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

第107章 一個月,十二年(我爬起來了)

看着面前的數據報告,和旁邊似乎仍然雲淡風輕的常浩南,閻忠誠下意識地轉過身,裝作若無其事地離開了控制室。

他不想讓自己的眼淚被太多人看到。

十二年。

崑崙發動機從1984年正式立項,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二年。

對於此前從未有過從頭開始成功研製一型航空發動機的華夏航空工業來說,要學的東西、要補的課實在太多了。

這個項目從一開始,就可謂命途多舛。

就連閻忠誠自己都已經記不清楚,這十二年裡他到底面對過多少個難題。

最開始,渦噴13發動機的3級低壓壓氣機和縮小的“斯貝”發動機的前7級高壓壓氣機組合在一起並不匹配,發動機只要一啓動幾乎立即就會進入喘振。

他們只好重新設計了壓氣機第四級,終於讓發動機能夠正常開始工作。

後來,因爲渦噴14的渦輪前溫度相較於渦噴13更高,已經遠遠超出了渦輪葉片本身的承受能力,他們又不得不在高壓渦輪上第一次使用了主動氣膜冷卻技術。

由於沒有工程應用經驗,410廠在幾年的時間裡都無法造出帶有氣膜孔的合格產品,高壓渦輪葉片根部斷裂幾乎是那段時間裡閻忠誠噩夢的主要內容。

緊接着又是管路滲漏油、滑油中斷、加力點火成功率低……

如果把這十二年的故事寫成一本書,那麼最合適的標題應該是《從零開始學習發動機設計和製造》。

可以說,整個渦噴14的研發歷程,就是從一個挫折到另一個挫折的循環往復。

起初,閻忠誠還會因爲自己帶隊攻克了某個技術難題而感到振奮。

但很快,他就不再會有類似的情緒了。

因爲一個問題的解決往往意味着更多的問題。

就好像在沒有月光和黑夜裡面摸索着前進一般,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想到這裡,閻忠誠嘆了口氣,靠在門口走廊的牆上,右手伸進襯衫的領口,摸了摸左側肩膀上的一道傷疤。

那是一次失敗的試車留下的。

在爆炸中飛舞的風扇葉片幾乎切掉了他的半個左臂,以至於直到今天,他的左手都沒辦法長時間擡起。

很多人在中途離開了。

說實話,閻忠誠是理解的。

這些人害怕的並不是吃苦受累乃至流血犧牲,而是看不到希望,找不到方向。

這也是爲什麼之前他一定要讓常浩南想清楚了再決定是否加入動力聯合攻關組。

因爲一頭扎進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必須要有非凡的勇氣。

不過很明顯,他終究還是低估了這個年輕人。

對方絲毫不懼怕漫漫長夜,因爲他自己就是照亮前路的火把。

現在,光,有了。

路,看清楚了。

……

控制室裡面,常浩南當然知道閻忠誠爲什麼在這個大家都在慶祝的時候選擇獨自離開。

後者在渦噴14研發過程中的經歷,作爲重生者的他都知道。

從01號原型機發生事故,到拿出這個性能堪比F404發動機的新設計,只花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這裡面當然有系統的幫助,以及作爲重生者先知先覺的原因。

但是,沒有閻忠誠他們十二年的堅持,就不會有常浩南一個月的奇蹟。

相比於感懷的閻忠誠和平靜的常浩南,控制室裡面大多數人的情緒則要簡單多了。

興奮,還有開心。 一片歡騰。

對於606所的絕大多數工程師而言,這甚至是他們職業生涯中第一次體會到成功的感覺。

在此之前,華夏能夠生產的最好的航空發動機是渦噴13。

技術水平與60年代初期的J79大致相當,綜合性能還要更弱一些。

而他們眼前的這臺渦噴14,已經把J79遠遠地甩開了幾個身位。

甚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標80年代中期的F404。

一躍十五年!

當然,這種計算方法肯定是不夠準確的。

F404只不過是美國航空工業整體性發展過程中的一個不那麼耀眼的產物,遠不是那個年代的極限。

而渦噴14則是華夏這片航空工業仍然貧瘠的土壤中長出的唯一獨苗。

非要說華夏在航空動力領域跟美國的差距已經被拉近到十年以內,恐怕還是有些過於樂觀。

但,那又如何?

