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商周陰雲

此時人間乃是商朝帝乙在位。

帝乙當政已然二十多年了,帝乙生三子:長曰微子啓;次曰微子衍;三曰辛受德。這三位皇子具是聰慧之人,長子、次子好文,便自幼隨首相商容學習文治之術。

而三子辛受德自幼資辯捷疾,聞見甚敏,力大無窮,且喜愛武藝。帝乙邊讓其隨太師聞鍾學習武藝。

多年來也是弓馬嫺熟,武藝不凡。聞太師後又收一徒,名爲黃成虎,乃是界牌關總兵黃滾之長子。

這黃家世代爲將,到黃滾時已是六世,深爲商家天子所器中。黃滾生三子一女,三子名爲:“黃飛虎、黃飛豹、黃飛彪。”

其中黃飛虎資質最好,被聞太師看中,收爲弟子,和辛受德同時在門下學藝。辛受德長在深宮,少有玩伴,自黃飛虎來之後便和黃飛虎關係極好。

食則同案,寢則同塌。

這太師聞仲,曾拜截教金靈聖母爲師,乃是截教修士,身具大神通。

自下山之後,便投入殷商軍中,以輔助君王來機修功德。同首相商容一般,已是兩朝老臣。

帝乙在位許久,年齡已長,知自己將不久於人世,欲定下繼位之人。可三子都極爲優秀,卻是不知該選誰,極爲煩惱。

這一日帝乙與一衆大臣遊於御園,領衆文武玩賞牡丹。帝乙施政於民休養生息,不多收賦稅,自身也是極爲節儉,宮殿閣已是多年未曾修繕。

不一會便來到飛雲閣,飛雲閣上的橫樑因爲年久失修,已然腐朽。

是合該辛受德當繼承大統,帝乙與衆人來到飛雲閣時,恰好飛雲閣的橫樑斷裂,朝着帝乙便掉了下來,衆文武大驚,卻是離得稍遠來不及救援,只能目瞪口呆的看着帝乙。

就在這時,更在帝乙身邊的辛受德大吼一聲,站在帝乙身前,將掉下來的橫樑托起,護住了帝乙,使得帝乙免遭橫禍。回宮之後帝乙以其救駕有功,封爲壽王。

時有南蠻部族,不服王化,起兵反商。

壽王聞之,奏請帝乙帥兵平叛,得帝乙恩准之後,壽王以黃飛虎爲先鋒,帥兵前往南方平定南蠻之亂。

壽王在軍中與士卒同釜而食,號令嚴明,深得士卒愛戴。又有黃飛虎這等良將爲輔,不過數月,便平定了南蠻之亂。

待班師回朝之後,帝乙終於下定決心,立壽王爲儲君,待自己百年之後繼承大統。

只因帝乙見時有部落反叛,微子啓與微子衍二人雖然精通治國之術,但是不通軍略,不利於殷商的大業。而三子壽王武藝嫺熟,精熟戰爭。卻是不懼此事。

至於文治之事,首相商容,自己的弟弟亞相比干,以及微子啓與微子衍皆精於此事,太師聞仲更是文武雙全。卻是不懼此事。恰其時又有首相商容、上大夫梅柏、趙啓等上本立東宮,帝乙便順勢立壽王爲太子。

等到帝乙三十年,帝乙因病而崩,託孤與太師聞仲,遂立壽王爲天子,名曰帝幸,都朝歌,史稱商紂。

立正妻東伯侯姜桓楚之女姜氏爲皇后,黃飛虎之妹爲西宮皇貴妃,楊氏爲馨慶宮皇妃,三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封黃飛虎爲鎮國武成王統領天下兵馬,爲天下兵馬大元帥。

