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

第887章 看懂了史書的傳教士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身份,總和在一起,纔是一個完整的人。

如同蔣友仁是耶穌會會士,同時也是一批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的弟子。

而在他們看來,劉鈺既是大順的勳貴和幕後外相,同時也是個科學圈裡的人物。

於是等到蔣友仁等一批嘗試新路線的人來到澳門,接觸到大順這邊的更多情況後,便有些絕望。

蔣友仁在翻越了一些大順這幾年出版的科學類書籍後,覺得自己的水平比禁教之前的傳教士肯定是高出許多。

但要說能打動大順的興國公,讓他出於對科學的支持從而允許耶穌會再度入京……怕是癡心妄想了。

他受到的專門面向中國的特訓,是天文學。找的理由,也是參與15年後的金星凌日觀測、確定日地距離這件大事。

但是,他來到澳門之後,翻閱了這幾年大順科學院的一些期刊冊子之後,發現大順毫不掩飾地在搞月相圖,試圖打破英國航海鍾對經度定義權的壟斷。

一羣搞月相圖的人,哪怕今年就有金星凌日,大順都能抓出來至少三五十人蔘與觀察測算。更何況15年後,又得有多少人有能力幹這件事?

利瑪竇來的時候,拿出幾何原本,天下獨步。

蔣友仁自覺,自己的天文學和數學水平,比利瑪竇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然而,想要達到利瑪竇那種天下獨步、士大夫皆以爲大才的水平,自己卻要能做到獨自解決費馬大定理、獨自解決任一大於2的整數都可寫成三個質數之和這樣的問題,纔有可能。

不是自己比不過前人,而是目標受衆的水平比之前高多了。之前整天啃白菜,偶爾吃塊肥膩的豬淋巴結那也是美味;等着吃慣了山珍海味之後,誰還能再去把豬淋巴結奉爲美餐?

針對大順特殊國情特訓的數學和天文學,沒辦法用來做機會。

那剩下的,就更別提了。

不是說水平不夠這麼簡單,而是剩下的,完全就是“異端”、“謬論”、“扯淡”、“妄圖篡奪神的偉力”了,這是耶穌會不可能踏足也根本不可接受的東西。

比如蔣友仁看到的一些威海、松江府等地新學的教科書,主要是《通識》、《自然》等,完全既是在摧毀宗教的基礎、褻瀆神的偉力。

比如豌豆故事、比如滄海桑田泥沙淤積出的中原、比如原子分子……前者分明是在試圖觸摸上帝才能管控的力量,不管真假,本身這就是不對的。

蔣友仁倒是明白一個道理。

一個能流利背誦《聖經》的人,並不能自己一片空白地獨自寫出《別的什麼經》,能寫出來的無一不是一時人傑、攪動世界的人物。

同樣,這些接受新學教育的孩子,你問他們豌豆什麼的,到底是怎麼發現證明的,他們可能也就講個故事。但他們卻對這些東西,深信不疑。

蔣友仁覺得,大順已經沒救了,已經是上帝拋棄之地了。他們已經開始向孩子下毒手,自小灌輸那些魔鬼言論了。

可怕之處,就在於“常識”二字。

教徒的常識,是七天創世。

這些被灌輸了魔鬼言論的孩子,他們長大後的常識,卻和七天創世一點沾不上邊。

和儒家士大夫,還能討論討論玄之又玄的道、太極、氣、理。

和這羣人,討論什麼?討論爲啥雙眼皮單眼皮?這是上帝才該掌控的力量,是凡人該討論的嗎?

本來耶穌會的目標,是扭曲概念、鳩佔鵲巢,把上帝之類的詞借來用,取而代之。

現在耶穌會試圖走動的“大順幕後外相”的這條路,人家根本就不給鳩佔鵲巢的機會,大肆宣傳魔鬼言論,根本不談什麼太極、氣、理之類的東西,甚至自己扭曲了“道”、“自然”的概念。

關鍵是,人家根本也不爭辯。

而是利用權貴的權力,直接灌輸下一代。

武功絕然的國公,手裡又有錢,皇帝又寵信,縱有反對的,卻也沒什麼用。

天文學和數學,不夠優秀,不能鶴立雞羣;其餘常識,則根本是魔鬼言論,自己根本不可能比魔鬼更優秀吧?

