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背水一戰

安陽候衛禪聽到情報後,臉色大變,迅速走出了營帳,觀望後方大營糧草重點果然起了火光,濃煙滾滾,光如白晝,咬牙道:“張槐,你速帶人馬趕去救火,一定要控制火源,儘可能多地轉移糧草。”

“末將領命!”

衛禪又喝道:“秦凉、馮泰,你二人迅速帶領精兵五千,迅速大營周圍,如發現漢軍來襲,立即組織反攻,絕不能讓漢軍輕易入營。”

“遵命!”

“其它將領各帶人馬駐守原地,聽候調遣,隨時準備反擊漢軍的偷襲!”

“諾!”其餘二十餘位大小將領鬨然應諾。

衛軍大營糧草重地陷入大火之中,被漢軍弄遠程強弩,綁着火把射入了營內,並沒有大軍襲殺,衛軍重重防衛,不曾放鬆,另外五百墨家弟子以及一百長鷹堂硬手聚集在營內各角落,巡察着敵情。

一夜之內,四周的伏兵不斷髮出弓箭冷襲,但並未強攻衛軍與趙代聯軍的大營,這三支人馬,衛軍士卒戰鬥力較強,而趙代兩軍同氣連枝,也不宜強攻,因此漢軍伏兵只是偷襲了三營的糧草輜重車馬後勤營地,並沒有大舉廝殺進去。

驚魂一晚過後,趙軍、衛軍、代軍疲於救火防衛,時刻警惕漢軍來襲,等翌日天色放明時,三營的士卒臉上都掩不住些疲憊之色。

“咚——咚——”

沉悶而又巨大的鼓聲,在黃河灘上響起劃破長空的寂靜,五萬漢軍排成整齊的陣列,在河灘上佈陣。

五萬士卒,個個盔甲錚亮,面色肅穆,刀槍劍戟,寒光爍爍,中間乃是中軍的精兵,前排是神箭手、強弩手近萬人。

右手邊的騎營,戰馬入行,騎士入列,手中的戰刀長戈閃着幽幽寒光,令人望而生畏,右手邊是精銳的甲士,厚重的盔甲,長兵利刃,衝鋒的主力,雖是兵多將廣,整個河灘上卻是鴉雀無聲,連那戰馬的嘶鳴,也微乎其微,由此見韓信練兵,確實名不虛傳。

韓信一襲鎧甲,銀光閃爍,手握長劍,望着遠處的三方大營,喝令道:“前進百步,準備迎敵!”

五萬將士向前走動,甲片和兵刃摩擦,鏗鏘作響,聲勢浩大。

衛軍與趙軍營地都收到了情報後,三方大營立時響成一片,號角聲、馬蹄聲、腳步聲、兵甲摩擦聲、刀槍撞擊聲響個不停,兩道鼓聲傳過,三軍早已集結完畢,衛禪、陳餘、司馬卬各帶營內精兵出了大營,三方人馬達到八萬,但看上去精神狀態有些疲勞和慌張。

“衛盟主,殷軍大將葛一泓昨夜帶兵悄然撤走,等天明後本王派人去聯繫,卻發現營內空空如也,殷軍撤了,如今北盟軍只剩下趙、衛、代三軍,不足十萬人,糧草燒燬過半,這一仗必須正面擊退韓信,否則我北盟軍就要解散了。”陳餘策馬臨到衛禪跟前時高聲提醒道。

衛禪冷笑道:“無礙,看河灘上漢軍軍陣,兵力只有數萬,不如我方人衆,另外漢軍揹着黃河擺好陣形,由此可見韓信這人帶兵,不過如此!”

陳餘疑問道:“韓信曾是楚國大將,帶兵有方,曾在函谷關外大破義軍,雖然先後兩次敗給了漢王龍天羽,但他一到漢室,就被漢王破格提升上將軍,可見此人還是有一套本領的,不能小覷啊!”

衛禪大笑道:“你有所不知,這韓信佈陣,竟背對河水,此乃兵家大忌,只要我軍迎頭衝擊,以騎兵爲先鋒,甲士在後,全力以赴衝散漢軍的陣形,那時漢軍沒有逃散的空間,士卒相互擁擠溺水,到時候不戰自潰!”

衛軍副將張槐在旁附和道:“侯爺英明,末將願爲先鋒,帶領騎兵衝破漢軍的防線!”

陳餘遠望前方的地形和漢軍的陣列,也覺得衛禪所言有些道理,實在想不通韓信爲何會選擇這樣的劣勢地利來佈陣,真是糊塗透頂,轉身環顧後面的將士,喝令道:“傳令下去,準備與漢軍決戰!”

陳餘麾下將領張同、李左車、曹非、蔡昂,趙軍大將司馬卬,俾將王武、桓嬰等人策馬上前,拱手應諾。

衛禪冷酷道:“調集三軍的騎兵,聚集在一起,至少有兩萬騎兵,一鼓作氣衝擊過去,足以將漢軍的陣列衝散,把漢軍趕入黃河中,淹死敵軍!”

