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生死抉擇

龍天羽見那人高大威猛,年過六甲,卻依然臂力過人,單手竟能將劉邦舉過頭頂,自己本來手握寶劍,尋找機會解決劉邦,此時得見有人代勞,不用親自動手當然再好沒有。

雖然來到這個時代半年有餘,殺人不下數百,但皆因形勢所迫,面對殘暴的秦兵,不殺之便會喪命劍戟之下,哪容得婦人之仁?

但現下揮劍斬殺劉邦,雖然他爲地痞無賴,但畢竟不是罪惡滔天,自己處心積慮去殺一個人,還是第一次,而且不擇手段更非自己的性格,倘若他被別人除去,自然最好。

樊噲大喝一聲:“休得傷了我家哥哥!”身似猛虎,撥出佩劍,便直刺過去。

那老者姓呂名臣,此時右手抓住劉邦後背心用力一拋,將他凌空扔出數步遠,狠狠地摔落在蕭何身前的酒桌上,杯碗碟盤一時掉在地上,摔得粉碎,迸出酒水四濺,狼狽不堪。

待樊噲劍鋒刺到胸前之時,呂臣依然腳步不移,屹立如山,抽出腰間懸掛的利劍,如一泓秋水般,帶着一股劍氣破空的風聲,攔格在對方劍身上。

“當”兵器交擊,響聲刺耳,樊噲平日裡以屠狗維持生計,自持力氣過人,此時卻被震得虎口欲裂,劍被盪開,險些脫手而非。

呂臣嘴角逸出不屑的神色,左手仗劍,冷喝一聲,閃電刺出似拙實巧的一劍,迫開對方門戶,直取樊噲肋下刺去。

龍天羽靈臺澄明,將老者的每一細微的動作盡收眼底,見他看似隨意一劍卻暗含無窮的變化和殺招,斷定此人必是位上等劍手,特別是他左手運劍,更令對手防不勝防。

樊噲“哎呦”一聲,渾身一顫,瞧見劍尖兒已經遞至肋下,封攔不及,急忙身子後仰退去,欲避過鋒芒。孰知呂臣的劍更快,在他肋下仍劃破一道傷口,迫他滾到宴席一旁。

此時周勃與雍齒二人挺劍左右兩路攻到,一奔咽喉,一取前陰,勁道威猛,虎虎生風。

呂臣依然卓立不動,左手持劍在胸前挽起一朵平花,磕在周勃的長劍上,含勁未吐,向下旋轉撥攔,正擋在雍齒的劍鋒,接着順移寶劍,火花迸發,尖聲刺耳,橫削向二人的前胸和頸項。

周、雍二人尚未反應過來,胸口便傳來一陣疼痛,心叫吾命休矣,不料對方中途收力,只劃破一道口子,否則定然當場斃命。

呂臣揮劍將二人踉蹌逼退,轉身挺劍直取仰倒在地的劉邦。龍天羽見狀正中下懷,握劍靜觀其變,倘若他一劍不死,自己再補上一劍。

驀然夏侯嬰箭步竄前,大喝道:“劍下留人!”同時抽劍迎風斬下,白刃飛舞交擊,劍氣霍霍,眨眼之間接連交手十餘記,嗡嗡之聲,良久不絕。

夏侯嬰交手十餘劍後,虎口震出鮮血,右臂痠麻脫力,不由暗贊對方臂力驚人,何況他穩如山嶽,氣勢上無懈可擊,不禁膽震心驚,猶知上等劍手的可怕。

呂臣雙目閃過異色,罩住面前年輕的劍手,左手一股沉滯的粘力拖着長劍,先往下潛移,身隨劍動,斜標往前,挑向夏侯嬰的心窩,身法快捷無倫,倏忽隱沒。

夏侯嬰自習劍以來,劍法都以攻爲主,但適才那十幾劍,完全被動挨打,處於下風,此時見對方銳不可當的一劍疾刺心口而來,哪還敢當面硬接,身子迅速左閃,避過劍鋒,同時揮劍削向對方劍身。

孰知呂臣左腕一挑,正磕在夏侯嬰的利刃上,後者全身一震,吃不住力道的衝擊,連人帶劍踉蹌退出三步之外。

呂臣虎軀前傾,雷霆生威。劉邦砸碎了席桌,此時渾身疼痛,被蕭何父女扶坐在地,倏地劍尖兒涌出,虛實難測,有若盤旋毒蛇,昂首吐芯,似要將對方猛噬一口。

劉邦心驚膽寒,暗叫乖乖不得了,但劉邦畢竟是劉邦,面對陷境反而冷靜下來,環顧四周尋找脫身之計,眼前劍鋒便要刺到,心忖無毒不丈夫,驀然使出最歹毒的一招,伸出右臂將身邊的蕭湘攬過身前,欲擋住這凌厲的一劍。

龍天羽靜坐在席位上,凝神觀戰,忽見如此變故,佳人命在須臾,哪容得多想,抽出破軍劍,寒氣凝霜,踏桌飛起,揮劍劈向呂臣右側,勢若雷霆,風聲颯然,迫他回身自顧。

果然呂臣暗自吃驚,只覺一股寒氣襲背而來,森寒入骨,劍氣破空削落,響聲急速,快如閃電。

原本見劉邦地痞無賴,騙吃騙喝又目中無人,只欲痛快教訓他一頓,並未存心取命,否則適才與樊噲等交手,亦不會手下留情。此時卻未想到他這羣人中竟有一位深藏不露的高人,當下收劍護在胸前,轉身遮鎖鋒攔。

龍天羽救人心切,貫滿勁力,氣勢蓄至巔峰,雙手握劍高舉,迎頭劈落,威勢強猛無比,猶如風雷併發。

“鏹!”

