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二三分足矣

“縣考難,府考難,省考尤難,會試易,殿試尤易。”坐在考號內,蘇子籍看着環境,不禁發此感慨。

前朝時或不是這樣,但本朝從太祖起,能走到會試這一場的舉子,數量就不是很多,也因此對待這些舉人,往往要寬鬆一些。

這並不是指在紀律上寬鬆,而是在環境待遇上要強出許多。

不同於地方考試,能參加貢院會試,但凡考取了,無一不是朝中官員的未來同僚。

而文人雖彼此相輕,可在某些事情上又容易物傷其類,會試取士改革,在一開始沒有遇到阻礙。

雖然隨着時間推移,讀書人漸漸多了,朝中出現一些聲音,希望會試重新迴歸前朝,但也都被皇帝無視了。

當今皇帝,隨着年齡增長,聖斷之勢越強,會試原本定在二月,但是思及登基以來,每每二月都會遇到落雪,實是春寒料峭,便下旨改成了三月。

現在這天氣就好多了,起碼坐在只有三面隔板,頭頂遮陽遮雨,前面一覽無餘的號房裡,蘇子籍並不覺得寒冷。

而目光所及之處,坐下了的考生也大多表情如常,並不見瑟瑟發抖之態。

今日天氣也好,此時太陽還不曾升起,但貢院內,擡頭向前方半空看去,依稀能看到清澈的天空。

“看着似乎是個好天氣,是個好兆頭。”舌尖還有着湯圓微甜的味道,蘇子籍心情頗好,坐着等髮捲,以及考牌的出現。

但隨後出現的士兵,手裡捧着的東西,出乎了蘇子籍的意料。

“竟然不是考牌?”

見有人挨個號房發桑皮卷袋,蘇子籍接過卷袋,打開一看,明白過來。

“一人發一套考卷,考題直接已經印在了上面。”

“數千人的考卷,墨印尚新,這是臨時印刷的卷子,這可是大工程,還要防備着有人在過程中泄題。”

“也就是會試的主考官,能有着這樣魄力了。”

“不過,也可能只是皇帝的要求。”蘇子籍不過隨便想了下,就將注意力放在了考題上。

到了會試,已經沒有任何小題,一共七張卷子,七道題。

這一卷袋裡放着,除了答題的卷子,剩下的就是草稿紙。

草稿紙倒管夠,足足十幾張,不過這都是不能帶出去,收卷時,要一起收走,封存。

所以一般在會試答題時,便是草稿紙上,考生們也不敢隨意落筆,都要深思過後,才後落筆再寫。

“後面四道題,相對來說是小題。”

蘇子籍瀏覽了一遍後,已做到了心中有數:“前三題相對重要,而最重要的是首題了。”

“天步唯艱矣”

凝神一看,蘇子籍不由變了色,這首題讓人一看,膽小的人怕是會直接冷汗落下來。

這題目,簡直大到沒有邊。

“什麼是天,天就是上天,但朝廷不可能讓考生揣摩天意,這是大忌諱,誰審題到這個份上,肯定完了。”

“所以天只能是皇帝又或朝廷。”

“天步唯艱矣,可以說是朝廷經太祖到今上,三十餘年,民生恢復,漸漸鼎盛,不出意外就是一朝盛世,而生業繁衍,漸漸也到了頂點。”

“這已經中了主題,可是私下一想,真正盛世怕還在下一代,這天步艱難,是不是指皇帝本人老朽了?”

蘇子籍沉默了。

這事就算有人想到了,又有幾個敢這樣答?

再魯莽怕也不敢。

號房內一時安靜,隔壁考生翻着卷子聲音,以及不遠處考生嘆氣聲,都聽得一清二楚。

誰都知道,這題不好答。

“天是指朝廷或皇帝,但加個步字,就不僅僅是皇帝個人,而是整個朝廷的發展。”

“朝廷治理就是爬山,起步爬,無論朝哪走都是上坡道,最多就是過程多了曲折,而一旦到了山頂,再走,無論多嘔心瀝血,多厲精求治,都是走下坡道,這是古今歷朝都明證了。”

“或者說,這就是興衰律。”

“只是古人稱之氣數天命,周而復始,其實是一回事。”

“盛極而衰,天步就跨不過去。”

“所以這天步唯艱矣,其實是皇帝感悟興衰,還沒有真正抵達極盛之世,卻擔憂着盛極而衰,月圓而蝕、器盈而虧了麼?”

“這真的是很有遠見,只是實話實說,每一朝,明君名臣總覺得自己能超脫興衰律,可歷史證明,這是自古誰也沒有辦到過的事。”

“其心可嘆,其志可癡,只是作當事人,就得盡人事,多延一分國祚,就證明了自己存在的價值。”

審題已清,可直到太陽高高升起,一陣風吹來,將卷子吹得嘩啦啦響。

蘇子籍纔有了動作。

他舉手到最高,緩緩落下,到了頭處,就暗暗搖首,哪怕壓抑些,這樣寫,還是非死不可。

手壓倒胸,再次搖首,問着自己:“太子太孫何以爲德?大抵太子之職,在於日奉朝請、問安視膳而已!”

