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循功理命機

張御一語吟畢,便收攝了心神回來。而此時此刻,此前許多心中難解之理,因爲道果已取,此刻卻是豁然明朗。

一般來說,修道人去掉執妄,己身化虛與神相合,進而再投世重演體軀,至此虛實相生,陰陽可得互濟。

而他現在走得路,乃是直接將寄虛之地的神氣填補足滿,從而對應此身,直接跳過了這一關。

兩者對比下來,要說對道法的運用,其實前一個方法更爲巧妙,以微小之力渡證大道,可謂完全實現修士本身對道法的參悟、領會,運用再到最終印證的整個過程。

這也是符合真修道法的一向路數。

不過他這法門卻是從直中而取,堂皇正大,以自身絕強之力推開關門,不與你講什麼變化,大道可攀,我便可至,無道可走,我便衝闖而出,途中山河險阻皆是推平!

實際不管如何走,只要能夠走通,那便皆爲大道,且眼前這條路更是適合他自己,而不是去單純效仿前人,立意之上,反而更高一層。

眼下儘管摘得功果,可他並不急着向玄廷傳告此事。

成就歸成就,運使是運使,他還需將自身此刻所具備的神通能爲稍加熟悉一下,纔好在下來與敵對戰。

越是這時,越當沉穩,不可倉促行事。

若是因爲本可拿捏對手,卻只是因爲自己沒能發揮出該有的能力而導致失機落敗,那卻是絕無應該之事。

要是自己之事,他還能由自身一力承擔,可現在事涉天夏之大局,他卻不得不更爲謹慎持重一些。

而若說眼下自身之能,這裡最爲主要的當就是“命印”了,正如言印、目印自有神通,身爲大道之印之一,也自當有着本來之神通。

他稍作感察,見此印着實帶來了不少好處,首先自是在於心力之強盛,身爲駐世之根,命即固世之本。

到了虛實相生之後,塵身一失,便由神氣反照入世,神氣若絕,便由塵身渡化寄虛,周流往返,不予斷絕,但若同層次的修道人交手,那還有破綻可尋的,要是捨去神通殺招不談,那麼就是比誰的根基深厚,誰的道行修持更高了。

他有“命印”爲持,在這一方面尤其穩固,並且只要他願意以神氣相渡,那麼他變化出來的分身,除卻無有玄異觀想圖,那幾與正身沒什麼差別。但似這般化身,他目前只可化得一具,再多便成負擔。

轉念到這裡,他也是一揮袖,化出一道化身,依舊是回去鎮守東庭,不過這只是尋常化身,並沒有渡以神氣。

“命印”之中其實還有更多之變化,但這不是眼下能立刻了然的,他也是沒有再是繼續深研,而是把注意力投到了更爲實際的地方。

此時他意念一驅,就將蟬鳴、驚霄二劍轉入到了心光深處。

每一次他功行大進之後,都要重新祭煉一下雙劍,以求其與自身完滿契合,只在這時,他發現雙劍似也生出了某些變化。

兩劍在落入心光之中後,居然又自行去了寄虛之地遊轉。

這兩劍其實早是被他祭煉成了護持寄虛之地的法器,去得那裡似也不奇,可在隨後,卻見這兩劍與他自身一般,每在虛實之間轉旋一次,便就變得強盛一分。

他心下一轉念,這兩劍因爲煉化較早,實際已然算他自身的一部分了,現在他摘取了虛實相生之功果,那麼兩劍有此變化也算是理所應當。

可就在同一時候,他感得一股玄妙意念由劍身之上傳遞過來,在仔細分理之後,他不覺若有所思,道:“劍上生神……原是如此……”

“劍上生神”之術乃是修道人真念之寄託,在下層境界之中,需要專注唯一,舍絕他物,既爲求劍,又爲求道,到時候破開道障,也是還補於劍上,稱得上是互相成就。也就是說,劍上生神本就可以直去虛實之境。

