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

前來宣旨的太監已經走了。這一劫,薛崇簡算是逃了過去。他沒有和自己的母親同流合污,並且多次的諍諫,進而和母親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這一點,英明的皇上自然不可能不察,旨下特賜其李姓,且官職照舊。

他本該高興纔是,可從他的臉上卻看不出一絲的欣喜之色。他就那麼拿着聖旨,失魂落魄的站在中堂地上,目送太監轉身離去,無影無蹤,然後直勾勾的看着門外。

母親、兄弟、妹妹、妹夫,和他至親的人已都被處死了,獨留了他一個。昨日,他纔去給自己的母親收了屍,一路上他都沒有哭。不是他不傷心,而是他不敢哭。母親死了,他心中豈能不悲痛,但自己的母親是個謀逆的罪人,不論是誰都不能公開對她表示同情,他也不例外。

回來之後,他才大哭一場。將無法抑制的傷心與悔恨發泄掉之後,他整個人就一下子變成了一個空殼,對任何外界的刺激都失去了正常的反應。

黃色的滾龍袍是尚衣監才趕製的,一針一線、選料做工都絕不敢有絲毫的馬虎,穿在李隆基身上十分的合身,更襯着這位年輕的皇帝英挺不凡。

天公作美,好一個大晴天,碧空澄澈,萬里無雲。

李隆基的步伐出奇的輕快矯健,令一班跟隨者都得加快腳步,纔可以跟得上,跟的緊。離着承天門也就二三十步了。李隆基問旁邊的高力士道:“文武百官、各國使節以及長安有名望的士人都到齊了嗎?”

高力士如今已被封爲右監門大將軍,他緊走着跟在李隆基旁邊,道:“回皇上,都到齊了。”

李隆基又問道:“晚上所需的一應物什都備好了嗎?”

高力士道:“都備齊了。”

李隆基恩了一聲,人已走到承天門下,他擡頭向上望了一眼,而後拾級而上。就在他出現在門樓上的那一刻,響徹雲霄的呼聲驟然響起。上千人同時跪倒高呼“萬歲”。什麼叫做唯我獨尊?就是這種感覺。一股從未有過的豪情壯志涌上胸間,他不得不強抑着心頭的激動,道:“衆位免禮平身。”隨着一片謝恩的聲音,人們齊刷刷站了起來,躬身肅立,聆聽聖訓。

李隆基首先昭告天下即日起太上皇已經不問政事,由他李隆基來正式執掌天下。接着,回顧過去同奸邪逆黨們得鬥爭歷程。雖然奸佞之徒層出不窮,國家社稷屢遭危難,但他卻始終堅定信念,不屈不撓,取得了鬥爭的最後勝利。而展望將來,他必將勵精圖治,爲這個國家開創一個嶄新的時代。

最後,李隆基宣佈凡四品以上者皆進爵位一級,凡四品以下者皆進官階一級,各有賞賜,並大赦天下。這個時代這種場合是不興鼓掌的,他們的喝彩方式就是再次跪倒謝恩,相不相干都得如此。

雖然李隆基早已作了皇上,但還沒有爲此搞過什麼隆重的慶典儀式。如今這一次,算得上是極正式的一次慶典儀式了,目的在於詔告天下,我——李隆基從此後正兒八經的君臨天下了。

夜晚的承天樓,樂聲悠揚。大殿中一片燈火輝煌,恍如白晝。宮伎們身着綵衣翩翩起舞,帶起一陣陣的香風。李隆基攜嬪妃在此大宴羣臣。

飲宴正酣時,高力士忽然和衆太監當場撒起了銅錢。李隆基瞧着羣臣及宮伎們錯愕的樣子,哈哈大笑,道:“這都是朕命鑄錢監特製的萬枚金錢,算是爲今兒這個好日子博個彩頭,不論官職大小,所有人等皆可爭拾,大家熱鬧熱鬧,高興高興。”

李隆基的話一出口,所有大小官員立即起身離席,生怕慢了一步叫皇上怪罪,當下爭先恐後趨至殿中,躬下身子,一手扶着官帽一手去拾地上的銅錢。那些舞伎們本來跳得好好的,被這大臣們滿地亂走,四處找錢一攪和,舞也沒法跳了,索性加入到了拾錢的隊伍中。

有些個上了年紀的臣工,平時很少活動,腿腳僵硬,到了這個時候自然不及年輕人靈活,總比人家慢半拍,好半天一個錢也拾不到。待那身子輕盈的舞伎們加入進來之後,就更沒什麼機會了。在地下團團亂轉,有時候不小心反而被舞伎撞一個跟頭,引得衆人一起大笑。

李隆基見這場面有趣得緊,便也和嬪妃們一起在那兒樂不可支。樂了一回,他忽然瞥見空蕩蕩的席上卻有一個人端坐不動,正是兵部尚書郭元振。便道:“郭愛卿,你爲何還坐着呢?不如下去同大家高興高興吧。”

