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723章 Z方案第281章 花錢如流水第357章 這傢伙是誰找來的?第267 忘記看的《公告牌》(萬賞加更)第779章 兩個身份第849章 心照不宣第67章 主唱的位置第868章 老鼠掉進米缸裡第597章 只是時間問題第810章 兩千億美元的估值第136章 吸粉利器第255章 媒體合作者第738章 《逃離伊甸園》第677章 股東大會第160章 三首情緒核第453章 做好背黑鍋的準備第630章 黑暗使者號第312章 弩哥達里爾第470章 這波要虧?第520章 迷你專輯第315章 安妮的第二首歌第265章 勞資矛盾第528章 不,這是請求第27章 製作人瑪莎第243章 最受歌迷喜愛的歌手第609章 玄冥二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