然而,帝辛的繼位,身後也埋藏着無數的隱患。

此時的商朝,帝祖甲的禮制改革已逐步取得了正統地位,嫡長繼承製的王位傳承已取代兄終弟及而成爲主流。

因此,微子啓雖然是帝乙的長子,並與帝辛是一母所生,但因爲其母生微子時地位尚低,故微子爲庶出。

而其母爲後以後,生辛,故其爲嫡出。此即太史所謂“妻之子”、“妾之子”的同來。

帝辛的即位,對微子啓的打擊可想而知。

且微子啓素有賢名,其朋黨亦頗衆,幾與帝辛成抗衡之勢。故而終帝辛一世,微子一派始終是最堅決的反對派,陰謀詭計,無所不用其極。

另一方面,由於祖甲禮制改革而受到打擊,不僅僅是微子、王族中的箕子、比干亦是禮制改革的堅決反對者。

因爲按兄終弟及制,他們都是有機會登上王位的。

拜嫡長繼承製之賜,則徹底斷了念想。

這些心懷怨念的王族大臣,在對待禮制改革上,是與微子一派同仇敵愾的。雖然目的未必盡然相同,但制掣肘、削弱、打擊帝辛方面卻是一拍即合。

這些王族勳貴與微子一派或分或合,雖不象微子一派那樣喪心病狂,通敵賣國,但卻是帝辛實實在在的反對派。

帝辛雖名義上是王族的最高代表,實際上在王族得到的支持是十分有限的。

此外,自盤庚以降,商族貴族離心離德已日漸難制,商帝的祭祠、行政、軍事難以展布,因而至帝祖甲時,廢貴族公議,形成君主集權,加大王族勢力。

但受商代以氏族爲社會基本組織單元的社會現實的影響,貴族的勢力仍是難以抑制的。

這些貴族都有自己的基本勢力,商帝亦難以拔除。

故而在商帝強勢力可以壓服,一旦商帝稍弱便各自爲政,烏煙瘴氣。

因此,自帝武丁以後,商王朝“聖賢之君六七作”,大部分時間商帝是強勢力的。

然而,帝辛繼位時,由於王族的分裂和微子一派的瘋狂,這些貴族亦蠢蠢欲動。

在如此情況下,商王朝中央已對周邊的諸侯方面失去控御能力。

諸侯方伯時附時叛,時時騷擾、襲擊,尤其是東夷,竟多次塗入王畿擄掠。東夷原本商王朝盟友,後雖有齟齬,但不爲大害。但自武功赫赫的帝武丁懲滅坐大的方伯大彭。

豕韋后,東夷再無人可制。雖武丁一朝服貼,但給後世商帝留下隱患。

帝武丁可謂爲一時之忿而自毀長城。因此,六七帝而東南不寧。

自帝武丁迄帝辛,對東夷用兵就未停過。而在西邊,周人自帝武乙時已漸孳大。

即使如此,但帝辛還是在繼位之後極有作爲!

帝辛即位後勵精圖治,宏振商邦,爲民造福,增光先帝。

他鼎新革故,廢除殺戮奴隸舊制,讓奴隸從事農業畜牧業和手工業生產,爲國家創造財富。

此時人們吃飯還是用手抓,帝辛覺得這樣顯得不文明,而且也不方便,便用木頭做了兩隻細棍,用來夾住飯菜往嘴裡送,覺得挺方便,便讓宮中的人都這樣吃飯。

後來有大臣見帝辛用這種東西吃飯,回家後自己也做了一雙,發覺相當方便,便讓家裡人全部用這個東西吃飯。

然後,這種東西通過大臣家裡的僕人,傳到了民間,百姓聞聽此物乃是當今天子所發明的,便爭相模仿,慢慢的家家都開始使用這種,既方便又幹淨的東西,間接的減少了對於病毒的接觸,使人得病的機會大大減少,卻是一場功德。

帝辛還改變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實行大規模的集體生產,開始使用耕牛,推廣耕耘播種,雍土施肥,灌溉排水等完整的農業耕作技術,使國家的農業生產發展迅速。

使商王朝再度復現中興盛世,人民生活安定,四海諸侯賓服,深受百姓愛戴。

爲了顯示國家的強盛,帝辛在朝歌營造了三道城垣,其中皇城城牆基寬五十丈、高約三丈、頂寬四丈。

外環寬七丈、深兩丈的城池。

二道城垣面積達方圓而是多裡;三道城垣從南門到北門的距離達四十五里,體現了當時一個邦畿千里的大國風貌。

當時,東夷常常入侵殷商之地,搔擾擄掠庶民百姓,自武丁至帝乙等雖然多次討伐,均未徹底制服。

‘ 爲了制服東南夷的搔擾,帝辛一改先君帝乙的征伐辦法,注重用兵策略。

以雄才大略,命天下各路諸侯選派武功高強的勇士,由黃飛虎率領到黎地進行大規模的演練,以向東夷展示其強大的實力,致使東夷面對強大的殷商王朝,再也不敢輕舉妄動。

爲了擴展疆土,帝辛還派太師聞仲和武成王黃飛虎率兵征伐八方,使疆土面積不斷擴大。

終使得四夷拱手,八方賓服。

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帝辛坐享太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百姓中有諺語云:“帝辛的江山,鐵桶一般。”

