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大刀闊斧

肖二少一撓頭,從懷裡掏出自己的純金小算盤開始計算了起來。

“通達車馬行每年進賬兩千二百餘萬兩,拋卻各樣成本,結餘白銀不足一千萬兩,再拋去繳納朝廷的二百二十萬兩賦稅,最終剩餘是七百五十萬兩左右。若是朝廷將賦稅增加一倍,那要繳納的就是四百四十萬兩,最終結餘五百三十萬兩,這……。”

算着算着,肖二少的聲音卻是慢慢的消失不見了。十稅二,那可就是一半的利潤啊。

沈崇名呵呵一笑,知道他算清楚了這筆賬目,說道:“這也僅僅就是咱們通達車馬行,尋常的布商、瓷器商,成本可要遠遠高出這個比例的。現在張居正這麼做,分明就是‘逼’迫着人家破產倒閉!朝廷的稅收是成倍增加了,可這無異於枯澤而魚,一旦損傷了商貿根本,結果無法想象。”

“沒想到啊,這只是增加了一成的賦稅,便會損失這麼多利潤。”肖二少感嘆連連,接着又有些幸災樂禍的笑道:“不過這十稅二一旦施行,只怕民怨沸騰,他張居正日後也不會有什麼好下場。”

沈崇名搖了搖頭,皺眉道:“他的下場倒是次要,怕就怕我大明朝剛剛有些興盛的跡象經此一事會化作虛影,若是又因此惹出什麼‘亂’子,無異於雪上加霜啊。”

說着,沈崇名忍不住站起身來,喝道:“二蛋,筆墨伺候,本官一定要阻止張居正胡作非爲,免得他壞了江山社稷!”

二蛋哥急忙應是,忙不連跌開始給沈崇名鋪紙研墨。提起筆來,沈崇名卻又遲疑了。

如今不同往昔,自己這摺子雖然能通過劉大哥送到皇上面前,可這樣的大事,皇上必定會和張居正商議,屆時憑着他的功底,足以將自己的想法逐一駁斥回來。而皇上的而皇上的耳根子又軟,改變注意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嘆了口氣,沈崇名將手中的狼毫筆拋在了一邊,苦笑道:“罷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就由的他們胡‘亂’折騰去吧。”

一聽這話肖二少卻是不幹了,急道:“沈兄,如今我大明朝商貿繁榮,朝廷稅收充足,這可都是你這幾年費盡心血纔有的,怎能這麼輕易地就讓張居正禍給害了?!”

沈崇名一陣苦笑,道:“你當我願意啊?可如今的形勢你也有不是不知道,朝政大局被張居正一手把持,皇上又是對他信任有加,而爲兄身在南京鞭長莫及,就算是張居正在皇上面前誣陷於我,我也無可奈何啊。”

“大人,這件事只要對皇上講解清楚了,任他張居正巧舌如簧也不能顛倒是非不是?說不定經此一事,你重回朝堂也不是不可能啊。”肖二少興致勃勃的說道,這確實是一個天賜良機啊。

沈崇名搖了搖頭,“事情哪有如此簡單,有道是三人成虎,如今朝廷上下多是張居正的黨羽,到時衆人都站在他一邊齊聲討伐咱們,只怕事情沒辦成卻要白白惹來禍端。所以這件事,咱們現在最好的做法便是不去理會。”

肖二少細細一想,沈崇名這話在理,一句話從衆多的人口中說出,由不得別人不信啊。

“可是沈兄,那你這些年的心血,豈不是都白白‘浪’費了?”肖二少一臉不解的問道。

沈崇名嘆了口氣,強笑道:“不這樣又能如何,聽天由命吧。”

屋子裡頃刻間沉默下來,畢竟誰也不願意看到使出渾身解數得來的大好局面被人付之一炬。可如今就是有再多的不甘,也是有心無力。

沉默半響,沈崇名呵呵呵笑了起來。“好了,凡事有利有弊,你不是也說張居正做出這樣的事情會大失人心嗎?而且,如今商貿雖然繁榮,可是發展太快必定留下了不少隱患,這次咱們就任由張居正去折騰,在一旁旁好好瞧瞧到底會暴‘露’出哪些問題。”

“沈兄,你當真是這樣想的?”肖二少一臉不信的問道,沈兄可是出了名的錙銖必較,他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家業,又怎會眼瞅着被張居正折騰光而無動於衷?