而若境界有成,反過來再是執劍,其實也是一般。雖然比起純以劍法入此道之人他是不如的,可不礙他能夠把握到這一層法門。

再說他之劍上生神乃是“斬諸絕”,也從來不需要什麼變化,遇到什麼阻礙,都是一劍斬去便好。

那雙劍在虛實之中不絕來回,待也是流轉三十六數後,聽得兩聲劍鳴,齊齊從虛無之中跳躍出來,化光在外流轉一圈,再次落回到了他的心光之中,並向他心神之中放出一陣陣宛若新生一般的劍鳴。

他不覺點了點頭,這可稱得上是成就之後的最大收穫了,隨後氣意一轉,就將飛劍安撫下去。

收妥雙劍後,他察看了一下其餘地方。

發現此刻自己還有一個“玄異”正在緩緩生出,只是不知什麼時候可成,他自感這應該應此番變機而生,許是待擊敗來敵,纔有可能獲得,對此他也沒去太過在意。

倒是身爲玄法開道之人,到此境界之中,似當也立下了一印,後來人憑此可攀,隻眼下還需去面對來犯之敵,此事可先放在一邊,他需回來再慢慢梳理了。

念轉至此,他便即喚出訓天道章,尋到了風道人。

廷上諸廷執一直在等候消息,風道人見他傳意到來,當即關切問道:“道友,如何了?”

張御道:“幸不負命,御已然摘取功果,稍候當承玄廷之命,去往虛空之中。”

風道人聞言不覺精神大振,他又追問一遍,在確認之後,對張御喚言稍待,而後自座上站起,對着諸位廷執打一個稽首,帶着一絲激動道:“諸位廷執,方纔張守正來言,說他已然摘取功果!”

首座道人頷首言道:“我觀守正宮中,方纔有一股神氣沖虛,往復而生,張守正的確當是得此成就了。”

座上其餘廷執確認此事,不覺心生感慨。

本來陳廷執提出此言時,因爲他們大多數人自身也在求取此功果,深知此事之不易,故也是認爲這不過是姑且一試,其實內心深處並無多少指望。

可現在見張御果真得成,倒也是對他頗爲佩服,同時也是感嘆陳廷執看人見事之準。

陳廷執倒是神情不變,看去對此事似是早有把握,他這時出聲言道:“事不宜遲,既然張守正已成功果,那這便請他往虛空中去,所需一應法器之物他可自行去拿。”

林廷執鄭重道:“林某會令諸位道友與張守正配合好。”

玄廷當然不會是讓張御一個人前去那裡鎮守,還有其他玄尊一同跟隨前往,並負責一起鎮守大陣元節。

風道人待廷上議畢,也是通過訓天道章對張御言道:“張守正,我已稟明廷上,現如今廷上令你即刻去往虛空,取拿諸般寶物,儘量堵住來犯之犯,若有所缺,你可提出,廷上會盡力提供支應。”

張御應了下來,收了訓天道章,他起身來至後殿,見一枚枚晶體長梭懸浮在那裡,其以頭尾中線爲軸,在那裡緩緩旋動着,並持續發出沉悶的風雷震鳴之聲,若不是殿內禁陣始終壓制着,恐怕整個守正宮都會隨之震盪起來。

這是他之前爲配合自身鬥戰之術並補全短板而祭煉的定壓克拿之寶,只是單純一枚作用不大,所以此後他一直在換取寶材不停祭煉之中。

如今數來,此物正好有了百零八枚之多。

此際正逢大戰,不必繼續,當拿來一用了。

不過當給這法器取一個名字纔好。

他看着此梭排布有序,如同布棋陣列,周圍有雷光閃電環繞,忖道:“此爲鎮奪之寶,當以‘玄光天元’爲名。”

隨他語聲落下,這寶器齊齊一震,於一瞬間煥發出奪目光芒,而後又一同收斂了下去,但看去隱隱與方纔有所不同了,似又多了幾分生機。

他心中略有所覺,但這刻不是深究的時候,意念一動,百數玄梭如羣鳥歸巢一般全數飛入大袖之中。

待收妥後,他忽感守正宮外有氣光聲色震動,便即轉身向外,走了出來,一路出了正殿之門。

此時擡頭一看,便見守正宮門前站着一十二位玄尊,這些玄尊見他步出,俱是恭禮對他打一個稽首。

他們都是奉玄廷之命,此回聽從他調遣的。

張御也是擡袖還有一禮,他能看到,這其中有畢明、施呈這兩個熟人,其餘人大多未曾見過,當也是原本在雲海潛修的玄尊。

這些人應當與他一般,也是原先玄廷準備應對寰陽派的,只不過原先鎮守陣機,不出去對抗已是足夠,但現在可能對面多出了一個鎮道之寶,並多出取得上乘功果的修道人,那光靠這些人來鎮守原先陣勢就顯得很是薄弱了,但若有一名摘取虛實相生功果的人帶領鎮守,那又有不同了。

