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叫花爬上山坡,見洞口剛好能容一人爬進去。
他向洞內張望,盜洞深約兩三丈。
藉助墓內黑衣人火把傳出來的光線,依稀能看見洞底有一塊大石板,上面被炸出一個大黑洞。
原來,鄧鳳生等人在玄武觀的後山尋寶,通過對山水的“望聞問切”,發覺山坡上一處土質有異常。
便叫徒弟和黑衣人爬上去挖盜洞,挖進去兩丈多深時,被一塊厚實的硬石板擋住了。
鄧鳳生爬進去看了看石板,高興地對徒弟說道: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終於挖到藏寶庫了。”
鄧鳳生要黑衣人用炸藥,先將石板炸個大窟窿。
待煙霧散盡後,一個黑衣人手持火把,爬進洞裡去觀看。
李叫花鑽進盜洞向裡面爬去,石洞內的黑衣人見有外人爬進來,知道情況異常,馬上弄熄了火把。
李叫花爬到洞底,用鐵柺在石洞口試探着捅了幾下,洞內突然“呼!呼!”發出兩隻鐵鏢。
幸虧李叫花早有防備,用鐵柺打落鐵鏢後,迅速鑽進洞裡。
李叫花剛進入石洞時,兩眼漆黑,什麼都看不見。
爲了防止黑衣人攻擊和逃跑,他守在洞門旁邊,用鐵柺舞起棍花護住全身。
黑衣人連打三把鐵鏢,都被鐵柺打飛了。
過了一陣,裡面再也沒有什麼響動了,李叫花估計黑衣人暗器已經用完了。
在漆黑的石洞裡面,李叫花什麼也看不見。
可是黑衣人藉着洞口的微弱光線,隱約能看見李叫花的身影。
黑衣人悄悄靠近,一刀向李叫花胸口捅來。
李叫花雖然看不見,耳朵卻很靈,聽到風聲起急忙側身,可是左手臂被刺中。
李叫花忍住劇痛,右手順着風聲,一鐵柺掃過去。
只聽得“哎喲”一聲,黑衣人被打中,倒在洞裡起不來。
李叫花怕黑衣人使詐,又用鐵柺補砸了一下。
李叫花爬出洞,從身上扯下一塊破布,將傷口進行簡單地包紮。
在山坡上撿些乾柴紮成火把,劃幾下火鐮,將火把引燃,然後返回洞內。
火把照見洞裡那個黑衣人,身上還在流血,躺在那裡奄奄一息。
李叫花一把提起黑衣人,逼問道:
“你老實交代,我饒你不死。你們爲什麼在這裡盜墓?說!”
黑衣人斷斷續續地說道:
“好漢……饒……饒命。胖鎮……田大爺,請鄧大師……尋……寶……”
聲音越來越弱,李叫花用手在他鼻子邊探了一下,黑衣人已經斷了氣。
李叫花丟下黑衣人,仔細查看洞內情況。
原來是一個大型古墓,墓中棺木已經腐爛,露出一副骷髏架。
李叫花用鐵柺挑開骷髏,扒出一些錢幣、金銀和玉器。
李叫花脫下衣服,將這些財寶包好。
墓室一角有一口大陶缸,上面蓋了個大陶鉢。
李叫花揭開陶鉢,缸裡面裝有古瓷器、陶器、銅器和鐵器等古董。
李叫花挑了幾件粉青裂紋瓷碟、黑釉瓷碗和一個三足四系鐵鼎。
脫下一條長褲,將兩個褲腳分別打結,做成布褡褳,將古董裝進去。
李叫花心想,這些東西雖然不是大西王藏寶,但一定也是古人遺留下來的珍寶。
這些古董如果散落到民間,說不定會被文物販子賣到外國去,豈不糟糕?
不如交給智涵子,放到玄武觀裡保存起來。
李叫花又脫下一件衣服,將珍貴物品打包。
用鐵柺做扁擔,將兩包東西掛在鐵柺上,挑到玄武觀悄悄交給智涵子。
智涵子給李叫花的傷口塗上藥,重新包紮好,將古董悄悄藏在自己的牀下面。
然後要李叫花帶路,一起去墓中再看看。
兩人走到山坡的洞口邊,李叫花打起火把先爬進洞,智涵子隨後鑽進去。
智涵子在骷髏旁邊發現了一把短銅劍,撿起來查看,劍身兩邊各有一個凸起的虎形圖案,虎頭朝向劍柄一端。
擦淨劍身上的泥土,現出青鋒劍刃,寒光逼人。
李叫花叫一聲:“好劍!”
