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數學界的震動

實際上,遠不止田綱一個人對常浩南產生了好奇。

美國,新澤西州。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數學年刊的編輯部裡。

剛到上班時間後不久,理查德·漢密爾頓就走進了高級編輯米凱爾·拉格斯泰特的辦公室。

“漢密爾頓教授?”

後者擡起頭,看到來人的身份之後有些吃驚:

“您怎麼……”

“當然是因爲你前些天交給我審的那篇論文。”

漢密爾頓坐到拉格斯泰特對面,從公文包裡掏出一份手稿:

“我來普林斯頓參加一個會議,所以順路就給你帶過來了。”

90年代這會,審稿意見還處在線上和線下並行階段,像他這樣手寫審稿意見然後寄回給編輯部的人並不少。

但親自送過來的情況還是不多。

拉格斯泰特趕緊接到手中:

“這……這麼快?”

從把審稿邀請發給對方到現在,滿打滿算也就過了不到一星期時間而已。

對於一篇數學論文,尤其是能發表在數學年刊上面的數學論文來說,這個審稿速度……很不正常。

尤其是,論文作者還聲稱他的研究會對解決龐加萊猜想產生幫助。

一般都意味着文章某處出現了嚴重的基礎性錯誤,以至於根本不用再看後面的內容。

換句話說就是民科寫的。

正經數學家甭管水平怎麼樣,不會整出這種爛活。

想到這裡,拉格斯泰特的表情有點難看。

編輯部本身就承擔了對來稿進行預審的工作。

那種問題很大的論文,是不應該被送到審稿人手裡的。

如果真送審了一篇驢脣不對馬嘴的文章,還是送到了漢密爾頓這樣的大佬手裡,對於他本人,甚至對於整個數學年刊的聲譽都會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拉格斯泰特突然感到有點後悔。

作爲數學期刊的編輯,他碩士就畢業於普林斯頓數學系,但自知不是搞學術的料,所以才當了編輯。

之前在郵箱裡發現這篇論文之後,他還專門看了一遍。

發現自己竟然好像能看懂。

再加上作者又寫了龐加萊猜想的事情,所以才決定直接交給微分幾何領域的幾位大佬審稿。

“我就知道……連我都能看懂的論文,肯定是哪裡出了問題纔對……”

“這種來自不知名研究機構和不知名學者的文章,果然應該更謹慎一些,交給一些不太知名的二三流教授審一下……”

拉格斯泰特一邊懊惱地想着,一邊順手翻開了漢密爾頓帶來的手稿。

然後就看到了——

建議發表。

“哈?”

本來已經做足了心理建設的拉格斯泰特一時間甚至沒反應過來。

呆滯了一會之後,他擡起頭,看向對面的漢密爾頓:

“您是說……這篇論文可以直接發表?”

後者也是一愣。

拉格斯泰特已經在數學年刊當了快三十年編輯,能問出這種無厘頭問題,就像佩雷爾曼突然問他1+1是不是等於2。

他的第一反應肯定是——這後面應該有什麼其它深意。

不過漢密爾頓想了半天,也沒想出來除了字面意思之外的其它含義,只好點了點頭:

“嚴格來說,是建議直接發表,我只是審稿人之一,最後的決定權難道不是在你們編輯部手裡?”

“不是……我的意思是……”

好在這個時候,拉格斯泰特的智商逐漸開始重新佔領高地:

“我的意思是,沒想到您能這麼快就給出審稿意見。” “說起這個,我倒是對這位作者很感興趣。”

漢密爾頓坐直身子,語氣鄭重地說道。

“所以說……這篇文章真像他說的那樣,能對龐加萊猜想的證明起到推動作用?”

拉格斯泰特也逐漸鬆了口氣。

“沒錯。”

漢密爾頓點點頭,然後突然露出了一個笑容。

“怎麼了?”

拉格斯泰特一顆心又懸了起來。

“沒什麼,我想起有趣的事情……”

漢密爾頓擺擺手。

實際上,他是想到了論文最後那段仿寫自費馬的話。

數學對大多數人來說是枯燥的,但數學家則未必,

至少漢密爾頓並不介意在論文裡面添加一些風趣的語言。

“咳咳——”

稍微調整了一下語氣之後,他清了清嗓子,接着又繼續道:

“這篇論文裡面給出的兩個證明,是微分幾何界一直在尋找的兩項工具,雖然還不能直接說是解開龐加萊猜想的鑰匙,但至少算是往一個可能的方向前進了一步。”

“我想,佩雷爾曼應該會對這篇文章很感興趣的,他在去年回俄國之前,就在研究用裡奇流證明龐加萊猜想的事情。”

聽到這個名字,拉格斯泰特也有些無奈:

“我本來也想過要把論文發給佩爾雷曼教授的,但又擔心他長時間不回覆我們……”

格里戈裡·佩雷爾曼的性格相當古怪,符合很多人對於“怪異俄國天才”的刻板印象。

“不要緊,他總會看到的。”

