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奮鬥的意義

陽光燦爛,海水湛藍,海鷗輕巧地自船桅間滑過,生命是多采的,充滿了青春的歡樂。

海天遼闊,遠處的地乎線已只剩下一片朦朧的灰影,海天深處,有一朵白雲悠悠飛來,船,在碧波中盪漾,光滑的甲板,在燦爛的陽光下,比鏡子還亮。陳文強穿着短袖襯衣,褲子也挽得很高,光着腳,發燙的甲板,燙得他心裡懶洋洋的,整個人都彷彿要飄起來一樣。

他懶散地靠着欄杆,一邊呷着咖啡,一邊眺望着海面。如果此處海景是屬於他的,他極願意尋一處海濱終老餘生的。聽那潮起潮落永無休止的濤聲,看拍岸浪花在夕陽中的萬千氣象,遙望遠處平滑如鏡的海水。然而,那種宿命的感覺卻驅使着他去探查,去奮鬥,去達到那重生的人生終點的最高層次。

重生的時間並不算太長,陳文強卻感到有一種時代的東西牢牢刺在了自己全身的細胞裡。而分別未久的過去,已經隔在了極其遙遠的彼岸。

過去的時日,如同海市蜃樓,海市蜃樓是人們心中的幻影,在那裡不管什麼都能看到。對於目前的陳文強來說,重生前的經歷現在只不過是飄搖在記憶中的海市蜃樓而已。

伴隨着過去記憶的淡薄,陳文強越來越感到自己正在被這個時代、這個社會、這個環境所改變。其實,從人生的本質來看,重生前後除了物質方面的改變外,陳文強覺得並沒有太多不同,一樣是歷史長河中不起眼的一段歲月。絢麗和快樂同在,高尚和卑鄙並存,幸福和悲劇在繼續,莊重和荒誕在演繹……

簡單地說,不過自己或別人發生着怎樣的人生傳奇或悲劇,即便有些情節令好萊塢編劇都自嘆想象力匱乏,明天的太陽也依然升起,人依然生活在恆古不停的時間裡。

而社會則是人生活的空間,脫離不開。如果你覺得它不好,它不公,就用雙手去改變,而不是用嘴去抱怨,或者去懦弱地忍受。

令陳文強感到欣慰的是社會在改變他的同時,他也在改變着社會。儘管任何一段歲月在歷史長河中都終將從喧囂,走向沉靜;儘管所有的成就與功業,所有的罪惡與錯失,所有的凡俗生活,都將殊途同歸地沉入歷史深處。陳文強都希望自己或周圍的人物,能夠凝成歷史的小小殘片,構成歷史的索引,來對抗世人衰退的記憶。

也就是說,自己的奮鬥不是沒有意義。在正視這個社會的醜惡與傷痕時,陳文強不僅有視力,而且有勇氣。

前世的腳步已遠去,連同曾經的那些激動、喜悅、糾結與悲傷。新的人生,我還會遇到哪些人?看到他們幹下的哪些事呢?能奮鬥到何種地步?能變成什麼樣子?這既讓人充滿熱切期待,又惴惴不安——能更多點激動與喜悅,能再少點糾結與悲傷嗎?

“先生。”王卓然走過來,恭敬地遞上一沓紙,說道:“這是參觀學習的總結報告,嗯,這是我個人的。”

陳文強笑着點了點頭,接過來仔細翻閱,這就算是多了點喜悅嗎?儘管還有不足,但王卓然等人經過此次參觀學習,應該會有很深的感觸吧?

世博會、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現今世界公認的三大頂級盛事。而法國人雖然最是耿耿於懷——因爲工業博覽會這種形式原本就是法國製造的,但世博會的光榮卻屬於英國人。

18世紀自英國開始的工業革命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後,讓英國在世界上獲得了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這個“日不落帝國”在女王維多利亞時代到達巔峰:約四分之一的全球人口都是大英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五分之一,地球上的二十四個時區均有大英帝國的領土。

這樣霸道的底氣,讓英國有絕對的自信,舉辦1851年的倫敦博覽會,而且不是保守的國家性的,是國際性的。

生產力的極大解放,產品的極大豐富,讓英國尋求開啓新的市場成爲一種必然。被樂觀的進步思想支配的英國人自信滿滿,不懼怕任何競爭,而是亟需像世博會的舞臺,向外展示甚至是炫耀自己作爲工業革命領跑者的實力,“教育”外國供應商,並給外國政府施加壓力來減輕自己的關稅,以達到推行自由貿易的目的。

