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

隨着李熙被擒,朝鮮局勢已定,樂毅便率軍北上,駐守上谷、代郡一代,防止匈奴、肅慎、契丹、鮮卑南下,駐防時間是一年。

而梁山軍以及昌黎軍回師,拱衛燕王都薊城,保衛京師。

同樣,兩方的戰況也已經由主將呈奏,先一步運往了薊城。

姬衍望着兩封奏摺,有些不滿意。

李靖損兵一萬八千,還在承受範圍之內...但安東都護府的守備軍近乎全滅,這就讓姬衍有些不滿了。

還有公孫瓚,莽撞輕敵被斬,真是太過損耗大燕的名聲了。

“安東都護府的守備軍由常山軍擔任,高長恭不是安東將軍麼?讓他在開春之後調走!”姬衍淡淡開口道,“將勇毅軍調往中山,協助韓信保境安民。”

“張任、吳漢卸任安東都護軍職,張任補上安西將軍職位,吳漢升至殿將,任破戎將軍,讓他們...去玄徵軍任職吧!”姬衍再次開口道。

張任畢竟是元老,要多多考慮一下人家的感受。

“那個宋江不是還空閒着麼?讓他帶着他的那些兄弟一塊去安東都護府,給寡人好好當一個安東都護。”姬衍再次開口道,“軍政分離,宋江不得指揮安東將軍高長恭,安東將軍也不允許指揮安東都護。”

宋江身邊的那些70、80能力的兄弟就讓他帶過去吧,安東都護這個官職也不大,就給他吧。

反正安東都護府現在已經是個空閒之處了,特別是軍政分離之後。

安東都護府原本管轄的地區是朝鮮半島,如今朝鮮半島有強勢的上官儀、李如鬆在那兒,宋江是肯定指揮不動的。

所以,姬衍給宋江安排了一個養老的地方。

而且先前姬衍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竟然把張飛交給了李靖指揮!

張飛的官職是前將軍,而李靖是安北將軍...張飛的官職大於李靖,所幸張飛不是什麼爭權奪利之人,否則肯定會君臣離心。

把張飛調到韓信麾下就好辦多了,韓信軍銜上將,官居徵東將軍,壓的住張飛。

不過這樣一來,韓信麾下就有關羽、趙雲、張飛三位中將了。

嗯,得均衡一點。

“令趙雲趕赴上谷,組建上谷騎兵,擔任主將!”姬衍接着開口說道。

張任升任安西將軍,這樣一來平東將軍的位置就空出來了。

“狄青生擒李熙,力斬李成桂...可以啊,要不是這次功勞,寡人都忘了自己的編制裡還有這個人呢...”姬衍喃喃自語道,隨後開口高聲:“命狄青升少將,爲平東將軍,爵臨屯伯。”

姬衍嘆了口氣,有些無奈啊。

弱的時候希望人才多多的,如今強了,就不知道怎麼安排了。

安排出了差錯就完了,不僅如此,還得考慮一下臣子的心態,不讓他們崩盤。

現在的臣子還算好,以後咋辦?

姬衍打了個哈欠,用過了晚膳,天色已晚,他又有點疲倦。 шшш● ttКan● ¢ o

“王上,今兒個郭相國...”魏忠賢欲言又止,好像想說什麼。

姬衍一眼就知道魏忠賢打的什麼主意,不就是不想讓郭隗知道自己說他壞話嗎?

“說吧,什麼事兒?”姬衍打了個哈欠,開口問道。

“郭相國最近似乎想要告老還鄉吶。”魏忠賢恭恭敬敬地回答着,“還在內閣裡說了一會兒呢。”

寡人咋不知道啊?

姬衍一臉懵比,內閣平時都跟他在一起處理政務啊。

突然,姬衍好像明白了什麼...他最近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時日多了去了,當然可能錯過郭隗的話。

“寡人知道了。”姬衍有些無力,朝着魏忠賢點了點頭。

姬衍有些無奈,郭隗要是告老還鄉,那麼伊尹多半也要告老還鄉...因爲伊尹年齡比郭隗大呀。

這樣一來瞬間就失去了兩名文臣,這讓姬衍怎麼辦?

工作量瞬間就增加了,壓力山大啊。

姬衍決定要提高下屬臣子的質量了...科舉考試搞起來?

算了算了,不敢搞不敢搞。

現在還沒有傲視天下的實力,還是不要得罪那些士族了。

姬衍只能先穩住郭隗兩三年了,等兩三年後再看看會不會有人才來投大燕。

“算了,寡人不管這麼多了,頭疼...”姬衍擺了擺手,“睡覺,擺駕淑芳殿!”

