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狂風暴雨

【量子音樂】的效率很高,在公司高層的全力推動之下,市場部門調動了大量的資源,僅僅只用了三天,就將初版報告提交到羅傑的辦公桌上。

由於只是初版的緣故,報告的內容並不多,只有不到二十頁紙,其中大多數還是各種數據,以及計算公式等等。

對於這些內容,羅傑一概跳過不看,讓手下的人驗證一下數據和算法沒有問題之後,就只看最後的結論。

畢竟,涉及統計學、概率論等內容的計算過程,對某位數學考試從來沒有拿過A+的同學來說,想要看懂實在是有點難。

咳咳。

雖然去掉大量的數據和計算過程之後,整個報告書的內容並不多,但羅傑仍然花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在這份報告上。

並且,從這份報告中得出一個確定無疑的結論:如果按照自己的思路,大幅度降低發行方的抽成比例,用這種方式來吸引明星們的加入,對於【量子音樂】而言,會出現一個很直接的問題,那就是盈利的不可控性。

按照唱片業現在的模式,只要旗下有足夠知名度的明星,在較高的發行方抽成之下,唱片公司無論如何都是不會虧本的。

哪怕專輯或者巡演的門票賣得不好,無非也就是賺多賺少的問題,唱片公司肯定不會賠錢。

——這也是爲什麼,好萊塢總是說,唱片業是一個躺着賺錢的行業。

和每一部大投資的電影都承受着極大虧損風險的好萊塢相比,唱片業無論是利潤預期,還是虧損的風險,都讓人嫉妒到質壁分離。

但是,若是將發行方抽成的比例降低呢?

降低的少了,比如說百分之五,起不到大量吸引明星和新人加入的效果。

尤其是對於已經成名的明星們來說,這點差價,還不夠支付自己的違約金的,根本不可能爲此而選擇跳槽。

降低得多了,比如在現有的基礎上,降低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抽成,那麼【量子音樂】在推出新的項目時,失敗的風險就會大幅度增加。

原因很簡單:抽成比例下降,意味着屬於“發行方”的收入大幅度減少,而成本卻是不變的。

在成本不變的情況下,收入大幅度銳減,任何一個對商業常識有基本瞭解的人,都知道這意味着什麼。

在如何確保新合約對明星有足夠吸引力的前提下,仍然保證【量子音樂】有利可圖,或者至少從長遠來看是有利可圖,這其中的平衡很難把握。

當然,【量子音樂】不會因爲難做就放棄,事實上,市場部門已經調動了近乎三分之一的力量,嘗試着在具體分成比例上尋找一個合適的平衡點。

雖然說在公司內部有一股聲音,認爲這是無用功,但在羅傑的堅持之下,還是先做了再說。

有用沒用,等市場部門取得了足夠多的數據,再讓精算師計算之後,就會一目瞭然。

但從這初步的反饋來看,顯然不是一個什麼好消息。

羅傑將這份報告翻來覆去看了無數次,不得不承認,自己想得太簡單了些。

唱片業的產業鏈格局,自從幾十年前確立以來,雖然有過動盪,但卻從未有過根本性的扭轉。

這其中,自然不可能僅僅只是因爲發行公司的強勢。

事實上,確實有不少新興的公司做過改變行業格局的嘗試,嘗試的方向也各有不同,但無一例外,都失敗了。

或許在這些嘗試之中,有少數的明星能夠跳出“明星階層”,與發行公司獲得真正平等對話的權利,也有一些巨頭轟然倒塌。

但若是將目光放大到整個行業鏈上來看,發行公司所代表的階層,對於明星所代表的階層,用天差地別都不足以形容,兩者的話語權根本不在一個位面上。

當然,明星還不是最慘的。

在整個唱片業的格局當中,位於食物鏈最底層的其實是“非明星身份”的詞曲作者。

也就是爲那些自己不具備創作能力的明星們提供歌曲的羣體。

就和好萊塢的編劇一樣,這些纔是位於食物鏈最底層,處於嚴重被剝削的程度。

除非能夠做到整個行業最頂尖的程度,將自己的名字轉化成一個具備極高商業價值的“商標”,例如漢斯-季默,例如林夕等等。

除了這極少數人之外,大多數的詞曲創作者,甚至會爲了生存,以極爲低廉的價格將自己創作出的作品版權賣給明星,或者唱片公司。

而且這一羣體,在真正成名之前,也幾乎沒有任何議價的能力。

無論是唱片公司還是明星,在面對普通的創作者的時候,收歌的前提是版權買斷,如果僅僅只肯給出授權,要自己保留版權?抱歉,這歌再出色我也不要。

事實上,這種情況在唱片業非常的普遍,一首紅極一時的單曲,其詞曲版權的賣斷價格往往會低得讓人難以想象。

比如說有一首在油土鱉被播放超過十億次的網紅歌曲,那位歌手買斷詞曲版權的價格僅僅只是一千五百美元,但卻靠着這首歌,創造了數以百萬美元計的收入。

在羅傑還沒有成名的時候,就曾經迫於生計,以兩千美元一首歌的低價賣掉了幾首歌的版權,只不過後來發跡之後又找機會高價買了回來。

不過,羅傑對於詞曲創作者階層地位偏低這一點,倒是沒有任何改變它的想法。

反正,隨着所謂的“創作型歌手”這一人設日漸火爆起來,非明星身份的詞曲創作者,未來的路只會越來越難走。

而那些自己就是明星的創作者,也不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創作出來的歌曲版權自己用,也就不在乎價值高低了。

