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章 仇

李世民親眼目睹了一切,驚得是那叫一個目瞪口呆。

“元霸...死了?”

李世民從牙根裡勉強寄出了幾個字兒來,聲音聽不出來是震驚還是悲傷。

人養條狗,養了十年也能把狗養熟,不捨的殺,更何況死是人呢?但李世民是個例外。

不過別的,無論李世民怎麼美化,他都無法遮住自己的那個黑點,乃中華歷史上發動玄武門之變這種豪邁的君主。

他的皇位是怎麼來的?不是送禮也不是塞錢,他是殺兄囚父、刻薄寡恩的冷血動物。

因此李元霸的死並沒有激起李世民太大的悲傷,反而加劇了李世民的氣憤。

李元霸可是他用來統一六國的人才,李世民也一直用着撐面子。

如今李元霸死了,大唐帝國可怎麼辦啊!

......

范增被捆住了手腳,無法行動。他的嘴裡被塞入了白色的絲綢,令其無法開口說話。

抓他的人,正是李元吉與裴斐。而二人所處的地界,竟然就在楚營不遠處。

范增被項羽氣的回老家還沒等兩個月,便被李元吉與裴斐抓住。如今在什麼都不知道的情況下,如何打破局面就在這位老者這裡了。

范增,可是項羽爲數不多的親人啊。

“裴師父。我們抓個老頭幹什麼?”李元吉雙眸之中閃過一縷靈光,用唐語開口道,“我們的任務難道不是覆滅大楚麼?”

“前不久有個落網的,你知道麼。”李元吉誠實的搖搖頭,因爲他真的不知道。

“算了,也不跟你說這些了。”裴斐嘆了口氣,開口道,“前不久二組的兄弟去劫殺了虞姬,把項羽好一陣心疼。”

“我也很不明白項羽,大丈夫生於世,何患無妻?”李元吉搖了搖頭,“時間也差不多了,我們趕緊把這個老頭殺了,扔進去。”

李元吉與裴斐方纔表演唐人的主要原因是他們本就是唐國人。

之所以僞裝一下,完全是因爲擔心裴斐可能沒能殺死這個人,又或者范增生命力頑強。

雖說不太可能,但還是爲了保險起見。

“咔嚓!”

劍刃劃過咽喉,一股血花綻放開來,大批的血液從脖頸處流出。

這等劍法,又豈能讓這個年事已高的老頭活下來?

“叮......檢測到有能力值單項超過85的人才陣亡,范增——武力值56,統御值88,謀略值97,內政值95,忠誠度等級爲-3。”

“范增,居鄛人。秦末農民戰爭中爲項羽主要謀士,被項羽尊爲“亞父”。

公元前206年,范增隨項羽攻入關中,勸項羽消滅劉邦勢力,未被採納。後在鴻門宴上多次示意項羽殺劉邦,又使項莊舞劍,意欲藉機行刺,終未獲成功。漢三年,劉邦被困滎陽,用陳平計離間楚君臣關係,被項羽猜忌,范增辭官歸裡,途中病死。蘇軾曾經著《范增論》。”

范增的屍體冰冷的躺在地上,一位足智多謀的老者就這樣身死道消,亡在了荊楚的土地上。

裴斐嘆了口氣,自嘲般道了一句不擇手段,隨後與李元吉二人將范增的屍首一卷,扔進了楚軍大營,消失在雨幕之中。

姬衍望着深深的大雨,吐了一口濁氣,淡然開口道:“爲達目的,不擇手段...李元霸已死。項羽,唐軍還有能攔住你的人麼?”

“憤怒吧,燃燒吧。”姬衍凝眉一笑,“殺入唐營,斬殺李世民,讓朕獨享一切!”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誣陷李世民而引起項羽的暴怒,就是爲了分化二人,使其二人反目成仇,唐楚兩軍互相殘殺。

那麼,南方聯盟已經命不久矣了。什麼,你說南方聯盟有三個國家,還有一個蜀國?

嘿嘿嘿,蜀國那點人。說實話,姬衍一點兒都不虛,蜀地四川雖說是地勢險惡,道路崎嶇,難守攻。

就算到了唐朝,李白也感嘆道:“噫籲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由此可見,蜀地是多麼的難走,想要打進去是多麼的不易。

但在燕軍百萬雄師面前,這都是個屁。

蜀軍主力都被李靖堵在漢中了,外面能活動的也就只有劉備的七萬兵馬,但這七萬兵馬能翻天了麼?

