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市場上的和田玉主要分爲疆產料和俄產料,顧名思義一種產自國內邊疆,一種產自俄羅斯。
俄料的質量整體來講和疆產料有一定差距,再加上疆產料有國內傳統文化加成的地域優勢,所以兩者價格相差甚遠、甚至可能是雲泥之別。
只不過自2013年末開始,國家標準就明確規定了和田玉不以產地定身份,只要礦物成分沒問題,一律界定爲和田玉。
因此到現在爲止,還有很多消費者都誤以爲和田玉就一定非常名貴,事實上品質一般的大塊俄料進價不過百元,而且拿去給任何權威機構去鑑定,給出的結果都是真和田玉。
市面上這種所謂的金鑲玉其實就是採用一塊俄料和田玉,用機器流水線在上面雕一些圖案,然後再往圖案上貼上一層薄到不能再薄的金箔。
與其說是金鑲玉,倒不如說這是金貼玉。
這種產品用的玉是真玉,金也是真金,無論是看起來、還是聽起來都非常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可實際上成本價最多也就幾十塊錢而已。
消費者即便花高價買到了這種金鑲玉吊墜也無處說理,東西並非是假貨,商家也沒有違規誇大宣傳,所以顧客也只能吃啞巴虧。
當然,平心而論,這家銀飾櫃檯雖然利用抽獎來進行促銷,但以398元出售一個“金貼玉”吊墜也不算太過分。
果然不出宋濤所料,大概也就是十五分鐘的功夫,鄭義便拿着那枚吊墜滿臉疑惑的走了回來,看來華貿商城配備的流動檢測點給出的結論是吊墜沒有問題。
鄭義皺着眉對顧昌明說:“原本還以爲華貿大商城還算是正規的地方,沒想到他們竟然和商家串通一氣,硬說這個吊墜是真的。”
顧昌明此時已經聽過宋濤的解釋,於是對於鄭義的話搖了搖頭:“老鄭,剛纔宋組長跟我說過了,這裡的流動監測點肯定檢測不出來異常。”
鄭義一時間沒有理解他是什麼意思,不以爲意的說:“那我們帶去華昌地大檢測不就行了。”
宋濤聳了聳肩說:“你讓我拿去華昌地大鑒定也沒有用,因爲得出的結果不會改變,本來就沒有問題的東西,你讓誰來檢測也都說不出毛病。”
鄭義這才明白過來,他難以置信問宋濤:“你的意思這枚金鑲玉是真的?可是金鑲玉哪有這麼便宜的。”
宋濤說:“從礦物學和國家標準來講它的確是真的,但從傳統文化來說它並不是,只不過傳統文化可不具有法律上的約束力。”
顧昌明見到鄭義一頭霧水的樣子,便把宋濤剛纔的解釋大致向他複述了一遍。
說完,顧昌明擺了擺手:“好了,白忙活了這麼長時間,這家店最多算有點投機取巧而已,我們還管不着。”
在確定沒什麼問題後,顧昌明和鄭義便準備離開去暗訪其他的店鋪。
然而就在此時,宋濤卻突然伸手攔住了兩人,然後笑了笑說:“你剛纔說這家店沒有什麼問題,我看其實未必。”
顧昌明眼睛一亮,驚喜的說道:“宋組長,你能看出來哪裡有問題?”
宋濤點了點頭:“我暫時還不能百分之百肯定,但是也能猜到一些,雖然可能不算什麼大問題,但是我覺得敲打一下這家店也不過分。”
“顧組長,您跟我一起過去吧。”宋濤示意顧昌明跟上,然後邁開步子重新走向剛纔那家銀飾櫃檯。
顧昌明覺得宋濤剛纔語焉不詳,也不知道他的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他也明白宋濤是專業的鑑定師,肯定不會空口無憑就胡謅,於是連忙跟上。
宋濤學着鄭義的方法,先在這家銀飾櫃檯旁邊的櫃檯往復逛了幾圈後,最後纔來到這裡。
剛纔那名接待鄭義的售貨員看到宋濤過來後,又熱情地迎了上來:“這位先生,請問您想要些什麼,我們這裡的銀製品有925銀、999純銀等,歡迎選購!”