智涵子會意,將虎頭銅劍遞給李叫花。
智涵子在四周查找,又發現了一根龍頭銅手杖,撿起來擦去泥土,就如新打製的一樣。
他用手抓着龍頭,杵了幾下底板,感覺十分順手,心裡很是愛惜。
智涵子擡頭望墓室的頂部,上面刻有日月、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等圖案。
再看墓壁,上面刻有浮雕人物畫像。
智涵子要李叫花拿火把照過來細看,見墓壁上雕刻了一個十分威武的將軍,手持鐵棍,頭戴多角帽,腦後垂一飄帶,齜牙咧嘴,怒目而視。
將軍身後是十二幅棍法圖譜,題名《玄武棍法圖》。
智涵子想起了無爲師父曾提起過《玄武棍訣》。
他推測這位將軍可能得到了純陽祖師的《玄武棍訣》,並將其中重要內容刻成圖譜,以流傳給後人。
兩人仔細研究一陣《玄武棍法圖》後,智涵子手持龍頭杖,李叫花手持鐵柺,照圖比劃動作,領略玄武棍術的技法奧秘。
感覺玄妙無比,便默記於心。
智涵子道:“看樣子這是一個古代將軍的墓室。我們學了將軍遺傳的玄武棍法,那麼這位將軍就是我們的師父了。”
李叫花道:“正是。我們重新把將軍安葬好,不再打擾他老人家。”
李叫花把骷髏放回原位,仔細按照人體構架擺放好,在上面蓋了一層泥土。
然後兩人一起跪下,對着將軍磕了三個響頭。
智涵子和李叫花把黑衣人屍體拖出去,與洞外那個黑衣人的屍體一起埋了。
又將墓室整理一番,把貴重的東西裝進麻袋裡。
兩人把麻袋搬出洞口,用石頭和泥土將盜洞封了,再栽些山草在封土上。
然後回到玄武觀,把全部古董放在一起藏好。
智涵子請李叫花住在玄武觀養傷,兩人每天一起討論《玄武棍法圖》,交流學習心得。
智涵子見李叫花的傷結了疤,決定去後山演練一下。
兩人走進玄武山樹林中,智涵子持龍頭銅手杖,李叫花用鐵柺,按照玄武棍圖譜,演練玄武十二棍法。
兩人均感棍法變化多端,絕技奇妙無比。
李叫花練習幾天後,覺得十二棍法已爛熟於心,便告別了智涵子,繼續去幹老本行。
李叫花想起盜墓黑衣人的話:“……田大爺,請鄧大師……尋……寶……”
心想可能田大爺是個財主,專門請鄧鳳生師徒來尋寶。
李叫花心裡突然產生疑問,莫非他們是要尋找張獻忠的藏寶?
李叫花決定收起鐵柺,換上乾淨的衣服,戴一副墨色大眼鏡,去跟蹤鄧鳳生和他的徒弟。
那天,李叫花在凱江邊行走,看見鄧鳳生和他的徒弟走進鎮江寺茶館。
李叫花悄悄跟進去,坐在三人後面喝茶,側耳細聽他們說話。
大徒弟悄聲說道:
“師父,我們在玄武山尋寶近三個月了,除了挖出幾座古墓外,始終沒有見到大西王藏寶的蹤影。我懷疑張獻忠旱藏財寶不在玄武山。”
小徒弟問道:“師兄,你說旱藏財寶不在玄武山,那依你說藏在哪裡?”
大徒弟道:“依我看,藏在峨眉山。”
小徒弟吃了一驚,忙道:“爲什麼?”
大徒弟道:“我在成都茶館裡喝茶時,幾個人在擺龍門陣。
說是最近有人在峨眉山的一個山洞內,挖出了一罈金銀器皿和錢幣,有人說這是張獻忠埋到峨眉山的庫銀。
據史書記載,張獻忠當年命義子劉文秀,將成都府庫中的金銀運到峨眉山,挖幾個地窖藏起來了。”
小徒弟道:“大西王想讓峨眉山的菩薩幫他保管金庫呀?這是後人胡編騙人的吧?”
鄧鳳生道:“沒錯,我查文史資料時,見到清初大思想家王夫之著的《永曆實錄》。
上面記載‘張獻忠輦金銀至峨眉山,瘞之普賢峰頂,宜敕展發窖齎送赴闕,以供國用。’
證實張獻忠將金銀運到峨眉山,埋藏在普賢峰山頂。”
大徒弟道:“王夫之的記載可靠嗎?”
鄧鳳生道:“王夫之一生力主抗清,張獻忠、艾能奇和李定國多次請他出山,因此王夫之的記載可信。”
大徒弟道:“張獻忠一會兒忙水藏,一會兒又忙旱藏,他哪有那麼多財寶啊?”
鄧鳳生道:“張獻忠從武昌打到長沙,再打到重慶和成都,一路上洗劫了幾十處明朝官府金庫中的財寶。
大西軍攻入成都後,又得到蜀王府庫的金銀。
張獻忠依靠搶奪來的財寶,在成都建立起大西政權,府庫中的金銀堆積如山。”
大徒弟道:“張獻忠爲人特別狡詐,在成都周圍,應該有多處藏金洞庫吧?”
小徒弟道:“在峨眉山中藏金,誰也想不到,真是神不知鬼不覺。峨眉山離成都不太遠,運輸十分方便,張獻忠確實狡猾。”
鄧鳳生道:“張獻忠在峨眉山的金庫,至今沒有現身。最近挖出的那一罈金銀,可能是用於修建金庫的費用。
你們兩人準備一下,過幾天我們就去峨眉山。憑我鄧大師的眼力,很快就能找出張獻忠在峨眉山的藏金地點。”
李叫花聽到這裡,不禁怦然心動。
是啊,張獻忠把財寶藏到峨眉山裡,真是一着妙棋呀!
我有祖先傳下來的半張張獻忠的藏寶圖,必須趕在他們前面去按圖尋寶,別讓鄧鳳生等人搶了先。
想到這裡,李叫花心中一陣激動,馬上溜出茶館,到峨眉山尋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