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青陽玄府

蘆良鎮上,張御將老丘誕生出來的那一絲靈性力量消抹了去,隨後再用言印敕禁,確保之後再不會有這等力量出現。

對於一匹普通的造物馬來說,沒有這種力量,對其反而是一種好事。

做完這些事後,他又對龔毅道:“老丘已是沒有問題了,只是沒有了靈性力量,它今後恐怕就沒法幹活了。”

龔毅抹去涕淚,上前一把抱住老馬的頸脖,道:“那就不幹活,我們只要老丘在就行了。”

張御看着這一人一馬,見龔毅臉上是發自內心的笑容,那匹老馬則是輕輕用頭拱着這少年,似在安慰他,也是心生感慨,或許對於龔家來說,這匹老馬就是一位爲家人付出了一生的年老長輩,他們只希望它能好好活下去。

他擡首望了一眼那晨起的太陽,自己也是時候動身了。

雖然在幾名司寇面前他暴露身份,不過對此他也是有過一番考慮的。

青陽玄府就在安壽郡中,距離這裡並不十分遠,過去途中只是相隔一個衛縣,現在啓程的話,用不了一天就可以到那裡。

恐怕那時候,那位康衙君還沒來得及這件事傳報上去。

他深知一個轉運正常的衙署事務有多繁雜,只要不曾出現大的問題,那肯定先擺在一邊,因爲有更多更緊要的事等着他們去處理。

如果無人特意問起,甚至一直不會有人去過問。

在與蘆良鎮的鎮民別過之後,他便在衆人相送之下乘上馬車,準備啓程前往治府。駕車的人仍是龔毅這個少年,不過此回馬匹換成了楊鎮長家中的四匹造物馬。

這些馬匹金屬構造較多,血肉較少,看着雄健強壯,但是與老丘相比,就明顯少了幾分靈性。

臨行之前,蘆良鎮鎮民還熱情的把很多小鎮特產塞到了車廂裡,讓他們一起帶走。

張御知道這是鎮民一片好意,也就沒有推辭。

馬車在馬銅鈴的響聲去離開了蘆良鎮,往北而行。去往郡中的道路也很平整,不過大多空曠無人,兩邊只有一片片的農田。

而再往高遠之處望去。可以見到一座座半弧形的飛橋,像彩虹一樣架在天中,兩段都是虛虛淡入天際,可以想見,彼此相隔有多遙。

張御在來時也見過這類東西,知道這是穹橋,是爲方便跨越州府而立的,一般只需要百來息時間就能將人送到另一個州郡,軍府通過此物,便能在關鍵時刻迅速將軍力投放到青陽上洲的任何一方。

這個時候,忽然天中傳來一陣陣龍吟,便見數條蛟龍騰雲駕霧從頭頂之上飛過。

龔毅興奮道:“先生快看,那是白水蛟龍,那是我們安壽郡周圍縣鎮的護持造物,它們一直在全郡巡視,每天都能看到的。”

張御點了下頭,這蛟龍有七條,在地面看着不大,可每一條的實際體型差不多也有二十多丈長,戰鬥力想來也是十分可觀的。

其實以他的能爲,要去青陽玄府,本也是可以飛遁前往的,不過按照青陽洲律令,玄修唯有在當地玄府造冊之後,才能在洲中飛遁。

他是夏士,只需遵從大律,對此規矩本可以不作理會,可這樣路上保不齊會有人或者這類造物過來攔截,那麼只會增加麻煩,所以在地上趕路反而是眼下最爲安穩的。

一個多時辰後,馬車就進入了衛縣。

這座縣城起於四十年前,建立伊始就是護衛府治,此間矗立有一座座外形極富流線感的大塔,通高百丈,直入雲霄,且一排排並列而立,一直綿延出去,看去十分震撼。

塔身外表十分有質感,猶如披着一層厚重的鱗甲,在天光下泛着暗藍色的金屬光澤,其大體呈橢圓形狀,由下往上逐漸收窄,遠遠看去,渾然如一,異常華美。

張御心下懷疑,這或許也是某種造物。

大塔之下一條貫穿全程的大道,寬約三十丈,清爽平整,兩邊遍植各色花卉,香氣陣陣,猶如置身花苑之中。

這裡人來人往,絡繹不絕,只是城中行人很少穿着傳統的寬袍大袖了,而都是線條簡潔的衣着,看着一個個明朗清爽。

這個時候,十數個身披修身神袍的年輕男女,結伴從道路一頭走了過來。

他們都是十七八歲,看得出應該是學子身份,雖非個個都是相貌上好,可都是體魄強健,身形線條十分美好,行走在路上,俱是洋溢着一股自信昂揚的氣質,讓人忍不住把目光都投過去。

