淶源縣又是爲一分區和十一分區貢獻兵員最多的縣之一,淶源縣前後幾個縣大隊都被合併進一分區各主力團。1937年11月,1700人的獨立團升格爲7000人的獨立第一師,蔚、靈、廣、淶、易5縣行政委員會在靈丘縣上寨建立,主任張蘇。淶靈兩支游擊隊千餘人、靈丘縣抗日義勇軍1000人,編爲晉察冀軍區獨立師第三團。以後,這個團被鄧華帶到平西,1939年秋改編爲晉察冀軍區六團,又被派回到廣靈縣、靈丘縣在內的雁北地區。我猜與這個六團裡有着相當數量的淶廣靈子弟兵是分不開的。
1938年初,馬輝任淶源遊擊支隊長期間,率領淶源支隊加入到一分區主力一團,馬輝任一團三營營長(副營長李青川)。馬輝前腳走,後腳肖應棠來,繼續組建新的淶源支隊。這個新組建起來的淶源支隊並沒有留在淶源,而是編進了接替鄧華帶走的那個三團的新三團,肖應棠任三營長。最後這個淶源遊擊支隊是曾雍雅、樑正中建起來的,從此留在了淶源縣。鬼子和僞軍還是很懼怕這個有“狼誘子”雅稱的淶源支隊的。
有一個重點要加以說明:1937年10月底,當獨立團從山西省廣靈縣、靈丘縣開進河北省和原察哈爾省的時候,在晉察冀這個三省交界處已經沒有了任何國民黨軍隊,最後退出這一地界的是國民黨軍朱懷冰師五千餘人。朱懷冰的原駐地是河北省阜平縣王快鎮(當時歸曲陽縣,解放後劃歸給阜平縣)。
朱懷冰風聞鬼子兵要來。提前退走,留下幾百名遊兵散勇被八路軍收編。所以,晉察冀軍區最早的一些直屬部隊出自國民黨軍“遊雜”,而非老紅軍部隊。所以。整個晉察冀邊區都是八路軍從日本鬼子鐵蹄下解放的,並非從國民政府手中獲取的。抗戰八年,八路軍、新四軍各抗日根據地都是國共軍隊混雜在一起,唯獨在晉察冀。只有共軍而無國軍,原因就在這裡。
幾乎與此同時,隸屬日本軍關東軍駐蒙軍指揮的獨立混成第2旅團,1938年2月在北平地區編成,駐防張家口。1939年夏天,獨立混成第2旅團的防區擴大,蔚縣和淶源縣都成爲其管轄地區。所以淶源縣境內的雁宿崖、黃土嶺成爲消滅日軍第2旅團所屬的辻村、阿部規秀的戰場,表面上看來是偶然的,實際上具有一定的歷史必然性。如果獨立混成第2旅團沒有接收淶源縣這個防區。辻村大佐、阿部規秀中將。未必能喪命在雁宿崖和黃土嶺。
1945年8月。日本宣佈投降,冀察八路軍開進張家口、宣化。宣化大校場是獨立混成第2旅團教導大隊所在地,八路軍開進去的時候。軍械庫、被服庫、食品庫還基本完好,不像張家口。被當地老百姓搶先進去往自己家搬,在八路軍進駐之後的兩三個月內對日軍倉庫的哄搶就從沒有停止過。
在宣化,冀察軍區教導大隊在自己的駐地看見了日軍教導大隊的教材,從1939年成立之後就開始研究怎樣同八路軍進行山地作戰。尤其辻村、阿部規秀送命之後的1940年,日軍教導大隊對部隊的行軍、作戰、固守待援、緊急救援,都有了明確的文字指示。
日本人的長處,是一個極其“精細”的民族,善於學習、能及時收集情報、總結經驗教訓,向部隊推廣。所以在1941年以後,岡村寧次擔任了日本華北方面軍司令之後,日本軍基本上掌握了晉察冀戰場的主動權,1939年這樣的八路軍誘敵深入的傑出戰例再沒有出現過。
1939年一整年,是一分區的大發展的一年,也是一分區部隊作戰最多的一年。1939年不算團以下的小仗,僅是一分區級別的大仗,1月滅孟閣臣、5月打鬼子據點大龍華、7月鬼子趁大雨來報復、10月摩天嶺偷襲戰、11月初雁宿崖、黃土嶺、12月鬼子冬季大掃蕩,足足折騰了一整年,不得消停。
1939年10月,一分區參謀長黃壽發親自指揮的摩天嶺偷襲戰,出動兩個營,一團張英輝三營、馬輝特務營。此戰是雁宿崖、黃土嶺戰鬥的前頁,一分區的戰鬥從東往西、從易縣轉向淶源縣,這纔有了日本軍辻村大隊的雁宿崖掃蕩行動。
扯的又有點遠了,俺就是想起來大營、孤山、平型關這些地名,一下子想起來了從這裡向東翻過太行山的八路軍,當年是懷着一種怎麼樣的心情要去哪陌生之地的呢?猜不出來,這一去就是八年,37年從大營等地擴軍帶走的300人,據說45年鬼子投降後,就剩下三個人了。
不扯了,說正事,一分區的楊司令給了楊棒子一個建議,最好別向軍區申報作戰計劃,原因有二,一是跨軍區作戰,不好協調。二是小打小鬧不用申報,大打出手,軍區不批。
這說的很有道理,一分區的楊成武司令比楊棒子的資歷老,實際的軍銜又高,看問題自然比楊棒子高出一截,事實證明,人家說的有道理。
楊棒子沒按戰役規模的報,只夾在42年的年終總結裡露了那麼幾句,有想打孤山鎮之地的意思,就被軍區參謀長敲打了一下,人家說了,高築牆、廣積糧、少張狂!別這一年踢騰的不錯,就想把家底都得瑟光了!