那還怎麼滲透?

在福建事件之前,蔣友仁只是覺得前路艱難。

福建事件配上鴉片事件後,加上劉鈺直接說警惕耶穌會打科學牌的話後,蔣友仁就直接絕望了。

他認爲,耶穌會一直試圖走的上層路線,已經失敗了。

在多明我會因爲中國禮儀問題發難之前,耶穌會走的是“忒修斯之船”計劃。

一艘船,木頭全換了,船還是原來的那艘船嗎?

上帝之類的名字,還是那個名字,但本意悄悄替換,中國的上帝,還是原來的那個上帝嗎?

本想着藉着以耶補儒的機會,把儒家的很多東西換掉,如同佛教染宋儒一般,本也是外來宗教,悄悄在本地紮根。

等着日後如同佛教那樣,使得百姓不覺得這是外來的東西,到時候再傳播真義。

如很多士大夫信徒之前所言,佛教不能殺生吃葷,而天主教不能納妾,除此之外,剩下的都比較容易守住戒律,也多有君子之德。

然而,這個忒修斯之船計劃,被那羣搞異端審判所起家的多明我會,攪合黃了。

教廷開會討論,支持多明我會,否定耶穌會的變通,認定上帝、祭祀祖先等,皆是異端行爲,不可用。

忒修斯之船計劃失敗後,耶穌會研究了中國後,發現中國問題的關鍵,在於皇帝。

皇帝問題的關鍵,在於繼承人。

而繼承人問題的關鍵,在於混入皇宮。

混入皇宮問題的關鍵,是大順需要曆法、天文學和數學知識。

於是開啓了上層潛移默化影響計劃。

這個計劃之前還算是比較成功的,大順要繪製地圖、要改進曆法、要對外交流,正需要人。耶穌會壟斷了對外交流的途徑,也利用了英荷兩國傻呵呵地劫舟山、搶貨船的行徑,隔絕了新教。

甚至利用在皇宮教授數學的機會,試圖影響過繼承人。

其實他們的運氣已經不錯了,耶穌會曾經試圖在皇子繼承問題上站隊的,但是一些久在中國的傳教士覺得這是一部險棋,一旦走錯了就萬劫不復,是以並沒有在繼承人問題上站隊。

這就是運氣了。

要不然,更慘。

他們根本不懂中國皇帝。

也根本不懂紫禁城的權力慾望。

哪怕你支持的皇子登基,上位之後,想的也不是如何感謝這些傳教士,而是想着他媽的他們今天能支持我,明天我兒子繼位的時候他們豈不是也要站隊。

皇權豈能容忍外部勢力插手?

別說外來傳教士了,幫着皇子登基的大臣,事後翻臉不認,被殺的不也有的是?

反過來,你支持的皇子失敗,新皇帝上位之後,第一件事就是把持大義:朕的兄弟勾結夷狄,朕要驅逐夷狄傳教士。

正愁找不到“兄友弟恭”的藉口呢,這不是白送到眼前的大義?

即便他們運氣很好,沒有在繼承人問題上站隊、支持、籠絡,然而新皇帝登基後沒幾年,仍舊還是選擇了禁教。

本來也就還好,雖然禁教了,但還有轉圜的餘地。因爲還有很多傳教士,憑藉着天文學數學知識,在皇宮裡任職。

然而,幾年之後,大順內部出來個奇葩,幾乎是憑一己之力,把皇宮內的傳教士也基本肅清了。

皇帝當然信得過自己人,之前用,只不過是自己人裡沒有這樣的本事,現在自己人裡也有這樣的本事,那幹嘛還用外人?

這奇葩用的是釜底抽薪之際,直接抓住了傳教士之所以能在宮廷的根源,從根源上解決了這個問題。

現在,忒修斯之船計劃,和上層影響計劃,全部失敗。

又想搞借科學之名滲入計劃。

但這個計劃的重要執行者,蔣友仁自己,都覺得必然失敗。教廷那羣人,根本就老了,根本就不知道現在外部世界的變化有多大。

一個已經試圖繪製月相圖的大順,缺耶穌會的這麼幾個半路出家的天文學士嗎?

