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九六年八月二日,李鴻章訪問法國後乘船穿過多佛海峽前往英國海口城市南安普敦市。
李鴻章坐在船上一聲不吭癡癡地發愣。船雖平穩,心境卻起伏、跌宕。
當年中國的國門就是以文明自居,實則爲強盜的英國人首先用大炮轟開的。而後,英國的商船來了,法國的傳教士來了,德國的冒險家來了,美國的職業海盜來了,俄國那些爲沙皇在遠東尋找“天然不凍港”的野心家和探險家來了,日本的侵華武士道道徒們來了。大清從此,從朝廷到百姓,國無寧日,家無寧日,人無寧日,這都是英國人入侵所致。
六十年來,我們的民族遭受了多少苦難,我們的人民飽嘗了多少辛酸,我們的家園承受了多少蹂躪,我們的外交遇到了多少失敗,真是讓人好不心酸。
船泊碼頭,英國文化大臣代表女王前來迎候,並派來四輛高大華美的禮車。
英國海軍司令特來斯、中國駐英使節龔照瑗及使館全體官員、英國駐華使館參贊馬格里和南安普敦市府官員也一齊來到迎接。
李鴻章看到特來斯有些高興。特來斯曾受李鴻章聘請,幫助訓練中國海軍。
登岸後,乘坐專列火車馳至倫敦。
眺望着窗外的美麗景色,李鴻章詩興大發,作《倫敦火車道中口占》七絕一首:
飄然海外一浮鷗,
南北東西遍地球。
萬綠叢中兩條路,
飆輪電掣不稍留。
身着大紅外衣的馬車馭手故意放慢了速度,讓李鴻章一睹倫敦街頭的容貌:
高樓林立,崇閣巍峨,一尊尊乳白色的、赭褐色的雕塑像矗立在街心廣場中央,蔚爲壯觀。
李鴻章所經之處,行人紛紛駐足不前。他們帶着好奇、興奮的眼神觀望着,不少人還脫下帽子,歡呼致意。
給李鴻章準備的行館正在倫敦市中心,本來是考登侯爵的故邸,現是議院貴族郎司岱的私邸,房屋高大寬敞、交通方便,所以英政-府就公費租下,接待李鴻章。
李鴻章乘禮車來到大門口,只見門前已圍了許多羣衆向他歡呼,門內旗杆上懸掛着大清龍旗,正在金色風中獵獵作響,場面很是熱鬧。
休息一天後,開始外務活動。
李鴻章來到了下議院,他要親眼看一看這個神奇的地方。他早就聽說英國政-府議事,須經過議院表決,如果多數議員投反對票,便可以否決政-府的某項提案。這在魏源、嚴復的書中多有論及。現在他要在現場考察一下這種議會制度。
“中堂大人請進!”下議院的副議長和李鴻章有一面之交,他充當嚮導了。
李鴻章在特設寶座上肅立坐下,靜聽議員們議事。這議院大廳爲穹隆式的圓形,向心而設衆多座位,居中設有**臺,乃是議會議長主持討論的席位。各議發言時便站起身子,用麥克風講話,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惜這天議員甚少,討論不很激烈。
接着,李鴻章又來到樸次茅斯港,參觀英國最大的海軍基地。
李鴻章的座船剛剛駛入港口,岸上炮臺便鳴炮十九響,接着,各軍艦炮聲大作,聲震雲霄。
李鴻章走出了船艙,來到了甲板上。他幾乎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樸次茅斯港兩岸停泊着衆多的戰艦,分列兩行,像山一樣雄壯。
“經述,你把戰艦數一數。”李鴻章吩咐兒子。
“一、二、三……父親,總共四十七艘。”
“這兒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大部分戰艦操練完畢已陸續迴歸駐防地了。”英海軍司令特來斯在一旁插話說。他又說英國每年舉行一次海軍大演習,一般有一百二十艘戰艦參加。李鴻章本可看到全部,只因在法國逗留時間過長而延誤。現在演習已經結束,只有四十七艘艦在港了。
特來斯陪同李鴻章視察駐港戰艦。李鴻章乘坐的御船“愛樸答”號駛入艦隊 ,搭慢車先繞出其首列之行,繼而曲折盤旋 ,如游龍戲水般地穿行於第二行之間。
當李鴻章的座船駛近時,各艦先降旗致敬,而後升旗。艦上海軍軍官率水兵列隊行注目禮,軍樂大作,以敬國賓。
“愛樸答”號繞行兩週後,一直向樸次茅斯進發,又聽到各艦大炮齊發,原來是海軍向跟在李鴻章座船後邊的太子妃座船致敬。
艦炮炮聲剛停,岸炮炮聲又鳴,一共十九響,這次是樸次茅斯炮臺向中國欽差致敬。
處處表現出海軍大國的彬彬有禮。
李鴻章感嘆地說:“我當初創辦北洋水師時,竭盡心思,糜盡財力,好不容易建成一軍。今天看來,真是小巫見大巫啊!”
