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聖上登基之前,不,確切的說是在進京之前,聖上還只是太原侯、唐國公的時候,他對秦王的態度,和現在相比,真是有天淵之別。
那時候秦王是聖上最倚重的左右臂,太原府境內,無論大事小事,只要秦王願意插手,悉數都由他說了算,調遣太原屯騎的虎符,聖上手中永遠只有一半,另外一半,一直是由秦王掌握,王府的幕僚和武官,常年出入濟世救民,個個莫不以受到秦王賞識爲殊榮,至於那位住在建功立業的嫡長子李建成,不折不扣就是隻灰麻雀,毛色不好看,唱歌也不好聽,又不能捉害蟲,堪稱是百無一用。
那一段時間是秦王最璀璨最耀眼的時間,幾乎所有太原人都認爲,唐王引退之後,唐國公這個位子,毫無疑問一定會越過嫡長子,直接交付到秦王手裡。
李世民也是這麼認爲的,所以在義軍進京之後,當聖上對他的恩寵逐漸轉淡,他纔會百思不解,當然,僅僅是恩寵轉薄也還算了,最爲嚴峻是他還開始有意識的削弱秦王實力,扶持嫡長子李建成。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去年中,派李建成出征兗州亂黨祝山海。
彼時李世民遠在洛陽搜索前隋皇的傳國玉璽,隋皇楊侑還坐着帝位,聖上是攝政王,坐守正陽宮,統攬朝政,適逢祝山海造反,其人親自點了兩萬精兵,連同彼時唐王府中隸屬秦王的十三名文官,交由齊王李建成率領,出兵兗州,劉文靜當時覺着十分驚訝,因這十三名文官是秦王最爲精銳的僚佐,聖上圈走這十三人,秦王門下就沒有文筆可用了,他遂私下將這件事報給了秦王,說聖上行事意圖不明,問秦王是否需要自己攔截住十三人。
秦王反而覺得劉文靜是在小題大做,戰時徵調借用人手,是經常的事,沒有必要爲此得罪聖上,示意劉文靜少安毋躁。
這是秦王有生以來作出的第一次重大決策失誤。
因爲十三文官出征之後,就再也沒回來,全部戰死在兗州。
李世民初初得到這消息,驚得面無人色,那是他花了巨大心血羅到的精銳,居然就這樣糊里糊塗的葬送了,他急忙送了八百里快遞給劉文靜,要他無論如何查明原因。
很快劉文靜回覆他:按照齊王送回長安的戰報所說的,祝山海在連着吃了幾次敗仗之後,決定鋌而走險,在一個漆黑的夜晚,祝賊帶着殘存部隊劫營,湊巧就劫到了十三文官居住的中軍大營,十三人手無縛雞之力,當場被全部刺死。
李世民看到這樣回覆,心痛得當場哭出來,而聖上對這件事的處理意見,則更是讓他心涼:聖上對於李建成因爲疏忽大意導致營盤被劫文官死難的事,只是薄責了幾句,緊接着就徵調了李元霸,帶着兩萬人馬,急急趕去兗州增援李建成。
劉文靜在來信中這樣寫道:
這件事有兩個重大的疑點:第一,根據齊王的彙報,祝山海部劫營,只殺死了十三文官,跟着就撤走了,爲什麼?第二,齊王並沒有要求聖上派兵增援。猶記得當初秦王下揚州找玉璽,曾經請聖上選派衛王隨同前往,聖上沒有答應,說衛王是用來鎮國的,不能輕易外派,現在,爲着一個小小的祝山海,聖上大動干戈,行爲舉止着實是讓人費解,更何況祝山海部總兵馬不過一萬五千人不到,也根本是不需要支援的,聖上這樣舉措,意義實在不同尋常。
李世民當時已經拿到玉璽,見到劉文靜這樣字句,貌似是在暗示一種讓他覺得有些不安的局面似乎將要出現,他躊躇良久,問出了一個自己都覺得心驚的問題:我現已經拿到玉璽,你看要如何處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