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加快形成政社分開、權責明確、依法自治的現代社會組織體制”。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正確處理政府和社會關係,加快實施政社分開,推進社會組織明確權責、依法自治、發揮作用。社會組織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織載體。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十分迅速。據統計,截至2013年6月底,我國共擁有各類社會團體27.3萬個,民辦非企業單位23萬個,基金會3713個。近年來,我國社會組織廣泛參與社會管理和服務,積極發揮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爲的作用,維護公共利益,促進政府職能轉變,形成社會管理和社會服務的合力,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明顯。首先,社會組織成爲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社會組織尤其是行業協會配合政府宏觀調控,在規範市場秩序、開展行業自律、制定行業標準、調解貿易糾紛等方面,已經成爲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不可或缺的力量,爲促進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其次,社會組織成爲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有益補充。社會組織通過自我管理和約束,成爲社會管理的有機組成部分。同時,社會組織還協助政府參與不少領域的社會管理工作,興辦公益慈善事業,提供公共服務。再者,社會組織成爲解決就業的重要渠道。社會組織提供了超過1000萬個的專兼職工作崗位。民辦職業培訓機構2萬多家,每年培訓近1000萬的新生勞動力,爲提高就業者的就業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社會組織建設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着發育不足、結構不合理、地區發展不平衡以及社會公信力和服務社會能力不強等一系列問題。加快現代社會組織體系建設,需要堅持培育發展和管理監督並重,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發揮其提供服務、反映訴求、規範行爲的作用。

第一,堅持政社分開,權責分明。堅持政社分開,政府與社會組織要依法定位、職能分開,把政府管不了、管不好的職能交給各類社會組織來承擔,進而建立政府與社會組織良性互動的新型合作關係。按照市場

化原則,改變社會組織對政府的依附關係,堅持“政會分開、自主辦會、有效監管”,切實推進政會分開,支持行業協會自主辦會,履行服務、自律、代表、協調職能。做到領導人自選、經費自籌、決策自主、運行自由、責任自擔,提升社會組織自主運作能力。形成佈局日趨合理、作用逐漸顯現的政社互動新局面。

第二,積極促進社會組織發展。改進社會組織管理,建立健全統一登記、各司其職、協調配合、分級負責、依法監管的社會組織管理體制。重點培育、優先發展經濟類、公益慈善類、民辦非企業單位和城鄉社區社會組織。推動行業協會、商會改革和發展,強化行業自律,發揮溝通企業與政府的作用。完善扶持政策,推動政府部門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向社會組織開放更多的公共資源和領域,擴大稅收優惠種類和範圍。

第三,創新社會組織培育扶持機制。適合由社會組織提供的公共服務和解決的事項,交由社會組織承擔。一是加快政府職能轉移。更好地發揮社會力量在公共事務管理中的作用,制定政府向社會組織轉移職能的指導意見和轉移事項目錄,建立相應動態調整機制和公示制度。二是完善財稅支持政策。建立政府向社會組織購買公共服務制度,制定指導目錄和管理辦法。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將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納入政府產業扶持和社會事業發展扶持政策範圍,促進民辦社會事業和公辦社會事業共同發展。三是公平對待社會力量提供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羣衆健身、社區服務等公共服務,推進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多樣化和非基本公共服務提供主體多元化。鼓勵金融機構爲符合條件的社會組織提供信貸服務。

第四,提升社會組織服務功能。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扮演着全能型政府的角色,承攬了許多不應該承擔也承擔不好的職能。面對大量的社會治理和公共服務需求,政府必須轉變職能,把社會微觀治理和服務的一些職能交給社會組織。一是按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加快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改革,發揮服務企業、規範行業、發展產業、助推經濟等方面的作用。二是按照科教興國、人才強國的戰略要求,推動學會

、研究會等科技類社會組織改革,發揮聯繫廣大知識分子、推進理論創新、繁榮科學文化事業、提供人才智力支持作用。三是積極培育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社會福利、環境保護等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發揮其扶助弱勢羣體、建設生態文明、維護公平正義、傳播公益理念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四是優先發展民辦非企業單位、城鄉基層社會組織等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滿足城鄉人民日益增長的多元化、多層次公共服務需求。五是按照統一登記、分級負責,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的要求,重點培育和優先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科技類、公益慈善類、城鄉社區服務類社會組織,成立時直接依法申請登記。現在,發達國家的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比較完善,許多原來由政府管理的事情轉由它們自律管理。隨着改革的不斷深化,政府將逐步從大量具體、瑣碎、繁雜的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由此出現一個“缺位”的問題,而建立和發展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就是解決政府缺位問題的有效形式。

