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秘密會議

二樓的書房內,陳文強、蔡元培、龔寶銓、萬福華、章士釗、俞大純正在進行着剛剛中斷的會議。

“指揮權是必須要掌握在咱們手裡的。”陳文強再次強調了要去瓊州的必要性,“如果只出武器和錢財,卻任由會黨隨意行動,說得不好聽的話,那還叫革命嗎,就是封建時代的舉旗造反,無謂的殺戮和打家劫舍是避免不了的。這樣的起事,倒有打造出一支土匪的可能。要我哪,看就不要冠以咱們復興會的名頭了,不夠丟人的 ” 。”

“這話說得絕對了,到現在,瓊州會黨也沒有表現出明顯的牴觸情緒,咱們派去的人還是能夠立足的。”蔡元培覺得復興會創立到現在,時間剛剛過去多半年,諸項工作在充裕資金的扶持下可以說是剛剛鋪開,東京的,南洋的,再加上國內的,各支部的發展還是頗有成績的。

“時間,還需要時間與會黨進行溝通,進行感情聯絡。”俞大純附和着蔡元培的意見,“到現在爲止,咱們派去的人員在開展工作上還是卓有成效的,以研究學術、互助互勵爲名所建立的‘勵志會’已經在數縣建立了分會,頗受進步學生和商人的歡迎,成員亦發展到了三百多,其中亦有很多會黨成員。只要有耐心,教以軍法紀律,教以革命大義,使他們成爲革命人才還是值得期待的。”

“咦,你們到現在好象倒不急了。”陳文強呵呵一笑,正色說道:“不用擔心我的安危,瓊州是熱帶、亞熱帶吧,我對於叢林作戰可是頗有心得的。”

“去了趟南洋,就掌握叢林作戰了?”萬福華首先就不信,撇了撇嘴,說道:“原來我以爲暗殺是件容易的事情,只要不怕死,大不了同歸於盡。可學起來才知道要成爲專業人士的辛苦和艱難,化裝、潛伏、刺殺、撤退,這還只是謀劃方面。涉及到個人技術和能力,就更不容易了。槍械、爆破、體能、格鬥……哪樣不付出長時間的訓練也是不成的。要說瓊州起事,陳庶務是不必親去的,暗殺團倒是可以參加,先殺掉幾個大官,清軍羣龍無首,我看是難以抵擋會黨的人數洶洶。”

“會黨雖然有缺點,但也不是不能改造。”龔寶銓說道:“咱們派去的同志不是已經在五指山看好地形地勢,準備訓練基地和退避之所了嗎?只要槍械、餉銀齊備,會黨武裝也只能依靠咱們。”

章士釗不懂軍事,便笑着點頭以表明態度。

陳文強沉吟了一下,決定還是要去瓊州建立一個類似盧家灣的基地,然後再見機行事。

“原定的起事時間爭取不變,我呢,還是要去瓊州一趟,名義上是建立工業基地、研製抗瘧新藥,實際上是藉着目前滿清的放寬政策,組建起合法公開的商團武裝。”陳文強耐心地說道:“這樣,我們可以成建制地向起義隊伍中輸送人員並且掌握這成建制的獨立武裝,而不是象現在這樣,零散的派遣,混雜於會黨之中。”

“至於暗殺團。”陳文強轉向萬福華,“完全可以在三點會的配合下,在瓊州展開行動。說起來,咱們已經給數個同志捐了官,連你也有嘛。現在,也正在通過各種門路運動實缺,可這實缺咱們不能幹等着,得主動製造啊!”

“你的意思是幹掉幾個縣官,咱們想在哪任實缺,就幹掉哪個縣官,直到咱們的人能任上這個官職?”萬福華雖然是疑問的口氣,卻在連連點頭,顯然認爲這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看來你是鐵了心要去瓊州了。”蔡元培無奈地搖了搖頭,“好吧,那就先這麼定下來。不過,你到了瓊州,還是要以公開的身份行動,不要去會黨武裝那裡爭搶什麼指揮權,更不要跟着會黨武裝起事。”

“是啊,文強能夠公開行動,對復興會的發展是很關鍵的因素。”章士釗對此很是贊同,“隨着文強聲望的高漲,不僅是在國內的人脈,還有了國際聲譽,很多事情辦起來會更加順遂。文強,我發現你對德國的觀感甚好,諸多合作都是選擇的德國。”

