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家欲分趙

涿縣,朱粲坐在郡守府,猶豫不定。

涿郡郡守已經被他殺了,那個廢物竟然勸他發兵去邯鄲城平郭汜、李傕之亂,真是想多了。

郭汜、李傕駐守邯鄲,可足足有兩萬兵馬,他這七千人算個屁?

朱粲心裡想的很清楚,趙國這條大船已經沉了,自己得趕緊脫身,找個好的下家。

然而,就在不久前的一次出巡,朱粲竟然遇到了一個算命先生。

兩人一見如故,朱粲高興的把他拉到了郡守府。吃喝同住,快活似神仙。

然而就在今天,那個算命先生竟然對他說了一句話。

“君欲登王位號天下呼?”

這就把他朱粲嚇了個半死,畢竟王位可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的。雖然先前有臣子篡位的故事,如韓趙魏篡晉,結果晉國這個龐然大物現在只能稱爲一流,卻不能制霸。

趙匡胤篡宋,以及前不久田氏意圖篡齊,雖然失敗了,但也證明了臣子篡位的可能性。

但這幫人,可都是貴胄出身啊!

韓趙魏就不提了,當年晉國六大族之中的三位。

田氏是齊國最強大的宗族,族人遍地都是,他們的祖上更是陳國王室。雖然陳國被滅,但也不能否認他們祖上曾經也是王公一族。

宋國的趙匡胤雖然門第比起上面幾位差了,但人家也是正八經的世家出身,而且軍功彪悍,爲宋國極爲少數的名將。

再看看他朱粲,丘八出身,沒有戰功。用了數十年才爬到了涿郡一普通守將的身份,今天那個算命先生竟然說他有王侯之象?

“宋橫先生莫要說笑了,我一個大老粗,又沒有什麼文化,哪兒有資格稱王稱侯呢?”朱粲擺了擺手,自嘲般的笑了笑,好似在說什麼笑話一般。

那算命先生正是當初禍害了燕國第一任宦者令趙要的罪魁禍首,林佳居士宋橫。

“朱粲將軍,你可知道清河郡的陳勝、吳廣兩位將軍已經決定起事稱王了。”宋橫微微一笑,“只要將軍同樣起事,響應陳勝、吳廣兩位將軍,我相信您與兩位將軍亦可以效仿韓趙魏三家分晉之勢將趙國瓜分!”

“此言千真萬確?”朱粲頓時有些心動了,不由開口問道。

“千真萬確!”宋橫嚴肅起來,“陳勝將軍將自立爲張王、吳廣將軍將自立爲英王、您可想好要立國號爲?”

“還請先生教我!”朱粲猶豫一會兒,實在想不出什麼像樣的國號,頓時拱手道,“本將...不,寡人登基以後,一定冊封先生爲相!”

“天干地支...唔...王上不如取國號爲乾!”宋橫想了想,突然開口道,“乾王,王上意下如何?”

“好!乾王好!寡人喜歡!”朱粲咧嘴大笑,覺得眼前的這位宋橫先生真的是經天緯地的大才,一定可以帶領着自己走向輝煌。

然後朱粲就與宋橫一同商議着建國的事兒,什麼王位、大臣人選、後宮擴充......

可他們可能忘了,這個剛剛宣佈成立的乾國,前面有兵力已經達到十萬的燕國韓信大軍,後面有準備放手一搏、垂死掙扎的趙國。

而他們看起來牛逼哄哄的乾國...兵力才堪堪達到八千,還有所不足。

這樣...蠻尷尬的。

但是朱粲已經被權力與王位遮蔽了雙眼,他根本就無視了這個問題。

......