這是前朝名臣的話,意思是,太子的責任不是治政,而在於向父皇早晚問安,問問膳事(吃飯)罷了。

又壓到了腰處,想了想:“壓到這樣的程度,或才氣不那麼鋒芒了吧?畢竟我還不是真太孫,必須有所表現。”

“自古猜忌之深,莫如父子,文可十二分,才只可二三分足矣!”

只是這樣想,蘇子籍突然之間覺得自己過於世故。

就算事實是這樣,也不能隨便說呀,會驚着不少阿草阿花可愛的心靈。

蘇子籍笑了笑,這才收手,拿起筆,在草稿紙上一揮而就。

這一題,寫完了,太陽已高高升起,腹內咕嚕嚕響,不遠處有梆子的聲響,這是要送飯送水來了。

蘇子籍才恍神,竟已到了中午。

將卷子好好放進卷袋,掛到一旁,免得一會被污了,又起身,在號房內慢慢走動着,活動着四肢關節,免得痠痛不適。

不到一會,就有吃食送到了他這裡。

兩個士兵一個將煮過的清水用木壺裝着,尚冒着熱氣,放到木板橫着桌上,又有一籃子熟食,都是易存放的餅子,有着五種,含着五穀,這是個吉祥寓意。

之所以在地方,還能在號房裡自己煮飯,到了會試這裡,卻全都由着貢院按頓統一發放,一是體恤考生,二則是怕出事。

第二百五十三章 揭穿第七百五十五章 幾番飄零第七百九十三章 實在不值得第一百三十二章 所行不虛第四百十九章 天鼓第七百五十二章 削去大半第五百五十章 見識之草根第八百零九章 辯玄可惜了第八十九章 金印第八百九十二章 順天府巡捕營第六百三十九章 它逃了第四百十二章 有點熟悉第七百九十五章 根本沒有仙第一百四十章 革職戴罪第四十一章 貴不可言第四百五十一章 齊王之信第六百六十九章 深夜而至第六百五十章 幾代夙願第一百十五章 橄欖第七百七十九章 會惹皇上厭憎第五百四十章 他們怎麼敢第一百六十一章 眼一紅第四百十七章 刁難第一千九十七章 輪到大妖了第七十二章 稟生第八百九十四章 立刻通知首輔第一百九十一章 攪人美夢第二十四章 吐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天子之劍第一千八十二章 殺之後快第三百六十三章 一番操作猛如虎第一千八十五章 必有浩劫第一千六十九章 宮內之人第一百十一章 十誡詩第七百五十九章 我冤枉啊第一百二十章 我不信第五十八章 驅逐第三百五十二章 老匹夫第六百零八章 爲了何事第九百八十七章 信仰就毀了第四百十七章 刁難第八十三章 真是禍水第四百七十八章 彙報第七百零四章 戒急用忍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社稷之重第八百五十二章 戒懼第九十三章 嫉妒第七百七十九章 會惹皇上厭憎第五百二十五章 明悟第九百六十九章 感激於我第七百六十四章 跪着奉承第七百四十二章 蛟龍入懷第八百八十六章 一夜魚龍舞第一千八十六章 三風第二百八十二章 難道是天機感應第七百八十一章 君臣父子第九百二十五章 視朕爲芻狗第七百六十六章 再見帝流漿第一百零六章 三禮註疏第八百二十一章 非小人能左右第九百八十三章 悖逆不道竟至如此第七百四十章 差事辦成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結交第六百四十一章 無緣宰相第一百五十三章 掃落烏紗帽第六百三十七章 二十一招劍術第五十四章 抄家第七百七十六章 九重朱門次第開第一百四十二章 水災第九百四十八章 狂介第七百四十章 梵法廢興第五百三十五章 我都等不及了第六百八十九章 千古一帝第八百三十八章 徹查第一千一百章 死我,何不死大局第九百八十七章 信仰就毀了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赴湯蹈火之義第五十七章 奔狐第七百四十九章 慶登科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門開第九百八十八章 奴婢死罪第六百九十二章 白紙黑字第七十五章 三拜第七百十三章 與朕疏遠第七百六十四章 跪着奉承第一百三十七章 餘先生第九十四章 再見第七百十七章 神將顯聖第一百五十六章 貼加官第1278章 着火了第六十七章 當案首第二百五十四章 徹骨生寒第七百三十三章 穿透琵琶骨第二百十七章 主考官第七百五十三章 放到燭火上第五百三十八章 海盜必須死第五百三十四章 也配稱公主第三百四十六章 精分第一百七十九章 收網第八百二十八章 越亂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