淑芳殿,上官婉兒的寢室。

最近姬衍在李清照那邊待的有點多,需要去上官婉兒那邊了。

不僅官場需要均衡,連後宮也要均衡...畢竟上官婉兒之父與李清照之父在朝廷上可以稱得上是政敵了。

眼下趙妍也已經懷胎五個月了,嗯...等上谷騎兵組建完成之後也要把趙雲召集回來了。

順便讓趙雲把衛青帶給韓信,畢竟這個衛大將軍需要好好培養的嘛。

想了這麼多,姬衍揉了揉太陽穴,輕笑一聲,進了淑芳殿後...開始做一些不可描述的事兒。

一夜很快就過去了,就是這麼簡單清潔。

姬衍已經習慣了早起,從王榻上爬了起來,接受周圍僕婢的侍奉之後,之後的事兒不是上朝,是吃飯。

嗯,燕國的早飯在上朝前面兒。

吃完飯之後,姬衍來到了朝議殿,衆臣早早在那兒等候,見到姬衍當即行禮,高呼萬年。

姬衍擺了擺手,如同往常一樣坐到了王位上,開始了一條的政務。

如同往常的一樣,姬衍照本宣科地進行處理,黨派之爭目前還不是那麼明顯。

畢竟姬衍的改革計劃還沒有開始,到時候這個朝廷怕是真的要成爲新黨和舊黨兩個水火不容的派系了。

更操蛋的是姬衍還不能干預,這個時期都是君待臣以禮,臣侍君以忠。

姬衍嘆了口氣,終於明白了歷史上的君王是怎麼個心情了,對於那些千古明君也開始有些同情了。

天知道他們是怎麼處理的。

郭隗上書致仕,在郭隗上書之後伊尹也上書致仕。

姬衍當然不允了,好生勸誡之後郭隗、伊尹才放棄了這個念頭。

姬衍嘆了口氣:當大燕的丞相不好嗎?

雖然姬衍想讓蕭何上位,但他又不傻,走了兩個老臣國務處理的速度更慢了,還不如不讓蕭何上位呢。

最後,也是很重要的問題。

討論公孫瓚是否要入凌霄閣,以及是否追封爵位。

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鋒第三百六十五章 王彥章敗退第九章 策反第六十五章 收服奕郡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後記第六十八章 韓信與蕭何第八十九章 立後(二)第八章 公羊舞劍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四百三十一章 背鍋俠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九十章 立後(三)第三百五十三章 放榜第三百三十二章 臨淄城齊王議和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最終章 諸侯畢,四海一第二百九十七章 諸侯動向第七十二章 代郡之戰(一)第二百一十九章 遼東之戰(一)第三十八章 唯纔是舉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九章 水淹大梁(一)第二百三十五章 董平造逆(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一百三十二章 圍剿梁山(三)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四十四章 招降第四百四十四章 孤家寡人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原大戰(一)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四百一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四章 憑什麼?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三十二章 代燕漁陽之戰(七)第三百六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一百五十三章 聯姻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九十三章 恆山之戰(二)第二百五十四章 對峙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二百二十九章 秦相張儀第一百三十七章 薩爾滸之戰(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二百二十二章 遼東之戰(四)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一百零五章 膨脹的箕子朝鮮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六十一章 一統山戎第一百五十九章 趙國之盾(五)第四十三章 鮮卑南侵(一)第十九章 改革(二)第一百九十章 姬衍的顧慮第三百九十五章 赳赳老秦第三百一十二章 攻防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第一百章 靈壽攻防戰(二)第二百二十八章 鬼才病逝第九十七章 恆山之戰(六)第三百九十八章 國之將亡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戰三敗第二百五十七章 戰起第七十六章 蘇秦使趙第二百七十七章 邯鄲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田齊敗亡第四百三十八章 劉備的算盤第二百一十一章 趙國老將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線決戰(五)第三百二十七章 韋睿歸降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郢都攻防第一百三十五章 濟南才女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二百零五章 遼東戰役(四)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一百三十九章 薩爾滸之戰(三)第四百零四章 項燕之死第三百六十三章 攻佔歷城第一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二百六十章 伐金(三)第一百一十一章 先登死士第二百四十七章 霍去病第四百三十章 仇第三百一十一章 龍且戰姜鬆第二百零六章 遼東戰役(五)第三百零三章 韓軍潰敗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四百三十三章 來去自如第二十一章 窮途末路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四百零七章 遷都第二百零七章 人中呂布第三百零五章 退敵(二)第一百零四章 大唐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