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

“伊尹愛卿,寡人這次請你來,是爲了一事。”姬衍親切地握住伊尹的手,對着伊尹笑道。

“還請王上直言,伊尹赴湯蹈火,在所不辭。”伊尹呵呵一樂,開口道。伊尹也相信自己一把年紀,姬衍也不會讓自己去幹些費力之事。

“寡人想要伊尹愛卿爲寡人提親!”姬衍哈哈一笑,對着伊尹附耳道。

“提...提親?”伊尹瞳孔一縮,頓時一臉懵比:提親?是求親吧,也不知道和哪國的公主。

“還不知王上要讓老臣出使哪國?”伊尹心裡忐忑,開始詢問,若是趙魏韓還行,要是去秦楚這種遠地以及戰亂中的齊國,自己可萬萬不能去的。

“寡人之後,非公主。”姬衍搖了搖頭,“薊城東二十里處,趙家村,趙妍姑娘便是寡人的王后。”

“....”

伊尹心好累,不想說話。別的國都是娶公主做王后,門當戶對,你燕王鬧什麼幺蛾子?娶民女當王后,真是周室失天下以來頭一個諸侯。

“王上,這不合規矩吧?”伊尹深吸一口氣,對着姬衍開口道。笑話娶個民女,他伊尹答應了之後估計能被姬姓王族撕了,平民王后,多麼...多麼特殊的存在。

“怎麼?”姬衍皺了皺眉頭,“不可以嗎?”

“王上還是請衆臣來商議一二吧。”伊尹不敢當面說給姬衍聽,索性把衆臣打下水,讓他們一起發愁。

“也對!忠賢,立刻召集羣臣,寡人要議事!”姬衍點了點頭,對着魏忠賢道。

“諾!”

......

“臣等拜見王上,我王萬年!”

“諸君免禮,寡人這裡召諸位前來,是爲了立後一事。”姬衍平靜地開口道,“諸君有何高見?”

“回王上,立後一事乃國之根本,我等應慎重考慮,臣以爲,趙國與我燕修好,當....”吳用率先開口,還未說完就被姬衍打斷。

“寡人要娶一位民女,爾等無需再論王公貴胄之女了。”姬衍皺了皺眉頭,爲什麼每個人都以爲寡人要娶他國公主?

“臣唯王上馬首是瞻!”郭圖二話不說表明自己的立場,就在方纔非嫡系的李豐鋃鐺入獄,把郭圖嚇了個半死,因此如今只想把握住姬衍的大腿。

“臣等無異。”武官中但是一片贊同,就連貴族出身的樂毅在衆將的無異聲下開了口。

“臣有異!”漁陽君姬樂皖皺着眉頭,開口道,“我燕國傳自太公,至王上已然十九代,可這十九代內無一位先王之後乃是平民出身,王上可要謹慎些啊!”

“王叔,凡是需有開頭,寡人成爲燕國第一位娶民女之王,豈不更好?”姬衍哈哈大笑,開口道,“況且寡人娶民女也並非沒有目的的。”

“老臣無異!”

姬樂皖正欲說話,郭隗卻將他拉回,搖了搖頭,大喊道。

姬樂皖雖然詫異,但與郭隗畢竟是多年好友,沒有出聲。

姬衍大喜,開口道:“好,伊尹愛卿,勞煩你了。”

“爲王上效犬馬之勞,乃臣之本分也。”伊尹呵呵一笑,拱手告退。

下了朝,姬樂皖皺着眉頭,拉着郭隗低聲問道:“左相大人,爲什麼要同意王上娶個民女爲後?您可要知道,這...這不合禮法啊。”

“我自然知曉這個道理。”郭隗拂了拂鬍鬚,開口笑道,“王上乃我燕國自立國以來罕見的明君,若是爲此與王上不合,因小失大。”

“況且,我燕國處於北疆,與趙國遲早有一戰,因此與趙和親無用。”郭隗搖了搖頭,開口言道,“其他國...齊國如今四分五裂,就算能夠一統也跌落神壇。秦、楚、蜀、唐、隋、吳、越七國距離我燕國太遠,和親無用。”

“唯一能與之聯合的只有魏國、韓國、宋國、方國、青國、晉國了。”郭隗繼續開口,“方青弱小、晉國左右各有敵國、宋王趙匡胤得國不正,若與之聯合落了口柄、只剩韓國,但韓國卻沒有合適的公主。”

“我王娶民女,是爲了迷惑各國,讓他們以爲我燕國無擴張之心。”郭隗道,“但世間的盟約,又豈是和親可以盟的?”