看來一分區的楊司令看問題還確實是準,相持階段的敵我雙方,鬼子呢是一個階段換一個重點的掃蕩區域,八路軍呢,則是小打小鬧的不斷,現下的晉察冀是把重點放到了重回冀中上,對山西的鬼子,沒在考慮之列。
不過楊棒子也不是吃素的哦,這小子馬上就上報了一個情報,說山西的孤山鎮鬼子,老是跑到自己的地盤裡清鄉啊,抓老百姓啊啥的,當地羣衆苦不堪言,不打一下子以後可咋面對老鄉們呢?
這個軍區是默許的,自己根據地周邊的小型戰鬥自己看着辦,軍區只負責組織大型戰役,這下行了,起碼軍區是同意打了,開打的權利拿到手,以後的事以後再說!
42年的12月,連下了兩場小到中雪,從一分區去找楊成武司令求教的楊棒子,一回到川口鎮後,就開始着手佈置打孤山鎮的準備,他先是把偵察連和二營的一個連派到了獨峪和上寨子村去,讓他們換上老百姓的便裝,見天地去孤山鎮東邊的山地轉悠,故意地暴露給鬼子的討伐隊,在山地裡轉着圈的逗弄着鬼子。
不能大部隊全部往西邊開,那樣會被根據地裡沒有肅清的特務和漢奸發覺,去給鬼子通風報信的,楊棒子還是讓部隊打着拉練的旗號,一個連一個連地走,團部除了作戰科和偵察科的幾個參謀陪着電臺跟着他去,其他的機關一概不動。
12月上旬,楊棒子帶着精幹的指揮部秘密到了獨峪村,稍事停留後前出到了北禪房村,這是隻有五戶人家的小山村,南北的山溝子,房屋院落都在東面的山坡上。
靈滿行署的洪梅專員給楊棒子配備了一個地方聯絡組,由副專員帶隊,成員包括糧食股的股長,獨峪鄉的書記等等,目的就是給部隊解決一切困難,組織當地的民衆支前。
陸陸續續地部隊也都轉進到了北禪房村的山溝子裡,這個小山村從來都沒有一下子來過這麼多人啊!光是十一分區拿得出手的主力部隊就來了將近三千人,還有那些地方游擊隊和支前的隊伍還不算呢,都算上,這條山溝子裡擠進來了小五千人!
供給部和後勤支援等都從川口鎮和走馬驛挪到了更靠近獨峪的南馬莊,實際上從戰略態勢來看,南馬莊雖然沒有川口鎮人口多,街面繁華,但是相對鬼子未來的進攻和掃蕩來說,比川口鎮和走馬驛都更有迴旋餘地。
此時部隊到位了,後勤補給也都跟上了,楊棒子就親自部署二營趁雪夜到龍王堂構築陣地,設好伏擊圈,先派來的那個連也歸建了,偵察連按照計劃去了大柳樹村。三營和其他部隊留駐在北禪房的山溝裡,楊棒子帶着警衛連去了大柳樹和龍王堂之間的北嶺。
這就算是正式拉開了長達百日的孤山鎮之戰的序幕了!部隊在雪夜向北開進的時候,朔風陣陣,戰士們背上新發下來的大刀寒氣逼人,雪花落在上面更顯的刀身黝黑冰冷的。
楊棒子站在山坡上望着部隊在雪中的山樑上行進,心裡頗有些感慨,一年多前,手頭扒拉來扒拉去的就那麼幾十人,這纔多長時間啊,幾千人馬在手,老子也能組織起跨戰區的戰役了!
半夜出發,一個多鐘頭楊棒子他們就到了北嶺了,這也是個只有十來戶人家的小山村。大雪天的,又是後半夜,楊棒子沒讓部隊進村,就在嶺下找個避風的山窪子,砍些樹條啥的搭的臨時的窩棚休息,防止暴露目標,還不能生火,戰士都們擠在一起把所有的棉被啥的蓋在身上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