想起北洋水師,他覺得創辦這支海軍,既蹊蹺又荒唐。
自鴉片戰爭以來,國門洞開,萬里海疆幾乎無防。上至朝廷大臣,下至士農工商,對國外情況、國際形勢一無所知,對外國人的說話更覺是天外來音。他們只知辨別中外人口,面對列強在中國的萬里海疆耀武揚威,恣意妄爲,更是麻木不仁。
李鴻章高人一籌,提出當務之急要建一支中國海軍。幾千年來,中國海疆從未設防,不明真相的人以爲李鴻章是杞人憂天 ,多此一舉。反對派更是大肆攻擊。於是,也就產生了以左宗棠爲首的一批大臣的“塞防”觀念和以李鴻章爲首的一批大臣的“海防”觀念之爭。
可是,朝廷經費緊張,建立海防的資金從哪裡來呢。李鴻章想出一個迂迴達標的辦法。是時,慈禧正欲建造頤和園,但苦於無辦法籌集到建園鉅額款項。
李鴻章晉見慈禧,面呈良策:“何不以興辦北洋水師名義,下達任務,規定各省每年從上繳的費用中提取十之六七,再從這筆款中抽出一筆錢建頤和園,無須十年,頤和園即可建成。”
慈禧聞言大喜,笑着說:“還是李愛卿足智多謀,到底技高他人一籌。”
於是下達懿旨,興辦北洋水師。根據十八個省的財力狀況,年下達五百萬兩
款項任務。若少數省份因天災人禍完不成任務者,由戶部從上繳的土藥稅予以補齊。
就這樣,在這歷史的夾縫中誕生了北洋水師,也建成了頤和園。因此說,沒有北洋水師,便沒有頤和園;沒有頤和園,也就沒有北洋水師,這是一對同時出世的孿生子。有人戲謔地說:頤和園是慈禧太后的私生子,北洋水師是李鴻章的私生子。
甲午之戰雖然敗了,但李鴻章獨能委曲籌劃,以求大業之必成,其苦心奇計,開創建中國海軍之先河。
看到英艦上士兵悠然自得的樣子,李鴻章新病舊病一齊涌上心頭,他跺了跺腳,嘆息道:“當今之世,只有重改良,施新政,纔能有長足進步。”他看了看身後的羅豐祿,羅豐祿正在全神貫注地看着英國軍艦出神。
“當初輕信傳言,常有夜郎自大之舉,及今日所見,才知道我們以前對西洋的瞭解太少了。”李鴻章繼續說着。
“英國的軍艦恐怕是世界一流的。”羅豐祿湊着說了一句實話。
停了一會兒,李鴻章認真地說:“這次考察,有三件事使我刻骨銘心:一是俄羅斯國王加冕的榮耀,二是德國軍隊操練陣容的盛況,三是英國軍艦列隊的威武。”
“我們中國未必不能後起而追之。”羅豐祿對前途還有一定信心。
李鴻章笑了笑,對這個問題他不想妄加評論,尤其在人多耳雜的地方。但他心裡卻在反覆思考:
“未必不能?恐怕也只能是未必吧。從眼下來看,中國的出路或許就取決於
康有爲和梁啓超等後輩的努力,但一羣書生又能做出什麼呢?沒有權柄說什麼、做什麼都沒有用,一個人的能量能有多大?可惜我老了……”
李鴻章輕輕地搖了搖頭:“豐祿,回去給我找找魏源的《海國圖志》和嚴復的《天演論》,我想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