當然,詞曲創作者這個職業是不可能會消失的,但這塊市場,只會是越來越小。

這個羣體,也只會越來越不受人關注。

事實上,羅傑想要擡高“明星階層”在業內的地位,也不是站在“明星”這個身份上做出的決定。

而是基於【量子娛樂】的老闆這個身份,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改變整個唱片業的格局,從而在這一過程中,確立【量子音樂】的壟斷地位。

說白了,羅傑要做的這件事,看上去是對明星階層有利,當然,事實上對他們來說也確實有很多的好處,無論是直接的還是間接的,短期的還是長遠的,若是這一改革順利執行並推廣開來,明星階層確實能夠從中得到巨大的收益。

但是,若是這一設想成功,獲利最大的絕對不是明星階層,而是【量子音樂】。

推翻舊的標準,制訂新的標準,若是這一計劃成功,【量子音樂】就能直接從唱片業巨頭,一躍“晉升”至行業標準制定者的層面去。

從格局上,立刻就和其它唱片公司分出了高下。

至於說成爲行業標準制定者有什麼好處……

看看思科,看看索尼(CD、DVD),還有因特爾,IBM等等。

無論是任何行業,制定標準的那家公司,壟斷或者至少是半壟斷的地位,都是不可撼動的。

當然了,娛樂行業和那些需要技術來爲“標準制定”打下基礎的高科技產業又有所不同,並不能生搬硬套。

就算【量子音樂】制定了新的標準並且順利推廣開來,其它唱片公司也完全可以有樣學樣,根本沒有任何專利或者版權可以限制這些競爭對手的“模仿”或者說“抄襲”。

從這個角度來看,羅傑的計劃似乎並沒有什麼卵用。

然而,只要在新標準中搶佔先機,【量子音樂】就可以獲得極大的優勢。

哪怕保守一點估計,至少也可以確保在未來十年裡,在市場佔有率方面擁有極大的領先優勢。

有了市場佔有率,還怕沒錢賺?

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和那些互聯網產品之間的燒錢大戰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在燒錢搶佔市場。

不同之處在於,【量子音樂】不會直接大筆地砸進去太多的現金,而是通過“減少未來收入”的方式來“燒錢”。

臨近中午的時候,羅傑終於將報告放回桌上,提起筆,寫下批覆,然後叫來助理。

“把這個送到盧卡那去,提交高層會議討論。如果沒有問題的話,就直接給下邊的部門分派任務。”

……

三月中旬,在大多數時間裡,這個時期都是一年當中娛樂業市場比較低迷的時候。

剛剛結束的頒獎季消耗了公衆大量的熱情,而距離暑期檔又還有一段時間。

通常而言,這個時期的娛樂業,通常趨於平靜,很少有什麼重量級作品上線,也很少有什麼重大消息發佈。

反而,人們對於各種八卦更加有興趣。

新聞集團依然在拼命炒作着環球音樂集團的“黑金”醜聞,洛杉磯法院第一次開庭,環球音樂集團被判敗訴,需要向包括蕾哈娜在內的聯合訴訟方支付總計高達2.76億美元的賠償,並無條件解除唱片合約,歸還唱片發行權等等。

這樣的條件,環球當然是無論如何不可能接受的。

賬面上的損失還在其次,關鍵在於,若是開了這個口子,環球旗下,還有那麼多的明星、小歌手等等,若是一個個都鬧起來,按照這次的判決標準,足夠讓環球破產好幾次了。

在提出上訴的同時,道格-莫里斯還私下派人聯繫了蕾哈娜,提出“庭外和解”的要求。

甚至於,在談判的時候,還隱晦地暗示,若是蕾哈娜等人同意和解,環球可以支付更高的代價,但作爲交換,蕾哈娜等人必須對此進行保密。

這樣的條件,對於聯合訴訟團隊中,一些不算太出名的小明星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畢竟他們很缺錢,能多拿點錢,哪怕丟一些面子,也是無所謂的事。

