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以彼之道,還之彼身

常浩南的思路,和過去還是基本一樣的——

能獲得來自上級領導的支持,這很好。

但如果能反過來支持上級領導,從而推着對方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前進,那顯然更好。

這個道理,其實很多人都是明白的。

但明白是一回事,落實是另一回事。

真想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是難度很高。

不光要技術過硬,還得有足夠的洞察能力,否則花了大把力氣最後發現努力的方向錯了,那就只能前功盡棄。

另一方面風險也很大。

萬一出了問題,很可能弄巧成拙,反而失去來自上級的信任。

因此,在聽到常浩南的想法之後,丁仲理微微皺了皺眉:

“雖然這樣想確實沒錯,但是操作上……恐怕很難實現。”

接着他又進一步解釋道:

“目前檢測大氣中溫室氣體含量的手段,最準確也是最普遍的肯定是現地或者空中測量,但因爲各種非技術因素的限制,在很多位置難以進行,所以空間覆蓋範圍有限,只能應用於局地觀測。”

“真要想對較大面積,乃至於全球範圍內進行持續穩定的高精度觀測,那就只能考慮衛星遙感……比如三年前IPCC第三次評估的過程中,美國和日本就聯合發佈過一個關於我國晉省某煤礦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並指控這個煤礦單位產量對應的談排放量超過世界平均水平7倍。”

說到此處,丁仲理也帶上了幾分憤憤不平的表情:

“因爲對方是太空遙感測量,我們也沒辦法用主權問題來應付,雖然後來緊急組織了一次國際聯合考察用來澄清,但還是一度被搞得非常被動……”

這倒是完全涉及到常浩南的知識盲區了:

“還有這事?”

“太多了……”

丁仲理無奈地搖了搖頭

“可惜我們國家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不夠,再說航天發射資源又很緊張,不可能專門爲了檢測二氧化碳濃度發射一顆衛星上去……”

作爲地質和地球物理專業的研究人員,他也是過慣了苦日子的。

這個行當雖然說是理科,但對於資源投入的需求其實不比大型工程要低。

真要想進行足夠高水平的研究,那像什麼超級計算機、遙感衛星羣、地面觀測網、乃至戰略偵察機……全都得給配上。

以21世紀初華夏的條件,確實不可能在這種既不產生直接效益,也不涉及國防安全的領域如此奢侈。

實際上,考慮到現在已經是2004年8月,而IPCC第四次評估計劃在2006年內結束,就算錢到位,華夏也大概率來不及發射一顆衛星上去。

所以,常浩南一開始考慮的,就是另外一條路。

用國外的數據,打他們自己的臉。

“我們自己發射衛星肯定不行。”

思索片刻過後,他擺了擺手回答道:

“先不說時間和錢的問題……就算是真的打上去了,別人也可以反過來說我們的數據是假的嘛……到時候我們雖然不至於被動,但也就是回到各說各話的狀態,沒什麼太大意義……”

“不過照理來說,溫室氣體研究應該是全世界共享的,國外大氣二氧化碳衛星的遙感結果,應該是對外界公開的纔對?”

面對這個貌似有些沒水平的問題,丁仲理一時間有些發懵,想不通爲什麼剛纔還非常敏銳的常浩南這會卻突然犯了混。

但還是回答道:

“公開倒是公開的……但外國人也不蠢,他們如果真想在一些關鍵位置造假的話,肯定會提前調整放出來的紅外光譜,讓測量數據和計算結果對得上。”

“至於衛星的一手原始數據……那我們就更沒可能接觸到了。”

常浩南聽罷,立即追問道:

“那如果……不只考慮二氧化碳呢?”

丁仲理搞了十幾年氣候研究,馬上就反應過來了他的意思:

“你是說甲烷……或者氮氧化物?”

所謂溫室氣體,實際上是一個大類,其中最典型和著名的是二氧化碳。

但實際上還包括很多其他類別的氣體。

如果單從溫室效應強度來講,那麼二氧化碳在其中甚至不算是很強的。

只不過它的絕對濃度最高,又是正常大氣中就必定含有的成分,所以經常被拎出來捱打而已。

“是甲烷。”

常浩南點點頭:

“雖然空氣中的甲烷含量比二氧化碳少得多,但也要考慮到,前者造成溫室效應的能力是後者的30倍以上,尤其對於那些外行的媒體和好事羣衆們來說,不能指望他們搞清楚全球變暖潛能值和全球變暖影響值之間的差別,是個很好利用的噱頭。”

他雖然不懂氣象學和地球物理學,但爲了正在研發過程中的AE1500,卻剛好從化學層面上研究過幾種典型的溫室氣體。

其中甲烷的最主要來源,其實是哺乳綱偶蹄目動物的反芻作用,以及石油開採和農作物種植。

這裡面除了第三條以外,都不是華夏的強項。

丁仲理稍微思索了一會:

“但目前並沒有特別成熟的、通過太空遙感方式來確定甲烷含量的技術手段……”

“我的意思是說,雖然紅外高光譜衛星會在探測二氧化碳含量的同時也給出包括甲烷、水蒸氣、VOCs在內的數據,但總的來說,要想精確獲得CH4的濃度,還是需要短波紅外、熱紅外和主動激光雷達三種手段協作……只靠單一的光譜數據,尤其還是別人提供的二手資料,恐怕很難獲得準確的數據。”

然而,常浩南此時卻露出了有些怪異的表情:

“爲什麼要獲得準確數據?”