第五,支持和發展志願服務組織。志願服務在溝通政府與民衆的關係、彌補政府和市場的缺失等方面發揮了重要的“第三隻手”的作用。相較經濟社會迅速發展而言,我國社會服務領域的改革進展則相對緩慢。發達國家的經驗告訴我們,當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會出現許多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是政府和市場都不可能全部解決或解決不好的,解決這些問題的一條有效途徑就是大力發展志願組織。

第六,加強社會組織監管。完善法律監督、政府監督、社會監督、自我監督相結合的監管體系。健全法律法規,嚴格依法監管。建立社會組織監管機制和管理信息平臺,制定社會組織行爲規範和活動準則,提高政府監管效力。實行社會組織信息公開和評估制度,完善失信懲罰機制,強化社會監管。引導社會組織完善內部治理結構,提高自律性。

總之,社會組織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力量,在社會治理和社會服務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要創新社會治理,必須改革社會組織管理體制,激發社會組織活力,鼓勵和支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提供社會服務。

(本章完)

四、堅持黨的羣衆路線,發揮羣衆的改革主體作用二、準確界定不同國企功能,調整國有經濟戰略佈局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四、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三、全面深化改革的立足點二、準確界定不同國企功能,調整國有經濟戰略佈局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二、以體制機制建設保障充分就業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三、積極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一、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發展歷程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三、進一步明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五、提高文化開放水平三、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第八章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一、我國對外開放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三、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第十五章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_一、我國收入分配差距的現狀與改革難點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一、行政管理體制滯後的影響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二、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二、以體制機制建設保障充分就業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四、健全改進作風常態化制度四、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二、制度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二、以體制機制建設保障充分就業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五、提高文化開放水平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招”第十四章 全面促進就業與創業_一、促進以高校畢業生爲重點的青年就業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一、深刻認識深化醫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基本原則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二、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四、全面深化改革應遵循的寶貴經驗四、加強協調配合,發揮好政府和市場“兩隻手”的作用三、我國資源性產品價格和要素市場現狀與改革對策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四、在深化改革中不斷豐富中國夢的內涵三、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三、進一步明確深化醫改的重點任務第九章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_二、中國特色協商民主的實現形式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一、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現狀、問題與基本原則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三、健全現代文化市場體系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二、新形勢下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勢在必行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一、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階段性成果”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一、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第十章 堅持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_二、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四、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體制機制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三、充分發揮人民政協作爲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作用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四、堅持市場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領域改革三、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四、堅持市場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領域改革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一、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現狀、問題與基本原則第一章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實現中國夢_三、全面深化改革是實現中國夢的“關鍵一招”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三、加強法治,規範人與自然的關係第九章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_一、我國的協商民主發展歷程與特點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二、新形勢下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思路二、使市場在價格形成中起基礎性作用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一、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一、建立和完善現代財政制度五、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爲全面改革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第九章 推進協商民主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_一、我國的協商民主發展歷程與特點三、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爲全面深化改革提供組織保證和人才支撐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三、堅持市場化方向,深化國企治理改革第十三章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_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基本原則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三、激發社會組織活力第八章 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_一、我國對外開放面臨的新形勢和新要求第七章 統籌城鄉,走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_一、當前“城鄉差距”依然巨大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三、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四、堅持市場化方向,全面深化金融領域改革第十六章 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_二、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則第十九章 加快生態文明制度建設_二、制度是“美麗中國”建設的根本保證第五章 在轉變職能中建設服務型政府_三、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第十八章 創新社會治理體制_四、加快戶籍制度改革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三、健全反腐倡廉法規制度體系第二章 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立足點和寶貴經驗_二、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第十二章 推進文化體制機制創新_一、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的現狀、問題與基本原則第十一章 強化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體系_二、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制約和協調機制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五、推動國有企業更好履行社會責任第十七章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_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原則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四、完善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五、堅定不移反對腐敗,爲全面改革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第四章 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_一、推動國有企業完善現代企業制度的必要性第六章 深化財稅與金融體制改革_二、建設科學、公平、統一的稅收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