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競堯和楊亮節早有默契,自然不會發難,楊鎮又和王競堯交好。只剩下一個陳宜中,雖然見有人分了自己的權,心裡老大不樂意,可見衆議已成,自己獨木難支,也就勉強不再爲難。
此事既成,原本以爲今天早朝不會再有什麼大事,誰知道好戲纔剛剛開始。
“陛下,太后。”陳宜中第一個站出來發難道:“韃子已從福建敗退,王元帥功不可沒,染此時福建暫無戰事,其所兼任天下兵馬都元帥一職理應交還朝廷,臣建議由成王趙昰擔任天下兵馬都大元帥,趙昰爲人精細,又是皇家血脈,可堪此任!”
他本來最是看好趙昰,但沒有想到被王競堯等人搶了先機,因此念念不忘的就是如何建議趙昰的威望,一旦日後皇上有事,趙昰繼任也就成了順理成章之事。
這本來是皇上最擊毀的事,但此時宋淳宗年幼,太后又無甚主見,因此陳宜中也不必再顧忌些什麼。
“臣也贊同!”張世傑也站出來說道。他這麼說雖然也存了喜歡趙昰之心,不過可沒有陳宜中的那麼多想法。
朝中文武諸人齊刷刷把目光投向了當事人王競堯,沒想到王競堯卻象個沒事人一樣站在那兒,好像陳宜中說的事情和自己一點關係也都沒有一樣。
“臣反對!”楊鎮大聲說道:“陳大人說現在福建暫無戰事,真正可笑,不知陳大人是從哪裡做出這樣的判斷?韃子亡我大宋之心未死,百萬大軍猶對我虎視眈眈!成王雖然做事仔細,但纔多大,若是歷練幾年可堪重任,但現在卻是不成!王元帥忠心耿耿,青芝山一役以弱勝強,打得韃子不敢正視我福建。若現在即讓他交出兵權,非但有卸磨殺驢之嫌,只怕韃子知道後當時就會盡點大軍,那時請問有誰來帶兵抵禦?莫非由你陳大人親身上戰場不成?若是要撤換王大人元帥之職,臣情願回到老家,不再過問政事!”
陳宜中怎麼也想不到楊鎮爲了王競堯,竟然不惜以辭官相威脅。不多時,楊亮節也持反對意見,到了後來,就連自己甚爲中意的陸秀夫也極力反對。一時間,陳宜中竟覺得自己有了些孤家寡人的感覺。
“大家都是一般的爲了朝廷考慮,也不用爭論。”楊太后這時候說道:“王大人有大功於朝廷,朝中除了他和張世傑大人外,懂領兵打仗者不多,況且韃子隨時都有繼續進犯的可能,我看這大元帥一職,仍舊由他兼任着吧。”
太后既然發話,誰敢不從?王競堯卻還是半眯着眼睛,完全是事不己的樣子。
“衆位大人還有事嗎?”楊太后從簾子後看了下朝臣,有點疲倦地說道。
“臣王競堯有本!”忽然,王競堯從朝臣中站了出來,不冷不熱地看了眼陳宜中。羣臣都有些驚訝,這位開國縣公,平時朝會除非太后問他,否則絕少開口,今天又是怎麼了?只有個楊亮節笑了出來,他知道今天真正的大戲開始上演了。
本想宣佈退朝的楊太后,見說話之人是王競堯,當即打消了主意,說道:“原來是王大人,王大人有事儘管說。”
王競堯冷冷地說道:“臣彈劾左丞相陳宜中!他身爲朝廷大員,不思盡忠報國,反而屢次誤我朝廷大事!”
衆臣連同太后都是一驚,先是陳宜中請求免去王競堯兵權,但隨即王競堯的反擊立刻就開始了。陳宜中本爲幾朝老臣,門生弟子遍佈天下,他要參誰一本,被參之人哪裡敢想着報復二字?偏偏這朝廷新貴王競堯,竟是一點面子都不給陳宜中留。
彈劾陳宜中的奏章王競堯經過了一夜的充分準備,再由李天正連夜精心潤色而成,只聽王競堯大聲說道:“鹹淳十年,韃子入侵,陳宜中身爲丞相,畏縮猶豫,第令集議而不行,軍事上昏聵無能,以張世傑步兵而用之於水,劉師勇水兵而用之於步,指授失宜,結果導致我軍大敗。平章軍國重事王熵、太學生劉九皋列陳宜中過錯數十條,請求罷免其職,結果陳宜中竟以辭官想威脅,迫使陛下和太皇太后罷免王熵,將劉九皋入獄,陳宜中才勉強答應留任,此要挾朝廷的行爲,如何能夠容忍!”
這事本是朝廷上下皆知,陳宜中多有過錯,當時朝官們雖然竊竊私語,但誰都不敢上前爲陳宜中開脫。張世傑更是感激地看着王競堯一眼,當年他的部隊兵敗,的確有陳宜中胡亂指揮的因素在裡面,但最後罪責都由自己一個人扛了。此時見自己剛纔還附和陳宜中解除王競堯兵權,轉眼間王競堯不念舊惡,居然爲自己洗刷冤屈,心中感激不能用言語表達。
“臣再彈劾陳宜中於德佑元年,韃子向臨安大舉用兵之前,陳宜中不思抵抗,竟欲遷都,太皇太后受其威脅,被迫答應。但至遷都之日,從早到晚,竟看不到陳宜中身影,致使遷都之事作罷,太皇太后甚至以髮簪摔於地上,大罵陳宜中誤國!”王競堯此時口氣已經越來越嚴厲:“陳宜中第三罪,乃是於德佑二年,元軍進駐臬亭山,臨安城裡軍民上下一心,準備與韃子血戰到底之機,不思如何抵抗,竟帶着門生弟子悄悄不辭而別,跑到福建,結果終於造成臨安城破!”
“陳宜中!”王競堯將頭轉向陳宜中厲聲喝道:“這三條大罪,換成任何一個稍微有些良知之人,早就無顏活在這世上!你三朝老臣,怎麼還有臉坐在丞相的位置上發號施令!”
陳宜中臉上一陣青、一陣紅,竟被王競堯嗆得說不出話來。這些本都是自己的醜事,大家礙着他的面子誰都不願意說出來,但哪想到出了個王競堯,把他的老底連鍋端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