“我不買銀製品。”宋濤禮貌的擺了擺手,隨後指了下那些金鑲玉吊墜:“我看這些吊墜蠻好看的,想買一個送給我媽媽。”
售貨員連忙建議道:“先生,您可以先購買一些銀飾,然後參加抽獎,說不定您會抽中一等獎,獲得金鑲玉一折購買機會呢。”
宋濤當然已經知道抽獎的中獎率是百分之百,於是在心中暗笑:“還算你有點良心,沒讓我用3980原價去買。”
宋濤沒有理會售貨員的熱心推薦,而是順手翻了翻這家銀飾店的商品款式介紹手冊。
宋濤之所以要親自來這裡看看,就是想看看這本宣傳手冊,在他的印象中,很多俄料和田玉賣家都會標榜自己的和田玉是上好的邊疆籽料,他想確定一下這家店是不是也是如此。
果然不出宋濤所料,這個宣傳手冊上金鑲玉的介紹頁寫着寫着:本吊墜所採用的和田玉產地均爲邊疆,爲和田玉中品質最爲稀有珍貴的籽料。
宋濤眉毛一挑,然後裝作不經意的指着那行字問:“請問這真的是邊疆出產的和田玉嗎,會不會是俄料的?”
售貨員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含含糊糊的回答道:“這絕對是真材實料的和田玉,您就放心購買吧。”
宋濤不依不饒,繼續追問道:“請問如果我送到華昌地大檢測,得出的產地鑑定結果並不是邊疆,該怎麼處理呢?”
聽得這話,售貨員臉上的笑容立即僵硬了許多,隨後她立馬拿過這本宣傳手冊放到了櫃檯的最下方,敷衍的說:“先生,這本宣傳手冊是兩年前印製的了,不具有參考價值。”
宋濤趁着她放置宣傳冊的時候和顧昌明交換了一下眼神,顧昌很快明白,這家店恐怕涉嫌虛假宣傳了。
然而顧昌明看到售貨員臉上的警惕之色,也知道繼續追問肯定問不出什麼了,於是爲了不打草驚蛇,叫上宋濤假裝漫不經心的離開了。
等到二人走遠後,顧昌明有些遺憾的摸了摸自己身上的隱藏攝像頭:“剛纔要是能再多問出一些東西就好了,這絕對是一個非常有價值的案例素材。”
“對了!”顧昌明突然欣喜的說:“宋組長,那我們乾脆把鄭義買的那個吊墜送去你們質檢站鑑定一下產地不就好了。”
“沒有那個必要。”宋濤搖了搖頭,然後解釋道:“因爲華昌地大根本沒有開設鑑定和田玉產地的業務,我只是唬一唬她而已。”
顧昌明驚訝的問:“華昌地大爲什麼不進行產地鑑定呢?”
宋濤簡短的答道:“技術問題。”
目前全國所有正規的機構都不對和田玉產地進行區分,原因是現有技術並不能百分之百確定和田玉的產地,所以國家規定鑑定機構不得擅自給出結論。
因此,如果看到哪塊和田玉配備的鑑定證書上表明瞭產地,那麼不用懷疑,這個證書一定是一家野雞機構開具的。
宋濤之所以確定那些金鑲玉吊墜必然是俄料,憑藉的是經驗、價格和對這類商品的瞭解,如果較起真來,沒有人能拿得出科學上百分之百確鑿的證據。
有時候市場上的亂象未必是監管不當導致的,技術水平不足同樣是各種亂象的誘因。
華昌地大雖然科研能力足夠強,附屬的質檢中心在國內也名列前茅,但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國內所有珠寶鑑定中心的水平比起世界頂尖的同類機構還有不小的差距。
華昌地大質檢中心在國內的珠寶鑑定機構足以排近前三,可是在最近的權威世界排行榜上,華昌地大連前五十都沒有進入。
當然,這些具體而微的情況宋濤並不會向顧昌明解釋,就算解釋了他也不一定聽得懂。
儘管宋濤的話始終非常簡潔,但顧昌明開始意識到,這位小小的組長,無論是專業能力還是合作意識都非常出色,先前自己的所作所爲實在是有眼不識泰山。
念及此處,顧昌明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宋組長,之前我們還質疑你的能力,現在看起來是我們不知道天高地厚了,你可別往心裡去。”
宋濤不以爲意的說:“不過看了個金鑲玉而已,對於我們專業的鑑定師來說完全沒有任何技術含量,不值一提。”
倒不是宋濤心胸多麼的寬廣,而是他現在的注意力已經不再顧昌明身上了。
宋濤此時正在思考,如果寫一篇關於和田玉產地鑑定的論文是否可行,這方面國內的鑑定中心做得都不夠好,如果他在這方面取得突破性的進展,在SCI二區見刊綽綽有餘。
可就算他擁有系統,那麼多專家都沒有攻克的問題,他真的能夠解決嗎?
想到這裡,宋濤皺着眉陷入了沉思。
良久,顧昌明的話才把宋濤的思緒從這個問題中拉了出來。
顧昌明建議道:“宋組長,今天我們已經看了很長時間了,華貿商場整體來講還是比較正規的,再看恐怕也找不出什麼東西了。”
“不如今天就先到這裡,下次碰面我們去‘四會’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