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7章 決心

第857章 決心

腹誹歸腹誹,劉鈺還是羨慕嫉妒的。

整個包括綠羅馬在內的亞洲的政治環境,就是這樣,抵達一定的高度之後,也只有做到最頂端的那個人,有資格“任性”地偶爾當一會兒人。

包括諸多皇子在內,只要露出了一丁點的軟弱,跟其混的人早就另投他處了。

皇子之下,劉鈺已是公爵,到頂了。

可即便是他,在之前的治淮問題上,他要是有過多的“人性”,一旦站出來,將來治水出了事,他就有大麻煩。

皇帝看似在問身邊的人,實則就是自言自語,自我感慨。因爲這話,就沒有臣子敢接。

蓋棺定論、蓋棺定諡號,大順就沒有評價活人的習慣。

劉鈺多多少少也能明白皇帝這時候發神經的緣由。

從李家王朝的角度來看,現在做完的事不提。

剩下的事,要麼是治標不治本或者根本就是小事了、要麼就是功利千秋的事沒有一件好做的。

從民族的角度來看,西南改土歸流之類的,自然是大事。

但從李家王朝的角度,那叫大事嗎?

以史爲鑑,有西南土司起事成功,最終坐上龍椅的嗎?

以史爲鑑,農民起義的危險性,可比那羣西南土司大得多。

以史爲鑑,即便劉鈺說過無數次了,線列兵加野戰炮加棱堡,北方遊牧的禍患可以就此告別。大順參謀部推演出的“棱堡時代已經結束”的結論,是說大順和西洋那些國家的戰爭、以及必然技術擴散的引信木託爆炸彈的影響,而不是說北方遊牧——養得起瑞典炮兵的準噶爾,靠的是金礦銅礦和天山的耕地、棉花、小麥和手工業,它就根本不是個單純的遊牧勢力。

但終究考慮歷朝歷代的歷史,經驗主義的錯覺、刻舟求劍的潛意識,使得皇帝潛意識地覺得北方問題比西南土司要嚴重的多。

西南改土歸流,站在皇室和王朝家族的角度看,就是修修補補。

除去西南改土歸流,還有西北移民、東北移民,乃至於皇帝設想的郡縣朝鮮和北越,要麼就是小事,要麼就是治標不治本的事。

而治水,治淮、治黃河、廢漕運等等這些,屬於是站在李家王朝角度看的大事、治標治本的那種。

劉鈺就說過,皇帝很自負,皇帝想辦大事、治標治本的事。因爲剩下那些在李家王朝看來的小事、治標不治本的事,即便兒子不如自己,也差不多能辦成。

可大事,就沒有一個簡單的。

甚至可以說,治淮、治黃河、治水,竟然是這些大事裡最最最簡單的那個。

剩下的,李家王朝要維護自己的統治,就要保證小農經濟、保證自耕農、保證土地兼併的延緩,保證不至於民不聊生。

胥吏狂歡、基層加派、士紳控制、土地買賣、黃淮水災、兼併破產、漂沒貪污……這纔是要解決的大事。

而這些大事裡,開口就要3000萬兩白銀的治淮,是這些大事裡最最最簡單的一個。

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才堪堪能解決一個最最最最簡單的大事,而且還不保證這件事最後到底能不能做好。

聽起來有些魔幻,可事實就是如此。

剩下的隨便拿出一個,是3000萬兩白銀能解決的?

就說次簡單的、理論上是可以用氪金來解決的……治理黃河。

3000萬兩?

3000萬兩就想馴服黃河?欺負欺負淮河得了。真要是銅瓦廂決口了,3000萬兩連個響都聽不着。

剩下那些,胥吏、士紳、加派、貪腐、兼併、地租……哪一個不比治理黃河要難?

做政治動物的時候,劉鈺“赤子之心”、“宇宙之悲”的時候,皇帝哈哈大笑,覺得劉鈺是打仗打多了,得了戰後病了。

然而一旦不做政治動物,偶爾當回人,一樣也會生出這種無力感。

劉鈺自然感覺到無力,所以把一切希望寄託在暗影雙生的新階層上,寄託在未來上。

他直接躲開天朝內的事,覺得外面的事比天朝內部的事簡單多了。

幹就是了。

哪怕是爪哇土改呢,他都能直接告訴牛二:多簡單,殺就是了。他媽的就是把萬丹蘇丹的頭剁了,有人跑來朝廷告狀,他也扛得住。在爪哇,剁個有十萬畝土地的當地大土地主,都不如在河南江蘇剁一個一千畝的士紳麻煩大。

爪哇土改能殺,山東河南的土地問題,劉鈺敢說殺這個字嗎?

