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我見真武之前斬惡龍

觀禮封王第二日。

太安城海納百川,對於一個揹負桃木劍的年輕道人入城,城門校尉甲士都不曾上心,龍虎山道士便經常入京畫符設醮,京城百姓也見過不少天師府上與天子同姓的黃紫貴人,城門這邊唯一刮目相看的是這位素樸道士,既不是出自道教祖庭龍虎山,也不是尋常洞天福地的真人弟子,而是來自於數百年來名聲不顯的武當山,天下道士戶牒統轄於掌管天下道事的羽衣卿相趙丹霞,唯獨這座武當山是例外,這讓城門衛士放行後,忍不住多瞧了幾眼,也沒敲出如何真人不露相,只當是尋常身份的道人,熬不住武當的清規戒律,來京城走終南捷徑了。這名道士入城以後,問了下馬嵬驛館的方位,步行而往,不小心繞了遠路,走了將近一個時辰,纔看到驛館外頭的龍爪槐,對守門驛卒通報了身份,武當山李玉斧,求見北涼世子徐鳳年。驛卒不敢耽擱,一頭霧水往後院稟告,僅靠兩條腿從武當走到京城的李玉斧也沒有道人風範,坐在驛館門外的臺階上稍作休憩,按照玉柱峰心法輕輕吐納,老儒生劉文豹瞥了一眼就沒有再去理睬。徐鳳年正在後院跟李子姑娘堆第八座雪人,聽到童梓良的稟報後,皺着眉頭走到門口,李玉斧起身打了個稽首,略顯拘謹,徐鳳年眉頭舒展,笑道:“李掌教,我可當不起你如此大禮啊。”

武當山李玉斧,繼修成大黃庭的王重樓、呂祖轉世洪洗象後,又一位武當掌教。

結果李玉斧似乎比徐鳳年還緊張萬分,連客套寒暄的言語也沒憋出口,有些赧顏臉紅,不像是武當衆望所歸的大真人,反而像是見着了英俊男子的小娘,這讓徐鳳年身陷雲裡霧裡,只覺得莫名其妙。他幾次上山,除去騎牛的年輕師叔祖和一些頑劣小道童,也就只見過脾氣極好的王重樓和神荼一劍示威的王小屏,甚至沒有見過一面李玉斧,談不上過節恩怨,都說洪洗象對此人抱以厚望,怎的這般靦腆內秀?徐鳳年按下心中好奇,領着李玉斧往後院走去,之所以開始不喜,是怕那雪上加霜的最壞結果,擔心李玉斧象徵武當山進京面聖,爲趙家天子招徠入囊中,北涼內部被朝廷東一榔頭西一鋤頭挖了太多牆角,若是再加上一個武當山,就真是讓人恨不得破罐子破摔了,再者有一點至關重要,武當山對徐鳳年來說有着極爲特殊的情感寄託,大姐徐脂虎當年在那裡遇上了騎牛的膽小鬼,他也曾在那裡練刀,受過王掌教一份天大恩惠,那裡,還有一塊不知是否已荒蕪的菜圃,和註定已經消散無影蹤的大庚角誓殺貼。若是武當山叛出北涼,就算北涼可以忍,徐鳳年獨獨不能忍。

徐鳳年入了院子,對正在拿木炭點睛雪人的小姑娘笑道:“李子,給武當山新掌教搬條凳子。”

小姑娘趕忙伸手在雪人身上擦了擦炭跡,去屋裡搬了根凳子出來,李玉斧仍是矜持害羞道:“殿下,小道站着說話就可以了。”

徐鳳年認認真真打量了他一眼,率先坐在本就擺在屋外檐下的藤椅上,打趣道:“你怎麼跟洪洗象半點都不像,那傢伙臉皮比你厚了幾百重雲樓。”

