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4章 不僅要做題,還要出題

面對這般突如其來的轉折,剛纔還非常自信的美國代表當場就驚了。

實際上在大概十分鐘前,他也曾經懷疑過,華夏人是不是還留着什麼後手。

畢竟,排放10億噸甲烷這種說法實在是過於離譜,哪怕信口胡謅,也應該說一個相對貼合實際的數字纔對。

但畢竟事前毫無準備,只能先針對華夏人留出的唯一一個明顯漏洞發起反擊。

結果萬萬沒想到,這看上去的漏洞,反而纔是死局。

現在他要麼承認自己剛剛第一次反駁的點有問題,要麼承認自家發佈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有問題……

進退兩難了屬於是。

“狡猾的華夏人!”

他的怒火在心中熊熊燃燒,但偏偏還得在表面上維持一副客客氣氣的姿態——

撕逼這種事情最基本的邏輯是,誰先破防,誰就輸了。

而看着面前臉色陰晴不定的美方代表,鄭國剛整個人的感覺就是一個通暢!

圍師必闕,這可是真·老祖宗留下來的智慧。

學吧,孩子!

他端起杯子,優哉遊哉地喝了口水,接着又低頭稍微整理了一下手中的發言稿。

後面還有大概三成左右的內容,其中一半是應對各種情況的預案,不過還不急着繼續開炮。

今天這個會議只是代表第四次評估正式啓動而已,本來也不會有一個什麼結果,所以就算是吵翻天也只是口腔體操而已。

真正重要的,是最後15%。

那是華夏有關應對氣候問題的全新倡議。

終於,在鄭國剛刻意拖延了大約一分鐘時間之後,美國方面總算想到了新的說辭:

“華夏方面所使用的,藉助紅外光譜的信號強度,以二氧化碳爲參照物反演甲烷濃度的算法,本身還沒有得到充分驗證,更不是得到IPCC和我國環境保護署承認的甲烷濃度測量方式,因此我們無法認同任何與之有關的數據和結論的可靠性……”

“……”

這番話還沒說完,整個會議廳裡就已經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這一次,是無情的嘲笑——

儘管絕大多數人還沒有詳細看過華夏方面公開的報告,更不太可能知道這個“改進Levenberg-Marquardt方法”具體是怎麼回事。

但華夏人既然敢正大光明地把整個計算和分析過程都放出來,說明大概率是沒有致命錯誤的。

不然你美國怎麼不敢把涉及到二氧化碳遙感的衛星原始數據給大家看看呢?

至於美國人口中的“不認同數據和結論的可靠性”……

在會場內的老油條們看來,除非你能給出不認同的理由,否則相比於辯駁,這個說法更接近於打滾。

性質類似小學生吵架失敗之後的“反彈反彈”或者“我去告訴老師”之類。

無能狂怒了屬於是。

美國代表團當然也知道這樣的反擊實在蒼白無力,但一時間又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只能強撐住面子當做無事發生。

反正算算時間,華夏那邊也快到時候了。

再說他們這邊已經高掛免戰牌,對方總不可能說單口相聲吧?

你別說,還真能。

鄭國剛這會兒還沒爽夠,可不管你這個。

繼續開火:

“實際上,正如美方代表所說,10億噸甲烷的年排放量確實超出常理,因此,我們又嘗試了把整個反演過程逆轉過來,也就是以以美方公佈的大氣中甲烷含量爲參照物,來計算其排放的二氧化碳總量,那麼就會得到一個更加符合現實因素的數字。”

爲了表示強調,在說到這裡的時候,他刻意放慢了語速:

“而根據我們的計算,美國在整個2003年總共排放了大約95億噸二氧化碳,而不是他們所公佈的69.4億噸,佔到去年全世界排放總量的35%以上……”

這下子,笑不出來的可就不止美國代表團自己了。

剛纔那個10億噸甲烷的數字,任何有理智的人只要稍加分析,就會知道是假的。

可是這95億噸的二氧化碳,聽上去則一點都不離譜。

另一方面,其實大家本來也有美國人瞞報數字的心理預期。

只是沒人想到這幫老B能瞞報這麼多……

要知道,雖然大家在減排這方面都有自己心裡的小九九,但對於多數國家,尤其是歐洲和美洲國家來說,氣候變暖帶來的後果仍然是實打實的。

這多出來的每年30億噸,如果按照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裡面的說法,可是要計算到全人類的碳負債裡面的。

到時候無疑是給本就繁重的減排任務進一步增加負擔。

而在這種情況下,鄭國剛則接着火上澆油:

“這個數字相當於平均每個美國人排放30.8噸二氧化碳,甚至超過了目前在公開列表中排名第一的沙烏地阿拉伯,是全世界平均水平的6.3倍……”

“實際上,僅僅今年夏天,發生在阿拉斯加的泰勒森林大火一處排放源,就總計釋放出了大概5000萬噸二氧化碳,相當於這片森林過去半個世紀當中淨吸收二氧化碳的總和……”