並非就肖二少一人這麼想,站在一旁一直未敢‘插’話的二蛋哥也是眨巴着兩眼瞧瞧打量着沈崇名的表情,希望能發現蛛絲馬跡。

沈崇名苦苦一笑,要說不心疼這份家業,那根本就是騙自己玩的。可是眼下自己的身份,確實是對這件事無能爲力,既然這樣了,倒不如換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不說這些了,這段日子你們上點心,另外知會陳驍一聲,讓他加派人手密切監視各地動靜,任何的變化都要彙總到我這裡。”沈崇名拍板做了決定,自己又有的忙了。

正如沈崇名所料,如今的朝政已經一手把持在了張居正的手中,不要說他這個閒居在南京城的國公爺了,就連京城高拱也對張居正是無可奈何。而且也上了年紀,再也沒‘精’神死乞白賴的鬥下去,只等着有朝一日自己那寶貝學生重入朝堂揚眉吐氣了。對於這小子,高拱可是抱有很大的信心的,眼前雖然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但一定難不倒這小子。

放眼天下再無對手,張居正要辦什麼事情那也是極其順當,尤其是這種能使朝廷稅收翻上一番的大好事,飽讀聖賢書的大臣們,一個個是舉雙手贊成。

還是老規矩,朝廷通過了商稅十稅二的決議,第一刀便砍向了通達車馬行。如歸說沈崇名是商人中的領袖人物,那通達車馬行便是商界中的首屈一指了,只要攻下了這座山頭,其餘商戶必定不敢違抗。

沈崇名已經有了決議,接到朝廷增加賦稅的公文,肖二少大筆一揮批了一筆銀子就‘交’了上去,就當是這個月的賦稅提前繳納了!

消息一傳出,原本就慌了神的各地商戶們頓時傻了眼,連商界巨無霸通達車馬行都認栽了,咱們還有什麼別的辦法嗎?

一時之間,天下商戶愁雲慘淡,家大業大的心如滴血咬咬牙還能堅持下去,原本就是勉強維持生計的小商戶更是一朝回到瞭解放前,那真是‘欲’哭無淚。

不過身居高位的張居正卻是不瞭解他們的苦楚,眼看着朝廷收入日漸增多,心中也慢慢的踏實下來。解決了這個一直憂心的問題,上一階段進行的吏治改革也已經冷卻了下來,如今自己完全可以大刀闊斧的進行變革,三年只能,一定要還天下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說做就做,下定了決心的張居正不久之後便拿出了一份草案,在內閣之中召集六部主官展開了商議,一旦成熟了,便呈‘交’隆慶帝過目之後宣告天下開始實施。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張居正提出的便是關於肅清吏治,吏治不清天下難寧,這一點是前人的想法,同樣也是張居正這麼些年苦苦思索的事情。

太祖立國之初,便設下嚴刑峻法懲處貪墨之徒,扒皮萱草牽連家人,樣樣都是狠毒自己讓人望而卻步的刑罰。可結果立國不足十年,便是貪官百出,有那麼的多的人甘願冒着殺頭的危險去貪污受賄。

有人認爲之所以這樣,是因爲當初太祖太過苛刻,官員每月所獲薪俸連居家度日都難以維持,很多人也是迫不得已才這樣做的。

可是後來隨着國勢的增強,官員的薪俸也是一增再增,不要說養家戶口了,就算是豢養十幾二十名奴僕也不再話下,而這,還只是薪俸低微的小小縣令。但凡品階高一點的官員,薪俸也是逐級遞增,置辦宅院良田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可是就算這樣,貪墨的現象隨着時間的推移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日漸增多,直到發展成百姓口中相傳無官不貪的地步。

張居正曾經認真的思索過這件事,得出的結論只有七個字:人心不足蛇吞象!