世博會誕生於工業革命全盛時期的英國並不讓人意外,但其一誕生就取得巨大成功,這給後來緊隨着英國完成工業革命的歐洲其他國家樹立了一個標杆:舉辦世博會是一個國家強大的標誌,舉辦世博會也會使這個國家更強大。

於是,歐洲各國也紛紛效仿英國舉辦世博會,雖然在嚴格意義上名稱有所不同,或者更應該稱之爲國際博覽會。但從此之後,世博會成爲推動現代化的重要因素是勿庸置疑的。

博覽會能敏銳地捕捉工業創新,無意中起到了加速器的作用,促進技術、工藝、產品的傳播。這個時候,是工業革命的鼎盛時代,人們對進步的信仰伴隨着世博會進程。人們相信科技發展可以讓人類社會無限發展,生產力水平可以無限提高,可以無限地創造財富。

從著名的埃菲爾鐵塔到電影的發明,到愛迪生的白熾燈、留聲機、到柯達膠捲;甚至人們吃的蛋卷冰激凌、乘坐的奧蒂斯電梯、使用的固特異輪胎、吹奏的薩克斯風等等,它們都從世博走向世界。可以說,十九世紀的歷屆世博會展現了一個非凡的“發明時代”,充分展現了人類工業文明在當時的最新成果。

而美國的強國之路也幾乎是在世博會的伴隨之下往前延伸的。尤其是1893年的芝加哥世博會的舉辦,美國被公認從此走上強國之路。次年美國就坐上了世界gdp的頭把交椅,此後的20世紀,它也一直保持了全面領先。

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221章 多管齊下,西南第207章 憲政會第241章 無題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232章 剿匪清鄉,新督似不滿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00章 印象,國路第233章 第一輪和談第291章 交還青島,無理挑戰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4章 過苛,面具第244章 革命光復區的招商引資第183章 開闢滇南,首個突破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67章 革命黨?第50章 建廠立基,醜惡近在身邊第81章 合譯出書,搶先出藥第57章 瓊州戰略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169章 革命領袖的選擇,反攻在即第123章 大革命家,刺殺,伏擊第64章 各有不同兩女子第84章 黑吃黑的序幕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102章 一槍第201章 驚雷,風起雲涌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53章 一箭三雕第239章 編練新軍,惠州清鄉第223章 退位第46章 味素問世第167章 英人的刮目相看第234章 親德拉美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222章 聯合陣線,兵痞鬧事第13章 樂極生悲第61章 任務第42章 家事第206章 人心恐慌,大戰難免第202章 無題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40章 打響聲名,談妥生意第131章 感觸光榮,一槍狙殺第96章 戰士的理想,三駕馬車第150章 瑣事,歡樂夜第56章 急切,原則第27章 身跨青紅第242章 攫取海軍,西南形勢之變第83章 伯蓀來訪第263章 宴會外交第7章 暴力和事佬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74章 回滬第137章 正當防衛,雷厲風行第219章 外交折衝,專訪第188章 赴鄂,貪官第14章 衝突起第130章 一攬子合作,緊跟和猛追第165章 國內社會的感觸,起事佈置第86章 黑吃黑第85章 熟人再遇第35章 意見,三點會第203章 形勢難測,別號“光漢子”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257章 招攬,變化第10章 出堂差,偷孩子第152章 先機,北辰的設想第20章 紅頭阿三,阿貓跟蹤第212章 軍心之勝,暗殺影響第15章 隨走有感第265章 朱爾典的分析第225章 不和諧的聲音,陳袁再會第17章 吃講茶第48章 狂殺亂砍第213章 國際形勢第243章 兵變,坑爹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62章 甬商關注第57章 瓊州戰略第46章 茶館較量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第258章 海陸佈署第22章 停不下來呀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23章 禮字輩大佬第44章 豁然開朗,缺助手第48章 壯師和矮師第67章 革命黨?第250章 總統入京,國會多數第46章 茶館較量第284章 大敵——日本第114章 無題第41章 親熱第254章 公路發展,溫存第197章 猛烈展開,北上會袁第111章 立威,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