可皇帝不是劉鈺,他是天子。在他看來,外部擴張的最終目的,就是有足夠的錢,來解決內部問題。

只要保證現今的基本盤,能把基本盤內部的問題解決了,外部自然不是問題。

這麼想,絕對正確。

中華這麼大的體量,內部問題解決了,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此時西洋諸國算個啥呢?

然而最正確的想法,往往意味着這是一條根本走不了的路。

所謂:正確的廢話。就是如此。

一個治淮,就直接讓皇帝感慨萬千。真相把國內的事都解決了,何異於登天?

皇帝也知道自己偶爾發發的感慨,根本無人敢回答,終於對着濤濤河水嘆了口氣,不再提自己“如果現在死了如何如何”,慢慢轉過身來,不再去看那濤濤濁浪。

喚來身邊近侍,吩咐了兩句。近侍便讓身邊的護衛、內官等,各自散去在五十步外,恰恰是聽不到皇帝說話的地方。

等一羣幾十步外的護衛圍繞的中心,只剩下皇帝、劉鈺、廖寒輝三人的時候,皇帝示意廖寒輝靠近一點,然後問了一句話。

“朕不想要你的腦袋,也不在乎什麼全家擔保之類的話。朕只想問問,五分入海、五分入江的治淮策,有幾分成算?”

廖寒輝的態度,讓皇帝預判了他的預判,多半問起來,肯定就是拿自己的項上人頭和全家擔保。

但治淮這麼大的事,一個項上人頭,一家幾十口人,有個屁用?

“回陛下……”

廖寒輝仔細斟酌了一下,用了一句話。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自宋決黃河後,歷朝歷代也不是沒有想着治水的。譬如治淮,有些工程已經開挖了。但往年季節都沒有大雨,偏偏開挖的那一年大雨傾盆,成果盡傾覆。”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臣爲人,是以只能謀事在人。”

“若天無異常,當有八分成算。”

“臣在圖冊中,已測得諸多數據。淮河流量、開口流量、通江流量、地勢高度、所需人工……這些,都不是臣坐在書齋之中一拍腦袋得出來的。”

這話看上去並沒有保證什麼,但在皇帝看來,也算不上滑頭。

而是將事情直接說清楚了,真要乾的話,天若不予,人力奈何?

最終做決定的,還是皇帝。不是他一個郎官能定下的,哪怕是河道總督,也沒這個決策權。

這,不是天朝外的事,是天朝內的事。

是要走六政府、天佑殿、大朝會的。

不是下南洋這種皇帝內帑出點錢,直接繞開六政府天佑殿去與荷蘭談判的事。

這件事,做成了,就是皇帝聖明。

做不成,就是皇帝一意孤行。

廖寒輝不是把皮球踢給皇帝,而是說最終天佑殿六政府和皇帝,纔是帝國的決策者。自己,只是確保決策實行的人。

也包括上書直言和勸諫。

不是他不想極力爭取,而是如皇帝所說,自己的項上人頭、全家性命,頂什麼用呢?

得到“八分成算”這個答案的皇帝,猶豫了略微片刻,轉頭看向了劉鈺。

“興國公,朕若急用錢,你能弄多少?”

劉鈺想了想,回道:“看朝廷還不還。有些錢,不用還。有些錢,最好還是還。”

“朝廷若從鹽商身上弄錢,其實到頭來還是從百姓身上弄。但這事兒,鹽商有錢,源於朝廷壟斷政策。他們享受着朝廷的壟斷政策,得了利,弄點錢是沒問題的。缺了他們,自有別人頂上。”

“海外貿易,雖然也是朝廷壟斷政策,但又不一樣。”

“鹽商之類,你不幹,朝廷放開政策,別人自然可以幹。”

“海外貿易,朝廷放開政策,結果就是海商被荷蘭人扣在巴達維亞屁都不敢放一個;結果就是海商去小倉‘自由貿易’,被倭人拿着大炮轟死好幾十;結果就是連兩晉三國時候都能去的獅子國都去不了。”

