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一出。
在場的所有人瞬間再次炸裂。
這首詩雖然普通。
但是卻透露出了氣運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
這首詩一出,在場所有人,心中都是如同驚雷一般炸開。
這首詩仍然不符合大唐的合轍押韻的規則。
可是他本身所透露出來的意味。
卻仍舊是比較超越了衆人的設想。
在場的所有人都覺得自己眼前這個人簡直就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存在。
讓他們這些用文采入道的人都有些自愧不如。
這首詩險些讓他們本身的道心都是有些動搖了。
幾個人瞬間便是坐地開始調息。
如果道心產生了動搖的話,那他們可就真是麻煩了。
所以他們直接開始坐地調息。
而剩下幾個修爲境界比較強大的人。
就比如李太白,孟浩然和白居易。
他們聽着孫小聖的詩,臉上病都是露出了震驚的神情。
即便是天下文采無雙的李太白,聽着孫小聖的詩。
臉上都是有些震驚的。
這究竟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的詩?
因爲孫小聖本人所展現出來的兩首詩都是完全不同的風格。
一個人不可能將不同的風格駕馭得這麼強大。
第一首將人間悲涼寫的淋漓盡致。
шшш☢ tt kan☢ C〇
而第二首便是直接將人世間的氣韻無常這一點。
也描寫的十分透徹。
這讓在場的所有人都是比較震驚的。
孫小聖看起來十分的年輕。
沒想到對於人世間的種種行爲,竟然會有這樣的感悟。
讓他們甚至以爲孫小聖並不是表面看起來這麼簡單。
應該是隱藏了自己修爲的什麼大能。
他們甚至懷疑了這一點。
可是他們都是展開了自己的氣息。
全部都是感覺不出孫小聖究竟有多強。
這樣的情況下只有兩種可能。
要麼孫小聖本身就是一個十分強大的修行者。
他的修爲也有比在場所有人都要強大。
甚至比在場最強的李太白境界還要高上不止一個檔次。
可是李太白如今已經是混元聖人巔峰。
這已經是人族之中的巔峰戰鬥力。
他們並不認爲孫小勝這個人擁有着如此高的能力。
作爲人族,幾乎是沒有任何人可以超越李太白的境界。
所以他們下意識的認爲孫小聖本身並沒有任何的修爲境界。
於是便認爲孫小聖只有十幾歲的年紀。
一個只有十幾歲的人,居然會有如此這般的文采。
這件事情讓他們在場的所有人都是十分的震驚。
“真是有些不可思議啊!”
“這位小兄弟對於因果時運這種東西,居然也有如此的體會!”
“這簡直是有些不太驚爲天人了!”
就連原本十分淡定的李太白。
如今也已經是眼神放大,十分震驚。
一個比自己年輕這麼多的少年,居然因爲我這比自己強上這麼多的文采。
這讓他有些十分的難以置信。
因爲長久以來他身上最爲自傲的兩件東西。
便是他的文武雙全。
本身他的文采便是獨步於天下。
整個大唐帝國之中沒有幾個人是他的對手。
單論文采,他甚至可以放眼天下無敵手。
而論修爲,他是如今人族少有的混元聖人巔峰的戰鬥力。
要是比起修爲在人族之中更是少有人能夠勝過他。
而如今居然是在文采上面出現了一個和他可以並肩的少年。
這件事情倒是讓他十分的開心。
因爲他在文學一路上終於有了對手。
他甚至想將孫小聖收爲自己的徒弟。
把自己的文采全部都交給他。
這樣自己日後便是會沒有那麼無聊了。
“悟空兄弟的文采,在下十分佩服!”
“剛纔言詞之上都有得罪,還望勿空兄不要見怪!”