爲此,聯合訴訟團隊第一次出現了內部分歧,情況似乎開始朝着對環球有利的方向發展。

羅傑第一時間得到了消息,僅僅只考慮了一個下午的時間,就吩咐米蘭達-斯特里普代表自己走一趟,爲聯合訴訟團隊帶去了一張總價值五千萬美元的支票,用以穩定人心。

聯合訴訟團隊的人數不少,足足十幾個,但五千萬美元分下去,平均到每個人身上,也有兩三百萬美元了。

蕾哈娜等幾個大牌明星或許不在乎,但對那些小明星而言,這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

至於蕾哈娜等人,米蘭達-斯特里普也依照羅傑的吩咐,許下了一系列條件,用以穩定軍心。

比如說,對不缺錢的蕾哈娜,米蘭達提出的條件就是,在這次起訴結束之後,對方可以以較爲優渥的條款加入【量子音樂】。

而【量子音樂】則會利用這次訴訟,將蕾哈娜包裝成一個爲整個明星階層的利益而抗爭的“鬥士”形象。

這很符合蕾哈娜的期望。

雖然說如今的蕾哈娜,說一線都有些勉強,但論收入,卻是絕對高於半數以上的一線巨星。

錢,蕾哈娜根本不缺,早就賺夠了,最大的追求反而在名氣上的突破。

【量子音樂】在接連捧出了【AC-130】樂隊和泰勒-斯威夫特之後,包裝推廣的能力已經得以體現,又願意爲蕾哈娜量身打造一套較爲討喜的正面人設,雙方立刻一拍即合。

隨後,在蕾哈娜的幫助之下,米蘭達-斯特里普又分別和聯合訴訟團隊的每一個人都單獨深談了一次,最終帶着一大摞合同滿意地離開。

第二天,蕾哈娜就作爲訴訟團隊的代表,在福克斯電視臺的獨家專訪中發表聲明,拒絕環球音樂集團“毫無誠意”地和解要求,堅持訴訟到底。

順帶着,蕾哈娜還將環球提出的條件直接公開了出來,甚至還送上了一份錄音作爲證據。

“我可以給你們更多的錢,三億,四億,這都沒問題。但是,對外,你們必須公開聲明,是你們自己放棄了訴訟,環球沒有支付哪怕一美元的賠償。還有,你們必須要承認,用於起訴的那些證據是‘捏造’出來的,虛假的證據!”

這段錄音一出來,再加上福克斯電視臺的“解讀”,立刻就引爆了環球旗下所有簽約明星的怒火。

一時之間,環球音樂集團突然身處於狂風暴雨之中。

第142章 翻唱授權第94章 換房子第17章 野心第534章 雖然他不怎麼靠譜……第45章 攤牌 上第169章 特意爲你準備的第66章 爲貝斯而生的單曲(第五更)第826章 叫做“玫瑰碗體育場”的火山第579章 滑鐵盧?第723章 Z方案第483章 更多的可能性第222章 一碗毒雞湯第422章 下一階段的計劃第479章 胖子的懷疑第84章 玩貝斯的歌第44章 粗製濫造第387章 大項目第185章 求婚?第335章 “下個月初,洛杉磯見。”第833章 心照不宣第75 搖滾是我的夢想第152章 項目超期第359章 停戰協議第609章 玄冥二老第786章 底線第88章 “混進去”第700章 割肉還是賣血?第215章 幾乎破產的理查森第292章 空客ACJ第686章 側面迂迴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832章 國王的領地第741章 代號《伊甸園》第829章 這屆歌迷的水平很高第487章 這是生意第147章 聯合巡演計劃第300章 【搖滾控股集團】第454章 137種鑽漏洞的方法第432章 提前結束的假期第312章 弩哥達里爾第441章 魚已上鉤!第32章 發行方確定第551章 都和你一樣第119章 朋克和金屬核第249章 降低心理預期第779章 兩個身份第302章 三座留聲機第514章 又是一年頒獎季第523章 打包八億?第437章 有錢就會變胖?第114章 改變曲風?第651章 收購盧卡斯影業?第110章 兩支樂隊的近況第172章 魔鬼的音樂第689章 這樣會不會有風險?第101章 我負責帥就夠了(第五更)第16章 第一個粉絲第814章第808章第342章 巡演開始第141章 【金屬猴子】第92章 新專輯的主打歌第324章 下階段目標:一線第714章 小心我們的盟友第111章 粉絲還是盜版?(5更)第528章 不,這是請求第341章 我回來了第156 現場寫歌第15章 練習第703章 想要股份?第329章 《索斯科秀》第14章 選歌第694章 互相傷害第382章 誰在乎那玩意?第52章 邀歌第83章 首發單曲:We.Will.Rock.You第762章 夜長夢多第802章第600章 好萊塢的規則第218章 27歲的艾米第691章 有興趣更進一步嗎?第347章 百分之三十一第231章 一億美元的投資第280章 歷史新低第120章 斯坦福的精神病院第461章 超A巨星第865章 超級英雄月第379章 價值連城的金礦第501章 令人驚悚的銷量第9章 東海岸第877章 提議第568章 誰在背後說我壞話?第699章 真正的目標第304章 “什麼?我沒錢了?”第782章 兩個辦法第400章 搬家禮物第177章 五首上榜第799章 替補吉他手?第803章第88章 “混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