他道:“諸位道友,時間緊迫,我就不在此多言了,只請諸位道友稍候鎮守大陣,若有強敵來犯,交由我來應付便好。”

這些玄尊此刻也知他已然取得上乘功果,不說過往功績,只看此刻功行,他們也自是服氣的,故都再是稽首一禮,道:“願聽守正安排。”

……

……

第十四章 取借觀渾靈第八章 名立客自來第一百一十七章 化命逐侵染第一百四十三章 初五第一百二十六章 神變得法通第兩百一十六章 祭功以求渾第四章 心光至此明第一百三十八章 信真當非幻第四十章 世無圓融法第一百九十九章 神國第兩百三十二章 誠修方正持第兩百零一章 雨過有餘瀾第一百七十四章 攔截第兩百六十五章 逐痕消往印第四百九十七章 生滅止一念第七章 盛光入畫影第一百六十一章 無進當可變第兩百二十八章 勢迫氣聚凝第一百二十一章 幻虛心疑真第兩百四十三章 器法化靈生第四十六章 落光傳清聲第兩百八十八章 勢滿見斷隙第四百四十八章 同玄皆應機第兩百一十四章 天海月照第二十七章 曇光第三十二章 潛謀重重第三百章 載軀使天青第一百七十八章 使者第兩百五十八章 敘空倒映真第兩百零四章 進退轉攻守第一百一十四章 寄望第一百二十九章 飛蠃第三百二十二章 執元理玄機第二十四章 請戰第一百九十二章 晝光第一百四十二章 此氣落渾沉第三百二十五章 法傳叩本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諸方皆用功第五百零六章 明見避變機第五百五十七章 名定唯存一第四十七章 查證第兩百五十八章 敘空倒映真第三十七章 守正第一百三十一章 霜赤第兩百六十七章 理散定維正第兩百六十四章 圖藏得尋知第五十七章 萬竹界屏青第三百六十章 巔崖懸上宮第三百四十四章 震音劍斬形第八十五章 借勢得妥讓第四十七章 查證第兩百八十二章 逐道當執主第三章 名冊第十五章 巨舟第兩百五十八章 敘空倒映真第十六章 傳符報虛意第八十五章 守待第一百五十二章 託法解原障第四十四章 馳虛阻空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光攝明空第五十七章 爭勝第一百四十六章 變機第五百三十七章 謀定築厚基第五百五十一章 縱法入重陣第三百一十二章 今當拭往跡第三百六十六章 決力玄空對第四百三十八章 主命替劫錄第六十二章 血陽血羽第七十八章 濁影臨近第三百一十七章 啓關藏險隘第兩百章 鎮詔合天隙第三百九十四章 純劍折生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魂過已無痕第七章 渾光映濁影第十三章 闢法另問對第十九章 秀林之策第一百一十一章 接世入浮天第八十四章 璃玉難掩瑕第三十七章 三印連觀第兩百一十三章 齊至第一百一十八章 同源非同道第一百四十七章 非德無義功第六十五章 虛影第一百九十三章 震盪第五十一章 明心鑑道行第兩百二十五章 呈法獲上諭第三十三章 有域皆爲疆第四十六章 靜定待機變第三十九章 諸域轉層生第兩百二十三章 總院第一百一十二章 人變道亦變第四百零一章 照空牽玄機第一百九十五章 劍過光破影第二十九章 堆名非是真第三百六十二章 傾氣撼靈枝第三百二十二章 執元理玄機第五百四十五章 固意收神身第二十五章 須人庶務第一百五十五章 寄軀第十章 持修由功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