李玉斧猶豫了一下,終究還是鼓起勇氣坐在凳子上,正襟危坐,目不斜視。兩條藤椅一根凳,徐鳳年居中,軒轅青鋒躺在他左手邊椅子上,氣息全無如活死人。

徐鳳年也不急於詢問隱情,躺下以後,只是柔聲笑道:“我跟你小師叔是老交情了,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他還欠我好些沒還,總騙我說你大師叔陳繇給統統收繳了去,泥牛入海。我也不跟他一般見識,也不知爲何每次見着他就來氣,手腳就有些管不住,他也喜歡嚷嚷打人不打臉踢人不踢卵,也不知他從哪裡聽來的江湖俗語。”

李玉斧偷偷抹了一把汗。大冬天的,這位年輕道士身邊竟是霧靄蒸騰,如海外仙山一般的玄妙光景,讓見多識廣的李子姑娘都目瞪口呆,忍不住多看了幾眼。

徐鳳年搖起藤椅,閉上眼睛,“老掌教真是好人,我這輩子見過一些上了年紀的道士,真正像神仙的,還真就只有王掌教。”

挺溫情的氛圍,可惜被軒轅青鋒一聲冷哼給弄得煙消雲散,李玉斧本就提心吊膽,此時更是被嚇得嚥了一口舌底津-液,修道如入金山,能撿回多少金子得看天賦根骨機緣,李玉斧天賦爲師父俞興瑞相中,這才被與號稱玉柱峰內力第一人的俞興瑞從東海帶到武當山,根骨秉性一事,上山以後,更是被所有師叔師伯看好,至於機緣如何,便是陳繇宋知命等人都不敢妄自揣度,只有一人遺留下了八字讖語:武當當興,興在玉斧。

李玉斧其實膽子不小,可他這輩子最崇拜敬畏的便是那位曾經仙人騎鶴劍斬氣運的小師叔,打心眼都是無以復加的佩服,而上山以後,方方面面,老老小小說的都是掌教師叔跟那位北涼世子是如何命理相剋,幾位師伯也都說過小師叔的的確確京城捱揍,怕北涼世子怕得沒有邊際,小師叔明明都已經修爲如九天高了,這讓此生所作所爲都是追趕小師叔的李玉斧,如何能不心懷忌憚?

徐鳳年轉頭瞪了一眼被打攪到汲取氣運而惱火出聲的軒轅青鋒。李玉斧都不敢側頭去看那名紫衣女子,只敢在心中哀嘆,山下女子都是老虎,小師叔說得沒錯。

徐鳳年笑問道:“我聽說北莽劍氣近去了趟武當山,要問劍呂祖之飛劍術,讓你們武當山代替呂祖答劍,一劍殺到了大蓮花峰峰頂,結果又給你一路逼回山腳。”

李玉斧低聲道:“我是氣昏了頭,意氣用事,其實劍術仍是比不過那位劍氣近。”

徐鳳年微笑道:“我估計你的劍術的確比不上黃青,可劍道高低,跟劍術有關,卻沒有絕對關係,黃青問劍問劍道,輸了也不奇怪。這就像女子有一張好看的臉蛋,能多加幾文錢的姿色,可到底有多少美豔動人,還得看最爲重要的氣態。”

李玉斧用心咀嚼一番後,誠心誠意道:“殿下所言甚是,小道受教了。”

徐鳳年笑話道:“你真當我是什麼得道高人了?你這麼聰明,我就是無聊放個屁,你也能悟出一二三事來。李玉斧,你也別疑神疑鬼了,我當年之所以敢打洪洗象,不是我真的就比他修爲高道行深,那只是他膽子小氣量大。”

李玉斧一本正經道:“殿下好修養。”

徐鳳年捧腹大笑,“你啊你,拍馬屁的時候倒是跟騎牛的如出一轍,都異常真誠,不愧是一脈相承。”

李玉斧臉色微紅。

徐鳳年問道:“你就用兩條腿走到了京城?”

李玉斧點頭道:“中間去了趟地肺山。”

徐鳳年玩味道:“我二姐曾經在地肺山取過幾袋子龍砂,她說這座道教第一福地出了惡龍,你難道是斬惡龍去了?”