清河郡,陳勝、吳廣斬了都尉,將衆多平民、奴隸以及少量士卒,召開了一次講話。

“你們諸位遇上大雨,都已誤了期限,誤期是要殺頭的。”陳勝沉思一會兒,低沉地開口,“假使僅能免於斬刑,可是去守衛邯鄲城、守衛棗陽郡死掉的也會有十分之六、七。”

“且壯士不死即已,死即舉大名耳,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突然高呼出這一千古名句,王八之氣...王霸之氣轟然散開,衆人瞬間臣服。

“敬受命,願爲將軍調遣!”衆人齊聲喝道,陳勝、吳廣笑容滿面。

......

“叮......恭喜宿主觸發成就,陳勝吳廣起義,獲得一次抽獎機會。”

姬衍表示這個成就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卻憑空多了一個抽獎機會,這真是太美妙了。

當然,姬衍也還沒被獲得抽獎的這個喜悅衝昏了頭腦,於是開口道:“查詢陳勝、吳廣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陳勝——武力值79,統御值88,謀略值86,內政值73,魅力值89,忠誠度等級爲-3。”

“陳勝,字涉,陽城人。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衆起兵反秦,成爲反秦義軍的先驅;不久後在陳郡之中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後被秦國名將章邯所敗,遭車伕刺殺而死,陳勝死後被輾轉埋葬在芒碭山。劉邦稱帝后,追封陳勝爲“隱王”。”

“叮......查詢完畢,吳廣——武力值71,統御值80,謀略值79,內政值69,魅力值63,忠誠度等級爲-3。”

“吳廣,字叔,陽夏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爲屯長。他們行至大澤鄉,爲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爲將軍,以吳廣爲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羣衆反秦。次年,圍攻滎陽的假王吳廣與義軍將領田臧意見不合,被田臧假借陳勝的命令殺害。”

“叮......陳勝、吳廣特殊聯合技能首義,當其二人聯手起義之時,五維屬性皆增加3點!”

“這就是傳說中的好基友,一輩子嗎?”姬衍睜大了眼睛,“不可思議,不可思議。”

“不過陳勝、吳廣在趙國反了,這說明趙國的情況很不容樂觀。”姬衍點了點頭,又瞅了瞅不遠處的趙國地圖。

“趙國已經失去了很多地方的掌控...嘖嘖...倒是寡人得到了代郡、高郡、中山郡三個郡,血賺啊。”姬衍又翹着二郎腿,接着開口道,“諸葛孔明可以調往趙國那邊,待攻下涿郡後,就讓他負責代郡、高郡、涿郡三郡的管理。”

“讓趙雲、關羽、張飛輔佐,加上諸葛亮原先的統御值,應該是萬無一失的。”姬衍又想了想,“至於高郡、涿郡的郡守就讓郭隗這幫人自己定一定吧,等寡人找到良才就可以隨便一個藉口讓他們滾蛋了。”

“報——”

正當姬衍閒着無聊轉毛筆玩的時候,殿外突然傳出一道十分尖銳的聲音。

“典韋,你去看看外面怎麼了?”姬衍打了個哈欠,接着開口道。

不一會兒典韋便回來了,手持一封竹帛,翁聲道:“啓稟王上,前線韓將軍的戰報。”

姬衍頗有興趣的看着典韋,姬衍知道典韋是一個武力值99的猛將,但姬衍並不打算把典韋派上戰場。

無他,自己的性命最重要。

光憑一個史阿姬衍是並不能放心的。

萬一哪一天四大刺客來了仨,一同刺殺自己怎麼辦?

因此這個典韋是一定要的。

姬衍心滿意足的拿起了韓信的戰報,有些驚奇。

“張郃、劇辛都投我大燕了?可以可以,封其二人爲少將,統五千軍。”姬衍也不傻,知道這倆人可以有很大的作用。

待內監接到命令,帶着王詔去告知吏部之後,姬衍在心中開始默默查詢劇辛起來。

“查詢劇辛屬性。”

“叮......正在查詢中,請稍後。”

“叮......查詢完畢,劇辛——武力值83,統御值90,謀略值68,內政值55,魅力值57,忠誠度等級爲+1。”