如今想要整頓官場風氣,雖然繼續增高官員薪俸是一個辦法,可恢復太祖時對貪官污吏的懲處力度也是極其有必要的,同時也是最有效的。

畢竟現在官員們僅憑每月所獲薪俸就不必再爲生計發愁,像來大多數人也不會冒着殺頭的危險去做這貪墨之事。就算是有自己也不怕,倒是抓出幾個典型來下狠手懲處,必定能震懾其他人。

而且,以後對於官員每年的政績評估也要重新作出安排,不但要考量他個人的清廉度,下屬官員的清廉度也直接同他本人的政績掛鉤。

如此一來,責任一層接着一層的壓下去,朝廷治理貪腐的執行力度也必定能翻上幾番,到時候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對於自己的這些想法,張居正有着完全的把握可以把瀕臨崩潰的官場道德拯救回來。

至於這麼做會得罪多少人,張居正心中也有計較。過往的事情自己不會追究,要的是官場之人日後的表現,自己明明給了他們機會卻有人不懂得把握,到時候得了罪名,可就不能埋怨自己了!

第30章 最高境界第61章 臨危受命第69章 添火澆油第86章 插翅能逃第57章 兔死狗烹第82章 王子進京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60章 督察經歷第6章 朝堂之爭(一)第14章 今日聖女第28章 波瀾再起第25章 鼠目寸光第18章 火炮一百第83章 各有算盤第36章 強勢出擊第70章 落荒而逃第90章 跳樑小醜第57章 風雲再起(六)第54章 謠言四起第44章 挖坑下套第17章 心生歹意第87章 煙霧迷蹤第23章 百密一疏(上)第71章 巡查河堤第87章 逃出生天第51章 雞飛狗跳(一)第36章 大型辯論(上)第20章 暴亂四起第41章 女俠復仇第9章 朝堂之爭(四)第52章 衙門草創第18章 庫銀失竊第19章 高高掛起第19章 請君入甕第37章 海陸大戰(三)第13章 大功告成第8章 朝堂之爭(三)第43章 張冠李戴第57章 白雪皚皚第57章 兔死狗烹第12章 經濟風暴第24章 天意難測第39章 一敗塗地第12章 帝王喜好第44章 挖坑下套第70章 落荒而逃第13章 改造計劃第20章 暴亂四起第77章 生意興隆第20章 自尋死路第45章 轉任兵部第78章 攻城之戰(一)第57章 決死一戰(五)第94章 身先士卒第4章 肖家老爹(一)第19章 匪寇縱橫第1章 悠然自得第66章 倉皇逃竄第38章 不謀而合第11章 慘敗而回第八十八 在兵起四方第5章 有仇必報第45章 排兵佈陣第4章 清清米湯第30章 全盤皆輸第60章 大賣特賣第65章 出征南下第7章 破綻百出第55章 此文大賣第34章 兵進南浦第1章 此乃同志第36章 大型辯論(上)第17章 投毒事件第56章 喜得雙子第70章 水師提督第42章 逃婚攻略第65章 縮頭烏龜第35章 海陸大戰(一)第92章 左哨鎮撫第85章 斬草除根第14章 亂象初現第71章 淪爲誘餌第64章 時機已到第67章 情況複雜第87章 煙霧迷蹤第44章 洞房花燭(二)第39章 一敗塗地第72章 沈兄病危第33章 戰術指導第53章 願打願挨第18章 傳宗接代第57章 風雲再起(六)第30章 人才難得第29章 伏擊之戰(下)第1章 悠然自得第81章 潛入王府(中)第34章 刺殺計劃第32章 名聲大振第40章 貴妃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