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珍珠險蒙塵

長安城朱雀大街西第四街,北當城郭景耀門,街東從北第一目修德坊,坊內北隅一僻靜寺院,名弘福寺。

正是二月選考期間,外地考生多居於長安城內寺院客房處,京都僧寺共計六十四所,又以其規模建制香火盛衰分爲三等。弘福寺因南有芳林門,東隔掖庭宮,而被諸多文人墨客、考生學子列爲陰氣稍盛之地,所以居在此寺的學生,多是寒門無依之輩。

盧智兄弟是在十一日下午抵達長安城的,在青陽縣同租車馬的一位考生姓季名德,表字一言,虛歲二十一,初識時候季德對盧智的年齡很是驚訝了一番,後經幾日相處,雖年歲有差,卻都覺得對方是可交之人,便兄弟相稱起來。因參加過兩次選考,季一言也算是個有經驗的,一路上對盧智解釋了許些科考程序上的疑難。

季德比起盧智家境殷實一些,但到底也都是寒門出身,因此在他的建議下,三人便沒有多尋居所,直接住進了修德坊內的弘福寺中。

這寺院佔地不過數十畝,雖無寶剎之地焚香如雲屯、幡蓋珊珊垂之態,卻也着實幽靜質樸,院內處松柏映翠,廳堂掛絹帛文章,耳中聞喃彌佛音,鼻尖繞晨露清芳。

三人在寺中客房住下,次日便去戶部交辦了青陽縣通試文書,又領了牒子,只等拜訪過禮部司貢拿到舉薦信函。

得舉薦者,便可去戶部登記在冊,是爲舉人,無論其士、農、工、商等級,皆可爲士,此爲鄉貢入科舉一途。

另有各州縣及京師學館選送者,可避拜禮部司貢一節,直入春闈,此爲生徒入科舉一途。

三有國子監學子,乃京都官吏之子孫,學滿四年,畢業試後可免春闈一節,直入吏部備案。

前二者——舉子、生徒,四月春闈入試,試後取各科百名,可入吏部備案,又選最優者各十人,入殿試。

另舉人者,未滿十六歲,可由禮部選送入國子監下屬四門學與官吏子孫共同深造,無需春闈應試,待畢業試後皆可入吏部備案。

又取國子監(含舉子入者)各科每年最優者十人,直入殿試。同春闈入榜者共由聖上親選。

由當今聖上在其中親選三元,分予狀元、榜眼、探花殊榮。

崇學司專職每年科考舉薦。內有二十八名司貢,以其賢望分級。低可舉五十。高可舉二百。共計一千三百六十名舉子名額,每年鄉貢入京者,需準備一份報考科目地原創文卷。上書文章詩歌皆可。以供司貢選拔。

若是沒有通過崇學司地舉薦,學生也可自行拿了文捲去找當朝有賢明地士官大夫自薦。只是千中或有一二人能得償所願。

盧智季德於十三日晨起,便帶着各自文卷牒子到了禮部崇學司,將二者與名帖一起遞上之後,只需在借居寺院等候消息便可,五日之後,或舉或否,便可知。

投捲過後,季德邀請盧智一同去見去年科考時認識的朋友,被盧智婉言拒絕也不爲難,自行離去。

盧智和盧俊二人便又回到了弘福寺內,到了暫居的客房處,一人在屋內讀書,一人到了院中打拳,只是未過半個時辰,便有一人先按捺不住。

“唉,無聊、無聊!大哥,剛纔季大哥邀請咱們一同去訪友,你怎地就拒絕了。”盧俊一邊抱怨着,一邊從院外走進了房間,湊到盧智桌案前。

盧智也不惱他打斷了自己讀書,只擡眼輕瞥他一眼,道:“客氣話都分不出來,你還不如小玉通些人情。”

“啊?他那是客氣話啊,我還真沒聽出來!”

“就算不是客氣話,與他同去訪友,難免遇上飯酒茶局,你好意思跟着白吃白喝麼,既是玩樂,便需花錢,娘給咱們的盤纏雖足,但家中卻所剩無幾,你若想去玩耍,就先想想娘和小玉是怎地做活賺錢的罷。”

盧智說完不再理他,將手中發黃書頁又輕輕翻過一面,繼續朗朗誦讀起來。盧俊雖性子直,但也知曉好賴,聽他大哥如此解釋,又想起臨行前盧氏的交待,也就頓時歇了想往外面跑的心思。

暫且不談他們兄弟二人,當天下午那崇學司內,幾名司貢湊在一起正研讀幾份文卷,其中爭議最大一篇乃是進士科的文章,講的是當朝官吏選拔制度,論的是官吏子弟和寒門學子境遇。

“字寫的倒是極好!只是文章卻是胡言亂語。”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啊!”

“正是!幾位大人請看,這學生牒子上注其纔剛滿十四,分明是黃口小兒猖狂之詞啊!”

