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樂隊到底在哪?
這個話題確實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籍籍無名的新人突然爆出一張頂級水準的精品製作,這樣的先例雖然罕見,但也不是沒有出現過。
但在專輯大獲成功之後,主創陣容甚至從來都沒有在任何媒體上露面過。
別說登上電視節目,或者接受某個媒體的採訪。
甚至於到現在爲止,整個北美,都沒有人知道弗萊迪-摩科瑞、布萊恩-梅、羅傑-泰勒、約翰-迪肯這四個人到底是誰。
除了名字,以及專輯封面上,看上去像是四人的肖像漫畫之外,沒有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很快,互聯網上就有粉絲髮起一場“尋找皇后樂隊”的活動,宣稱要以人肉搜索的方式,將這支樂隊的成員找出來。
沒錯,就是人肉搜索。
雖然現在才2002年,但人肉搜索已經不算是太過新鮮的玩意了,就和病毒營銷一樣,它最初出現的時間遠遠超出任何人的想象。
人肉搜索也是需要線索的,最重要的線索,無疑是皇后樂隊四位成員的姓名,以及漫畫一般的“肖像”。
一羣黑客在毫無徵兆地情況下,攻破了DMV(機動車輛管理處,注:北美沒有戶籍制度,一般來說查駕照信息是最容易找到一個人的方式。)的服務器,並進行了姓名匹配。
但結果很讓人失望,在服務器儲存的所有駕照信息中,同名同姓的倒是不少,但細查下去,沒有哪怕一個人符合皇后樂隊成員的條件。
因爲這次失敗的“人肉搜索”,參與該行動的黑客有足足六人被逮捕,將面臨數月的社區服務,到最高數年的牢獄之災,堪稱損失慘重。
當然,說失敗倒也不完全正確,至少它排除了一個錯誤的方向。
有人提出,弗萊迪-摩科瑞等四個名字,有可能是藝名,而不是原本的真實姓名。
但名字可以變,外貌總歸是不會有太大改變的,除非去整容。
粉絲們開始從肖像入手,浩浩蕩蕩地尋找起符合該外貌特徵的人。
雖然說面部識別技術已經有了,但有了DMV的前車之鑑,想要再“借用”FBI或者其它什麼部門的服務器,去進行大規模的數據查詢,顯然是不太可能了。
而且,想要使用面部識別,首先得有一張真正的照片,而不是漫畫。
所以粉絲們只能用傳統的方式來尋找弗萊迪-摩科瑞們。
有一名居住在德州的粉絲宣稱,自己有一位印度裔同學,符合弗萊迪-摩科瑞的形象,例如那明顯至極的齙牙。
這個消息讓粉絲們非常激動,很快就有人找出了這個“高中同學”的下落,但可惜的是,那位印度裔確實有着一嘴齙牙,但和專輯封面上的弗萊迪-摩科瑞顯然不是同一個人。
最重要的是,這位印度裔是一名軟件工程師,並不擅長唱歌,也不懂任何和音樂有關的技能。
有人說在洛杉磯發現了約翰-迪肯。
有人信誓旦旦地宣稱羅傑-泰勒居住在聖地亞哥的郊區。
有人……
一個個消息被傳出,又一個個被否定,在這場漫長的“尋找皇后樂隊”活動中,接連不斷的失敗,很容易讓人們失去耐性。
在無數次失敗之後,一個早就有人提出,但卻一直沒有被重視的觀點,終於走進了絕大多數粉絲們的視線。
【皇后樂隊並非北美的樂隊!】
這是一篇發表於九月初的文章,文中列舉了大量看上去真假難辨的證據。
例如歌曲中不太明顯的英式英語的發音,就是最爲重要的佐證。
雖然同爲英語,但英語五基友區,每個國家的發音方式都有很大區別。
整體上來講,除了北美之外,其它英語區的發音更加接近英式發音,但並不完全一樣。
不過對於沒有生活在當地的人而言,絕大多數人都聽不出澳洲的英語和英國有什麼不同,很多人都認爲那是英式英語的某種方言,新西蘭也同樣如此。
英式英語和美式英語極爲相近,但在發音上區別卻很明顯。
任何一個掌握某一種英語的人,都可以通過短期的口語訓練,掌握另一種方式的發音,但百分之九十九的情況下,人們還是會習慣使用從小學會的那一種。
這篇文章的作者對《波西米亞狂想曲》的發音方式做了很透徹的研究和分析,最終得出結論,主唱應該來自英國一個名爲富爾森的小鎮。
天知道這傢伙怎麼得出這結論的,雖然羅傑在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時候確實使用了英式的發音,但富爾森方言這是什麼鬼?