“……”

看着臉色越來越黑的美國以及歐洲代表,鄭國剛知道,火候已經差不多了。

歸根結底,歐洲也好,美國也罷,大家至少在眼下還是合作多過鬥爭。

不可能真的把局面給徹底搞死了。

因此,他恰到好處地話鋒一轉,語氣也變得緩和起來:

“我們之所以要說這些,並非真的要指責誰,只是爲了反駁此前美國方面做出的無端指責。”

“我國之所以坐在IPCC的會場上,也是爲了解決氣候問題,而不是爲了拆臺……”

在連續幾輪火力全開的輸出把對方給打得熄了火之後,鄭國剛順勢用兩句話搶佔了道德制高點,然後繼續道:

“因此,我在這裡做出一個倡議。”

“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氣候變化的影響,是從工業革命之後纔開始明顯產生的,所以,當我們討論各個國家的減排責任時,不能只考慮現在或者過去十年二十年的情況,而應該從十八世紀中期開始計算。”

“一部分國家提前享受到了充足的發展紅利,並且已經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出於公平,這部分責任應當由這些國家自身來承擔,只有在詳細計算過這些歷史問題之後,剩餘的減排責任,才應該再由全世界各國進行分配。”

“同時,出於人道主義原則,以及最基本的人權考慮,各國民衆不分人種、膚色、性別,應當獲得同等的排放權利,也就是按照人口規模來決定各國所應獲得的碳排放上限……在此基礎上,華夏作爲一個負責任的大國,自願在此基礎上額外減排10%,以向世界各國做出表率……”

“……”

這一系列建議,纔是華夏代表團本次的核心策略。

過去,一直是別人出題,我們做題。

而現在,則輪到我們出題給別人去做了……

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462章 高性能氣膜冷卻,突破渦輪前溫度第110章 我順手補充了一下國軍標第783章 滬東造船廠的撒手鐗第1132章 工程學,不存在了第994章 決賽準備(新的一月,求波月票)282.第282章 假目標,嚇阻航空自衛隊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第435章 十倍壽命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75章 這次真直博了(爲盟主flankerr加更3244.第244章 準備複製電子戰吊艙220.第220章 我的軟件還有這種功能?第815章 加入WTO的得與失第706章 這臺階不就有了麼第727章 真就買不如租了?第173章 電火花加工第512章 終於能自主生產渦扇了!第493章 我只需略微出手,便已是這個時代的第510章 論文又上封面了?339.第339章 凱旋383.第383章 舉國之力,打造九天息壤!第949章 東歸的“白天鵝”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368.第368章 爲支線客機徹底掃清障礙!第631章 加力燃燒!第536章 渦扇9A,終於熬出來了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533章 女士,你也不希望287.第287章 該省的省,該花的花,轟6再改改第896章 我來當主編第1104章 評院士還能服從調劑?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第995章 小贏,中贏和大贏第147章 俄國人有點懵了第156章 多重攔截(二合一,5000字)第720章 常總的影響力第43章 新改型第675章 空警200,和圓環工程397.第397章 我,總設計師!(雙倍衝刺了兄第622章 今日天晴碧波高,領艦桅上D旗飄第638章 電子偵察第697章 雷達抓鬼,高炮驅邪第726章 41的大勝第864章 信我,我們的衛星是民用的!第661章 我,普通國企職工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862章 神舟飛船的一個名額第696章 擊落B2第455章 大型模鍛件製造攻關小組(日萬,求第61章 那就試飛一下吧366.第366章 航空產業的大勝利!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845章 M88發動機的進化論第87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331.第331章 老一輩人的意難平(慶祝上月月第114章 市場換不來技術(二合一)第982章 原來常總每天都這麼爽的?第663章 可以現場看閱兵389.第389章 拿專利授權換個大獎第625章 375代航發的測試準備第585章 NH90直12,同分異構體第169章 放棄幻想,準備鬥爭!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02章 拍到了一艘航母?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249.第249章 美國人總是喜歡折中的第644章 起飛吧,太行!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52章 八十三工程(下)第858章 航天遙感的價值第911章 針“風”相對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第916章 自作聰明第778章 幫法國人造陣風?第989章 恐怖如斯jpg第1130章 裝配,出問題了?第806章 真有大佬要來?第532章 一人三獎!第132章 上新聞了?第935章 挪威人的助攻第517章 渦槳7和渦軸7第1072章 奇怪的風扇設計第620章 與安南海軍的又一次交鋒310.第310章 兩個方案的殲10!(爲盟主【死第429章 你的鬼怪我的鬼怪怎麼不一樣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766章 觀禮臺上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271.第271章 獵殺獵人,殲轟電7(日萬)300.第300章 華夏青年五四獎章(二合一)第1025章 這下真層層轉包了第444章 火炬公司的第一筆大單297.第297章 逐漸發力的精工計劃,第三代航第754章 把黑海造船廠打包帶走第900章 競爭對手的預判第34章 關鍵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