“咳!”一記重咳聲響起,打斷了幾個快要被氣的拍案撕卷的司貢,衆人只見從門口處走進一名顴骨略凸的老者,皆是慌忙起身,轉至矮案前站好,恭敬地向那老者躬身問候。

“鄭大人。”

“嗯,諸位大人是在討論什麼,老夫打門外五丈遠便已聽到你們的爭論聲。”這位鄭大人,算是這崇學司內年紀最長,又賢明最顯者,只因年事過高,當今皇上特允其每日申時之後再到司處辦公。

“大人,這裡有一學生文章,所言實在是有擾亂朝廷規制之嫌,我等正爲此事着鬧,所以便失了態。”

“拿來,老夫一閱。”

那開口解釋的司貢便轉身去取了那頁文章,上前恭敬遞給鄭司貢。

鄭司貢則是先大致掃了一眼這篇不足數百字長短的文章,而後便消了臉上嚴厲之容,有些溫言勸慰到眼前幾人,“幾位大人不必動怒,爲一不明就理的學生而失態,實在不是我等所應爲,張大人,將寫這文章的學生名帖與牒子尋了給老夫,我親去理院辭了,免得以後你們想起又着惱。”

他話音一落,那姓張的司貢就取了兩樣遞了上來,鄭司貢一一接過,又對幾人道:“老夫需得去別處看看,各位大人繼續罷。”

身後幾人又是躬身相送,那鄭大人便邁着有些緩慢的步子離開了。

是夜,長安城一座高牆大宅之內,宅主書房中有兩名常服老者正並坐在一張嵌玉虎紋案前,一面指點一人手中紙卷,一面低聲交談。

“可惜、可惜,這等文章怎麼投到你們崇學司去了。”

“呀!你這個老匹夫,我專程跑一趟給你看這好東西,你倒是嘲諷起我們崇學司了。”

“哈哈,鹿公休惱,玩笑而已,我這不是氣不過麼,若是那學生投到我這裡來絕對直接舉薦入闈,可送到你們那裡,恐怕是能氣死好些個老古板了。”

“咳咳,別扯遠了,我就問你一句,這學生你要不要?”

“要!怎麼不要!可是——你捨得?”

“唉,你又不是不知崇學司現今已大不如從前,我雖說的上幾句話,可也沒另外兩個管用了,若堅持留這學生的牒子,我怕反給他帶來麻煩。”

“我早就說過,讓你換個地方,你偏不聽,若不是你幾次三番推了聖上的意,又怎會惹惱他。”

“當初、當初也是想着能替那些個寒門學子多做些事,只是現今才知道,實非我一人能爲啊”

“好了,你別多想,這事克明擔了,保準將他弄進去。”

“那就多謝。”

“謝什麼,謝我搶了你一個好學生麼,哈哈哈!”

“你這老東西,唉,罷、罷”

兩位昔年同窗,便在這春濃之夜,一場詳談之下,替一名差點被堵斷仕途的寒門學子,開通了另一段路徑。

第186章 劫獄是好玩的嗎第150章 意外來客第215章 關於自稱第200章 提防着女人吧第19章 沒了第311章 窺見第236章 天生一對第28章 你且待嫁罷第26章 玉兒、玉兒第317章 東奔西走第206章 早起第181章 因緣巧合第194章 周蕊第378章 復發了第72章 你想試試麼第23章 周夫人第336章 夜晚出府第204章 狹路相逢第30章 初情第107章 呈遠樓第332章 您哪兒痛?第399章 大結局第147章 破奇案(下)第158章 平陽之舉第184章 阿虎的故事第83章 有事好商量第412章 三日第417章 我找你好久了第228章 羿射閣第52章 財禍第77章 魏王李泰第359章 眼神第286章 房二小姐第232章 待佳期第351章 有言相告第218章 高陽來了第424章 李泰之心第75章 紛紛登場第260章 贈書第123章 擾人晨第422章 朝上、墓前第337章 聽你解釋第35章 人呢第75章 又見面了第268章 贈爾玉搔頭,丟我一件衣第52章 財禍第130章 二王第99章 有再一再二第353章 還是無題第116章 待嫁第34章 少年恩公第274章 見過夫人第49章 初探長安第349章 難耐的心浮第325章 哪裡走第242章 誰是好惹的?第108章 棒打鴛鴦第38章 夜宴再會第333章 零用錢第387章 母女團聚第120章 大婚(中)第129章 第二個主子第259章 從沒想過的事第18章 村民籌錢第37章 相見未見第326章 勢大第211章 探病昭華府第297章 災民不是民第117章 盧智的堅持第239章 最優和最差第366章 知心第86章 聽貧道一勸第59章 小滿喜歡他第19章 沒了第430章 膽量第280章 你這麼聰明第86章 聽貧道一勸第316章 人生總有高低時第400章 獄火第85章 真是巧了第307章 管不管第47章 兒臣知第228章 羿射閣第45章 你不該回來第314章 兩殿事發第192章 所謂名聲第302章 兵來將擋第284章 銀簪銀簪(下)第15章 秋旱襲來第334章 聖心第175章 九月三十第189章 兩張字條第117章 盧家嫁女第95章 還是和好吧第200章 閒聽八卦第25章 阿詩瑪第324章 大禍第288章 孕事第291章 我讓你們高興!第305章 狠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