眼看着這幫粉絲要將尋找皇后樂隊的活動擴張到歐洲去,羅傑不禁有些目瞪口呆,忍不住自言自語道:“我們是不是玩得太大了點?!”
沒錯,“尋找皇后樂隊”這項活動,本身就是MAD唱片精心策劃的一場炒作。
一場典型的病毒營銷,其效果也是非常驚人的。
僅僅數百萬美元的投入,短短不到一個月內,《波西米亞狂想曲》以及《搖滾聖經》系列的知名度就翻了數倍。
雖然銷量上的漲幅沒有這麼大,但當時間來到專輯發行第八週的時候,該專輯的北美累積銷量已經完成了對《大衛-鮑伊》的反超,來到了330萬張。
後者的銷量是320萬。
而且隨着時間的流逝,這個數字還會不斷增長下去,直到達到某個臨界線爲止。
關於病毒營銷,業內有一個很簡單的理論。
它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宣傳方只需要將雪球揉成團,輕輕一推,就不需要再去管它。
這顆雪球會自己滾動下去,越滾越大,直到撞下懸崖,摔得粉碎。
MAD唱片在《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宣傳上就是如此,僅僅只策劃了一起“入侵DMV服務器”的行動——這是和警方通過氣的——就讓尋找皇后樂隊變得越來越火爆。
火爆到許多對搖滾音樂毫不關心的人,都忍不住自己的好奇心,加入了進來。
當然,想要將這部分人的關注轉化爲消費,難度遠遠超出那些對搖滾音樂有所偏愛的歌迷。
但當成本足夠低的時候,轉化率這種東西完全沒必要去考慮,反正總歸是賺的。
當然,雪球已經成功推了出去,但MAD唱片並不會完全放手不管。
爲了確保雪球不會太早的崩潰,MAD唱片偶爾還是會有一些動作,以將其糾正到“正確的”軌道上去。
當英國的粉絲們再一次失望而歸之後,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MAD唱片高管”對媒體透露,【皇后樂隊】事實上是一支成名已久的樂隊開的馬甲,包括弗萊迪-摩科瑞等四個名字都是假的,爲的就是隱藏身份。
“這樣做不會暴露我們嗎?”
理查森有些奇怪地問道:“MAD旗下的樂隊,能算得上成名的,也就我們三支樂隊吧?”
“我可不擔心這種問題。”
羅傑搖了搖頭:“衆所周知,Darkness樂隊的成員只有三個人。”
而皇后樂隊有四人。
人們下意識就會排除人數對不上號的那個。
儘管也有人懷疑,但更多人卻認爲皇后樂隊不可能是Darkness,因爲《大衛-鮑伊》和《波西米亞狂想曲》的風格差別實在太大了。
儘管Darkness樂隊駕馭過各種搖滾風格,但在同一個類型的搖滾中,卻從來沒有過如此大的變化。
“我覺得埃文他們被你給坑了。”
——【A】樂隊的人數正好是四人,而【金屬猴子】則是一支六人樂隊。
安妮露出一個鄙視的表情:“這就是你一個人佔兩個馬甲的理由?”