漢密爾頓擺了擺手,然後又回到了之前的話題:

“我剛剛想說的不是這篇文章的內容本身,而是這名作者書寫論文,或者說是思考的方式。”

拉格斯泰特沒有回話,只是露出疑惑的表情。

“這篇文章是在裡奇流的理論基礎上進行擴展,雖然不能算是建立全新的理論框架,但仍然涉及到了一些新概念和新方法,按理來說,應該要花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全看懂。”

漢密爾頓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不過還是繼續道:

“但是我在看這篇論文的時候,幾乎沒有感覺到任何理解方面的障礙,要知道組合裡奇流是微分幾何領域最前沿的研究領域,哪怕是我,或者佩雷爾曼,要想解釋明白一項全新的成果,也是相當困難的……”

拉格斯泰特點點頭,示意自己理解對方的意思——

怪不得他之前覺得自己也能看懂。

“這個作者好像知道我們這些讀者會在哪個環節遇到理解障礙,他在論文裡面寫的每一個步驟,幾乎都是在精確解釋這些環節。”

漢密爾頓一隻手託着下巴,表情嚴肅:

“這讓我想起來了……老師,準確地說,是啓蒙老師。”

“什麼意思?”

漢密爾頓深吸一口氣,回答道:

“只有思維高度比讀者高出很多的人,才能用這樣的方式寫文章。”

拉格斯泰特瞳孔猛地一縮。

這話,要是別人說,也就罷了。

但這可是理查德·漢密爾頓。

思維比他還高,那得是什麼怪物?

一時間,辦公室裡的兩個人相對無言。

好一會之後,漢密爾頓才重新開口道:

“費馬沒寫出來的那個美妙證法,讓全世界數學家努力了300多年。”

“我是擔心,如果錯過這次機會,我們也要再耽誤300年吶……”

第633章 超遠程空空彈第628章 沒辦法,他給的太多了第1134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33章 百噸級客機的可能性(爲flankerr的第838章 我改變了學術規則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914章 韓國人要偷技術?314.第314章 給英國人剃個頭!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471章 通往下一代航發的鑰匙第771章 餘波迴盪(6K章)第178章 精工計劃(二合一)第467章 日本軸承產業感到有些不安第49章 殲7F第130章 航展準備(爲月票金主flankerr加更第597章 試飛F14第680章 準備搞事,來自東方的支援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259.第259章 很高興認識你,徐研究員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33章 這個成果,不能公開!(二合一)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878章 以光爲刀第447章 十倍壽命,還真不是吹牛逼?296.第296章 理論結合實際第197章 自己的教材自己寫第772章 慶祝晚宴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57章 思路轉變第140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下)第1271章 夢安眠於九霄365.第365章 從夢想公司手裡搶資源!第842章 到底哪個學部的院士?281.第281章 老對手,來湊熱鬧的F4EJ第863章 先搞專利!第506章 正好,稍有研究第833章 龐加萊猜想已經證明了第1154章 市場爆炸第1035章 沒錯,我們已經研究好了第1261章 軍民兩開花第60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30章 一天,解決難題!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第653章 安保待遇提升第688章 笑死,汽車撞牆你知道拐了?晚啦!第899章 投稿華夏期刊?334.第334章 南海上空的鷹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319.第319章 進氣道異物,隱患解決!(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45)第1079章 我已經全都算到了第479章 華夏企業“走出去”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392.第392章 大涵道比渦扇項目的歸屬第598章 咱們也有力大磚飛的一天吶?第755章 分頭行動第1213章 一張紙解決的大問題第139章 由渦噴14引發的連鎖反應(中)337.第337章 突破攔截,飛越航母上方!第1199章 驅離F22第1101章 克服黑障?第440章 機械製造業的曙光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157章 拯救大兵運8377.第377章 集中力量,航發大會戰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237.第237章 一等“獵蝠行動”紀念章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1017章 震驚帶英一整年第1048章 這就想要A射B導了?354.第354章 生產演示第1138章 甕中捉鱉第1215章 能量去哪了?第820章 通往龐加萊猜想的鑰匙第722章 俯衝轟炸第672章 超算出口,我來做主第652章 先把GPS干擾器運過去第884章 未來預警機的路線第463章 要不要安70?第91章 我們全部歸你指揮!(爲舵主fhtvbn加第51章第623章 超自然現象?第610章 完全屬於華夏的三代機第79章 比幻影2000更強!第597章 試飛F14第47章 主動顫振控制,成功!第1045章 世界最強預警機!第974章 要一起過年麼?242.第242章 在關鍵技術上要有底線思維第770章 繼往開來305.第305章 靈感來了!第1095章 華夏人的計劃有古怪第1275章 讓美國人出錢!(算昨天的)第72章 回到京航(爲盟主flankerr加更25)第795章 圓環工程,終局第1181章 縮比風洞第1083章 我很大,但很輕第789章 暫時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