當真是刻舟求劍,以過去的大順來制定現在的計劃,若能成功,便見魔鬼了。

他澳門的這幾年,他讀了很多的書,參閱了日本那邊島原之變的歷史,也看了大順開國的一些歷史。

在多明我會那邊提出在閩東贛南傳教、要與在蘇南浙北傳教採用不一樣的方式、因地制宜之後,蔣友仁也受到了啓發。

他覺得,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在中國傳播正信,就需要採取一種大膽的、前所未有的方法——來一場中國版本的島原殉教大起義。

既然,大順開國就是武裝反抗成功的;既然,中國並不是只有富庶的沿海地區,還有大量的貧困地區,爲什麼不在那裡傳教,利用中國貧民渴望公平、天下歸公的想法,依靠宗教組織起來,嘗試推翻現在的朝廷,取而代之呢?

利用很久很久前在那些高盧部落傳教的經驗,幫着蓋房子挖井看病,拿出在底層活動的韌性,放棄上層路線,走下層路線。

至少,他覺得,這似乎是現在看來唯一可行的方法。耶穌會的新嘗試,其實已經宣告失敗了。

只是,即使是這個唯一可行的方法真的能得到支持,也需要一個澳門,作爲提供資金、訓練唐人教徒深入內地的基地。

他們這些人,即便能張口子曰閉口古訓,也即便能如白多祿一般閩地贛南方言說的和當地人一樣,可他們終究膚色就叫人感到排斥,必要以唐人教徒深入內地方可。

他觀中國史書,發現以平民身份而成皇帝,或是掀起一場天下大亂的,比比皆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與歐洲截然不同,既如此,何不因地制宜?

(本章完)

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1177章 啓蒙躍進年(下)第1113章 上國心態(七)第159章 長期合作第239章 教改第167章 論跡第1292章 死與復仇(十三)第1173章 備戰(十二)第604章 互相猜錯的底線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948章 歐洲貿易區(中)第498章 天朝邊界論第177章 機遇期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72章 參謀第223章 裁撤與移民第399章 恰合時宜第324章 唯一的傻子第765章 荷蘭災難年(五)第316章 結善緣第797章 爲跑路做準備第494章 不當靖海侯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386章 黃道婆計劃第251章 壓力第868章 我是來監管你們的(四)第37章 大膽的想法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299章 國小而不處卑第125章 紅裝武裝第976章 猜疑鏈(中)第766章 荷蘭災難年(六)第1242章 三戰定印度(九)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1276章 屬性相剋(上)第262章 紙老虎第1331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二)第1163章 備戰(二)第1470章 最後的鬧劇(十七)第36章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第376章 最後一次外交(上)第755章 表演戰(五)第294章 禮賢下士第1029章 不公第1071章 惡龍殘影(六)第725章 殺心第1500章 終章 九三年(十八)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1024章 割裂(二)第1402章 遷徙路(五)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701章 優勢在我第1377章 凡爾賽和約(四)第128章 得分點和槽點第745章 巴達維亞新政(六)第295章 自信的開端第1456章 最終的鬧劇(三)第980章 決勝千里之外(三)第265章 反對一口通商第1117章 傳承第602章 帝國末期都這樣第384章 逼迫第1389章 凡爾賽和約(十六)第1321章 熟人社會第691章 棱堡時代的終結 會戰時代的開啓第1240章 三戰定印度(七)第632章 貴圈真亂第848章 威望(上)第1152章 多歧路,今安在(七)第1199章 木牛流馬(六)第360章 敵在本能寺第855章 短暫當人(上)第460章 大家的困境都差不多第1100章 工業革命(十三)第76章 恍然第832章 中荷友誼(上)第1473章 最後的鬧劇(二十)第912章 南洋大開發(七)第531章 兩頭下注第1277章 屬性相剋(下)第1037章 大獲成功(二)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636章 雞肋第955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一)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256章 優劣第708章 海戰(六)第1467章 最後的鬧劇(十四)第597章 下西洋第1221章 大忠臣(下)第809章 閹黨(下)第1036章 大獲成功(一)第15章 居高臨下第421章 混亂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946章 旗手第1109章 上國心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