而此時遠在西岐的西伯侯姬昌府中,爲大商統領二百鎮小諸侯,賢名遠播的西伯侯姬昌正在和一人商議一些見不得光的事。

“我姬姓源自於人皇黃帝之曾孫,五帝之一的帝嚳,血脈極爲高貴,不想卻只能作爲商朝的輔臣而存在,我數代先祖無不以推翻殷商,成爲天子而努力。”“

“這些年東夷、南蠻不斷作亂,我以爲我姬氏的機會來了,沒想到那帝辛卻是雄才大略,迅速將叛亂平復,而且殷商現在文有商榮、比干等人,武有黃飛虎等,我姬氏的大業不知何時才能成功。”

“我兒不必擔心,我西周上下一心,遲早能得到機會,推翻殷商,建立大周。此時卻還不是最好的時機,朝歌兵強馬壯,百姓依附。

又有正宮皇后之父,東伯侯姜桓楚,北伯侯崇侯虎爲其羽翼,我西周暫時還不是對手。然殷商如今上下不齊,內部分裂,又有一干大臣的掣肘,帝辛僅此而已。”

那聲音停了一下,接着說道:“我西周現在需要做的,就是修養生息,招攬人才,訓練軍隊,待時機一到就起兵反商。

“不過孩兒年齡也已經不小了,那帝辛也是賢明之主,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我西周席捲天下,成爲天下共主啊。”

“孩兒好生糊塗啊!一代不成就等下一代,我姬氏爲的是成爲天下共主,且已經等了這麼長的時間,不在乎多等一些時間,我就不信那殷商每代君主都是賢明之人。”

“母親說得不錯,他殷商在明,我西周在暗,我西周遲早會找到機會推翻殷商,建立大周,我西周現在需要的確實是民心和人才,孩兒我現在就去發榜,招募賢人,只要其人有才,我便破格錄用。“

說完,便走出房間,去發榜了。

而房中只剩下一位面色堅毅的老婦,只聽那老婦喃喃說道:“只有千日做賊,哪有千日防賊的,你殷商確實家大業大,但也禁不住我西周百年時間慢慢滲透,只要我等堅持不懈的努力,一定會推翻你殷商,建立大周。”

說完那老婦也走出了屋子,在走出屋子的一剎那,老婦立時變得面容安詳、和藹,如同鄰家大媽一般,令人不禁心生親近之感。

正是聞名於後世的周之三母,太姜、太姬、太妊,之中的文王之母太姜。嘿嘿,可是又有誰知這聞名後世的賢人母子二人,實是心懷不軌的亂臣賊子。

卻說那姬昌自聞母親太姜之言後便發榜招賢,聲稱只要有一技之長,均可前來,即使西周不錄用其人,也會贈送金銀離開。

一時西伯好才之名傳於四海,到西岐應徵之人多不勝數,雖多爲無能之輩,但也有一些在本國未曾得到重用,且有才能之人前去,如伯夷、叔齊、太顛、閎夭、散宜生、鬻熊、辛甲、辛免等人,皆是有大才之人,卻被西伯所蠱惑,投入西周帳下。

姬昌向衆人詢問治國之策,散宜生出班言道:“治國不過是治民,所謂”民爲邦本,本固邦寧”,只要治下百姓衣食無憂,邦國自然安寧。

所以依臣之見只要懷保小民,治國易也。”

姬昌聞言問道:“那如何懷保小民?”

散宜生答道:“臣自幼家貧,年幼之時,求得不過是每天能吃飽飯,隔數年能有一件新衣穿,如此而已,所以以己度人,微臣想這世間的百姓都應該是差不多吧?”

“卿家的意思是?”

“微臣的意思是,降低稅收,讓升斗小民能夠休養生息,當小民能夠吃飽飯時,自然無人會去作奸犯科,主上治下自然清平。”

“那依卿家看來,這稅收當爲多少?”

“微臣認爲,當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即劃分田地,讓無田和田少之人助耕公田,納九分之一的稅。”

“這樣是不是收的太少了?”姬昌想到自己還要招募軍隊,收如此少的稅收,自己恐怕不夠用,故雖知散宜生說的有理,還是有些遲疑。

“微臣覺得已經不少了,就算納九分之一的稅,也已經足夠主上宮室以及官員的用度,而且如此做還能在天下萬民中彰顯主上之仁德。”

姬昌此時卻是被散宜生一句彰顯仁德所吸引,想到自己西周要起事,首要之事便是要獲得民心,收九一之稅,雖然使自己擴充軍隊的速度慢下來了,但是相比獲得民心,這點損失也算不了什麼。