“劇辛,趙國人。戰國時期著名燕國將領。在戰國曆史上,劇辛不是一般人物,當年在趙國也出仕過趙武靈王。劇辛是兵家的代表,著有著名的《劇子》,亦稱《處子》九篇。劇辛與龐煖友善。聞燕昭王下詔求賢,乃由趙赴燕。燕王喜十二年,見趙屢困於秦,又逼走廉頗,以龐煖代將,以爲有機可乘,命他伺機襲趙。他輕敵冒進,被擊敗俘殺,損兵二萬。”

尷尬,原來他還是歷史上燕國的將領。

虧寡人還是燕王!

這章2700字,算是超標700字了...感謝等閒離別易銷魂的月票√感謝起點的一位兄弟打賞√我創世的,後臺收不到起點打賞消息...

第四章 忠臣第二百四十三章 冬不動兵第二百二十五章 有功則賞第一百七十一章 盡數誅殺第三十一章 代燕漁陽之戰(六)第二十三章 槍神童淵第一百四十章 主動出擊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二百一十三章 冉閔突圍第十六章 齊國公子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第四十六章 鮮卑南侵(四)第二百七十五章 必以羋八子爲質第二百八十三章 輿論的威力第七十五章 代郡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南線決戰(四)第二百六十一章 伐金(四)第二百七十二章 草原格局第一百九十二章 諸侯心事第四十四章 鮮卑南侵(二)第一百九十一章 地牢第二百三十八章 肅慎勇士七萬騎第二百九十六章 晉陽城外第三百七十一章 秦將王翦第三百五十四章 三甲士子第一百八十三章 南線決戰(三)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烏合之衆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師伐齊第一百零二章 靈壽攻防戰(四)第二百七十六章 秦燕爲盟第四百二十章 簡單粗暴的李元霸第二百三十三章 董平造逆(一)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一百一十四章 方國攻略第三百九十二章 兵臨咸陽(二)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攻自破第九十九章 靈壽攻防戰(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閃電伏擊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抉擇第十一章 雙宦爭權第三百零七章 進擊的項燕(一)第二十九章 代燕漁陽之戰(四)第四百四十章 截殺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二百九十二章 魏國大劍士第三百七十六章 秦燕國運之爭第三百二十五章 男兒應是重危行後記第四十八章 樂毅伐戎第四百一十七章 項羽戰存孝(上)第一百九十五章 直言進諫第二百五十六章 半年第二百章 大秦的策略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百七十四章 楚國參戰第三百三十九章 忠莊侯第四十一章 武聖關雲長第三百八十二章 伐宋之戰(二)第四十七章 鮮卑與山戎第四百五十一章 最後的鐵衛第三百二十一章 楚王北狩第二十六章 代燕漁陽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臨咸陽(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三百章 楚上將軍項燕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一百五十五章 趙國之盾(一)第二百五十章 遼東驚變(一)第一百零七章 煌陵第一百三十三章 圍剿梁山(四)第四百五十章 大唐無人第三十五章 燕公主嬙第二百二十七章 肅慎會議第三百八十五章 伐宋之戰(五)第一百五十章 臥龍出山第三百一十六章 楚國老將黃漢升第二百五十二章 遼東驚變(三)第三百五十章 前方便是龍城第五十七章 鮮卑衆將第四百二十一章 同武第三十六章 鬼谷傳人第四百五十三章 細柳營第四百三十九章 唐軍敗,世民逃第二百四十五章 組建鐵騎第二百九十章 水淹大梁(二)第四百章 滅秦!第三百一十九章 霸王之威第六十七章 犒賞三軍第一百五十一章 忠心耿耿吳三桂第三百八十八章 圍堵函谷關(下)第三百七十章 自焚第二百一十六章 使臣李密第四百一十章 御駕親征第二百五十三章 遼東驚變(四)第四百一十五章 知己知彼第一百四十六章 中原大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衛青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