龔毅羨慕的看着,道:“先生,那是繼昌學宮的學子,我等攢夠了錢,將來也來這裡進學。”

張御試着問了一下,才知繼昌學宮相當有名,就算在青陽上洲的諸州郡學宮中,也足以排進前十。且是洲內僅有的三座傳授天機專學的學宮,從這裡走出去的學子,大多數都能到天機部轄下各署司中研造神袍玄甲。

他聽聞這些,也是若有所思。

從衛縣出來,他們折道向東,又行了兩個多時辰路,差不多晡時初刻的時候,終是進入了巨州府治所在安壽邑。

這座大城修築時別具巧思,佈局散中有序,處處妙境點綴於秀麗山水之間,且又無有城郭,外人之人若至此,不知不覺間,纔會驀然發現,自己原來早已是身在城中了。

張御乘坐馬車到來的時候,天中似剛落過一陣小雨,滿是清爽之風,他見這裡廣廈樓閣高低錯落,處處皆是飛廊虹橋,煙雨迷濛,草木翠紅交映之下,遠山近水,毫無斧鑿痕跡的融入了城中,時不時還有成羣白色飛鳥從城中的林地水泊飛過,可謂滿布自然意趣。

這時他也是不覺點頭,唸了一句“淡墨疏畫人間雨,飛虹淺融天上青”。

若論風光景物,人與萬物之融洽,安壽邑無疑他一路過來見到的做得最好的,也無怪此城以“安壽”二字爲名。

這時龔毅伸手一指,道:“先生,那就是壽章臺了!”

張御看過了過去,那一座華美高臺,通體白玉所砌,高約百丈,望之猶如一山,上面是重重宮觀樓影。

天夏城邑,通常都是以大臺爲中心,並以此向外擴展城業,很少有例外,東庭都護府的瑞光城是如此,這裡的安壽邑也是如此。

其實放大範圍看,此城身爲州治所在,同樣也是屹立在全州地勢最高處。

不過到了這裡,卻是很少再見到一路以來看到的那些造物了,這裡雖與衛縣相隔不算太遠,可完全就是兩個不同的風格。

一個是古老悠遠,沉澱深厚,一個可謂朝氣蓬勃,積極奮進。

他思索了一下,推斷這或許與青陽玄府就身處此城之中有關。

龔毅這時道:“先生,下來的路我不熟,先生要去哪裡,我下去打聽下路。”

張御道:“不必了,少郎送到我這裡就好,剩下路我自己走。”

龔毅道一聲好,他想了想,便道:“那我就在那個方纔路過的巧雲居落腳,在那裡等先生回來。”

張御點了下頭,龔毅今天是趕不回去了,肯定要在這裡住一晚,而他也不知今天能否順利去到玄府,的確有必要先找個落腳地方。

與龔毅別過之後,他望準一個方向走去。

在進入城中後不久,他就感覺到一處地界在吸引着他,便循此感應走去。

這裡的道路沿山起伏,曲折環繞,十步一景,百步一畫,在繞過一個歇亭的時候,面前敞露出一片泛着點點波光的大湖,岸邊荷葉片片,時不時有飛鳥掠水而過。

湖心之中有一座巍峨宮宇,若塔似樓,高高在上,兩邊虹廊飛出,如舒雙翼,望去彷彿仙鶴展翅,看着着實清靈灑脫,意境渺遠,站在此處,頓生一股洗心滌氣,逸脫塵世之感。

這時一駕小舟忽從虹廊之中飄來,未有多久,就順着水波來到了他面前,在那裡輕輕晃動着。

張御一思,便就把袖袍一舒,穩穩站了上去。

小舟輕輕一晃,就又往湖心而來。

待來至虹廊方向,他踏上石階站定,擡目一望,便見這裡站着一名道人,頭梳道髻,一身素雲玉袍,看着月朗風清,其人對他微微一笑,打一個稽首,道:“貧道明善,爲青陽玄府接引,不知是哪位道友到此?”

張御擡手一禮,道:“東庭玄府,玄修張御,此來青陽玄府修業求道。”

明善道人微露訝異之色,試着問道:“可是遠在東洋之外的東庭麼?”

張御道:“正是。”

明善道人不覺點頭,又仔細了看他幾眼,側身一步,袖袍展開一引,道:“道友請。”

張御一點頭,便沿着臺階走了上來,在與明善道人攀談了幾句,他問道:“道友是真修?”