不能!

所以,姬衍完全都不慫。

所以,姬衍最大的敵人也就只有唐國與楚國了,只要他們能夠刀刃相向,那麼天下再無一人可阻礙燕國一統天下了。

“陛下,盜跖、徐直等賊首盡數伏誅,琅琊侯諸葛亮請示陛下該如何是好。”史阿神不知鬼不覺的出現在姬衍身邊,對着姬衍道。

“諸葛亮?讓他帶兵去和樂毅匯合吧。”姬衍懶洋洋地開口,毫不在意形象,“順便告訴樂毅,寡人的計劃要開始了。”

“讓樂毅時時刻刻準備着,隨時包抄李世民!”姬衍眼神中閃過一縷陰冷,“項羽留着也就罷了,李世民必須死!”

項羽易動怒,感性用事,姬衍自認爲如果與其開戰,燕軍的勝率將會有九成。

而李世民就不一樣了,李世民是一個合格的帝王。在他的身上,你會發現不少矛盾的成語。

你可以用宅心仁厚來形容他,也可以用心狠手辣來形容他。你可以用兄弟孔懷來形容他,也可以用衆叛親離來形容他。

他足智多謀,也可以說是詭計多端。若是李世民跑了,那麼必然要給燕國造成巨大損失。至少也能推遲燕國統一天下的時間。

所以,李世民必須死!

而李世民的死主要的關鍵點,就在於項羽身上。

“項羽啊項羽,朕就不相信,妻子、義父都死在你的面前,你會不震怒,會不報復兇手。”姬衍輕吟一聲,像極了電視劇裡的大反派,“可惜,你永遠也不知道兇手是誰。”

說完,姬衍環視了一眼四周。

按照電視劇裡的套路,這個時候應該有個宮女偷聽到姬衍講話。

然而,這不是電視劇。

所以,沒有!

PS:快結尾了,這劇情也實在是難講。新書《穿越上下五千年》首發起點,目前已經上了第一次的推薦,求各位大佬前往起點收藏一下,感謝√

PPS: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我昨天在寫這一章的時候,睡着了...媽的,600全勤沒了。

第一百一十三章 硝煙漸起第三百六十六章 臨淄之議第六十二章 代公子歡第七十九章 樂毅家眷第二十四章 三鸚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三百三十五章 薊城風雲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二百一十七章 草原攻略第一百四十三章 各國反應第二百六十七章 剛正不阿(一)第三百三十四章 八方英才聚薊城第七十一章 慶功宴第八十八章 立後(一)第七十七章 趙廷文臣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百七十六章 進攻邯鄲(一)第三百七十八章 剋制鐵騎的方法第一百零六章 兵分兩路第一百二十七章 糾結的李績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一百四十二章 內閣第一百一十九章 死不投降第三章 乾臯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一百八十九章 明爭暗鬥第八十七章 婚宴(三)第二百四十四章 鐵騎無雙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鎮國鐵騎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一百七十三章 北線焦點(二)第五十九章 代國危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鬥將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一百三十四章 濟南見聞第二百九十九章 三英戰呂布(下)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六十八章 剛正不阿(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四百零九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霸王別姬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一百六十章 破縈第二百九十四章 全力以赴第三百二十九章 劍指四方皆俯首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河之戰第二百一十四章 成吉思汗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四百零六章 第二次科舉結果第一百二十四章 戰況膠着第四百五十五章 換將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一百四十九章 中原大戰(五)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九十一章 兵臨咸陽(一)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一百三十六章 齊燕會盟第一百零三章 靈壽攻防戰(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北線焦點(一)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一百一十二章 武周女相第三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二百三十九章 草原雙狼(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二百九十八章 三英戰呂布(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三百四十六章 初戰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零三章 遼東戰役(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三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抵抗第二百三十一章 風流萬戶侯第二百零四章 遼東戰役(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遼東驚變(二)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四章 忠臣第二百七十八章 邯鄲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玄武門之變(下)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一百六十六章 憋屈的趙勝第四百二十六章 虞姬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