“陛下委臣興工商事,鹽政臣是管不到的。”

“只談工商,陛下讓臣弄錢,若竭澤而漁、殺雞取卵,根本不想還的話,臣可以弄八千萬兩。”

“可要還的話……那就是借貸。”

“5%的年息,臣能弄1000萬兩。”

“30%的年息,且朝廷保證能還,甚至以鹽稅做抵押來作保,臣能弄大幾千萬。但,30%的年息,三年翻番,朝廷根本還不起。”

皇帝嗯了一聲,也明白鹽商壟斷和海外貿易壟斷的區別,現在的大順連走出印度都難,各國都在搞壟斷專營的時候,只有以壟斷對壟斷、以國家對國家。

盤算了一下,若是借款1000萬兩,按照5%左右的年息算,一年利息大約是五六十萬兩。

於是問廖寒輝道:“若治淮,變水災爲水利,可灌溉多少田地?使多少田地由旱田變爲水澆地?”

“回陛下,若引淮走高郵入江、引洪澤湖直接入海,所利田畝,在120萬畝左右。”

“除去灌溉水澆地外,其餘田畝,自安徽至蘇北,數百萬畝耕地亦可減輕淮河水澇,三五年一次水災的蠲免救助,亦可免去。”

皇帝下意識地心說:這不發水災的地方,是省了蠲免和救濟,但是賦稅卻沒加啊。120萬畝水澆地,縱然從下田擡爲中上田,即便清查畝數增上田之稅,可夠得一年五六十萬兩的利息?

(本章完)

第854章 一分錢難倒天子(四)第42章 有用的屁話第586章 中轉港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742章 巴達維亞新政(三)第430章 權謀第1139章 “溫柔”的殖民者(下)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476章 臨別告誡(二)第174章 僭越第618章 十月的聖彼得堡第1181章 盟友 中立 背叛第421章 混亂第545章 難題第285章 黃淮患第1001章 缺陷第741章 巴達維亞新政(二)第609章 最後的集權嘗試第497章 急躁第601章 逃不過的對法宣戰第132章 新型宗藩關係第902章 英人目睹之怪現狀(三)第1038章 大獲成功(三)第910章 南洋大開發(五)第330章 誰的責任?第407章 不得不仁義的仁義之師第968章 鹽改的第二封奏疏第180章 因地制宜第319章 真正的力量第238章 敲定第1232章 開戰(十一)第698章 巴達維亞的決斷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354章 英國的總崩潰(三)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1058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二)第1248章 鑽石灣屠殺(四)第1400章 遷徙路(三)第751章 表演戰(一)第352章 二虎競食第581章 八字不合(上)第922章 歸來第827章 海牙慘案(四)第940章 自覺(二)第1203章 木牛流馬(十)第737章 機遇(下)第817章 大事成矣(四)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350章 物傷其類第1495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三)第753章 表演戰(三)第875章 留人誅心第711章 悄然改變的心態第920章 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四)第522章 證明自己的忠誠第1200章 木牛流馬(七)第859章 最終還是看天意(上)第1486章 終章 九三年(四)第717章 臀與腦第590章 借頭一用,以平民怨第1236章 三戰定印度(三)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357章 有貨,真的可以爲所欲爲第861章 哄一鬨第1156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一)第83章 轉機!俄國背鍋俠來了第648章 你只是枚棋子(一)第1047章 大改第53章 選擇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350章 三角貿易(下)第1307章 死與復仇(二八)第91章 提點第507章 朝廷的厚望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202章 木牛流馬(九)第637章 承諾與回饋第188章 對策第1386章 凡爾賽和約(十三)第652章 你只是枚棋子(五)第1138章 “溫柔”的殖民者(中)第737章 機遇(下)第992章 最後的鹽改配套政策第1462章 最後的鬧劇(九)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第772章 被盟友坑的法蘭西(上)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731章 毫無組織第400章 一切如前第1459章 最終的鬧劇(六)第1393章 泡沫第33章 邊軍第1378章 凡爾賽和約(五)第103章 黑騎士和公主第777章 艱難的第一步(上)第623章 大順在歐洲的第一次亮相(四)第22章 被賣了幫着數錢