明善道人笑道:“正是,我在別處無有洞府,許是玄首見我可憐,就在玄府之中安排我做了一個接引。”

張御心下一轉念,通常有玄修的地方真修就會避開,看來青陽玄府格局獨特,不過他看此間的排布格調,認爲這裡也有可能是另一個緣由,而且可能性很大。

這時迎面走來了兩個身着玄府道袍的男子,他們看見張御,都是一陣驚異,兩人各自擡手對他一禮,道:“道友有禮了。”

張御同樣客氣還有一禮。

其中一個男子笑着道:“在下夏侯明,這是我師弟錢忠,青陽玄府玄修,不知道這位道友如何稱呼?”

張御也是報了自己的名姓,那男子與交談了幾句,便道:“張道友初來玄府,若有什麼不便,可來尋我師兄弟。”

他們在這裡說話的時候,明善道人卻是站在一旁,微笑不言。

張御客氣謝過之後,便與兩人別過,和明善道人一同往宮觀方向走去。

夏侯明看着兩人離去,目光閃爍着。

那師弟錢鍾問道:“師兄,你想招攬此人?“

夏侯明點頭道:“有此意思。”

錢鍾卻不看好,語聲之中略帶不屑,道:“師兄,你可想清楚了,那可是東洋之外都護府的玄修,我們近來也不是沒招攬過,可他們所修的東西還是六十年前的那一套,無論是鬥戰之能還是章印運用的手段,都是差的太遠了,就算這位有些修爲,可對我們又有多少用處呢?“

夏侯明一笑,道:“我們現在人手欠缺,多幾個人總是有用的,走吧,那件事回去之後再從長計議。”

……

……

第六十九章 移神動界徵第一百九十六章 虹去光逐日第四十八章 來書第三百一十一章 至渾移元變第兩百九十九章 氣蕩外玄變第一百五十五章 搜尋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八十三章 雲浮隱雀鳴第三百四十二章 乘烈再入空第一百四十四章 邪祟第一百九十一章 化附得覺見第九十七章 激流第五十九章 源同道有異第兩百零九章 誅絕第四十二章 挪光舉中天第四百九十一章 對陣敘虛實第兩百二十六章 截敵各攻守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數在用變第七十一章 遷民可渡生第二十五章 離天散濁霧第三百零二章 淨世應無穢第一百四十四章 民詢第七十章 再訪第九十六章 乘常第四百零四章 承法反主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斥外先撫內第二十章 曇泉第四百九十二章 法傳道非傳第兩百四十五章 謀身尋後圖第七十一章 演景傳心言第三百三十一章 異算暗潛附第十六章 託寶護功果第一百一十九章 歸行借外勢第一百三十章 法爭第五章 化世取收用第三十四章 追攝第七十六章 變化第六章 再非舊天數第五百六十五章 存意立始終第兩百四十章 欲進先後固第七十八章 萬星映天霄第六十四章 推器撥天機第三百二十章 映己照諸道第一百三十七章 功劫自持量第三百四十五章 舉勢奔潮起第兩百六十七章 理散定維正第二十六章 玄音傳諸宇第一百五十二章 神像第三百六十四章 破枝裂堅障第二十一章 赤心見神形第四十二章 挪光舉中天第五百三十一章 天數在用變第兩百零七章 觀域皆有得第十八章 潛流涌未盡第九十三章 指名誓同念第五十三章 靈關第九十八章 耀燁可得覆第三百二十六章 魂過已無痕第四百九十二章 法傳道非傳第三百六十七章 躍陣擊遠敵第一百四十八章 翻案第十章 照神用託付第兩百四十六章 合力第一百八十六章 投誠第四十五章 斷煉散濁塵第一百一十五章 尋力御未全第一百七十一章 天外有使來第九十二章 堆落珠光顯第十六章 布子天地間第一百九十九章 燦星射神空第一百零九章 緣法第兩百零五章 清流返雲穹第一百零三章 逆流第兩百五十八章 別宴第三百零三章 見虛擊根本第九章 傾世亦了劫第兩百零九章 天言未盡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演推使反算第一百一十章 授符舉世域第八十二章 知己辨世人第兩百三十一章 竊力非順意第三百一十六章 損益補全缺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一百二十二章 斷空始轉機第八章 時移事變第五百三十七章 謀定築厚基第二十九章 學宮傳貼第三百一十四章 乘幽論遷議第七章 盛光入畫影第八十四章 靈華可滯世第三百七十六章 沉勢裂天原第三十五章 壺黎神像第十三章 印證第三十四章 追攝第六十二章 乘虹攀上流第四百四十二章 斬身絕神氣第一百一十八章 甲壹第一百五十章 落陣禁光成第八十三章 羣光漸逐黯第一百二十六章 火奪靈光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