“???”

丁仲理滿臉都寫着“你怕不是在逗我?”

“二氧化碳和甲烷在紅外光譜的1.6微米處有一個共同的吸收特徵。”

常浩南的下一句話有些無厘頭。

不過很快他又繼續道:

“也就是說,可以選擇測量點位上的二氧化碳濃度作爲爲參照物,利用正向輻射傳輸模式和反演過程的迭代更新構成算法,對它和甲烷在共同吸收帶上進行濃度反演。”

“從技術上講,如果他們在數據中刻意降低二氧化碳的濃度,又因爲毫無防備而沒有對應修正和甲烷相關的其它參數,那麼反演出來的甲烷濃度就會異常畸高……而且考慮到二氧化碳在空氣中的實際濃度一般是甲烷的幾十上百倍,這個所以畸高的程度會非常非常誇張。”

“換句話說,他們要麼承認自己在公開的數據中造了假,要麼承認自己偷偷排放了數量足以毀滅地球的甲烷氣體……”

第413章 給父母買個房第1175章 正向爆轟驅動228.第228章 組織這是在考驗我啊!(二合一第1067章 深度合作第756章 科工委的進步第617章 反巡航導彈寶具第647章 側衛進化論第805章 另一種方案的殲10第834章 千年數學會議第643章 殲11渦扇驗證機第681章 神秘的雷達元器件第528章 頂級凡爾賽,江湖上盡是我的傳說第155章 三倍音速374.第374章 箱式遠程火箭炮第1210章 高空測試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263章 不小心和SpaceX對上了第153章 多體耗散粒子動力學329.第329章 國企負責人提名,三百萬的項目第116章 自主航空工業的新起點(二合一)第434章 新DLC:軸承高速滾動動力學第521章 這也能叫米格21改???第950章 買一送一巡航導彈?第44章 富士電機的小動作第96章 你憑什麼去研究?第1062章 要求參與事故調查!第1003章 小鷹號的行蹤第494章 隨手發個頂刊(月初求一波月票)第149章 蘇霍伊的野望第636章 一個相對複雜的算法第438章 華夏民用航空工業的里程碑!第618章 軟殺傷自衛反制系統(SKSPCS)第42章 破格,直博!第170章 客機背後的利益第1179章 戰略威懾第206章 殲8C,首開戰果!第464章 還是從二毛那挖人吧第534章 半導體產業鏈,得從頭抓起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496章 爲什麼不聯繫一下作者本人呢?第600章 軸承,壞了第456章 山鷹,兩個半月創造的奇蹟!第425章 這課是上不下去了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943章 總不能什麼都交給華夏人去幹吧?(4K)398.第398章 火炬集團成立!第159章 自然結冰試驗第461章 高性能航發的技術拼圖第824章 反航母技術之一(新的一月,求月票第990章 成年人的選擇是全都要第779章 先把華夏航發的名聲給打出去第535章 轉發式衛星定位干擾第888章 公務機掛激光瞄準吊艙,很合理吧?384.第384章 人在大堤在!358.第358章 國家重點實驗室首席科學家第489章 脈動生產線,殲11的結構升級問題第1207章 變循環發動機一步到位?第192章 無人機也可以搞一搞(爲上月月票金第860章 改天換地第584章 常總巧施錦囊計(求一波月票)第112章 我們自己的標準!第1184章 東風,發射!307.第307章 理論水平LV3,小試鋒芒!277.第277章 海空對抗演習第180章 絕地求生的430廠第16章 關於我看中的學生突然變成我師弟的這回事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240.第240章 航改燃也是有難度的(上)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53章 直道超車第657章 你知道二毛有一艘沒完工的航母吧?第519章 新世紀的陸軍主力(日萬,祝兄弟們第696章 擊落B2309.第309章 楊韋大佬的震驚第693章 美國人的報復第146章 法國人的反應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258.第258章 干擾吊艙測試!第4章 下一步工作第953章 M883上的新型氣膜孔第757章 給殲11擴大產能第747章 做一個合格的老闆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895章 教育界的地位第1180章 末段精確制導第190章 波斯雄貓341.第341章 七月一日第570章 翻身做甲方第499章 一不小心就做了眼鏡蛇機動(四更求第119章 摸不透的需求第1162章 美國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導致氣候變化的重要原因第776章 不會真有戰忽局吧?第650章 之前換裝殲8C的部隊都後悔了第946章 常氏湍流第819章 兩種證法第1109章 向智能化生產進軍!382.第382章 受洪水威脅的01號原型機364.第364章 超越時代的仿真建模工具!第538章 法國人的試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