面對章士釗的疑問,陳文強輕輕點了點頭,說道:“沒錯,從長遠角度,或者從各國的地緣和勢力來分析,德國屬於新興的列強,與其他老牌列強有所不同,我覺得合作起來是有利可圖的。如果能更進一步,爭取到德國對復興會,對革命的支持,那就更是事半功倍了。”

“有這種可能嗎?”俞大純先是疑惑,而後又若有所思,緩緩說道:“我留學日本,發覺所學非正,曾有過留學德國的想法。”

“我支持。”陳文強很乾脆地表明態度,“革命一途任重而道遠,推翻和建設都是其中必須要完成的任務。各人才智能力不同,或奔走革命,或苦學鑽研,或教育宣傳,總之,殊途同歸,時間早晚,都是要救國圖強。所以,我個人支持俞兄去德國求學。不僅是俞兄,其他同志若有求學之心,我亦願出資相助。”

俞大純還未表態,章士釗已經重重地嘆了口氣,低沉地說道:“文強大度,看得也深遠。有些話我憋在心裡好長時間了,今天就着這個話頭就全說出來。主持《國民日報》以來,雖說有些成績,但越來越覺得才短力脆,鼓吹革命卻於憲政治知知之淺薄,於革命實無太大用處。因此,餘常有留學英國,求學救國之考慮。”

蔡元培苦笑連連,說道:“當日愛國學社爲滿清所偵訊時,餘輾轉青島、日本、紹興、上海等地,又在學習德語,準備赴德留學以躲避風頭。說起來,餘也常以未留學外國,對西學只是一知半解爲憾。”

“是我說錯話了,還是你們領會錯了意思?”陳文強十分詫異,瞅瞅這個,看看那個,“今天是開會議事吧,怎麼倒象是要一拍兩散、各奔東西呢?”

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239章 大勝第157章 殺伐果決,栽贓陷害第65章 海上第24章 制服金三爺第251章 無題第161章 不撈好處誰幹哪?第41章 鼠有鼠道,家中有變第58章 行前瑣事第249章 肅王伏法,大總統第204章 滇西南新佈置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88章 滇省震動第223章 退位第185章 對憲政派的引導第12章 夜市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38章 遲來的拜見第82章 各有感慨第80章 理論班子第一人第46章 味素問世第6章 新藥,說和第195章 退路,形勢大變第267章 大軍發動,借外安內第109章 攀丹羣雄聚第67章 革命黨?第274章 中德會談一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69章 暫時的結束,出訪第195章 戰略轉變,重回廣州第29章 迫走地痞第75章 僞裝立憲派的好處第231章 東北局勢第67章 革命黨?第31章 沉重的傳統第25章 綁架第14章 交談,託付第251章 招商引資,軍人責任第236章 重擊,敗得不冤第184章 不可留,倒逼清廷第183章 底線?第52章 內應外合第235章 改組政黨,籌邊第112章 輕取萬寧第251章 無題第107章 競賽選拔,弟兄第29章 迫走地痞第160章 起事推後,初識黎元洪第224章 錢,都緊張第95章 換馬,革命聯合第77章 勢力擴張,搶發明第70章 長期攻略第194章 財政困難是關鍵第56章 急切,原則第141章 列強分制,四方籌劃第175章 激勵的目標,在人不在槍第253章 挑拔,靈活第25章 勒索投資,強買強賣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154章 艾米麗的請求,合作的前景第9章 接客,賣唱第12章 麻皮的忿怒第174章 感同身受的龍濟光第7章 上海大江湖第83章 人生轉折,操練第27章 酒席,歌女第217章 最後的全力支撐第52章 內應外合第192章 歸途雜想,不可避免的革命第199章 武昌第128章 天馬行空的聯繫,入門難第80章 徐錫麟的見聞第211章 猛烈攻擊第256章 先國家後政治第45章 革命起航第207章 大戰第168章 不能容忍的折騰第78章 拒法拒俄第173章 被逼無奈的反正第18章 候選,華人的稱呼第235章 無題第295章 戰爭暫時的結束第101章 馬上見分曉第253章 日美濫觴第262章 戰事擴大第280章 無題第184章 德皇接見第15章 煽風點火第34章 轉變,查理宋求助第178章 將以有爲?當頭棒喝第70章 雙花洪棍第202章 老袁的心思,上海光復第191章 無題第283章 農民和土地,證券交易所第132章 暗殺威懾,立憲嘴臉第163章 威壓,賑濟第28章 壓抑,渲泄第33章 團體?政黨?第209章 戰局變換,再會張之洞第102章 一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