而且自己家中數代積攢下來的財富,應該能支持軍隊擴張所需的錢財。

想到此處,姬昌便說道:“卿家所言極是,此事便交由卿家來辦吧。”說完便轉身出了大殿,向殿後行去,找母親太姜商議此事去了。

散宜生等人聞聽姬昌真的答應了此事,不由大喜,認爲自己等人確實找了一位爲民着想的明主,卻是不知,姬昌乃是被被散宜生最後一句向天下萬名彰顯仁德所打動。

姬昌回到後宮便去找母親太姜,告知太姜散宜生所奏之事。

太姜聞言說道:“我兒此事做的極好,我西周數代積累,錢物不少,足以支持募兵。養兵所需,只要真能宣揚我兒仁德之名,就算少收一些賦稅,也是值得的。這位散宜生也是一位人才,你一定要好好重用。”

姬昌道:“兒知道了。”

卻說散宜生自得到姬昌首肯,開始採用“九一而助”的政策,便日夜不停的開始操作此事,直忙的翻頁顧不上吃,幾乎是兩腳不佔地的在辦事。

而百姓聞聽西伯實行“九一而助”的政策,皆是大呼西伯仁慈,且有不少他國百姓涌入西岐。

一年後由於百姓的幹勁十足,加上由他國涌入了不少勞力,西周今年所收的賦稅不但未少,反而略有增加,姬昌聞報大喜,想到如此行事,不但增加了自己的仁德之名,賦稅還未曾減少。

更是吸引了不少他國百姓,無意間壯大了自己的實力,削弱了殷商的實力,便立時升散宜生爲上大夫,爲百官之首。

西伯侯姬昌減少百姓賦稅之事傳人朝歌之後,帝辛大爲讚賞,發下詔書,稱其爲天下諸侯之表率,讓天下各路諸侯都向姬昌學習。

姬昌接到詔書之後,大笑不止,諸位臣下以爲主上是爲得到天子的稱讚而高興。

卻不知姬昌乃是爲自己的大業,又前進了一步而高興。因爲這樣一來,自己在諸侯中的威望會更高,以後取代殷商之時,遇到的阻力也會越少。

而且帝辛見自己少收賦稅,定會以爲自己屬下軍隊極少,有利於自己隱瞞實力,會更加的相信自己,自己能做的事便會更多。

如此,亂世的陰霾已經漸漸的籠罩着商周的天下······

第十四章大戰再起第三十九章 魔佛相剋第一章混沌波動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六章 菩薩考驗第十四章大戰再起第二十四章 替死鬼儡第七十五章黃眉敗退第六十一章紫霞下界第八十五章西遊終結第七章悟空收徒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三十八章 秦滅昭昭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十四章大戰再起第四十八章金魚精現第三十七章 玉帝輪迴第二十一章 巫妖始戰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第十章 地府爭端第三十七章 玉帝輪迴第十四章 無法無天第十一章軒轅繼位第二十一章 夜夢聘賢第二十一章佛魔之戰第十二章 鴻鈞收徒第五十章 教教爭鬥第四十二章 人劫落幕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十三章 金箍禁錮第五十章 教教爭鬥第四十六章雙猴鬥牛第二十二章姬發造反第十六章魔祖現身第三十五章 大禹證道第二十八章 人族發展第四十四章意外斬屍第三十二章 巫戰四海第十八章通天之怒第十八章 白起勾陳第九章再起波瀾第三十三章 焚書坑儒第十三章兩難選擇第六十八章舍利失竊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二十五章白骨精殞第二十二章姬發造反第四章巫族智者第十二章如來轉世第七章夜月奇談第四章 封神殺劫第三十八章 秦滅昭昭第二十五章戰之不休第十二章 悟空拜師第七章夜月奇談第九章 精衛填海第二十七章 大戰落幕第九章再起波瀾第十五章 洪荒局勢第四十三章獨角青牛第十章天庭淪陷第二十四章 紅雲遭劫第九章 精衛填海第三十三章諸仙殞落第三十四章 玉虛宮毀第二十三章 天庭來援第二章 儒法佛爭第十七章 紫霞下界第八十三章兔女,公主第六章 鵬入紫霄第八章緣生已空第十六章魔祖現身第十一章軒轅繼位第五十一章誤飲子水第二十章 截闡之爭第二十章 陰陽共濟第十四章 闡教再議第四章巫族智者第二十二章 妖族整頓第四章 伏羲出世第四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第七十八章小鑽風第二十章 偷人生果第十九章佛教出手第十章 哪吒劫數第五十章 三清分家第六章 鵬入紫霄第八章殺伐不止第五十三章 忍平風息?第八章殺伐不止第五十三章 雲霄勝出第四十七章 后土化輪迴第六十六章紫霞隕落?第三十章 逍遙離去第三十九章車遲僧劫第五十六章悟空發瘋?第十四章正氣克敵第三十六章 朝代更替第十二章 永不朝商第十一章 紂王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