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明道改舊理

殷朧看着那一道光芒,此時此刻,他已然成就了上境,現在只需他放出氣意,就能元空之中落下道名。

可是他並沒有選擇這麼做。

他猶自記得自己之前與老掌門的那番對話。唯有獲得足夠的力量,才能去改變那一切。

而此時此刻,他已然得到了這些。

所以在完成自己的理念之前,他並不準備與元空上層諸位大能進行接觸,也不想任何上層的規矩來干涉到自己,隨着他如此想時,前方的光芒也是逐漸收斂,待之完全消散之後,他認真看向了那一方新的奉界。

因爲原來的奉界已是覆滅,所以奉界之人重新將此處定名爲奉界,這裡的生靈較爲稀少,生人更是無有,而神異力量也只有零星分佈,所以奉界之人一進入此間,就很順利的在此落下腳跟。

諸派在地陸和虛空之中各自劃分了地盤。雖然當初與元夏交手戰歿了不少修道人,但是總體來說數目並不大,所以短短百餘年間,便又一次恢復了原貌,看去比原先更爲興盛。

殷朧看向上空,在他人看不到的地方,一縷清穹之氣懸在上空,給予整個世域的生靈以滋養,同時保護他們不被劫力所侵奪。

當初奉界諸派上層再怎麼不願意,奉界與天夏始終是有所牽連的,所以在世域覆滅之前進入天夏後,他們已然是受了天夏之遮護,算得上是半個天夏之民。

但是這還不足以消殺劫力,不過有清穹之氣遮掩之下,此世之人暫時無虞,而若在此後他們逐漸承認自己爲天夏之人,信奉天夏之理,那麼劫力會逐漸消散,那時候清穹之氣也會徹底化歸無有。

確定了目前此界的情況後,他也是準備踐行自身的道理了。

同一時刻,金庭之中,五位執攝在殷朧成就上境的時候就有所感應了。

這倒是他們早便希望看到的,早前他們還投下一縷清穹之氣,希望能助其能快些進入上層,可是那縷氣機被覺霄奪取,導致其人失去了機緣。

現在這一位通過轉入新的奉界,利用百年時間終於修持功成,如今已是可以拉攏其進入金庭,從而成爲他們制衡張御等人的幫手了。

然而下來的發展卻是讓他們意外,這一位氣意駐入元空後,沒有放出氣意,也不立自身之道名,而是維持己我,不與外通。

上境大能成就之後,無一不是本能的渴盼更高的境界,氣意跟隨元空而轉,跟上天道之變化,從而避免被天道所甩脫。

哪裡滯留不動的道理?

滯留不動也還罷了,現在看起來,其似乎還打算以自身的力量來干預並改變下層世域。

五位執攝是不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的,一個大能對下層所能造成的影響實在太了,不知道要增添多少天道變數。

所以商議過後,當即對着其人降下一道諭令。

殷朧看着那一方新的奉界,他一念轉動之下,所有人的思維想法,所有的人,乃至萬世萬物運轉的軌跡乃至背後所依託之道都是清晰呈現在眼前。

不僅僅是眼前這個界域,下層所有事,包括天夏、元夏在內,只要不是有鎮道之寶遮掩的地方,對他都沒有任何秘密可言。

這恐怕也是上境大能不在下層久留的原因,因爲絕大多數事情對他們來說都無有意義了,一切運轉解是呈現於眼前,自然無趣,未有更高的道纔是他們的追求。

然而他卻知道,有一個不是他們能掌握的。

那就是變數!