“咳……”
羅傑輕咳了一下,生硬地轉移話題道:“《美國偶像》那邊談的差不多了,大衛會分批投入1.2億美元左右,剩下的我們三支樂隊分攤,最後的收益分成大衛佔百分之五十。”
說完了召集隊友的原因之後,羅傑開口道:“如果你們沒有意見的話,我就讓律師去審覈合同了。”
按照MAD唱片CEO盧西恩-格蘭奇給出的計劃書,《美國偶像》第一季的總投入將達到2億美元。
這筆費用中包含了組建制作部門、製作成本、宣傳成本和發行成本。
不過在和大衛-勞倫斯的談判當中,MAD唱片提出將版權折算進成本當中的要求。
經過一番拉鋸式的談判,《美國偶像》的版權被折算爲4000萬美元,這也將總的預算成本推上了2.4億美元。
這筆投資雙方各出一半,當然,MAD唱片將以《美國偶像》的版權抵消4000萬美元,實際只需要出8000萬。
收益方面,大衛-勞倫斯可以享受該項目除了版權以外的權收入分成,比例和投入相等,百分之五十。
至於版權,則完全歸MAD唱片所有,不過大衛-勞倫斯可以享受從發行之日算起,未來五年內一半的版權開發收入。
很顯然,在獲得了第一次的成功之後,又是一個投資上億的大項目,哪怕是大衛-勞倫斯這樣在乎“成功”的定義,多過在乎利潤的超級二代,也開始對預期的收入斤斤計較起來。
畢竟,沒有人天生就是爲了給別人送錢的散財童子,哪怕是散財,也一定有其目的性。
商人逐利,這是再過上百個世紀也不會改變的天性。
“我沒意見。”
理查森和安妮對大衛-勞倫斯這個金主的加入表示歡迎。
不過安妮又問了一句:“我記得大衛好像對《詩人與鐘擺》有想法,你沒和他談嗎?”
“他沒錢了。”
羅傑攤開了手:“《大衛-鮑伊》投入八千萬,《美國偶像》投入1.2億,這兩個項目就佔用了2億美元的資金,就算他錢多的沒地方花,也要等收回一部分資金,纔有餘力去考慮別的項目。”
現金和資產完全是兩碼事,許多身價百億的富豪,手裡甚至連數千萬美元的資金都不一定拿得出來。
哪怕勞倫斯家族再怎麼有錢,給一個非嫡系後代2億美元的“啓動資金”,恐怕也已經是極限了。
羅傑隱約記得,前世看過一篇爆料的文章,說好萊塢著名的金主,同樣是超級富二代的拉里森,剛剛進入好萊塢的時候,手頭的資金連一億美元都不到。
畢竟,這些二代們接受的教育再怎麼優秀,也需要通過實踐來掌握這些技能。
而實踐就存在出錯的可能性,他們的長輩們,也要防着他們掉進某個超級大坑裡,一把將家業給敗光了。
“我還打算再坑他一筆呢。”
安妮頗有些興致索然的樣子:“我答應給莉娜買一輛最新款的蝰蛇跑車來着,看來只能等《大衛-鮑伊》的分成到賬了。”
羅傑明智地沒有問莉娜是誰這種問題。
不過聽安妮提起買車,突然想起被留在紐約,已經“退休”的那輛道奇RAM。
來到洛杉磯以後,羅傑一直是乘坐租賃的Limo,還沒有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
雖然樂隊現在需要花錢的地方不少,而且還揹負着不少的債務,但畢竟北美的車是出了名的便宜,幾十萬美元,就能買到一輛頂級的豪華轎車或者超級跑車。
這點開銷,以羅傑三人的收入來說,根本不算什麼。
別的不說,二十世紀娛樂的股權回購之後,樂隊的賬戶上立刻就多出了四千萬美元的現金。
哪怕要預留其中的絕大部分,作爲《美國偶像》和《詩人與鐘擺》的投入,但每個人分上幾百萬,絕對沒有任何的壓力。
買車什麼的只是小事,羅傑很快就跳過了這個話題,開口道:“錄音室那邊已經準備的差不多了,如果你們休息夠了,我們最好儘快開始《詩人與鐘擺》的錄音。”
“要這麼趕?”
某個拖延癌兼懶癌晚期少女表示不滿:“拜託,我們纔剛剛發了兩張專輯!”
“按照計劃,我們今年要發兩張《搖滾聖經》系列。”
理查森搖了搖頭:“而且,根據我們和大衛的協議,《大衛-鮑伊》專輯後面要籌辦一個小規模的巡演,未必有時間去錄歌。早錄早完事,反正遲早都要乾的。”
“對了,說起巡演。”
羅傑突然想到一件事:“你們覺得,讓蒂姆他們給我們做暖場演出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