就連剛纔有些質疑孫小聖的白居易,此時此刻都是上千和他道歉。
因爲他也被這首詩牢牢的震撼住了。
其實說的很對。
人非時運,不能騰達。
即便是一個人再有才華的話。
如果本身沒有運氣的價值。
那麼他一生所能達到的成就也是十分有限的。
想要一世有所成。
那麼一個人終究還是要放棄一些東西。
終究還是要有運氣的扶持。
要有貴人的輔助。
就如同周文王和周武王的情況一樣。
文王可以拘而演周易。
這樣的才華,即便是如今的天下也是沒有的。
可是他卻沒有能夠成就大業。
而是選擇將自己的大業交給了自己的兒子,周武王。
周武王得到了牛人,姜太公的扶持。
這纔是有了以周伐紂。
從此之後,週一統天下創造了輝煌盛世的結果。
“敢問孫小兄弟,這首詩的名字叫什麼?”
“一旁的杜甫聽聞這首詩,臉上也是露出了驚訝的神情。
非運不能騰達。
這句話對他來說可謂是理解的最爲深刻。
他即便是如今擁有了強大的修爲。
擁有了漫長的壽命。
而到了如今他的運氣卻仍然沒有在座所有人好。
他年輕的時候運氣就不是很好。
如今聽着孫小聖這樣的詩句。
心中便是又覺得無比的感慨。
所以便是直接看見了孫小聖。
他覺得自己眼前的這個少年心中一定是有着比自己更爲悲慘的遭遇。
所以他纔是能夠寫出這麼悲傷的詩句。
隨後他便是將自己的目光牢牢的鎖定在了孫小聖的身上。
他想要知道孫小聖的心中究竟在想什麼。
而伴隨着孫小聖的到來,在場所有人都是直接沸騰了起來。
“這首詩的名字叫做《時運賦》,是我感覺天地之中的運氣對於人的不太公平!”
“這纔是寫出了這首詩句,只是覺得這個世間的運氣有些太過於沒有常理而已!”
孫小聖面對着白居易的提問。
緩緩開口解釋。
這傢伙實際上臉皮真的厚的可以。
《時運賦》實際上是宋朝宰相呂蒙正的手筆!
呂蒙正,字聖功,河南洛陽人。
是北宋初年宰相。
他本身對於運氣的感嘆便是造就了這首時運賦。
隨後便是流傳千古。
而且這個人也是很傳奇的存在。
在宋朝那個文人輩出的時代。
呂蒙正可以三次登上丞相的位置。
這說明這個人的文采本來就是十分的強大的。
而如今孫小聖將他的詩句搬出來。
對於眼前的這些人,雖然算不上是降維打擊。
但是自己這首詩本身不符合唐朝的合轍押韻。
再加上丞相大人的手筆。
給他們造成一些來自於心靈上的震撼是足夠的。
畢竟這些人成爲修道之人之後。
他們心中對於時運和因果的敬畏應該是十分嚴重的。
自己如今直接將自己的詩句變成了吟誦人運氣和因果的詩詞。
這下子便是直接給他們的心中來了一個炸雷。
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文采要超過他們。
這樣纔好讓他們進一步信任自己。
只有在他們最擅長的領域挫敗他們。
自己才能夠把這些人全部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魂魄寄託在自己手上的畫卷上。
而吟詩作對的時間很快便過去了。
衆人對於孫小聖的驚訝也暗暗的藏在心中。
李白時不時的也看一下孫小聖。
因爲這個少年實在是讓他太過於驚訝了。
這個少年的文采在他的心中完全不屬於他自己。
他自己可以一出口便是半個盛唐。
這個少年一出口,便是整個人間。
這樣的文采讓即便是自稱爲“謫仙人”的李太白,內心深處總是覺得十分的震驚了。
他覺得自己眼前的這個少年,是他周遊天下以來第一個讓他看不透的人。
如今他對於自己眼前的這個少年只是無比的敬佩。
要不是他今天把自己眼前的這些人找過來是真的有正事。
他一定要拉着自己眼前的這個少年好好的喝上一杯。
最後和這個少年好好的煮酒論道。
看看這個少年的文采究竟是強悍到了什麼地步。
看看他的腦中究竟是藏了什麼樣的東西。
只不過他把衆人找過來,這一次是想要就如今的情況來討論一下,有沒有什麼能夠拯救人族的辦法。
這件事情在他的眼中是最爲重要的事情。
他讓在場所,有的人都坐回自己的位置。
隨後他便是開始了今天的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