技術層面的巨大突破是實打實的。

華夏第一次有了完全屬於自己的航空動力。

而且要知道,崑崙發動機這樣的項目,絕不僅僅只代表一個型號。

如果所有測試項目都能夠順利完成,那完全可以依託渦噴14的成熟核心機去開發一系列新的產品。

整個華夏航空動力產業的發展都會因此而受益。

項目研發也是講究一個正向反饋的。

過去幾十年間,航髮型號一直作爲飛機型號的配套存在,再加上投入又不足,讓底子本就薄弱的航空動力領域愈發雪上加霜,很多時候就算拿到蘇聯方面的全套技術資料,仿製出來的成品性能都跟原版有一定差距。

而反觀飛機工業領域,1956年總裝出第一架殲5,兩年之後的1958年,完全由自主設計的殲教1就成功首飛。

儘管殲教1只製造了3架原型機,並沒有實現批量生產,但那主要是因爲飛行訓練體制的變化,以及……

410廠無法提供合格的噴發1A發動機。

雖然其中存在着各種客觀因素的限制,但如此鮮明的兩相對比,就更顯得航空動力部門有點“不夠爭氣”了。

在隨後的將近40年中,這種發動機“拖後腿”的情況幾乎一直伴隨着整個華夏的航空工業發展。

以至於搞航發的人自己都覺得有點擡不起頭來。

但是這一次,情況可就不一樣了。

八三工程的原始設計就是個正常二代機的水平,哪怕經過了常浩南的一番改進,最多能算是“準三代”。

而咱們航空動力部門提供的渦噴14,也是個性能直逼F404的“準三代”發動機。

不僅沒拖後腿,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還走在了飛機型號的前面。

總算揚眉吐氣了一回!

不過這個時候,正在那邊互相慶祝的人羣中突然有人意識到了一件事。

“這次主持修改壓氣機設計的也叫常浩南,之前主持修改飛機設計的人好像也叫常浩南,怎麼感覺……”

那人撓了撓頭,看向了正在人羣外面低頭查看試驗報告的常浩南。

作爲606所的一個普通工程師,他當然沒參與過601所負責的機翼設計修改工作,只是在和同事的交流中有所耳聞。

“嘶……”

“這TM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本章完)

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第1038章 國際數學家大會第1208章 高超音速競賽第466章 硬核狠人第892章 搶佔預警機市場第741章 數學不會就是不會第148章 伊留申的野望第436章 有人要買我們的客機?第1169章 下一步,高超聲速or可變循環?第1242章 直接上升式攔截(新的一月即將開始,先求波月票)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634章 你的下一枚導彈,何必只是導彈239.第239章 全燃動力新護衛艦(爲上月月票第723章 不講武德,偷襲幻影2000216.第216章 沒有條件就創造條件!第18章 高超音速的設想第1084章 原型機,要在華夏生產第1041章 我的情況不具備普遍性第1223章 相愛相殺的歐洲人第1087章 鈦合金空心風扇葉片第27章 你就是姚夢娜的學長?第1217章 我們可不是說着玩的第1267章 一次核打擊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1246章 勿謂言之不預第592章 閱兵空中梯隊(4K)第523章 青出於藍第1194章 最好能聯繫一下常院士第586章 坑已挖好,等人來跳第811章 華夏行,我也行嗎?第13章 你告訴我這叫殲7?第1077章 目標是全球適航219.第219章 怎麼又是我?第1052章 這下真實戰測試了338.第338章 受到驚嚇的英國人(日萬,求月第1193章 反隱身的新要求第596章 渦扇10和殲10的發變匹配第1183章 極限散熱第886章 常佳瑤的工作分配第828章 不就是設備嘛,買!第166章 麥道,無了?第981章 這可是我們起家的技術第739章 火炬實驗室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053章 新的預警機平臺?第958章 如何識別航母?第204章 挑戰米格25!322.第322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爲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第457章 汽車行業,要洗牌了第14章 這已經不是學霸二字能形容的了第1105章 一炮雙響第135章 華麗出場(爲flankerr的打賞加更)第1118章 給我一週時間!第1111章 新晉院士座談會(算昨天的)第589章 航校的老熟人第830章 C808,成功取證!(4K)第486章 過去有求於人,現在人求於我第850章 糧食戰爭的開始373.第373章 新軟件的第一個用戶!第1016章 SeA650發動機,完成總裝!第676章 預警機也可以高低搭配第695章 精確制導導歪了215.第215章 在適航壁壘上開一個口子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930章 來自COMSOL的挑戰第426章 金陵法拉利研發中心第11章 學姐懷疑人生了第665章 現代戰爭是炮戰!第979章 雪中送炭的邀請第1176章 我全都要第449章 材料突破,滿盤皆活第821章 課題還沒開始,就已經被解決了?第470章 你沒錯,麻省理工搞錯了第515章 新一代直升機的合作伙伴第940章 不是吧,被背刺了?第980章 做一家有夢想的公司第945章 把秘密武器拿出來用一用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993章 局勢不是小好,是大好第465章 友誼計劃!第540章 AC139直升機,進軍通用航空的鑰匙!第97章 柳暗花明第808章 不同的利益訴求第1071章 軍民兩用渦扇20第102章 生產籌備379.第379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225.第225章 華夏的研究水平全面領先!第532章 一人三獎!378.第378章 通往高性能航發之路!第1177章 我是來解決問題的第1161章 他改變了測量學第841章 請我擔任主編?第1254章 太空武器?星際漁船!第89章 意大利人的橄欖枝第986章 艦用燃氣輪機第1116章 大大黑魚?第1195章 部署位置在海上?第1001章 以軟件優勢推動硬件發展第1097章 準備返回第905章 異型氣膜孔,打孔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