在他成就上境的一剎那,他就已是與元空建立了聯繫,他沒有辦法一眼望到此世之末,也沒有辦法知悉所有未來之變數。

這個變數也是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上境大能無法預料的。

也是因爲有此變數,他才能覺得可以試着推動自己所尊奉的道理。

只是以他的法力,只需一念轉動,那麼頃刻之間,如今面前這一整個天地就可爲之改變,就算有變數也可由此不變,這就是上境力量的強橫這就是上境力量的強橫之處。這恐怕也是元夏之道最根本的出發點。

可他並沒有選擇這麼做。

因爲如此是以他的意志來替代所有人,以他的力量來代替一切運轉。

不管他的出發點是怎麼樣的,本質上與那些奉界宗派的所作所爲是一樣的。所以他要做的,不是強加給這些人什麼,而就是給予下層生靈更多的選擇,而不是讓自己來代替所有生靈做出決定。

這樣無論結果是好是壞,這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當然他會在這裡作以一定的指引,而不是決定不加以管束了。

他已然思考過了,要想改變奉界原有的格局,那就是用天夏那一套,奉行天夏之道念,這也是被證明是成功的。

不過完全照搬是不行的,每一個界域的生靈都不相同,每一處界域都是有所差異的,這裡只需要一個大方向,細節處再慢慢磨合。

尤其奉界那些宗派上層,肯定不甘心原來的格局被打破,甚至可能還會出現反覆,不過有他作爲絕對武力在上鎮壓,也可以將偏離和失序扳轉回來。

而正在他思索的時候,五位執攝的諭令也是來到了這裡。

在收得了這一縷氣之後,他便就從中知悉這一道諭令的意思,這是要他放棄眼前之事,就去往金庭。

此前他得了燭相的傳遞的氣意,提前知悉了金庭和元一天宮,所以對於這一道諭令到來卻是絲毫不覺意外。

無論元一天宮還是金庭,都是會將治下轄界中成就的上境大能招攬過去。

可是他卻是不屑一顧,直接傳了一縷氣意過去,大意說了下自己滯留在此間的理由,並且言稱自己要做什麼,自有自家來作主,何須他人來關照?

這番對話可謂強硬,或許會使那五位執攝感到不滿。可他絲毫不懼,從燭相的氣意中可以得知,他越是強硬,上層越不敢拿他怎麼樣。

說實話,他有他自己的道,若是他的道不得貫徹,那他是不會放手的。就算五位執攝要來與他一戰,他也在所不惜。

而且他也不怕被消殺,打不了躲入渾黯之中,後再設法歸來就是了。

更不用說,他知悉元空方纔經歷過一場大戰,現在正是設法安伏的時候,根本不敢輕易掀起元空動盪,所以只要他不做太多過分之事,並且只要還是在這個世域內不出去,那麼對面也不會做出過激舉動。

回了氣意之後,他就不再理會外間,開始專注於眼前之事,此刻他一意轉過,霎時間,就將奉界所有所功行到達玄尊之境的修道人意識都給牽引了過來。

並且對他們言說,自今日起,不得壓制玄法,亦不得禁絕造物,每一個人無論修爲高低,都需尊奉一個規序,同時需積極需天夏往來,而不是將自身封隔在此。

這些要求並不多,但主要都是爲了能讓天夏道念能夠傳遞進來,併爲如今奉界上下所接受。

以天夏的影響力,兩邊一旦建立起緊密的聯繫,再加上他所堅持的大略,不用去刻意推動,改變自是會一點點發生的。

那些奉界上層修道人大生震撼的同時,也都是心情糟糕。

他們根本不曾想到,在天夏時沒人對付他們,可是他們到了此間,用了百餘年完全復拓了奉界的那一套後,本來打算一直這麼延續下去,卻反而被人給直接掀翻了。

可是面對上境偉力的,他們連一點反抗心思都起不了,雙方的力量幾乎是天地之別。反抗不了,他們也只能選擇接受。

而往好的方面想,殷朧所立下的規矩也把自己包括在內,限制住了自己,只要他們不做違背規序的事,也不用擔心被其隨手鎮殺。

殷朧目前只是定下大方向,具體執行他不管,要是下面之人陽奉陰違,他自會出手解決,以確保奉界到原來的路數上,他自會出手料理。

下來沉浸在改造奉界的事機上,對於其餘一概不聞不問。

五位執攝此時收到他送回的氣意,上面直接回絕了他們的諭令,而且理由也很充分,我是自成己道,與天夏何干?