龍天羽藉着腕力、腰力而且又雙手握劍,力道何等驚人,全部被呂臣消受了,這巨漢老夫被震得氣血翻騰,全身的經脈像倒轉了過來,退出三步後,左臂不受控制地抖動着,雙目精芒大盛,仔細打量身前青年高手。

龍天羽仗劍挺立,意態自若,臉容有如古井不波,心想:“此人是我出谷後,遇到的第一位令我手癢的用劍好手,對手難求卻是不能錯過!”

呂臣見這青年面如冠玉,目朗似星,威風凜凜,狀若天神,心想:“後浪推前浪,此人年紀輕輕,身手卻是平生罕見,臂力猶在我之上,特別是他渾身上下形成一種君臨天下的氣勢,令人生出無可匹敵之感!”

二人一時形成對峙之局,森寒的劍氣壓得旁人都透不過氣來……

※※※

對於一些讀者的意見:

一:關於那個雍齒的“強姦犯”,許多人不滿意主角沒有殺了他,請大家自己考慮一下,因爲主角剛到秦朝半年,雖然一口氣殺了許多人,但畢竟當時因環境所迫,幾乎與戰場無異不殺秦兵便會被殺,所以龍天羽毫無顧慮下手利落不拖沓,但當時遇到有人強姦女人時,由於他來自未來法制時代,不可能對於那將要施暴卻未成功的人痛下殺手,罪不致死,再說主角不是殺人狂,懲罰應該有所輕重!所以雍齒就溜掉了。

二:街市遇到劉邦、雍齒等,由於他們不是主角的對手,使蕭湘放下心來,又得知龍天羽送她回家後便會離開,她又不知如何開口挽留,所以想能多和他在一刻也是好的,便和主角去湊熱鬧,即使有壞人在身邊也無所謂,主要突出她爲了和主角在一起,什麼都可以犧牲,什麼苦都不怕的性格,沒想到讀者卻想到了別處。

三:蕭何見到女兒一切都好後,欣慰滿懷心情極佳,得知她險些遭強暴是很氣憤,但一來這邊是自己的兄弟,又親口承認錯誤,何況又不知道那是他的女兒,所謂不知者不怪,再說也沒有強暴成功,所以蕭何並沒有如何發火。(或許心中生氣沒有表現出來,你想蕭何是何等人物,有仇未必表露出來,留做後文鋪墊。)

本書和那本是完全獨立的兩部書,以後基本不會出現尋秦書中的人物,而主角也不是按部就班,循規蹈矩的人,所以本書的路線也是根據歷史事件,而有創新和偏離!如果對歷史人物有所歪曲不符之處,以歷史爲真,本書故事純屬虛構!

如有雷同,實屬巧合!

第三卷 見龍在田

第七章 成王敗寇第四章 鐵血軍魂第十章 天降神兵第十一章 衝鋒陷陣第七章 欲擒故縱第十二章 鬼谷洞府第七章 風水輪轉第十一章 放開情懷第九章 擊退楚軍第十一章 夫妻同心第五章 視死如歸第四章 霸王隕落第十二章 三人同眠第十章 雙龍對決第三章 箭主沉浮第五章 苗疆聖女第九章 生死一瞬第五章 意興闌珊第二章 鳩佔鵲巢第十一章 橫掃北國第六章 陣前決鬥第八章 溪谷血戰第十一章 早朝議政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七章 虎父嬌女第八章 奔襲匈奴第一章 龍韓對決第八章 黑網劍館第二章 刀聖項羽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七章 反出墨家第九章 青峰俠路第八章 西秦政體第一章 滅族計劃第六章 陰陽棋局第一章 佔盡便宜第六章 霸王掛彩第二章 北渡黃河第四章 運籌帷幄第一章 輪迴之秘第九章 山澗邂逅第十一章 肝膽相照第六章 成事不足第八章 項莊舞劍第四章 謀客夜訪第六章 驗證真理第四章 軍魂覺醒第六章 風起雲涌第二章 楓林巧遇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十章 關鍵一局第十章 死劫逢生第七章 牀第之歡第七章 血戰隘口第九章 圖謀楚業第十章 魚水之歡第七章 伏秦救燕第三章 漢關大戰第十一章 毒計在後第十一章 化解恩仇第七章 見證興亡第六章 破處梅花第六章 止步劍聖第十章 回到漢中第七章 生死考驗第七章 後宮賞梅第九章 崤函咽喉第三章 善戰非兵第四章 再納美妻第六章 出兵高麗第一章 義軍雲集第二章 科技治國第八章 蓋聶出關第二章 清白之軀第三章 軍事改革第五章 龍虎相逢第十章 命運抉擇第六章 有緣無份第九章 露出真容第四章 尖峰時刻第十一章 詩詞歌賦第六章 暴風雨前第九章 雲竹山莊第二章 文韜武略第十章 勝負難料第五章 誰的天下第五章 語出驚人第二章 韓信歸來第十二章 仙子鏖戰第八章 春夢無痕第一章 街道遇刺第三章 京城風雲第五章 巧奪鳳州第二章 朝會議事第十一章 劍氣如虹第六章 隔岸觀火第十一章 手刃逆賊第三章 引敵入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