“遵命!”衛將張槐、秦凉、馮泰等人鬨然應諾。

衛禪、陳餘商議後,最終確定由張槐做先鋒主將,曹非、蔡昂、王武爲先鋒俾將,帶衛軍一萬騎兵,代、趙各五千騎兵,組成兩萬騎兵,迅速排成了楔形陣,先鋒騎兵鋒芒遙指廣袤河灘上的漢軍。

“進攻!”衛禪長嘯一聲,下令對漢軍發動進攻。

騎兵團齊齊開動了,戰馬嘶叫,蹄聲大作,兩萬戰馬一起衝鋒,在平坦的河灘上,騎兵的優勢發揮的淋漓盡致,那氣勢,足以壓倒數萬甲士的衝鋒。

馬匹在冷兵器戰爭中有着無可替代地重要作用,騎兵的速度和衝擊力是步兵難以比擬地,若雙方實力相當,騎兵一方可不待步兵方結陣完成,在其沒有形成防禦縱深時就把步兵一衝而散,歷史上不止一次記載了少數騎兵擊敗數十萬大軍的經典戰例。

“殺——”

衝出去的騎兵,猶如離弦的箭,一去無返的士氣,洶涌地壓制過來。

韓信靜坐在戰騎上,面對兩萬敵軍騎兵來襲,淡然若定,沒有一點緊張,轉身對着諸將道:“將士們,我軍今日背水一戰,置死地而後生,沒有絲毫退路,有的只是一往向前,擊垮北盟軍,與漢王匯合,輔助漢室九合諸侯,共謀天下,你們有沒有信心跟隨本將軍大破盟軍!”

“有!有!有!”

三軍雷動,士氣如虹!

韓信微微一笑,若是不在此排好陣列,如何能示敵以弱,迷惑敵軍將領,吸引敵軍主動來攻?另外還能激發將士們的鬥志和誓死殺敵的決心,一舉多得。

“弓箭手預備,放箭!”

漢軍俾將樑越明指揮弓箭手,當敵軍騎兵接近一箭之地時,開始還擊。

無數強弩,猛烈地傾瀉了出來,鋪天蓋地全部都是密集的箭雨,瀰漫了天際,全部是鋼頭大弩箭,甚至還有弩車,乃是漢軍兵工廠最近研製生產的一批弩箭,比普通弓箭射程和威力都加大的一倍多。

“蓬蓬蓬——”

弩箭離弦破空之聲,格外攝人,隨着弩箭密集落下,前面衝鋒的衛軍和趙軍的騎兵被弩箭射中,穿衣破甲,有的騎士被射中後,帶出丈許遠,有的連人帶馬射倒在地,人仰馬翻,後面的騎兵操縱不好跟着栽倒。

但騎兵的速度非常快,幾輪箭雨之後,盟軍雖死傷不少,但已靠近了漢軍陣形的三十步處,眼看就要交鋒了,這時漢軍陣列中的一排手拉投石機忽然透出黑鐵球,隨着鐵球落地,瞬間爆炸開來,響聲震耳欲聾,竟是炸雷引爆。

衛軍、趙軍、代軍三方將士何曾見到這等東西,嚇得驚慌失措,戰馬受驚,又死傷一片,等盟軍的騎兵衝至跟前交鋒時,人數減半不止,氣勢已明顯減弱了,漢軍早佈置好了盾牌和槍林,衝在最前面的戰士就象撞到岩石上的浪花,猛地在咆哮聲中揚起,然後重重地摔下,摔得粉身碎骨,後浪繼續義無反顧地撞了上來,大戰開始了。

第四章 真正霸王第九章 帝王佩劍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七章 鴻門夜宴第一章 拂曉鏖戰第八章 揭開身份第五章 強者難分第八章 身陷重圍第九章 鋒芒展露第四章 漢關鏖戰第十章 驚世謎團第六章 約法三章第七章 人定勝天第六章 以柔克剛第九章 大戰序幕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十二章 反攻開始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二章 歡喜冤家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七章 佳人如夢第一章 山澗春色第四章 房事皆春第十一章 漳水興嘆第十章 壽春之行第二章 陳平獻策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九章 凝君嬌媚第十章 惺惺相惜第二章 收攬羣雄第六章 陳平歸漢第十二章 天羽借箭第八章 青樓爭風第十二章 吹角連營第九章 破楚對策第八章 兵變前夕第二章 二女爭夫第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四章 圍剿漢軍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一章 雲夢山行第十二章 霸王雄起第十章 芸熙公主第十一章 血染濟水第十二章 虎嘯龍吟第十章 落敗霸王第十章 身份曝光第五章 鬥智鬥力第一章 呂妃掌權第七章 波瀾叢生第十二章 月瑤獻藝第十一章 武器改良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一章 祁山點將第一章 項族騎兵第八章 各懷心機第二章 以血還血第三章 百越降兵第四章 章邯降楚第三章 以死殉情第二章 別後新婚第十一章 疑陣惑敵第九章 洛陽布兵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四章 劍聖隕落第十一章 夜觀星象第一章 鏖戰城池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十章 古玄激戰第六章 擒殺衛禪第十一章 龍虎風雲第四章 猛虎出籠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五章 嬌妻會師第十一章 包藏禍心第五章 詩仙附身第八章 追殺千里第十二章 霸王聖星第十一章 夕陽正濃第十一章 難忘今宵第十二章 挑逗聖女第六章 天境高手第十一章 戰龍雄威第十二章 伊人遠去第十一章 營盤反擊第五章 兵神佈陣第九章 星月情話第三章 女中豪傑第五章 諸子後裔第二章 兵者詭道第五章 大破楚陣第二章 青石非石第四章 力挽波瀾第七章 湖心傾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