五位執攝一時倒也無言,因爲其人從頭到尾都在是奉界修行,沒有去過天夏,從身份上說並不是天夏之人。

再則,其人成就的那一方界域雖然本來是天夏的,可是如今已然贈給奉界了,自然也不再歸屬於天夏。從這裡出來的修道人,若是願意奉他們還罷了,可若是不願意,那他們也沒有道理強令,除非他們用上強硬手段。

可這反而是他們事實上要避免的。

但這事情又不能不管。殷朧在成就上境,氣意與元空相連之後,不管對下層做什麼,難免掀起天道變化,這是不被允許的。

可若是去鎖拿此人,那所造成的後果將會更嚴重。

太初道人這時道:“看其人之目的,應該就是爲了貫徹自身之道,這樣的話,只要不干涉到那方界域之外,所能激引的變數不多,我等可以暫時容忍,不如就等到其人完成此事,再是與其溝通爲好。”

太素道人道:“方纔許是我等態度惹其反感,不如由我與此人分說一二,看能否勸誡其人罷手。”

……

……

第三十三章 登階問臺高第四百九十五章 神身抱合一第兩百四十一章 密關藏幽影第一百七十四章 靈枝可渡引第一百五十四章 準備第一百七十八章 定變固侵溢第十五章 更易第一百一十六章 利芒終回顧第兩百七十一章 摩形喚靈至第四十六章 靜定待機變第二十四章 遮靈另闢徑第兩百二十六章 交代第一百六十八章 飛天第兩百四十六章 見異觀己明第五十二章 吞黯氣相傾第一百八十四章 轉機第九十三章 指名誓同念第兩百六十四章 圖藏得尋知第三十五章 再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奪機除法敵第兩百五十五章 安置第一百零九章 正禮第兩百零三章 望夏臺第五十九章 載器當由人第五十五章 渡存化駐意第一百七十一章 暴露第二十七章 尋玄章法第五章 化世取收用第兩百六十三章 今勢不復昔第四百八十四章 塵水移天人第兩百零九章 準備第三百二十二章 投世藏神氣第一百零三章 重天化神異第一百零一章 窺玄第一百九十三章 前驅運陣霧第三十七章 逞意各持機第三百一十六章 損益補全缺第兩百二十一章 去留第三百二十一章 融界化雙生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青光雲聚散第兩百九十八章 執機待來日第三百三十章 虛空橫晝光第一百零五章 追戰第一百六十七章 對陣如對弈第六十五章 渡岸共上流第七十六章 失遺之物第三百二十章 捉影治神法第五十四章 諸敘載元錄第一百二十四章 連域化界合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當拭往跡第七十三章 牽制第三百三十一章 破塵劍摧神第七十六章 失遺之物第兩百八十七章 內觀試心明第五百六十章 卸功爲取上第兩百八十二章 逐道當執主第一百六十六章 故陸第三百一十五章 避塵不避劫第兩百四十四章 蕩空封邪異第一百九十二章 洗劍煥珠芒第一百八十八章 破州第一百二十五章 從勢可憑心第一百三十七章 裂虛分二天第二十三章 間空遠深藏第兩百七十五章 證法知弊漏第一百二十八章 遠陸傾兵至第兩百零七章 憑功欲逐生第三百八十八章 清聲起玉階第四百一十二章 近戰勢先發第五百六十五章 存意立始終第九十章 由須論法名第四十四章 暮渡曉山第兩百二十七章 堆高虛固深第兩百一十二章 正清第兩百一十一章 祭氣推元定第三十一章 污名之問第四百八十七章 寶光破常世第一百四十一章 討人第一百二十章 持陣天人勢第一百七十七章 內線第十一章 執寶蔽空回第二十三章 託身以載神第三百零五章 引機避出入第四百三十一章 上機顯真穢第四百六十四章 融識決真道第七十章 萬化渡道機第兩百二十五章 光落取影回第一百三十五章 弟子第八十八章 劫擊第一百八十七章 玄兵第八十章 伏餘第兩百九十三章 神子化常變第一百四十四章 邪祟第一百八十四章 守聚待風起第兩百一十八章 過痕有依循第四百四十章 道問寄鬥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一百八十一章 啓照氣自流第兩百六十三章 今勢不復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