李玉斧微微一笑,沒有否認也沒有承認。

徐鳳年心中震撼,瞥了眼武當新掌教背後的那柄桃木劍。

李玉斧撓撓頭,“小道確是見過了惡龍,卻沒有斬死,給人從中作梗。”

徐鳳年點了點頭,緩緩說道:“太安城爲了昨日觀禮大典,特地在中軸主要三殿之後奉祀真武大帝,雕塑身形巨大,如同小山,京城所奉神祗未有出其左右者,天子親筆題匾‘統握中樞’四字,用以拔高武當山在道教的地位。這件事情,你我心知肚明。”

李玉斧深深呼吸一口氣,坦誠說道:“朝廷在太安城雕像真武大帝,武當山本無異議,可按照呂祖遺訓,山上道人一律不入京城謀權貴,可是不知爲何,雕成真武大帝神像之後,無風自搖,小道這才奉師命入京一探究竟,一路東行時,察覺到與地肺山有所牽連,便先去了那座洞天福地,果然被小道發現了惡龍蟄伏,這纔出劍斬龍。”

說到這裡,李玉斧起身沉聲道:“小道此生修行,願只爲黎民百姓出劍斬不平。”

徐鳳年笑了笑,望向天空。

如此年輕的神仙啊。

第81章 一步入天象第1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79章 北涼添槍第301章 西楚霸王(三)第75章 青城王低頭第173章 歌謠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九四十章 死戰番外第九章第16章 最好真好第18章 那些壇黃酒第114章 一口缸番外第九章第222章 北涼四戰(四)第274章 守歲第65章 胃口第16章 最好真好第128章 菩薩過河第61章 晚來天欲雪第408章 雷霆雨露皆是天意第176章 山上人上山第165章 狹路相逢第71章 青羊宮上看神仙第61章 天師府上小天師(上)第387章 西楚雙璧(下)第16章 小試牛刀第99章 書生的意氣,先生的背影第1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26章 走春秋看春秋第144章 銅錢第225章 北涼四戰(七)第118章 黑白買太平第151章 一杯雪一頭顱第68章 背影第177章 平起平坐,狼顧中原第98章 燈籠第57章 兩顧之爭第13章 立足之地第74章 少年俠氣死江湖第105章 咫尺風雷(下)第372章 子曰第136章 斬龍第99章 孤城白首第112章 風起梧桐院第132章 火候第172章 天人相見第43章 人至即劍至第30章 來了和該死了第163章 春秋是塊田,田邊有老農第107章 星空下第166章 回望和回神第91章 事未了拂衣去第411章 北莽壓境拒北城第129章 春神謠第139章 神仙第400章 快哉快哉第145章 好一場惺惺相惜第49章 白日見鬼第115章 老流氓落子十二第7章 與江湖講道理第144章 銅錢第73章 廟堂之高第39章 下酒菜第19章 可好第24章 魔頭第43章 一騎當先,一夫當關第376章 生死之間見生死第187章 兩人之戰,兩國之戰(六)第7章 真像第295章 燈火闌珊處,獨坐城頭人第1章 新的江湖第42章 一張簾子一字請第278章 鐵騎風雪下江南(一)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4章 去那座山摘山楂第79章 馬背十四劍第180章 遼東虎第97章 登船的跳船的都可惡第45章 新狼煙舊餘暉第42章 陰間換刀,陽間喝酒第136章 一袖如何兩青蛇第158章 北涼要跟北莽離陽講道理第307章 敬酒一百萬杯第163章 呵呵不呵呵第160章 天下不平事,總有拔刀郎第80章 洛陽還劍第165章 事後黃三甲第49章 武林新木第4章 天下第二第三第160章 天下大亂第16章 小試牛刀第131章 上柱國老供奉第25章 呵,一夫當關第136章 一袖如何兩青蛇第50章 王見王第37章 江湖又巍巍乎千百劍來第403章 流州收官之戰第202章 東遊西歸第89章 小娘子入懷來第120章 雙手合十,黃河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