“秦國新相國張儀曾在秦國廟堂之上言過:天下熙攘皆爲利往,廟堂蠅營皆爲名來。”郭隗再次一笑,“邦交之間,利益恆爾。”

“唉,罷了罷了。”姬樂皖搖了搖頭,莞爾一笑,離去。

.......

“可是趙郎當面?”伊尹帶着數十僕從,來到趙雲家門前,敲開門楣,對着趙雲拜道。

“在下趙雲,不知老丈是?”趙雲有些驚訝,望着伊尹身後奴僕,開口道。

“在下伊尹,特來說媒。”伊尹哈哈一笑,開口道,“不知令妹可願?”

“嗯?”趙雲愣了愣,“不知是誰請老丈來說媒的?”

“子拂公子。”伊尹行了周禮,道,“子拂公子來時特別吩咐老朽告知趙郎,正妻。”

“正...正妻?”趙雲再次一愣,二話不說閃至屋內通知趙妍。

“這婚約,我趙家接了!”趙雲不一會兒出來,哈哈一笑,開口道,“不知婚姻是幾時?”

“下月初三,初二之時我等會遣侍女來爲趙妍姑娘梳洗。”伊尹一本正色,開口道,“趙家大郎,你且記住,公子家中乃是燕國望族,這次娶趙妍姑娘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壓力,所以老朽想要提醒一句趙妍姑娘一句,莫要在意他人的看法。”

“雲受教了。”趙雲當即行禮,對着伊尹道。

伊尹又與趙雲閒聊一段時間,望了望時間覺得時候差不多了,便告退。

回到薊城告知姬衍,姬衍大喜,賜伊尹五十金,並昭告天下,燕國立後。

各國接到請帖,各有不同表現。

齊國方面,燕國只給予了呂源一份,呂源接到了請帖,喜上眉梢,派遣晏嬰出使燕國,爲燕王賀。

趙國雖然詫異姬衍娶了個平民,但也不好說什麼,爲同盟,因此遣觸龍再次入燕,爲燕王賀。

魏王魏斯沉思了一段時間,於是遣龐恭入燕,找尋機會。

韓國遣公子非、公子涵入燕,秦國、晉國、宋國皆派遣使者恭賀燕王。

南方諸國也送來了口頭祝福,這件事對他們而言不過是小事兒罷了。

因爲,這段時間出了幾件驚天動地的大事。

晉國假途伐虢,連滅虞、虢二國。

楚王病重,立熊愧爲太子,令太子監國。楚國大將伍子胥不知原因,入吳爲將。

而所有諸侯不注意的是,一位名爲吳起的衛人在一個磅礴雨夜中,入楚。

明天就把立後寫完,心好累,再也不寫這個了。

第一百二十二章 兵不血刃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六十六章 趙使觸龍第二百四十章 草原雙狼(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馬踏龍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三百七十九章 楊玉環第九十一章 韓信掛帥第三百四十八章 圍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四百五十四章 許負第一百二十六章 魏秦特使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百三十章 圍剿梁山(一)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二十八章 代燕漁陽之戰(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一百七十七章 進攻邯鄲(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秦人無所畏懼第七十章 國士無雙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九十八章 水泊梁山第八十一章 黃巾雜騎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七十三章 代郡之戰(二)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十四章 大婚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六十九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零二章 主動出擊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一章 系統第三百八十一章 伐宋之戰(一)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四百五十八章 交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九十二章 恆山之戰(一)第二百零二章 遼東戰役(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四百二十九章 欲與天公試比高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三百四十章 只差一步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四百四十一章 南下第二百二十章 遼東之戰(二)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四百三十六章 唐楚之戰(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八百里三晉歸燕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破楊志第三百四十七章 對陣冒頓第三十章 代燕漁陽之戰(五)第二百七十三章 桓平六年春(上)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三百九十六章 共赴國難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一百五十二章 諸葛入燕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一百一十八章 血戰破敵第二百一十八章 遼東局勢第三百五十九章 諸葛亮下來戰書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戰(三)第一百零九章 長驅直入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技擊之士第二百二十一章 遼東之戰(三)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一百二十一章 交鋒(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三百六十章 地理專家李廣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一百六十八章 將不過李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四十章 首殺君王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三百四十九章 大破冒頓第三百七十五章 秦上將軍王翦第二百七十九章 邯鄲之戰(三)第三百四十一章 牽扯甚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