郭元振連忙道:“啓稟陛下,臣非是不願意同大家一起玩樂,只是這兩日腰上舊疾復發,是以不能彎腰,無法去檢地下的金錢。”

李隆基此時已帶了六七分醉意,本來飄飄然怡然自得,忽見整個殿中卻有郭元振這麼個異類分子,心中甚是不悅,心道:“什麼舊疾復發,朕看你那日一槍挑死常元楷,正自矯健的緊呢,怎麼隔了這些日,就連金錢也撿不了了嗎?哼,分明是拿架子與朕看,朕今日高興,不想因你敗了興,權忍了你吧。”

其實李隆基不知道,郭元振久鎮西陲,確實落下了腰部痼疾,時好時壞,應是腰椎間盤突出一類疾病。加之連續十幾日,他都在中書省內值宿,夜裡着了涼,就又犯了。但是君無戲言,皇上的話,要是不照着做,那可不是鬧着玩的,就裝樣子也得裝一裝,否則••••••。唉,伴君如伴虎,此乃金石之言,信乎?

入冬以來,朝中上下都在爲即將在驪山腳下進行的閱軍儀式做着準備。

李隆基萌生這個念頭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當初,他曾在玄武門上親眼看見韋溫所率的八千軍士,實在是不堪一擊,竟然被己方的二千軍士殺的潰不成軍,深感**現狀堪憂。只是這幾年來,他一直深陷權力鬥爭的漩渦,不得個空兒。如今,他正要藉此機會,對**來個全面檢閱。

經過與衆宰相的磋商,決定於初冬十月,徵調二十萬軍士在驪山腳下大閱軍操,此事由兵部尚書郭元振全權負責。

二十萬,這絕不是個小數字,況且是從各地徵調,不是一時半會兒就能徵齊的。偏這位年輕的皇帝在這件事上卻是個急性子。

十天才調齊十五萬。李隆基聽了郭元振嘴裡說出的這個數字,相當的震怒。照他想來,恨不得一日內就叫這二十萬大軍到了驪山腳下。而郭元振的辦事效率卻是如此低下,這次李隆基沒有給郭元振面子,當面將他訓斥了一頓,責成他再過三日,必須調齊二十萬人,決不能再有絲毫延誤,否則••••••。李隆基戛然而止,沒有再說下去。但是,閱軍還沒開始,他就已經在心裡給郭元振打了一個不及格的分數。

郭元振帶了數十年的兵,對行軍之事瞭如指掌。二十萬人散在各處,豈是那麼容易就能調齊的?行軍的速度可能受到各種突發情況的影響,諸如天候、地形等等。但他沒有分辨,只得在受了皇上訓斥之後,連發急令催促尚在路上的隊伍加快速度。

還好,總算沒讓李隆基再次失望。第三天頭上,二十萬人終於齊集於驪山腳下,安營紮寨,連營綿延幾十裡,好不壯觀。各路人馬人數統一報至兵部,正好共得二十萬。郭元振立即向李隆基作了彙報,共徵關內、河西、河北、河東、河南五道軍馬,每道四萬人,共得馬步軍二十萬,已在新豐驪山下依山勢紮下連營,每日勤加操練,等待聖駕觀閱。

李隆基這才點了頭,吩咐郭元振一定要親自督操,不可懈怠。七日後,他將親往驪山檢閱軍操,希望能夠看到一支紀律嚴明、軍容赫赫的大唐鐵軍。

郭元振連聲答應,維諾而退。

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章 少年隆基楔子 那時花開第九章 男女平等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楔子 那時花開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四十五章 縱橫家言第三十五章 當仁不讓第七十六章 狹路相逢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三十七章 不爲禍始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十八章 殃及池魚第五十一章 漠北之虎第四章 平地波瀾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七十二章 吐蕃入寇第二十六章 毒餅弒君第七十三章 上兵伐謀第四十一章 舌戰省中第二章 少年隆基第六十八章 立功心切第四十三章 老臣之心第三十六章 初露崢嶸第二十九章 神箭破敵第六十三章 勝敗難期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三十章 飛蛾撲火第五十四章 冷血帝王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五十五章 國之大計第六十四章 血色黎明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三十八章 紅潮風波第二十八章 星隕如雨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四十八章 通靈之犬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五十三章 亡命深山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十七章 花甲國士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四十章 舊情難忘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第六十章 易守爲攻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四十六章 弄巧成拙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七十五章 夜聞笛聲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十二章 良馬之辯第十一章 潛龍在淵第四十二章 姑母息怒第二十三章 左右爲難第三十三章 大凶之地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三章 家有愛女第五十章 金殿喋血第十五章 死裡逃生第六十二章 疑兵之計第二十一章 女兒不乖第六十九章 安全報告第二十章 翠堤奇遇第六十五章 獨木難支第七章 神都兵變第六十六章 借刀殺人第八章 生存之道第三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五章 幽禁深宮第三章 謀奪儲位第五十二章 屠刀所向楔子 那時花開第七十章 絕處逢生第十九章 楊家老店第十四章 亡命之夜第六十七章 兵法三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